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41393

查看

15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狗儿念经

83#
发表于 2012-3-19 09:34:24 | 只看该作者
根本原因其实就是音响已经成为“奢侈品”了,不会按成本定价的,只会按高端需求定价,注定是满足极少数人士 ...
木耳朵 发表于 2012-3-19 09:32


音响行业的状态是畸形无疑....否则大家也不会有这么多怨气.

点评

简单地说:价值观的缺失与唯利是图是根本。厂家和消费者本是互为依存的,缺一不可。但同样地可以理解: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江湖”,历史上有太多良币被驱逐的事情了。如果说音响行业是畸形的,那么它所依存的   发表于 2012-3-19 11:19
愿闻其详,富盛兄,不要打嘴仗了,直接在此帖说一下你的见解吧!  发表于 2012-3-19 10:28
音响业畸形?我不觉得啊。能否另开一帖讨论呢?  发表于 2012-3-19 10:04

使用道具 TOP

82#
发表于 2012-3-19 10:21: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初哥哥 于 2012-3-19 10:26 编辑

从富盛的激动言词中,已经可以感觉到音响业的艰难了!从国内音响龙头地 广州海印 的现状,大家应该也可以感受到了,现在的海印大部分都是卖电话的了。。。

正如大家所言,消费者觉得业界暴利,不爽!但现状是,这行当关门的比开张的多!那么,消费者说的暴利,到底去那里了?这才是值得深思的地方!

商业世界从来都是冷酷的,甚至是血淋淋的,音响业己走到今天"消费者及商家两不爽"这个地步了,下一步,将去何方?我不知道,我只能说,"穷则变,变则通!"

但要变,首先就是商家自己先变!


正如富盛曰:

"代理制度简单地说就是代厂家去管理这个市场,没有宣传没有广告没有展会而采取直销=自杀,厂家也不会答应这个做法。消费者除了购买产品应有的素质外,品牌效应同样重要。音响靠网络是宣传不起来的,必须靠实体门市去做示范等等售前服务,要知道这个行业的最大危机是高薪也请不到能人!!况且,音响不是必需品,高级音响严格来说根本就没有“量”。"

以上确实有理,但既然此路己不通,就应该变,如何变呢?富盛等商家有否考虑过?



使用道具 TOP

81#
发表于 2012-3-19 00:50:12 | 只看该作者
买什么都是自己的权利,这里不该讨论这个吧

使用道具 TOP

80#
发表于 2012-3-18 22:51:45 | 只看该作者
只打算尝味道,快进快出我选水货,打算长期拥有则再贵也必须行货。

使用道具 TOP

79#
发表于 2012-3-18 22:08:32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激动。

使用道具 TOP

78#
发表于 2012-3-18 21:53: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zfs 于 2012-3-18 21:58 编辑

富盛兄,今天我们探讨的命题--行货为什么这么贵,是代表一些平民烧友的感觉,我们感觉这个行业生病了,在把脉思考。但在您的眼里,这却认为是个伪命题,音响卖的不仅不贵,还应更贵,因为"7000的信心一号是绝对没人要的了"。在我的回忆里,90年代初,咱不说汽车,电脑286、386是人民币几万块的,,大砖头手机都是上万大款们才能用的起的,背投电视也好几万的,音响也是好几万的,HIFI的黄金时代就是那个时候,音响展那个盛况,商家那个利润啊,按当时的购买力这些东西都是一般人年薪的数倍,将近20年过去了,这些电子行业的产品到如今都变成了一个月工资的东西。而一对小书架箱C1都要7万了,行业是否健康,见仁见智。认为健康,就没得谈了。
    再说说成本,C4现在的价格可以赶上一辆中级家用车了,要知道一辆汽车要几万个部件,多少套子系统,多少道工序,多高的研发测试费用、宣传推广费用,多少工程师,多大的物流及运费(包括整车进口),C4是什么成本?一个木箱加几个单元?在汽车里,音响只是小系统,都有一堆喇叭,还带有源功放的,(说难听点20万车里的音响可能比绝大多数HIFI好听多了)
    什么是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则根据供需围绕价值波动,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音响的价格高高在上。仅仅归结于税和物流是无法解释的,并且我们所谓的行货敢说都真正报关缴税了?所得税增值税都交了?大家可以想象,这不是高价的理由。
    音响行业是不是没有需求?和汽车、电脑、电视、手机等等产品比起来,是一路走高的价格造成了一路下滑的销量,还是一路下滑的销量导致了一路走高的价格?HIFI究竟能不能把所谓的成本降下来,走消费品路子,为什么CAV卖的好,活的润?降低定价并明码实价为何行不通?
    商人天生是逐利的,特别是占据垄断地位的时候,都要维护这个垄断地位。但可悲的是,大陆的富盛们也是香港人(总代)的下线吧,富盛们当然会站在香港人的一边才好吃饭,为什么不会站在大陆消费者的一边寻找商机呢。实际上某种意义上说富盛们也是这个体制的受害者,真正的得利者是香港人。货来了,价格加一倍,给富盛们,富盛们也确实没什么暴利,让香港人加的这一倍其实完全可以让给大陆消费者的,大陆的市场这么大。
    广本在广州生产完了,需要总代理吗,汽车和家电到底是怎么卖的?
    总而言之,有垄断就有高价,绝对的垄断就产生了绝对的高价(房产我们看的很清楚,我们大城市的垃圾房子比美国的别墅还贵),总代制是水货甚至假货的根源,自己的因去打自己的果,是扇自己嘴巴吗?
    我不是从业者,只是个旁观者,说的不一定对,不一定全面,但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确实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候了,水货也许会掀起革命的,厂家也不一定非得愿意被总代绑架,网络物流时代了,厂家直销,我看行!





一句话的总结:您不是业内人士,根本不知道何为成本!!难道音响的成本就是元件的成本+人工这么简单?如果可以这么简单的去理解成本的话,一个紫砂茶壶和一个名家出品的紫砂茶壶的成本是不会相差几万倍甚至十几万倍的,但售价可是相差以光年计算了。


CAV的例子刚好就是你自己自打嘴巴的例子:CAV的音响值多少钱?为什么值那么多钱!!一套CAV可是要十几万的啊,可是你算起来成本要多少千呢?这种只存在于中国的畸形现象就表明了买音响的这群人的鉴别与欣赏能力存在极大的缺陷,买了假货的人何尝不是也有缺陷呢?


广本的例子就更加可笑了,您知道广本的税后盈利一辆车是多少钱?全世界的车厂盈利率最高的就是在中国!!车厂狂赚就没人吭声?成百上千亿的税收从何而来?


水货(我所指的是真水货)会牵起革命的,是海关来革买卖水货的人的命,你们这些短视的消费者只会尝到短期的甜头,这只会是乱象丛生的开始。


反之假货才是摧毁这个行业的罪魁祸首!!!没有鉴别和欣赏能力的消费者是帮凶。


在没有假货的时候,VDH一年的销量有几百万,超时空在白天鹅展能销售二十几万,呵呵,现在呢?


丹拿的喇叭都给说成没有低频,高音起毛刺,很难推等等等等,其实绝大部分的客户就是买了假货才有这些评价!!


而买了假货的“中国人”竟然绝大部分不敢吭气,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勇气也没有!!真他妈的窝囊!!这也是造成假货横行的最大的帮凶。


总代制度已经行之经年,商业社会就是供求的社会。供不应求就会涨价,反之亦然,网络只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它只能透支商业的信用,企图以所谓的低成本来麻痹顾客,一个成熟的音响厂家是不会看重这些透支未来的商业模式的(你会听都不听地上网买几十万的hifi?我他妈的就真的不信了,既然你得去听实际效果,但又不去实体店购买,那么往后还会有实体店了吗?往后你怎么在网店上听效果呢?)。走好渠道,做好演示,打好广告,音响才能“活”,这里面的成本应该是多少呢?


你的愿望是好的,只是你真的不懂。当你进入了这一行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你的愿望是个遥不可及的乌托邦了。


好了,讨论已经相当充分了。请不要在这里空谈什么音响共 产 主 义 了 。大家都要养家吃饭。都该干啥干啥去吧

使用道具 TOP

77#
发表于 2012-3-18 20:57:3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DIY和山寨这么高明而中国国情又较复杂,假货还是有可能存在的,如果代理商多提供些假货的资料及图片,就 ...
LCL123 发表于 2012-3-18 16:57
说实话确实买行货心里踏实,心里不用犯嘀咕!也希望代理认真总结一下,给烧友们些实惠。我也相信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健康。


使用道具 TOP

76#
发表于 2012-3-18 20:49:13 | 只看该作者
现在DIY和山寨这么高明而中国国情又较复杂,假货还是有可能存在的,如果代理商多提供些假货的资料及图片,就 ...
LCL123 发表于 2012-3-18 16:57

握手,这番话说得太好了~

使用道具 TOP

75#
发表于 2012-3-18 17:42:47 | 只看该作者
HIFI总是有这样怪事,买到假货的还与卖假货的一起维护假货。

点评

呵呵,买到假货这么丢脸有几个会说出来呀.....................  发表于 2012-3-18 21:14

使用道具 TOP

74#
发表于 2012-3-18 17:24:5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水货的价格其实含有不小的利润,不然也没人干,不单是andra3,其他水货的价格其实本该成为行货的合理定 ...
gzfs 发表于 2012-3-18 00:09

说得不错。。。。。。。。还有一个概念是假货和水货是两回事。。。。。。。只有hifi群体才会抱着高仿去和正品较劲。。最近也是看到一对假的PMC,高仿的那个用家非要和行货用家。。。。。

使用道具 TOP

73#
发表于 2012-3-18 16:57:2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DIY和山寨这么高明而中国国情又较复杂,假货还是有可能存在的,如果代理商多提供些假货的资料及图片,就更能说服发烧友及对假货、水货排斥和对行货的拥护。然后代理商尽量多让价多给烧友一些实惠,差价不多我们肯定喜欢买正规行货的,这样我们也少点担心、不用猜疑安心的等到心仪宝贝到家不是更好吗?

点评

问题是如果对真假货对比说得更明白更清楚,假货就造得越像真的  发表于 2012-3-20 13:12

使用道具 TOP

72#
发表于 2012-3-18 12: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gzfs 的帖子


    富盛兄,今天我们探讨的命题--行货为什么这么贵,是代表一些平民烧友的感觉,我们感觉这个行业生病了,在把脉思考。但在您的眼里,这却认为是个伪命题,音响卖的不仅不贵,还应更贵,因为"7000的信心一号是绝对没人要的了"。在我的回忆里,90年代初,咱不说汽车,电脑286、386是人民币几万块的,,大砖头手机都是上万大款们才能用的起的,背投电视也好几万的,音响也是好几万的,HIFI的黄金时代就是那个时候,音响展那个盛况,商家那个利润啊,按当时的购买力这些东西都是一般人年薪的数倍,将近20年过去了,这些电子行业的产品到如今都变成了一个月工资的东西。而一对小书架箱C1都要7万了,行业是否健康,见仁见智。认为健康,就没得谈了。
    再说说成本,C4现在的价格可以赶上一辆中级家用车了,要知道一辆汽车要几万个部件,多少套子系统,多少道工序,多高的研发测试费用、宣传推广费用,多少工程师,多大的物流及运费(包括整车进口),C4是什么成本?一个木箱加几个单元?在汽车里,音响只是小系统,都有一堆喇叭,还带有源功放的,(说难听点20万车里的音响可能比绝大多数HIFI好听多了)
    什么是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则根据供需围绕价值波动,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音响的价格高高在上。仅仅归结于税和物流是无法解释的,并且我们所谓的行货敢说都真正报关缴税了?所得税增值税都交了?大家可以想象,这不是高价的理由。
    音响行业是不是没有需求?和汽车、电脑、电视、手机等等产品比起来,是一路走高的价格造成了一路下滑的销量,还是一路下滑的销量导致了一路走高的价格?HIFI究竟能不能把所谓的成本降下来,走消费品路子,为什么CAV卖的好,活的润?降低定价并明码实价为何行不通?
    商人天生是逐利的,特别是占据垄断地位的时候,都要维护这个垄断地位。但可悲的是,大陆的富盛们也是香港人(总代)的下线吧,富盛们当然会站在香港人的一边才好吃饭,为什么不会站在大陆消费者的一边寻找商机呢。实际上某种意义上说富盛们也是这个体制的受害者,真正的得利者是香港人。货来了,价格加一倍,给富盛们,富盛们也确实没什么暴利,让香港人加的这一倍其实完全可以让给大陆消费者的,大陆的市场这么大。
    广本在广州生产完了,需要总代理吗,汽车和家电到底是怎么卖的?
    总而言之,有垄断就有高价,绝对的垄断就产生了绝对的高价(房产我们看的很清楚,我们大城市的垃圾房子比美国的别墅还贵),总代制是水货甚至假货的根源,自己的因去打自己的果,是扇自己嘴巴吗?
    我不是从业者,只是个旁观者,说的不一定对,不一定全面,但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确实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候了,水货也许会掀起革命的,厂家也不一定非得愿意被总代绑架,网络物流时代了,厂家直销,我看行!
   
   

点评

咱们另外开贴讨论吧,这贴里我主要是看热闹的。  发表于 2012-3-18 21:12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1 03:16, Processed in 0.045807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