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8213

查看

11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670707

44#
发表于 2012-11-9 14:48:49 | 只看该作者
加一段话,来说明一下我认为的“理解音乐”。

李斯特有一次给他的学生上课。他写了一个乐思,大致是2-3个小节(有谱子)。然后他问他的学生,你觉得肖邦会如何写这段乐思?随后他写了几个变化。。。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2-11-9 14:09:28 | 只看该作者
灵感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是作曲家的灵感,这个灵感是稍纵即逝的。比如舒伯特做了一个曲子,过了几天他自己都忘了自己曾经做过这个曲子。这种难度是极高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第二个是演奏家的灵感,这个灵感也是在演奏家长年累月对某作品的演奏中得来的,是他对该曲目的深层次的理解。演奏家的目的是要找寻到作曲家作曲时的灵感。这个难度也是极高的,可遇不可求的。可能是由于一个事件,一个场景等,某些神经突然打通,开窍了,找到了曲目中隐含的作曲家的灵感。有个大师曾经在某个演奏会上弹好后,才发觉突然有灵感的,然后回家后马上去练习该曲目,巩固了那个灵感,那是个很大的进步。
第三个是我们聆听者的灵感。我们对于聆听音乐,其实有点复杂了。作曲家是乐思,是源头,演奏家是演绎,有可能录制的唱片中没有找到作曲家的灵感。所以我们聆听着听到的音乐不一定是带有灵感的音乐,很有可能是很一般的或者很有个性,但缺乏作曲家灵感的录音。我们也没有十分高深的音乐理论知识来十分清晰地理解这段音乐。不能过高评估对于多听几次音乐就能理解。更何况音响器材回放录音等等的局限。

关于67大哥的方法,我觉得比较适合像67大哥这种逻辑性强,不怕苦不怕累,对音乐比较执着的乐迷。但对于大多数乐迷来说,的确是一桩很难坚持下来的方法。

我所说的需要灵感来听音乐,是指:对于一段音乐,不要在某一天内反复聆听。需要在很放松的心情下聆听,或者去欣赏,但不要去做任何无谓的听感分析。然后过些天再去听,记忆会巩固,但不会觉得缺乏新鲜感。同时在听的时候去做一些形象化的比较,建筑,画面,诗歌,故事等。而事实上,音乐不需要任何形象化的比较,但要求太高,业余的都没可能做到。

关于乐曲分析,67大哥说的那种方法,我认为类似于节拍器的作用,对于深入理解,意义不是很大。比如说,一个奏鸣曲,如果知道了是什么曲式,第一和第二主题在哪几个小节,知道了呈示部,再现部在哪里,这些对听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就像乘火车路过普罗旺斯,能说去过普罗旺斯吗?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的奥秘就像海底的珍珠,漂浮在海面上是永远发现不了的。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每个音符之间的连接,这种细节通过聆听而不是通过键盘推敲,是很难充分理解的。

我一直认为聆听音乐、欣赏音乐是一件很美好很快乐的事情,但仅此就行了。如果想深入理解音乐,就需要切实地投入其中,游泳只有在水里才能学会的。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2-11-9 12:05:12 | 只看该作者
接着67大哥的话题,提一个我的观点:

听音乐最需要的是   灵感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2-11-9 11:36:03 | 只看该作者
8.我翻阅以前的笔记,激扬文字里空洞的内容多,实质内容寡;艰难地翻看乐谱和分析性文章,再拿唱片一听,我 ...
670707 发表于 2012-11-8 12:36

07兄把第9条加以发扬,具体到某一版本的乐段来说明就好了。大家也别急,听07兄把理论理清楚。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2-11-9 10:43:59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老师和朋友们给我的建议,我会在后言逐步改进,表达清晰一些。我坚持音响器材和音乐载体相统一,是因为在器材折腾中有过一些教训,这里以聆听古典音乐为例,器材音色的个性越浓烈,对于软件中演奏乐音还原越不利;原因是:
1.作曲家写在谱子里的音符里有模仿自然之声,通过乐音的演奏体现出来;
2.乐谱里有思想、情感的意念,需要乐音倾述;
3.由1、2以和声方式表现在流动的乐音中产生音色的变化,聆听者如能在谱子里发现此“耀眼”处,便于入木三分地理解该首作品,我们可以在乐谱分析文章里发现之。
4.除1、2因素外,二、三度音乐创作,也有演奏者制造的音色变化效果。比如,富尔特温格勒指挥贝多芬、勃拉姆斯交响乐作品,仔细聆听过程中有时“跳出”几个“不同寻常”音,这是他让乐手按其“音响”要出演奏出来的;朱利尼常指挥布鲁克纳第八、九交响乐,录音唱片里也可听出某些音的特殊奏法;布伦德尔的舒伯特、海布勒与皮尔斯的莫扎特等人弹奏钢琴“唱出”的主题,具有鲜明的音色感染力。
回头说,1-4客观存在,我不是提倡音响器材之声没有音色,而是相对“弱”一些,器材选择和搭配过程中将注意力在更多听到1-4的信息,然后调声过程中将其表现得更佳。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2-11-9 08:42:57 | 只看该作者
我懂67兄,就是如何把音乐与音响结合,很多东西确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11-8 22:26


的确如此,以前听一位导师大哥讲解音乐与音响的要素,比如说音乐的“节奏感”,貌似简单的一个词汇,各人的理解完全不同,导致对录音作品乃至音响系统声音评价的南辕北辙。在多次共同的聆听中,导师反复对照一些参考录音进行讲解,我们这些后进之辈才逐渐领悟到了“节奏感”的真谛。过程中虽然用到了很多形容词名词,但最后起作用的,还是自己的聆听。导师每每讲解了一段,还是要播放录音让我们自己听了领会,光靠语言是说不清的。

其实在专业领域也往往是这样,看看海菲兹的大师班录像,基本上也是学生拉一段,老师点评,然后老师再拉一段,学生能学到的两部分,技术技巧和对音乐的领悟,前者可以可以通过文字传达,后者则只能从老师的琴声中领会了。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2-11-8 22:26:53 | 只看该作者
我懂67兄,就是如何把音乐与音响结合,很多东西确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

使用道具 TOP

37#
发表于 2012-11-8 22:44:35 | 只看该作者
670707兄,您是老师,我才不是呢!弟子在这儿端坐听课。

上面的1到11让我有不少共鸣。希望670707老师还能多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分析得到位一些,以帮助我们理解。

使用道具 TOP

LEE

36#
发表于 2012-11-8 21:22:17 | 只看该作者
看不懂,怎么感觉全是虚的啊。

点评

在忙着将刚收到卡拉扬版《马太受难曲》唱片说明书中的德文歌词与中文译词一一对应,即便听原文有困难,而歌词大意和段落弄清,知道谁在唱,便可打开门缝了。谢谢观看,后面待续。  发表于 2012-11-8 22:03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2-11-8 13:17:12 | 只看该作者
10.我已经没有机会能像V先生那样去学钢琴弹奏,“小蝌蚪”发出的声响离音乐本体是如此近,我只能感受而无法体会。斯特拉文斯的作品在当时可谓前卫,冲突的和弦,调性的转移,在不知所云演奏者手里便会产生“尖锐的碎片”,可是他在钢琴上一弹,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据说“香奈儿5号”便是那时“厮守”的产物。我们音响器材出来的声响,请注意是乐器发出“尖锐”,“波形”并不扭曲。
11.古典唱片发行业的不景气,唱片公司应负有一定责任,唱片收藏爱好者们都有同感,新版唱片播放质量之低劣,某种角度讲就是“自甘堕落”,就CD唱盘而言,宝丽金的西德版播放时闪耀的“乐器光辉感”(泛音),被新版“抹掉了”,汗啊!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2-11-8 12:36: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670707 于 2012-11-8 12:44 编辑

8.我翻阅以前的笔记,激扬文字里空洞的内容多,实质内容寡;艰难地翻看乐谱和分析性文章,再拿唱片一听,我恨不得此刻时间是凝固的,它能使我看清乐曲的肌理,作品的伟岸以及演奏家艺术幻想和深刻理解性而奏出的声响,我便可记录在案,而我这种“灵感”的获取,代价不小。
9.各位同好,您如原意尝试,我有个主意,将喜欢的某部作品乐理分析文章找来,就单一乐章读熟悉,根据里面的曲式分析图标中节拍数字,便可知道这一主题在唱片里大致那个位置,根据您需要的那段旋律寻到分析文章里是如何解释的,以此去体会演奏的声响,别的以此类推,看此法可行否。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2-11-8 12:06:33 | 只看该作者
特别迷恋于单声道录音,里面的学问可大啦!它能使你接近与作曲家的“脉动”。听着这些鬼斧神工般的演奏——左手弹出笨拙、憨厚的农夫舞曲(抑扬顿挫)右手少女轻盈的轮物(如同窜铃一般),它招魂我于乐曲画面的某一瞬间;我是幸运者。
7.随着乐曲聆听时间推移,我对古典音乐类型的广度和深度有些了解,好奇心有萌生了,这首曲子沉迷其中的内力在哪里,手里现有的阅读资料显然不能满足它,乐谱固然好,但对业余者而言是困难的,更何况浩瀚的曲目,我更不能穷尽。难道没有他途?我想:乐理知识是要学的,同时可以仔细阅读一些自己特别喜欢乐曲的乐理分析和演奏方式的专门书籍和文章,它具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点评

钢琴我也是特别亲睐单声道的,音乐的脉动是无与伦比的。拉赫,科尔托,莫伊塞维奇,切尔卡斯基,帕德雷夫斯基,霍夫曼等等  发表于 2012-11-8 12:27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6 05:25, Processed in 0.032242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