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4129

查看

8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旱天雷

76#
发表于 2011-11-23 20:40:55 | 只看该作者
凌户智绘,喜欢。
不过她的唱片稍贵。

使用道具 TOP

75#
发表于 2011-11-23 20:37: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orefeel 于 2011-11-23 20:39 编辑

凌户智绘,标准的爵士,我是她的粉丝,距离收齐她已经出版的唱片不远了。

使用道具 TOP

74#
发表于 2011-11-23 19:24:42 | 只看该作者
知道日本有个的绫戸智绘,不知道算不算正宗JAZZ,挺对胃口。

使用道具 TOP

73#
发表于 2011-11-23 09:13:01 | 只看该作者
有争论的帖子往往能学到东西,哈哈哈。。。。
一直没有系统研究过JAZZ的起源问题,一直凭直觉在听,而且非常偏好吉他,其他的听得不多,这显然不是一个严谨的音乐爱好者该有的态度,自己反省一下,在这个帖子里真的学到了东西,也感谢各位提供了这么丰富的资料。

使用道具 TOP

72#
发表于 2011-11-23 00:35:13 | 只看该作者
咋较上劲了?有趣有趣。
不管白人黑人,我只喜欢我喜欢的,当代北欧爵士基本跟黑人无关,但我也很喜欢。我个人感觉白人和黑人搞的爵士还是泾渭分明的,没总结过为何如此这般,反正一听就能听出个八九不离十来。

使用道具 TOP

71#
发表于 2011-11-22 14:1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Jwang 的帖子


    ~ 祝你旅途愉快。

使用道具 TOP

70#
发表于 2011-11-22 14:12: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1-11-22 14:59 编辑
这你就不懂了,有个电影就叫 White Man Can’t Jump。这本身不包含种族歧视。你这个蓝球也是吃定了。
Jwang 发表于 2011-11-22 13:54


于是他们不得不将其拍成一部逗乐儿的喜剧。

不过,说真的,讨论爵士乐问题时会直接扯到打篮球,这种想象力和思维惯性倒颇具当下中国时代特色的,是否也恰好说明了NBA在中国新一代人成长过程中神圣的文化地位?


使用道具 TOP

69#
发表于 2011-11-22 14:11:58 | 只看该作者
就象布鲁斯一样,拉格泰姆只是爵士乐形成的众多根源之一,它既不能被称为“爵士乐”,也不能被看作是爵士乐 ...
bodyheat 发表于 2011-11-22 09:34

同意b兄的说法,拉格泰姆与布鲁斯只是爵士乐形成的众多根源之一,从它的发源地新奥尔良开始,在布鲁斯和拉格泰姆的基础上,融合了某些白人的音乐成份,以小型管乐队的形式即兴演奏而逐渐形成的 。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是异彩纷呈、百花齐放。自从1917年第一张爵士唱片诞生以来,它便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20世纪初的新奥尔良爵士乐 、30 年代大乐队演奏的摇摆乐、40年代的比博普爵士、40 年代末的冷爵士、50年代的硬博普、60 年代的自由爵士、70 年代以后的摇滚爵士,而后拉丁爵士、融合爵士、爵士放克…… 一张张不同风格的爵士唱片才慢慢汇成了一部爵士乐发展史。  

尽管现代的唱片界有时将爵士乐划分为传统爵士乐和现代爵士乐两类,其中传统爵士乐是指采用了4/4拍的行进性的管乐队演出相关工作的爵士乐,而现代爵士乐是指采用了贝斯演奏跳舞音乐的爵士乐。这种划分有时会显得毫无疑义,因为这也造成了一些既具现代风格又包含了传统风格的优秀作品无法分类的问题。爵士乐在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是连续不断的,各种风格流派也有其相互的联系,大体来说可以划分为以下十九种风格。当然所谓的风格只是一种标签而已,有时连乐手自自己也分不清自己的作品到底属于哪种风格,或许这就是爵士的魅力。
    
  
Ragtime(拉格泰姆爵士)  New Orleans(新奥尔良爵士)  Standards(主流爵士乐)   Classic(古典爵士)
  Dixieland(迪克西兰爵士)  Cool Jazz(冷爵士或西海岸爵士)  BigBand(大型乐队爵士)  Swing(摇摆爵士)
    Bop(波普爵士)  Latin(拉丁爵士)  Brazilian Jazz(巴西爵士乐)  Avant-Garde (前卫爵士)
  Post-Bop or Mainstream Jazz(后波普爵士或现代主流爵士)  Third Stream(第三流派爵士)  Hard Bop(硬波普爵士)
  Free Jazz(自由爵士)  Fusion(融合爵士)  Crossover Jazz(交叉风格爵士)  Vocal Jazz(人声爵士)


其中Third Stream(第三流派爵士),这是一种在爵士乐中不可缺少但是却又不太容易被人提及的流派。回溯20世纪初,爵士乐像一场暴风一样席卷了欧美社会。过去数百年的管弦乐开始和诙谐自由的爵士乐走向了对立面,古典音乐被视为高雅,严肃的化身,聆听古典音乐的人也应该是穿着西服,带着领带,满腹诗书的体面人。而爵士就不同了,他适合所有人,无论你有没有文化与知识,你都可以在小酒吧里叫上一杯啤酒,听上一曲爵士。到20世纪30-50年代,爵士乐慢慢进入它的黄金时期,但爵士乐和古典乐的对立问题仍旧存在,于是,开始有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开始尝试将爵士元素融入到音乐过去的长长的历史中,尝试用管弦乐的形式来表达新出现的爵士乐,或者说,把新的音乐元素运用在管弦乐中,在这种过渡时期,一种独特的既不像古典乐,也不像爵士乐的音乐风格形成了,也就是所谓的Third Stream,也就是第三潮流。在这种尝试中,最为人所熟知名家就是美国作曲家George Gershwin(乔治 格什温),也是唯一的能在中国的音乐教科书上看到的爵士作曲家的名字。也正是George Gershwin把爵士乐带入了上流社会,也把爵士乐带给了当时的主流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勋伯格,他们都或多或少的与格什温有交流并且受到过这种第三潮流的影响。《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正是George Gershwin融合了古典音乐的原理以及爵士的元素,于1924年写给独奏钢琴及爵士乐团的乐曲。 乐曲完成后,格什温为作品的标题大伤脑筋,直到离初演只有几天时才最后定名。因为蓝色(blue)同作品中所采用的起源于美国黑人劳动歌曲和灵歌的布鲁斯(blues)曲调正好是同一个词,故最终定名为《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呵呵,回味一下动画片《猫与老鼠》的配乐吧,就是这种感觉。

要工作了,有空再和大家交流吧,个人看法,颇显幼稚,非常愿意向各位学习。



  

使用道具 TOP

68#
发表于 2011-11-22 13:54: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1-11-22 13:57 编辑

这你就不懂了,有个电影就叫 White Man Can’t Jump。这本身不包含种族歧视。你这个蓝球也是吃定了。

使用道具 TOP

67#
发表于 2011-11-22 13:23:20 | 只看该作者
这使我想到了《从毛到莫扎特》这部纪录片。当时李德伦和斯特恩交谈时讲了一通什么莫扎特时期欧洲社会的转变 ...
Jwang 发表于 2011-11-22 12:53


俺不是李德伦,您也不是斯特恩。咱就是一般聊天儿,不同看法的碰撞也是正常的。

对了,您提到了篮球,乔丹或科比敢在美国公众面前扬言“打篮球你们白人不成”吗?这要不被美国社会认为是种族歧视言论,俺把篮球吃下去。


使用道具 TOP

66#
发表于 2011-11-22 13:04: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1-11-22 13:05 编辑

回复 Jwang 的帖子

Benny Goodman、Woody Herman、Fletcher Henderson、Glenn Miller、Stan Kenton、Buddy Rich、Bill Evans、Gil Evans、Zoom Sims、Stan Getz、Gerry Mulligan、Art Pepper、Lee Konitz、Charlie Haden、Jim Hall、Chet Baker、Dave Brubeck、Paul Desmond、Chick Corea、Keith Jarrett、Pat Metheny...... 更别忘了那些位多产的JazzStandards词曲作者们。这里头哪位在爵士乐历史上不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啊?

举这些并非怀疑黑人在爵士乐发展中的主流地位,无非是对“白人的爵士不行”这一论调提出强烈的质疑。

至于Bop时代以降,Jazz乐发展源动力中的“反种族歧视、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精髓与“中国国内教育”根本毫无干系(更讽刺的是,贵党一直认为爵士乐就是一堆代表资本主义腐朽糜烂生活的“靡靡之音”),那是美国无数爵士发展史文献、理论著作、人物传记中都大量提及和论述过的。

事实上,无论爵士乐还是摇滚乐的各阶段发展都与当时的时代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如果否认这个,难道不是在否认那些伟大艺术家和伟大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吗?!

   

使用道具 TOP

65#
发表于 2011-11-22 12:53: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1-11-22 12:54 编辑

这使我想到了《从毛到莫扎特》这部纪录片。当时李德伦和斯特恩交谈时讲了一通什么莫扎特时期欧洲社会的转变, 什么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等等。斯特恩回答,我不知道莫扎特和这些有多大的关联。当今中国知识界的思维方式仍是这么一套。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1 07:26, Processed in 0.032535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