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2578

查看

10

回复
返回列表

go

2013年值得关注的二十本中文书和中文译书

1#
发表于 2014-2-8 12:28:57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这纽约时报上的2013年值得关注的二十本中文书和中文译书。很可惜,一本也没读过。
哈扎尔辞典
作者:[塞尔维亚] 米洛拉德·帕维奇
译者:南山/ 戴骢/ 石枕川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1
《哈扎尔辞典》在20世纪出版时,在文学观念上的未来性就让评论界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是21世纪的第一本书。中译本在中国的轨迹证实了这种判断:时隔十多年后,这个译本被读者重新“发现”并热烈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上世纪。这是文学之于时间的胜利。
推荐人:黄昱宁,作家和文学译者


幸福过了头
作者:[加拿大] 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
译者:张小忆
译林出版社
201311
写作书中篇目的那两年,门罗正在经受癌症的折磨,一直活在“即将不久于人世”的设定中。这些比以往作品带有更多情节剧元素的故事,很难不让人揣测,作者将她自己对时日无多的焦虑,隐隐施加到了小说人物身上——她需要用更快的速度推进故事,更简洁的方式揭示命运,更大的密度展示技术。作家的冲动在字里行间闪烁:谢幕时刻,对于那些她写了几十年的母题,也许真的到了总结陈词的时候。
推荐人:黄昱宁,作家和文学译者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作者:[日本] 村上春树
译者:施小炜
南海出版公司
201310
孤独是村上春树的母题,在本书中,他把孤独写到已被弃绝的程度。这不是一本“疗伤小说”,因为到结尾处,仍然是“多崎作没有自己的去处”。这是一本“反成长小说”,多崎作始终在人生的起点。对多崎作来说,赤、青、白、黑乃至灰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沙罗:“总而言之,假如明天沙罗不选择我,我大概真的会死去。……没有色彩的多崎作会完全失去颜色,从这个世界悄然退场。”
推荐人:止庵,作家

作者:[罗马尼亚] 诺曼·马内阿(Norman Manea)
译者:余中先
新星出版社
20131
想要更好地理解《巢》,必须和马内阿的另外一部作品《流氓的归来》(TheHooligan's Return)互相映照。马内阿说,“我既不想要痕迹,也不想要回忆”(这是《巢》的最后一段),但他显然失败了,他的书里永远如此:一个异国情调的哑角说出的话语,充满痕迹,充满回忆。
推荐人:李静睿,作家


女囚:《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五卷
作者:[法国] 马塞尔·普鲁斯特
译者:周克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1
自从被周克希先生的译笔征服之后,普鲁斯特的中译文我只能读这一种了。今年出版的第五卷一如既往地优美醉人(可惜的是,周先生已经停止普译的其他各卷,但当然要感谢周先生在此领域给像我这样的读者带来的愉快),本卷特点是普鲁斯特固有风格,用了整整三分之一本书写一个晚宴——其中还涉及了德雷福斯事件,还有一个音乐会,尽显普鲁斯特对音乐的杰出鉴赏力。如我去年荐书时推荐的一二卷,推荐此书主要是推荐译本——允许我的一点偏愛,书本身没什么可推荐的,谁不知道《追寻逝去的时光》是部了不起的巨著?
推荐人:萧瀚,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老虎的妻子
作者:[美国] 蒂亚·奥布莱特(TéaObreht)
译者:于是
译林出版社
20133
《虎妻》里充满拗口复杂的名字,浓郁异域特色的民间传说和寓言,以及从头条新闻信手拈来的事件,讲述巴尔干半岛历史和如今的复杂性。这些对中文读者来说既陌生,又因为距离感而十分迷人,读后并非感到身处当地,却有一种心灵的目击之感。完成此书时作者年仅27岁,她编织作品的能力让人又羡又嫉。
推荐人:困困,纽约时报中文网文化版主编


天秤星座
作者:[美国] 唐·德里罗(Don DeLillo)
译者:韩忠华
译林出版社
20133
《天秤星座》这部2013年重新引进中文版的小说,无意中点破了2013年中国现实中某个历史时刻的要点: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或许来自幽暗处出人意料的细节,一种隐蔽的情感,或者一次意外。这部悬疑小说瞄准肯尼迪遇刺谜案,奥斯瓦尔德,这个天秤星座的男人被认定是凶手,但果真是他吗?小说徐徐揭开历史最让人叹为观止的的一面:转折发生于阴谋与意外合体的时刻。
推荐人:但汉松,作家,学者


繁花
作者:[中国] 金宇澄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3
像上海这样的城市理应有《繁花》这样的作品来书写。地道的拒绝同化的语言是表层,核心是作者积数十年人生和文学经验的体悟,其中包含着在上海这个特定环境中才会具有的空间表达、时间表达,以及这些空间、时间的表达所带来的独特的身体经验。
推荐人:黄昱宁,作家和文学译者


洪荒三叠
作者:[台湾] 柯裕棻
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20135
一个台湾外省少女在九十年代的成长史,面对命运和周遭的神秘之时柯裕棻充分展现了一个写作者的勇敢,她坦陈自身内外的黑暗的方式惊心动魄,屏息趟过时间之河,然后坐下来检点伤痕。当文字里的一切神秘麋集,散文、小说与诗的界线被抹平,柯裕棻仿佛在冷观另一个世界。
推荐人:廖伟棠,香港作家,诗人、摄影师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作者:[俄罗斯]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
译者:刘文飞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9
俄国大诗人曼德尔施塔姆的夫人娜杰日达也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有一部享誉西方文坛的回忆录。名不虚传。如果说西方人读此书多少有点猎奇性质,可以从中了解斯大林时代及其后很长一段时间的苏联人生活,但中国人读此书却会产生诸多荒谬的共鸣感——我们曾经过得很相似,贫困、饥饿、恐惧、逮捕、在祖国流亡……读来富有沉痛的诗意。
推荐人:萧瀚,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由一个伟大诗人在极端时代的命运说起,展开苏联黑暗时代的精神图卷,让人牢记个体存在是怎样泯灭在极权和集体的铁腕之中,也牢记他们曾如何抗争。这不只是诗人、也不只是知识分子的存在难题,也揭示着普通人何以为人的底线是怎样被宏大的国家幻象所吞噬。
推荐人:廖伟棠,香港作家,诗人,摄影师


寻找·苏慧廉
作者:[中国] 沈迦
新星出版社
20133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的关系,一直有人在做,但叙述与理解总脱不开某种既有的框架,尤其像苏慧廉这种非常重要,但又与政治拉扯不多的传教士,在母邦与中国都不会太为人所知。本书应用国内外的大量资料表明,苏慧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部分,对苏慧廉的寻找,就是对我们自身过往的寻找。
推荐人:杨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古拉格:一部历史
作者:[美国] 安妮·阿普尔鲍姆(Anne Applebaum)
译者:戴大洪
新星出版社
20133
2013年分量最重,也是读来最惊心动魄的作品。俄罗斯总理梅德维杰夫对于这段历史的评述:“所有这一切必须留在俄罗斯历史中,永远不能再发生,因为发动一场对于自己人民的战争是最大的犯罪。”至少其中第一句实现于《古拉格:一部历史》一书之中。诚如评论所说:“在安妮•阿普尔鲍姆之前没有哪位西方作家尝试过以见证人的描述和档案记录为依据撰写一部古拉格的历史。”
推荐人:止庵,作家


共和的危机
作者:[美国]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
译者:郑辟瑞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4
政治学史上像汉娜.阿伦特这样的政治学家是极其罕见的,她的罕见在于终其一生都有着巨大的学术创造力,她在政治学的诸多领域都有发人之所未发的独特见解。这部《共和的危机》是她正式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表面上看是针对时事的评论,而实际上如其一贯地从现实政治事件中引发对貌似寻常的政治基本问题的深入思考,比如公民不服从问题(在与良心不服从问题的区分意义上)、暴力问题、革命问题等等。
推荐人:萧瀚,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被禁锢的头脑
作者:[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译者:乌兰/ 易丽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3
米沃什敬慕那些“笔直的树”,因为他从来认为自己已经弯曲了,这本书的名字首先来自英语的Capitive Mind,动词“禁锢”在波兰语中除了“使信服”之外,还有一个很少用到的涵义“被奴役”。简单地说,《被禁锢的头脑》写的是社会主义之下被奴役的波兰知识分子,即米沃什所熟悉的那些作家、诗人、画家,在米沃什看来,艺术与某种遗传缺陷、某种无能、异常或疾病之间的关联几乎是明确无疑的,这些人都是弯曲的树,而米沃什自己也身处这片弯曲的森林之中。
推荐人:李静睿,作家


知识分子与社会
作者:[美国] 托马斯·索维尔(Thomas Sowell)
译者:张亚月/ 梁兴国
中信出版社
20139
此书从观念、经济、社会、媒体、法律、战争等6个方面全面陈述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舆论导向作用。是反思及批判“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学名著。将帮助你将自己的大脑从东西方“公知”们制造的浅薄谬论中解放出来。
推荐人:田方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师,专栏作家

第三帝国的语言
作者:[德国] 维克多·克莱普勒
译者:印芝虹
商务印书馆
20139
纳粹德国时期一位语言学教授的秘密笔记。一个时代有其特有的标记,算得上是一个社会DNA层次上的收集与分析,例如,引号的滥用是专制集权社会的特色之一,好像对一个概念,例如人权,民主,自由等,加上引号就算是批判完成。
推荐人:谢文,互联网评论员,曾任多家创业公司CEO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生活
作者:[美国] 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
译者:赵妍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8
继《王氏之死》之后,以微观史学方式研究中国乡村的经典著作。借助主人公刘大鹏的日记、著作,加上史料、档案与当地人的口述,作者还原了一位“山西乡村举人”的日常生活与所思所想。
推荐人:杨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让“死”活下去
作者:[中国] 陈希米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31
一本至为深刻的反思生死的作品。作者是史铁生夫人,这是她怀念故者之作,书中写道:“想念死人是说,你要带着他的死,去活。那种活,不是以死为中心,是以孤独为中心。然后,死,才开始存在。与其相关的活者,依其生前刻下的痕迹之深浅、之独特,依其给予活者的汲取,依其活者的回忆之力,而与其共在。”
推荐人:止庵,作家

春在绿芜中
作者:[香港] 钟晓阳
新星出版社
20131
作为曾在1980年代震撼港台文坛的天才少女小说家,钟晓阳这本经典的散文集也一样令人惊艳,不但在于文字的精致脱俗、感官的新锐,也不只是千转百回如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情感漫游,她还提供了八十年代浮华香港的另一面、初醒中国的细腻细节,保存了时代本真的素描,少年篇章与二三十年后的补记相对照,更有痛感作证。
推荐人:廖伟棠,香港作家,诗人、摄影师

滚吧,生活
作者:[英国] 基思·理查兹(Keith Richards) / 詹姆斯·福克斯(James Fox)
译者:董楠
新星出版社
20135
滚石(Rolling Stones) 乐队的传奇吉他手基思·理查兹的这本自传《Life2010年出版英文版时获得了普遍赞誉,如同摇滚乐手利兹.费尔(LizPhair)为此书写的评论所说:“基思做的事、取得的成就和看到的东西比你我梦到的都多”,另一个使人赞叹之处是这位吉他手对叙述节奏的把握与讲故事的天赋,自传写得活灵活现,又十分诚挚。
推荐人:困困,纽约时报中文网文化版主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4-2-8 17:13:58 | 只看该作者
好!照单来一套,学习一下,谢谢!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4-2-8 18:1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angziyuang 于 2014-2-8 21:18 编辑

《哈扎尔辞典》是老书吧,手上有1998年一版一印的,当年六块书店买的,译者也是南山/ 戴骢/ 石枕川。

点评

我是1999年二印的,阳本。新的应该是阴本。  发表于 2014-2-9 09:51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4-2-8 22:39:19 | 只看该作者

13年我随意买来读的书中,有5本列在其中:《被禁锢的头脑》、《古拉格:一部历史》、《寻找·苏慧廉》、《繁花》、《追寻逝去的时光》。
看了这,会补买《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生活》《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4-2-8 23:55:49 | 只看该作者
已经收了几本,会照单补齐。好推荐!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4-2-9 09:50:42 | 只看该作者
推荐这本,阎连科的《炸裂志》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4-2-9 19:11: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4-2-9 19:13 编辑

晚饭后,又看了会「繁花」,起身看窗外,雪已经不下了,耳边想起小时候住在曹扬新村时,隔壁那位烫着大波浪总是一身花裙子的阿姨说:宁波来窝乡无晓姑娘,隔糖侬切过伐?想切伐?

推荐给所有有老上海情怀的朋友,一定会心有戚戚焉,这是一本没有个像只有群像的小说,听老爷叔讲曾经的身边的事和物!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4-2-15 14:27:27 | 只看该作者
     好推荐,谢谢!有几本正想找来看呢,J版功德无量!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4-2-15 18:50:10 | 只看该作者

schwaz  发表于 6 天前

我是1999年二印的,阳本。新的应该是阴本。


不知阳本,阴本有什么区别?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4-2-19 14:27:00 | 只看该作者
也许是悬念也可能故弄玄虚,对照说是区别不大就二十几行有差别,管它呢看了有趣就行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4-2-19 17:5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ffz 的帖子

买来好几年了,还没看过,惭愧。看完手上在读的,要好好读下。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08:43, Processed in 0.035320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