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5460

查看

51

回复
12345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误导还是误解:发烧的一些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1#
发表于 2014-10-10 16:36:56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关注32168高烧友所说的话题,想看看最后结果。没有精力和耐心等候,等到今天再看翻贴,又看到了一些新话题。看来话题会没完没了,有些有肯定答案,有些到我生命终止估计也没有肯定答案。很多问题我都是相反的意见,相反的观点,相反的体验。学习交流,分享经历,取长补短,一直是我关心音响发烧的初衷。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吵,这里另外发帖,简单谈谈。觉得有益则思之,感到胡扯则弃之。


如何看待国内音响发烧界的水平
32168  发表于 2014-7-15 09:20 |

近期论坛类似<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烧友都不知何谓宽松>、<这样疯狂的制作, 哪位有听过?>的讨论层出不穷,正反观点旗帜鲜明,各有理据。 音响的话题离不开软件、硬件,究竞国内的唱片录音、器材设计、音响行业和发烧友的水平如何?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amp;extra=page%3D11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4-10-10 17:01:24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看待国内音响发烧界的水平》答案已在32168高烧的不言之中,无需在此赘言。
可以看下面这一个基本的问题,作为反向的一种回答。


《音箱从设计上看分为近场和远场吗?》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extra=page%3D4

舒存的观点如下:

音箱有多种分类。

所谓“近场监听箱”,一般是指专业的音乐录音的某类监听器而言,用途主要是听细节、听音色,与听整体的主监听器相配合使用的,使得音色不至于出现过分的偏差。

具体指的是摆放在操作台上的小音箱,也叫近场监听箱,一般可以作为民用的书架箱;相对的有主监听和返送监听等音箱。有时这个近场监听任务是由耳机承担的。

专业录音中,音乐录音和语音录音是二种差异很大的不同录音。音乐录音中,古典音乐等以原声乐器发声的录音与电声录音又大有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他们选择和使用器材的不同。

专业器材,特别是音箱,相对民用Hi音箱而言,最大的不同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尽量减少和摆脱使用场所空间对音箱传送声音的干扰。一般专业音箱设计,或是前导向孔,或密闭式。十分少见,甚至可能没有民用Hi那种后导向孔。

民用的Hi高保真音箱分类,一种是体积大小,如落地还是书架等,或瘦长型和宽大型;还有一种结合声音特点,音场型和音响型。瘦长型可能是多导向孔的,偏重音场型,调整非常困难。宽大型强调整体音响性,调整到位音场一点也不逊于音场型,也可以理解为何西湖和JBL高级系列一直坚持宽大设计。

.......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4-10-10 17:34:18 | 只看该作者

《居家听音室的设计是否需要和录音棚的设计理念一致 ?》

说是一位资深的专业声学人士写的(节选):
听音室装修牵扯到建筑声学,关于这方面的资料,目前很难找到系统性的,一般参考音乐厅和消音室的设计。
一般的听音室以吸音为主, 扩散为辅,或者纯粹吸音.不要以为音乐厅是完美的,实际上音乐厅的声音是很不清晰的,定位也是不清晰的.
因为音乐厅为了使不同位子每一个人都能听到声音,不得不使用大量的扩散以提高声压.引起混响,延时过于长,影响清晰.这个搞过音乐厅设计的人都明白.
也不要害怕大量的吸音,实际吸音越多声音越清晰. 我不相信吸音多了声音就发干,声音清晰就发凉了.其实那是音响设备瞬态失真太大,解晰率太低,音乐细节无法重现.假设你在宁静的室外空地上,这几乎没有扩散,而是完全吸收,那时你听到的琴声,笛音会声音发干的吗?实际是非常自然和谐的.但在大量的吸音听音室,大部分音响设备会有暴露这样或那样的不完善,甚至于无法听.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小房间听音室装修主要概念.
1,频响,一般的音乐厅设计要求范围是125Hz-4KHz  . 听音室装修高要求的(63Hz-8KHz)(目前技术水平).  2,T60,指的是混响,一个声音发音到-60dB的时间(S),扩散和吸收是一对矛盾,扩散提高T60,也就是把清晰度降低,吸收是减少T60声音轻,但清晰.  3.延时,指的是发音到反射回来的时间(mS).为声音的清晰,一般要求小于25mS.
交响乐厅T60一般为2.0(老乐厅2.2-2.4,新建的1.6-2.0),低音提升10%.歌剧院一般为1.8,主要是为听清歌词.
随着设计水平的提升,新建的音乐厅一般T60比老的短,北方比南方短.自然录音棚T60为1.3左右,比音乐厅的声音清晰许多.小房间装修T60,从技术上说无法达到0.6以上,因为吸音不足,造成严重的频响不平衡 .
一般家庭小于100立方米的房子靠扩散不可能达到低音的平衡,一般正常说要扩散低频起码需要四分之一的波长,50Hz的驻波,需要1.7米齿长的扩散板,在家里是无法装修的.如果要起大作用的话需要二分之一的波长,那就更没法处理了.所以低频只能靠吸音来解决频响的平整,一般100立方米的房子达到正负2dB,那么T60一般都低于0.55,根据音乐厅的特性,高频的T60是不能高于低频的.
如果高频过多扩散造成T60增加,引起高频的T60大于低频的T60,刚好与交响乐厅低频的T60大于高频的T60情况相反。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extra=page%3D2


舒存的观点如下:

这个节选的内容,如果是个搞专业的,真应验了老话,国内没几个好的设计师。理由很简单,我们新的设计,有几个好声靓声的设计?其实,家庭听音室不是需要不需要录音棚的设计理念,而是录音棚设计理念是什么!

从文字看,原贴特别强调“清晰”。关于“清晰”这个音响争议不断的话题,总会想起一位老音响师的话:“声音是圆的,不是方的。有时觉得声音特别清晰,很可能那是错的”。“清晰”对于专业和民用根本的不同点:你是在辨析音乐,还是在欣赏音乐!“方”和“圆”解读了如何把握“清晰”的尺牍。




点评

很佩服“这位资深的专业声学人士” ! 相信他是一位理论与实践结合多真正专家! 可惜会理解的人不多。  发表于 2017-2-14 14:27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4-10-10 18:18:48 | 只看该作者

《人声的正确位置在哪儿?》
同一张CD,有的人声在中间,有时人声偏左(或偏右)一点儿。是碟片制作原因,还是系统问题?
另有跟帖,如果不是CD的问题,会不会是听音环境及听音位置问题?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extra=page%3D4

舒存的观点如下:

笼统说CD本身,音响系统,空间环境,听音位置等都可能造成定位不好。

从CD本身来说,CD中的信息量是个无穷数,解读只能是相对的,如系统重播要求的信息,一般来说越多越好,但也并非无限制的越多越好,多到干扰和影响音乐信息的重播就一定不合适了。

声像的定位问题,如确认人声定位优劣,一般首先选择可靠的录音就能排除是CD有问题,如选国外的,大公司的,商业的,高价的碟片等;单声道录音是个捷径,但还是很有必要以现场歌剧的人声做比照。

还有,用自己非常熟悉的可靠的录音。当然,自己要能正确准确认定。曾经有十几、二十年的老烧,一直在系统中把教堂合唱的贝司拨弦重播成了鼓声。

声像定位不好,与空间处理后的反射有关,与音箱摆位关系更直接,需要一项项排除。定位其实最后不是个孤立的问题,测试调整系统时候,最好结合音场;音场的优劣与声像关系十分密切。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4-10-10 18:34:1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正确的音场是怎样的?》
听过好几套系统,音场参差不齐,正确的音场有标准吗?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extra=page%3D9

舒存的观点如下:

说有标准,也没有标准。说有标准,不是说自然,而是“栩栩如生”;说没有标准,是说这是一种听感,可能有些人感觉不到。

现实中发烧友更多追求的音场,成了巷子一样,非常深邃,空洞无物。

音场优劣,不在于多宽多深多大,更不是形状感觉如矩形、扇形、方形,而是音场和声像的“栩栩如生”程度。有一种解释是:音场中有声像,声像周围有音场。这句话提示我们,好音场感觉到的绝不该是一个点。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4-10-10 18:41:26 | 只看该作者
哇,舒存兄给惹出来了,别来无恙啊?!

点评

凑合还活着~~  发表于 2014-10-11 14:41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4-10-10 19:05:23 | 只看该作者
《音乐重播的标准:听感还是数据?》
还原重播一定是有标准的,这标准应该那一派是准确的?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extra=page%3D6

舒存的观点如下:

对于发烧友和音响商家来说,是数据、指标说话,还是听感、耳朵收货,这是音响中争执最多最大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先说个例子,我和广东烧友小鬼头是知交,他是焊机派,典型的数据派,邮电出版社出版过他翻译的三本专业的音响书。我是异地听感派,听听音乐听听音响。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什么分歧。这类的分歧和争执,看来主要是对“声音”缺乏正确的认识。

“声音”具有多重含义。从物理学角度来定义,简单说,声音就是振动及传播,是声波,可以用声压等物理量来认知。音响的“声音”,涉及人的听感,所以,从生理学心理学角度定义,声音就是听感对声波的感觉。离开人对“声音”的听感,我们关注的音响就没有意义。

目前的测试手段,不足以准确测定声音,如语声和乐声,测定都无法把握他们的内涵,但人耳听感却轻松可以辨析理解。以语声来说,会听闽南话,可以轻松辨析说的是什么,还可以辨别是潮州,汕头,漳州,泉州,甚至是更小哪个县的。但测试非常困难得到这个结果,这就是听感的重要性。

但是,音响产品是工业产品,生产需要标准。没有指标,没有检测,难以保证品质。音响产品人人可做,但真正好的音响产品就是那些,你知道的!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4-10-10 19:13:57 | 只看该作者
舒存兄,好久不见,最近可好?  

点评

呵,多在访茶....  发表于 2014-10-11 14:40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4-10-10 19:16:54 | 只看该作者
声音是圆的,不是方的。说的太好了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4-10-10 19:42:32 | 只看该作者

《系统如何在音响性与音乐性之间找到平衡》
近来系统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出现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就是在音响性与音乐性之间找平衡,如果注重音响性,音乐性就会减弱,反正亦然,到底是音响性为主还是音乐性为主?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amp;extra=page%3D11


舒存的观点如下:

为什么会觉得音乐性和音响性是对立冲突的?是否反思过我们对声音的感觉出了偏差?音乐性和音响性不是谁为主,而是这种分立说法,本来是为了把文章写的更直接,读后更清楚,结果这类的音响用词越多,造成的误导越深。

前面帖子用了“栩栩如生”这个词,这是强调音响性与音乐性一体的标准。 音响也好,音乐音响也好,都离不开声像,或者说人耳对声像的听感。如果系统声像听感可以做到“栩栩如生”,必定没有音乐性和音响性冲突。

音乐性和音响性冲突,现实来看,往往是音响系统的调整有偏废。如所谓音响性好的系统,更多是声音干练奔放有余,细腻柔顺不够。曾经对好友说,好的音响系统有如《女武神》天神沃坦唱《告别》,既有英雄好汉气吞山河的豪壮,也要有对妻子儿女手下留情的依恋人,不是一个简单划一的响声。

调整音响,最好不要按什么音响新理论、新理念,先给自己设置什么框框条条。例如音箱的摆位,不分什么场所空间,不分什么类型设计、什么年代的音箱,非的拉在半空间摆放,否则怎么都觉得没有音场......

音响20要深入烧友之心,没能深入人心的是他们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对立,顾此失彼。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4-10-10 21:53:37 | 只看该作者
舒存兄出关

点评

_(:зゝ∠)_  发表于 2014-10-11 14:42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4-10-10 22:11:19 | 只看该作者
解释清楚了很多疑问,感谢!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7 03:56, Processed in 0.038635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