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萨考夫斯基对摄影史观的卓越贡献,特别反映在他于1967年策划的《新记录摄影》展览的摄影新观念。当时,阿勃丝、威诺格兰德和弗瑞德兰德诸摄影家,已经突破了上一代摄影家的传统记录摄影形式。萨考夫斯基慧眼识珠,敏锐地揭示出快照美学这一新颖的观念。而影像形质演变,则突显于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e and vernacular photography。《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的中文版\"萨考夫斯基\"辞条,将英文原书中的以上词句译为\"在有关艺术摄影和乡土摄影的关系方面。\"我以为,这里的fine and vernacular photography,乃是一对特指的不同形质的影像概念。以被萨考夫斯基界定的\"新记录摄影\"概念而言,fine在此并非仅指\"艺术摄影\";而含意为\"本国语、白语、土语\"和\"本国的、本土的、本国语的、土语的\",Vernacular一词,也非指、\"乡土摄影\",(词译见《远东英汉大辞典》)。我以为,以上两词的关系,是指传统记录摄影之\"公共摄影\"形质,与新记录摄影之\"私人摄影\"形质的区别性质。具体而言,fine photography被萨氏列为由snapshoto(快照)引带的vernacular photography的对照概念,从ICP百科全书\"快照\"词条可知:\"快照是为了个人的直接记录或娱乐目的而随意拍摄下来的照片。这种照片通常是手持相机拍摄的;摄影者对视觉影像的表面价值并不太关注。\"被中译为\"表面\"的原英文formal,有形式和表像的意思。若从形质而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照片素质,fine photography应指照片素质优良的\"精致摄影\"。也即是摄影术发明后,长期以面世为宗旨的属于公共意向的摄影。相对而言,被萨考夫斯基引为快照美学新现象的阿勃丝、威诺格兰德和弗瑞德兰德等人的作品,则应当属于自言自语式的私人摄影性质。因此,vernacular photography中译为\"自语摄影\"较贴近原意所指。这两个概念中蕴含着萨考夫斯基的摄影美学理论的创意所在,他正是由这两种不同形质的影像区别上,发展出\"快照美学\"的理论观念。他在其著作《摄影家的眼睛》中指出,\"最富创造性的照片常常是那些看上去不合常规的或偶然的,从而摆脱了传统艺术的束缚?quot;
由此,便不难领会\"萨考夫斯基\"词条中所引的萨氏原话所指。这句引文被中译为:\"照片的外观和为什么用这种形式表达,\"英文本为:\"What photography look like(and)why they look that way。\"曾有林少忠译为:\"照片看起来像什么样子,为什么看起来像这个样子。\"我的中译为:\"照片看去像什么,为何导致那样的观看方式。\"
这本由约翰·萨考夫斯基著作的《镜与窗:1960年以来的美国摄影》,便是他继《摄影家的眼睛》一书中所强调的\"对摄影的剖面观察\"之五个要点\"自身(The thing itself)、细节(The detail)、景框(The frame)、时间(Time)、视角(Vantage point)\"之后的,进一步以此观念诠释摄影史实的尝试。该著作主题的\"镜与窗\"(Mirrors and Windows),可与其剖解摄影五要点中的部分相对应:镜--自身、细节,窗--景框、视角,而时间则是摄影的特质。由\"镜与窗\"的主题设定,可以探察西方视觉艺术的形式渊源。西方绘画所呈现的逼真写实与细节完备,有如镜像的反射;而支撑西方绘画程式的透视与画框,是其形式表现的特定限制。西方摄影在发明的初期,完全是依照西方绘画的程式展现出来的。而东方与中国绘画在程式表现方面与西方绘画具有不同的形式存在,是否在这个差异上,影响了中国摄影对摄影形质的把握和对西方摄影的整体理解呢?例如,西方摄影家可以从其视觉文化传统中,自觉地掌握照相机和胶片设定的景框意识(frame、window)制导的透视构图形式。而中国绘画的散点取像和传神写意,则自然游离于固定的景框之外。从中国当代纪实摄影在细节纪录与大场面掌控方面的缺乏力度感,可知?quot;摄影家的眼睛\"所强调的\"镜与窗\"形式表现方面,中国摄影人因缺乏相关视觉造型文化的传统习惯依托,故而暴露出对摄影图像全面把握的缺陷之处。由此意义而言,形式即是观念。
1990年约翰·萨考夫斯基的《摄影至今》(Photography until Now)巨著问世,他以其特别的以形质审视摄影的个人观念,创造性地结构摄影历史,不同于大多数按因袭套路编撰的摄影史书写,萨考夫斯基以如下篇章立论:\"1、摄影之前;2、发明者;3、达盖尔式和卡罗式摄影法;4、纸版对玻璃版;5、乔治·伊斯曼和阿尔弗莱德·斯蒂格利茨;6、摄影与印刷;7、刊物之后。\"由之可见,萨考夫斯基采取了以摄影之特定形质来诠释摄影与摄影史的路径,则独立于通常从社会文化角度论证摄影史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