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888

查看

13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汉民族音乐单调极了

1#
发表于 2011-9-16 11:22:17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确实不清楚汉民族的音乐,现在怎么如此的单调,弄得几乎没有什么了。我们现在与世界交流,有特色的也就把其他各民族的音乐啊什么的拿来直接用,或者改改变变。
想琢磨琢磨。
再说个我不懂的话题,我们现在听的洋谱洋歌儿古典音乐,自巴洛克以降,有少数民族的音乐,但谁为主导?别人也没有我们这所谓大汉的几千年基本大统一啊。
真不懂,丢个话题,大家扔砖吧。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1-9-17 06:3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一方面西方宫廷和贵族会供养一些专职乐师进行音乐创作研究。但是他们的音乐基础绝对是来自民间的,而不是象牙塔中的产物。在西方民间俗音乐的基础深厚,这些民间音乐人大部分不需要钻研系统,他们只要多听多看多记,然后四处传唱,加上自己的即兴发挥,音乐就自然而然的演变。而且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西方的宗教。音乐是歌颂上帝的工具。不管是在宫廷还是乡间,人们时刻都离不开宗教,也就离不开音乐。而宫廷乐师以及僧侣不断从民间搜集音乐。逢战乱时期,就由宫廷和修道院来保护和传承这些财富。中国古代高级音乐过于雅。与民间脱离,限制了自身发展。而底层民众常常(比你想象的还要常)要为生存生计发愁。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谁还管什么鸟音乐。战乱时期,民间音乐自然容易失传。随着基础坍塌,高级音乐自然也就萎缩了。三世单传都是危险的事,别说单传几千年。
中国古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像欧洲小国林立,英国战乱,意大利可能安乐,法国遭灾,普鲁士可以避难。而且没有什么严格的户籍制度流动性大。有利于文化交融。文化齐根断的可能性太小。

   

使用道具 TOP

13#
发表于 2011-9-17 06:10:38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文化的态度不同。尊重文化的,四个音也可留存千古。不尊重的文化的。10个音也要先被自己扔了毁了。
别说深刻理解领悟,现在能静下心通读一遍孔孟老庄的人有多少?高位上的早已将其打倒,怎么还能强求屁民尊重。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早在始皇帝的时候就开始烧书了。所以每一次更迭,烧房子、改历史的事都要上演。
文化的生长和传承需要土壤。自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人都是飘着的,别说文化了,更是无根。换一次王,这土必背深刨一遍,寸草不生啊。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1-9-16 22:54:1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一遍。
似乎还是没有展开。
liao 发表于 2011-9-16 22:36

简单总结一下:技术上,西方经过了理性研究,体系发展起来了。这跟西方的理性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东方,音乐元素其实很发达,只不过东方没有理性传统,一切都是放任自流的。尤其在中国古代,真正高级的音乐(古琴)上不了官场台面,大都文人雅集小圈子之类,是完全个体化的。而民间大都市井小调,更加与宫廷宴乐相去不可以道里记,彼此间的分裂根本不可能整合,更别说西方那样的职业音乐家传统了。这条脉络一直延续下来,故今天就可想而知了。

这是我的理解和看法。至少在未来两三百年之内,我想我们还是只能是民族的,不太可能世界了。但即使如此,中国真正高级的音乐仍然在我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世不世界我个人以为完全无关紧要!咱也没必要在音乐之一道上跟西方人较量,俺们领先的,独领风骚的也是他们没法比的。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1-9-16 22:36:35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一遍。
似乎还是没有展开。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1-9-16 17:21:14 | 只看该作者
确实不清楚汉民族的音乐,现在怎么如此的单调,弄得几乎没有什么了。我们现在与世界交流,有特色的也就把其 ...
liao 发表于 2011-9-16 11:22

俺本年度开年的一大扯似乎可以提供一些视角: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53&extra=page%3D17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1-9-16 14:32:22 | 只看该作者
好的,如果远的话就另做打算了!
robinwood 发表于 2011-9-16 13:59

好,Robin兄请查看短信。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1-9-16 13:59:40 | 只看该作者
什么专家,听多一点感兴趣而已!
真的要到上海来?哈哈,多长时间?不如这样,来后住什么酒店发我短信,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16 13:04

好的,如果远的话就另做打算了!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1-9-16 13:04:0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们生活在这个国家,很多东西耳濡目染,一般人对国乐的接受程度是要高于西洋乐的。

我对国乐毫 ...
robinwood 发表于 2011-9-16 12:58

什么专家,听多一点感兴趣而已!
真的要到上海来?哈哈,多长时间?不如这样,来后住什么酒店发我短信,如果近时间允许的话来寒舍一叙。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1-9-16 12:58:43 | 只看该作者
robin兄,汉族音乐里也不乏7声音阶,但确实以5声为主,这在初听时可能引起单调的感觉,但对于古典音乐爱好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16 12:43


其实我们生活在这个国家,很多东西耳濡目染,一般人对国乐的接受程度是要高于西洋乐的。

我对国乐毫无研究,因此也不懂它的音律,胡说八道而已。散兄是专家,见谅见谅!

问题出来了,国乐在中国及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还有点市场以外,其他地区是否还有大的市场??
其实按照史料记载,我国古代的音乐,特别是宫廷音乐是相当强大的,起点高,规模大,技艺精,韵律美,伴舞娆,欣赏悦!可惜啊,后来不知道是战乱还是难以保存,失传了很多。嵇康的《广陵散》就是个例子。他还不是统治阶级的乐师呢!

好了,洗个澡去上海出差,散兄住哪里啊??如果和我下塔宾馆近的话,晚上到你那里蹭听一下什么散,坐而论道一下,哈哈!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1-9-16 12:56:4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liao兄和其他乐友感兴趣,我可以摘抄一些汉族音乐的乐理和特点,目前不在我手上,待我回家找来贴上。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1-9-16 12:43:19 | 只看该作者
好啊!终于来了个刺头!

liao兄我不想以传统的眼光来批判你!虽然你的观点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舒服!但 ...
robinwood 发表于 2011-9-16 12:36

robin兄,汉族音乐里也不乏7声音阶,但确实以5声为主,这在初听时可能引起单调的感觉,但对于古典音乐爱好者,同样初听乏味的巴洛克音乐也有众多粉丝,这不是音乐本身的问题。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1 07:41, Processed in 0.040372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