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6766

查看

41

回复
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器材真的是手段吗?音乐真的是目的吗?

9#
发表于 2011-5-23 10:33:07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这个问题最先是在R版在器材栏目里面转帖的那篇《李哥谈hifi》中提出来。
其实这个问题的变形,在许许多多地方可以看得到。基本不外乎“器材是手段,音乐是目的”之类的“结论”。我觉得此说不确。
其一、如果作为娱乐方式,器材和音乐没有区别。娱乐,要求应该是以快感为目的,那么器材和音乐都有这个功用,选择只是因人而不同吧。
其二。如果作为陶冶性情的方式,那首先要真的能从这方式当中得到性情提升的“感觉”。但是是否对音乐有“感觉”,跟我们天赋年龄阅历教育和环境的联系实在太大了。就自己而言,虽然经过十多年古典音乐方面的自我培养,但是我仍然觉得对古典音乐的感觉,实际比不上文化书籍多。
其三,器材确实有独特的快感刺激。器材的快感,说不上什么高低层次,但是确实可以让人有投入感。现代社会是一个缺乏感觉的时代。尤其是缺乏投入感的时代。我们常常都好像机械一样过着“被幸福”的生活。衣食无忧,但是感觉缺乏。这个时候刺激是我们最容易靠近的朋友:毒品是被禁止的,但是LV包和FM却都是被允许的,其实都可以带来类似而稍微弱一点的刺激感。但是我们知道,这样的刺激感,对于社会经济还是有正面意义的。所以政府对此也不会出声反对。何况,买不起FM其实还有更丰俭由人的选择,这就是器材独特的刺激魅力。
因此,如果把“器材是手段,音乐是目的”这句话加以还原,我们应该说“把寻找刺激当做手段,把寻找性情提升的感觉当做目的”才对。这样看来,说这句话的人,是有传统本位的思想的,他把刺激认定为低,而把性情的感觉认定为高。至于他说“没有音乐的追求,发烧不能长久”,其实还原之后,我们应该看到,他的意思是:“没有真正对音乐的感觉,仅仅追求刺激难以长久”。我倒不是这样认为。追求刺激也一样可以长久,这毫无问题,买LV包和寻花问柳的爱好一直可以从青年持续到晚年,这是我们都已经司空见惯的事情,都是明证啊。
…………

使用道具 TOP

MZL

42#
发表于 2011-5-26 21:55:40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互补和统一关系,缺一不可、不分主次。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1-5-26 22:36:3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从玩得角度,那没有什么不同啊。都符合玩具的特征。不是有一种说法,艺术是玩出来的么?

使用道具 TOP

MZL

40#
发表于 2011-5-25 16:59:10 | 只看该作者
同样一句话,妙龄美女说出来让你神往不已、垂涎三尺,恨不得让她重复几遍,但熟妇的喋喋不休却让你心生厌烦。。。,器材是表达的重要手段,感染力如否全靠它了,把你带进那个美妙的世界这一环节有时是决定性的。 哈哈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1-5-25 17:17:50 | 只看该作者
同样一句话,妙龄美女说出来让你神往不已、垂涎三尺,恨不得让她重复几遍,但熟妇的喋喋不休却让你心生厌烦 ...
MZL 发表于 2011-5-25 16:59

难说哦
鲁迅说,小姐流的是香汗,苦力流的是臭汗。阶级不同,不相为谋。再标准的器材,如果放“烧坛十丽”我估计还真听不下去,难以“决定性”地“被欣赏”咧……

使用道具 TOP

MZL

38#
发表于 2011-5-25 20:52:24 | 只看该作者
不明白楼上说的是啥

使用道具 TOP

37#
发表于 2011-5-25 23:00:15 | 只看该作者
不明白楼上说的是啥
MZL 发表于 2011-5-25 20:52


呵呵,我圈子兜大了,就是说对于内容的选择比对于器材的选择更加重视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1-5-24 17:36: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ao 于 2011-5-24 17:38 编辑
在经历过的感觉好的旅程当中,我发现往往没有什么专一目的。沿途充满着惊讶去旅行,感觉才最好。如果旅行 ...
清兵 发表于 2011-5-24 07:34

两个内容我乱扯:
*不要带着寻求惊讶去旅行。旅行的感觉不会这么简单。
*音乐与器材一定有关系,但不是简单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说不定有人弄器材玩就是目的。当然大多数两样都是目的(除了1、仅仅想听音乐的器材添置者,这些人不会经常在这里混;2、两样都弄但打着只为听音乐旗号故作“高深”者,比较稀少)。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1-5-24 14:09:14 | 只看该作者
  因人而异吧,我认识的一些搞音乐的,他们的音响系统大多很一般,甚至是能听而已。倒是好多音乐爱好者更加重视器材呢!  玩音响、听音乐都是根据个人的需求来定的。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1-5-24 12:24:4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意思也没那么玄乎,沉淀之说很简单,直白说也就是总结经验吧,让一些有益的精华积淀下来,而不是在万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5-24 11:16


细思起来,我的家庭教育跟音乐没有任何关系,青年以后开始对于音乐的向往,应该来自于从小家庭培养出来的文化自觉。对属于传统文化精髓范畴的成果,有一种自觉的追求。在追求开始的时候,其实感受能力是相当有限。购买出于刺激,收集也是出于刺激,但是慢慢体会加深之后,就发现一个奇怪的地方,那就是,虽然我是在寻求一种刺激的情况下去接近音乐和音响产品,但是这种由艺术导向而带来的刺激,总可以历久而常新,多年以来,断断续续,始终不曾放下。时间一长,这种积累慢慢增加,对于音乐和音响的感觉也在加深中。许多原来没有的感觉,也会慢慢从心底涌现。这种不停更新中的感觉,又往往成了坚持走音乐音响道路的一个新的向导。通过更新的音乐类型和器材类型,追求更加新的感觉。即使感觉还没有追求到,但是这个过程也会带来很大精神享受和精神鼓舞。
因此我会觉得,艺术的种子,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有埋在心中,只是大家的教育或者生活方式不同,所以用不同的路径来发展自己的艺术之路,在这一点上,器材和音乐的方向并没有什么不同。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1-5-24 11:17:35 | 只看该作者
无不为而无为,这句最可吾心。

不可说,可以“引”,如老僧偈语...
尘客 发表于 2011-5-24 09:56

老兄才是此中真人,我等都是“浮云”,属于“叫鸡公”一类。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1-5-24 11:16:04 | 只看该作者
我明白了,谢谢!
念兄的意思我可不可以这样发展一下:感觉常常也是需要积累才能成就的一种东西,并 ...
清兵 发表于 2011-5-24 07:27

我的意思也没那么玄乎,沉淀之说很简单,直白说也就是总结经验吧,让一些有益的精华积淀下来,而不是在万花筒似的世界中坠入眩晕之中。

这十几二十年来,我见过不少曾经非常“痴迷”于音响音乐的人后来都转而寻求另外的刺激了。因此我想,大概单纯从刺激的角度出发,一个人是很难一条道走到黑的。音响音乐从手段论的角度出发,其对应的目的本质上注定都是人的一种人文述求的传递。在这个层面上考察很有意思,至少在我这二十年来的观察中,人文倾向较重的人群(此处并无任何褒扬或贬抑),在音响音乐这条道上一路走到黑的不少,反之则很可能在众多的十字路口转向了,并且其中不乏毅然决然突然“急转弯”的家伙。原因很简单:人文倾向相对偏重的个体,可以在音响音乐的体验中与人文领域其他相关层面的诸如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等发生共振与互动,久而久之,这种共振与互动之间的连接会越来越紧密,成为一种个体牢不可破的精神养料,成为个体自由的“基因”基础。也许,这就是我所谓的沉淀吧,这个意义上,刺激当然也存在,但已非目的。所以我以为,单纯刺激很容易导致“见异思迁”的结果,让人流连于十字路口,眼花缭乱。

说了半天,归结到音响音乐上:不能沉淀的最终都会是浮云,沉淀下去,手段与目的自会相处共融。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11:06, Processed in 0.031518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