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2-11-8 11:56 编辑
“安可尔”的灾难 作者:辛丰年 “再来一遍”是“encore”一词的意译。直译其音,便是“安可尔”。原文是法语。英国人用这词,首见于阿狄生《旁观报》一七一一年的二月号。但法国人自己用的,倒是另一个词(bis)。而美国人在这种场合喊的却是“bravo!” 海顿、莫扎特他们并不反对把自己作品中某个乐章“再来一遍”。 即便艰深之作如贝多芬晚期写的作品一三0号弦乐四重奏,初演时也曾被“安可尔”了两个乐章。 说它是灾难,凡领教过某些流行歌曲演唱场面的人,已无需再多解释了。 在西方,反对“安可尔”的,有一部分人是为独唱或演奏者叫屈(他们或她们已筋疲力尽正想喘息一下,却还得返场应命),但更多的非难是由于它把音乐的完整性给破坏无遗了。 一八七五年,《罗安格林》在英伦首演,演到高潮部分,天鹅舟从天而降,这时观众却执意要求合唱曲再来一遍。瓦格纳苦心设计的戏剧与音乐效果都被糟蹋了。 同样,曾一度大为流行的吉尔伯特与萨利文歌剧,就因为在演出中深受“安可尔”之害,弄得演出不能一气呵成,降低了它的艺术品格。 海顿在自己的杂记本子上记下一件趣事。这是一七九二年访英时他亲眼目睹的。在科文特园的演出中,为了一段二重唱的“安可尔”,包厢与后座观众同不愿迁就的主持者,相持不下达一刻钟之久。终于还是再来一遍。其间,两位演员一会儿冲出台去要唱,一下子有被挡了回去,惶然不知所措。 在法、意诸国,“安可尔”的滥用更是不成话。原义“再来一遍”变成了随意加演。有的歌剧明星,竟加唱一些同剧情风马牛不相及的流行歌曲。有的演员预先就在幕侧放好一架钢琴,掌声一起,便冲出台去,加唱小曲。 一八四四年,在英国的一场音乐会中,亨德尔作的一首歌遭到没完没了的“安可尔”,弄得其他节目接不上去,只得宣布散场了事。 于是有一种禁止“安可尔”的措施。 一七九九年,海顿的《创世纪》在英演出。海报上印出了作者的告白:对于作品的“安可尔”,是作者的无尚荣幸。但为了作品的连贯性,敬请诸公还是免予“安可尔”为好。 瓦格纳要搞歌剧革命,对于破坏艺术完整的传统习惯他是不能容忍的。他并不反对观众鼓掌,只要求大家理解:别指望作者、演者出来谢幕。在拜罗伊特节日演出中,他站起来声明了这一点,并带头鼓了掌。从此,拜罗伊特便有了规矩:第一幕后,肃静无哗;二、三幕终,可以鼓掌,此时,大幕拉开,展示舞台面。 (文章出自《乐迷闲话》作者:辛丰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