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4549

查看

18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alma

159#
发表于 2012-9-22 22:0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liao 的帖子
李赫特晚年演奏格里格抒情小品

1. Arietta Op.12 No.1  小抒情曲
2. Walzer Op.12 No.2  圆舞曲
3. Wachterlied Op.12 No.3 守望者的歌曲
4. Elfentanz Op.12 No.4 小精灵的舞蹈
5. Halling Op.38 No.12 霍林舞曲
6. Kanon Op.38 No.16 卡农
7. Papillon Op.43 No.17 蝴蝶犬
8. An Den Fruhling Op.43 No.22 致春天
9. Valse-Impromptu Op.47 No.23 即兴圆舞曲
10. Gangar (Norw. Bauernmarsch) Op.54 No.31侏儒进行曲
11. Scherzo Op.54 No.34 诙谐曲
12. Glockengelaute Op.54 No.35
13. Geheimnis Op.57 No.39 神秘的
14. Sie Tanzt Op.57 No.40 她的舞蹈
15. Heimweh Op.57 No.41 思乡曲
16. Traumgesicht Op.62 No.46 远景
17. Hochzeit Auf Troldhaugen Op.65 No.53特罗尔德豪根德婚礼日
18. Abend Im Hochgebirge Op.68 No.57高山暮色
19. Kobold Op.71 No.62 恶魔
20. Waldesstille Op.71 No.63 沉默的森林
21. Voruber Op.71 No.65 过去
22. Nachklange Op.71 No.66 余韵

李赫特,钢琴
录音时间:1993.7.7

兄,请看这款李赫特晚年录制的格里格抒情小品,作品编号给我曲目查询带来不少困难(其中还有笔误之处)


   

使用道具 TOP

158#
发表于 2012-9-22 21:5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liao 的帖子
先生所言不错,就以上述弗雷钢琴作品为例,作品OP84本属于Pièces brèves (8), for piano OP84(即为钢琴而作的8首小品之八,如不加梳理,便会误以为作曲家写作的夜曲之一呢;再者,将这4CD内曲目逐一寻找来龙去脉,一本专注未免难以涵盖。

   

使用道具 TOP

157#
发表于 2012-9-22 21:2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刚把Kathryn Stott(凯瑟琳 斯托特)演奏的弗雷钢琴作品(hypenon出版)唱片资料整理完毕,截取一段 ...
670707 发表于 2012-9-22 15:44

古典音乐欣赏之类的书,好多内容就是这样。

使用道具 TOP

156#
发表于 2012-9-22 21:0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弟把以前做的笔记整理进电脑内,过程中看见某些文字和段落,旋律便油然而生,“笔记”能知误,能生新,能悟境。您看:莫扎特G大调第三号弦乐四重奏弦乐,在意大利四重奏版本中,附加了第二乐章慢板(初版),以前囫囵吞枣,以为是四乐章,现在明白了,到是可以将二个乐章独立欣赏,以及把初版插入第一乐章(急板)之后,来回比较、品味乐意之区别;挺好的。

使用道具 TOP

155#
发表于 2012-9-22 20:44:15 | 只看该作者
我没有说过时啊,这是入门的一种方法。

使用道具 TOP

154#
发表于 2012-9-22 20:4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回版主,弟认为这种方式未曾过时,我还记得以前小日本音响与唱片杂志里,写唱片听感将器材亮出来,以便告知人家:我能够听到什么。其实,我们在阅读一些唱片介绍中,经验告诉我们写文章的人并没有听到文中所描述的状况,这其中不乏专业工作者(是按谱不是音响还原之声);呵呵。
   

使用道具 TOP

153#
发表于 2012-9-22 20:28:59 | 只看该作者
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之美,美在木管的生动运用。我们以第一乐章前1分06秒为例:乐章一开始以第一小提琴演奏出第一主题,34.0秒后竖笛开始承接这个主题,35.1秒接着双簧管承接主题后,完整呈现第一主题,乐团逐渐加强音量到达一个高峰,于是从50.0开始,长笛以一个装饰音断断续续如鸟啭般的面对乐团的合奏。这样子的乐曲风格,会想成田园风光是很自然的事。
670707 发表于 2012-9-21 21:38
90年代的台湾音响、音乐杂志就是这样介绍古典音乐的,就是几分几秒讲什么?那时候捧着杂志边看边听。今天就不是这样了。初学的时候还是经常看曲式分析的。


使用道具 TOP

152#
发表于 2012-9-22 16:2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vincentlyl 的帖子
是啊,请先生相信此法,数年后会拥有庞大的曲目量和深刻的记忆,抓要点进行唱片版本比较,收货颇丰。

使用道具 TOP

151#
发表于 2012-9-22 16:0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刚把Kathryn Stott(凯瑟琳 斯托特)演奏的弗雷钢琴作品(hypenon出版)唱片资料整理完毕,截取一段 ...
670707 发表于 2012-9-22 15:44


记得670兄你曾经建议我查互联网上的资料,果不其然,光是豆丁网上那些硕士论文就十分的全面。
上述评论涉及到调式、节奏,和声,速度,曲式分析等,如果能够充分掌握这些元素的内在含义,作为一种掌握后的通用默认语汇,用来写乐曲及演奏的评论,将会相当精确。不过要做到自己用这些语汇来分析乐曲的确有很大难度。简单的办法就是理解这些语汇,然后结合乐谱和听感,并且查看这些专业人士写下的评论,用来欣赏,事半功倍,同样能够达到比较精准理解曲目的目的。


使用道具 TOP

150#
发表于 2012-9-22 15:4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vincentlyl 的帖子
刚把Kathryn Stott(凯瑟琳 斯托特)演奏的弗雷钢琴作品(hypenon出版)唱片资料整理完毕,截取一段:
6. 降D大调夜曲 Op.63,作于1894年,慢板。柯尔托说此曲是引导我们从音乐的微妙喜悦,走向人类情感最高表现的一条最高贵的捷径。首先开始是由三连音构成的柔美旋律,以八度音程重复后,极中庸的稍快板,升c小调;曲趣转而成为柔和而又带谐谑曲味的律动部分,再转中庸的快板。轻快活泼的十六分音型,出现充满憧憬的优美旋律,再以滑奏效果一样的快速音群转为中板。然后以低音八度音程回忆开头主题,回到开头形式,以八度音程走向终结。
7. 升c小调夜曲 Op.74,作于1899年,极慢板。先出现富于冥想性的旋律,接着,稍快的新旋律冒出,两个旋律对比而反复。接着B大调,快板,开头是远方传来钟鸣似的高音部升C八度,然后出现令人感动的二重唱。趋向高潮后回归极慢板的主部,被省略的两个主题再现后进入稍快的尾奏。
如此欣赏音乐,有何不好?


   

使用道具 TOP

149#
发表于 2012-9-22 15:02:22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发现豆丁网上有无数专业论文,绝对的宝库,虽然有点后知后觉

使用道具 TOP

148#
发表于 2012-9-22 10:50:47 | 只看该作者
更高的哲人独处着,因为他的身边没有同类者。
其实,我们人类每天都包裹在寂静里,走在“空无”里。而我们人类的眼睛只是喜欢把注意力投入到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听得到的,尝得着的。
内心也是一种能量(也可以说是气),能量不均衡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进而影响人的行动。处理内心世界的能量也是一种修行,而且是一种很难的修行。能量来去如风一般。

ALMAR兄给论坛很多新鲜的观点和视角,也给我这颗“尘埃”一个努力的方向。别走丢了,尽早回来啊。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1 00:59, Processed in 0.027123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