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4205

查看

26

回复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再聊聊DartZeel达萧的音响特性(一)

1#
发表于 2023-5-17 18:12:10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达萧很多朋友都用过,也有不同看法,不过我还是想多说几句。

大家知道,一套音响设备的最终重播质量,涉及唱片录制、音源设备(CD、黑胶)、前级、功放、音箱、房间、线材、周边(供电、器材架、避震道具)等多个环节的共同影响,而其中每个环节都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这个角度来说,非常同意这个观点:玩音响或介入这个行业,进入的门槛很低,而向上的高度却极高,可能这也是玩音响的乐趣吧。

其中每个环节的表现都可以讨论很多内容,因声音经过的每一跳,都会对音质产生影响,这里聊聊瑞士达萧功放、前级为达到极致效果所做的努力,在所有hi-end品牌中,我个人对达萧最欣赏,不仅仅是其声音特点,更是他家的设计理念让人信服。很简单,功放也是电子设备,甭管市场怎么宣传,各路主编如何吹捧,最基本也得符合电路与声学理论基础,当然这个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否则设计、玩音响设备就太简单了,因为还得校声,例如最起码要调整高、中、低频的能量分配,不过这个必要条件仍然很重要,尤其对晶体管功放来说,下面我们只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看达萧的设计思路:

设计一台功放,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低失真是首先需要考虑的,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指标之一,但我们发现即使几千块的便宜功放,在额定功率输出时也可以做到失真小于0.1%甚至更低,可是发现有些机器声音并不好听,例如听音时间长会燥。关于失真对人耳、大脑的实际影响,实验表明总谐波失真THD、互调失真IMD、瞬态互调失真TID对人耳的影响较大。在绝大多数的音响器材中,总谐波失真THD是被普遍标示的,因容易被测量,方法上也容易把指标做的很好。但有意思的是,对于晶体管放大器来说,THD实际上对人耳的影响却不如其他两种失真来的大,早在70年代,瑞士的一位声学工程师实验发现,当THD低于3%时,其实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并不能感觉到失真的影响,只有少数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可以区分出音色的改变,例如音乐指挥家,因指挥家对于不同乐器的音色差异非常敏感。当THD小于1%时,几乎没有人能区分出音色差异了。而大多数的普通人,却对互调失真、瞬态互调失真容易感受到影响,互调失真是个双韧剑,互调失真会“生成”谐波(频率),组合的谐波会增加一些“温暖”因素,或者相反,感知到的声音有些“冷”或“干”,这取决于它们如何组合在一起, 所以你可以看到 lMD 比 THD 更不容易理解和量化。 产生互调效果的不是乐器,而是我们自己的听觉——包括大脑——才是原因。 接下来说说瞬态互调失真TID,TID(也称为 TIM,用于瞬态互调)。 TID 发生在大环路负反馈 (NFB) 回路处于溢出状态时,这种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频繁,因为 NFB 校正总是在要校正的现象出现后才实施。 在这些非常短的瞬间,放大器会产生超过 100% 的 THD 和/或 IMD,因此,这个失真才是最要命的,这也是采用大环路负反馈的放大器无法克服的。不幸的是全世界绝大多数的放大器都会采用大环路负反馈,区别是反馈的深度与开环的特性。因为采用大环路负反馈可以大幅降低总谐波失真THD,拓宽频响,这个失真也容易测量,多数人也搞不清楚这个THD失真对声音的具体影响,所以被厂家广泛采用。

那么为什么很少有厂家像达萧那样,不采用大环路负反馈呢?我想这样很难把THD总谐波失真指标做得很低,且对放大线路的元件配合采用有太高的要求,弄不好彼此失彼。为了降低THD、IMD、TID,且在不采用大环路负反馈的条件下实现期望的效果,达萧老板LV前后研究了10几年,实现了在77KHZ内的THD失真小于1%( 请注意是无环路负反馈状态) ,TID的失真几乎为0,实现难度可想而知,不仅是线路设计,包括元件的参数选择与互相配合才是关键,也是多年研究的结晶,前面我们讲过THD小于3%已很少有人能觉察到,TID才是音质变差的罪魁祸首。
当然,降低各种失真问题只是设计放大器的最基本手段而已,最终的声音表现仍然是多个因素组合的最终结果,例如机器的相位特性,相位特性好的机器才能复现通透的音场与定位,实现的手段仍然是线路设计与零件选择,这里不再展开。不过想再聊聊避震,对于hiend产品而言,避震的作用应不用怀疑了,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学物理学过的电磁感应,运动在磁场中会产生电流,有了电流就一定会对线路产生影响,虽然震动的幅度很小。达萧的避震设计是我见过的瑞士放大器中做的最彻底的,没有之一。机器的外壳完全由特殊合金铝加工而成,具有非常均匀的表面和硬度。 每个项目都是由钢坯数控加工而成,以确保非常高的密度和出色的刚性,以三种硬质阳极氧化,从而大大降低所有不需要的共振。三个主要的基本模块是母板、变压器平台和散热器。 其中母板采用厚度近2公分的合金铝隔离,它们用非磁性不锈钢螺钉紧密组装在一起。 每个基本模块都首先经过仔细的手工组装,并单独进行测试。所有电缆和电线都在三明治架构中布线,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磁场的影响。 此外,这种布置具有极高的刚性,确保母板和散热器模块之间的机械耦合非常好,最终组装过程中,所有零件都通过开口精确对齐,就像瑞士精密钟表机芯一样,然后拧紧在一起。所有这些避震设计,其实也是达萧校声的一部分内容。

关于功放,先聊到这里,下次再聊聊达萧的50欧BNC传输设计,这个也很有意思,可能也会改变很多人对前后级的固有思维。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23-12-22 19:55: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指点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23-12-22 10:24:54 | 只看该作者
一代原厂铅蓄电池(欧产)已停产,从瑞士工厂已订不到了,二代锂电池去年订的价格是大几千,好久不订了,二代电池寿命很长。

使用道具 TOP

25#
发表于 2023-12-21 22:10:07 | 只看该作者
请问 跟换一次达萧原厂电池费用?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23-12-19 10:32:59 | 只看该作者
游戏车的牛 发表于 2023-12-18 20:29
谢谢答复   不同电池估计对音色的影响很大

是,很容易听出来。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23-12-18 20:29: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答复   不同电池估计对音色的影响很大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23-12-17 09:41: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歌的划板 于 2023-12-17 09:43 编辑

是问18NS前级吧,108是后级

18NS一代前级已停产,替换电池可以用东南亚/国产电池替代,但低频稍差,能用个2年左右。二代18NS前级电池能用7/8年左右。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23-12-15 21:59:32 | 只看该作者
请问108前级电池能撑多久?更换电池的话,能不能详细解说一下?  谢谢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23-12-11 21:21:1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要了解了解哈~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23-6-5 22:14: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平平淡淡 于 2023-6-5 22:16 编辑

赞!学习了。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23-6-5 15:15: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歌的划板 于 2023-6-6 11:25 编辑

  DartZeel达萧的音响特性(2)
--- BNC 50欧阻抗

达萧功放前后级的BNC 50欧连接方式,在HIFI模拟音响领域是极其少见的,因多数BNC 连接多用于HIFI数码领域,例如使用于D/A转换、时钟等,在前后级模拟信号20~20KHZ的音频传输使用50欧的BNC连接选择是哗众取宠还是毫无妥协的hiend设计?

比较而言,瑞士产的模拟放大机多数比较喜欢用简单的放大电路来实现设定的声音,我觉得电路越简单实现难度越大,因每个零件都承担重任且特殊挑选,同时辅助线路、电源也要相应适配才能出来有密度、能量均衡的声音。因为原机电路简单且价格昂贵,才有某宝上大量的仿FM、达萧、高文的复刻机器,虽然外观看起来与原机类似,但实际上只能是自娱自乐吧。有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些机器标示的技术指标大多数朋友可能不太敏感或不清楚其含义,实际上却是性能的独特实力体现,举个例子,FM的前级共模抑制比CMRR高达100分贝,这个指标对于采用分立元器件的实现难度跟普通人爬珠峰差不多了,达萧功放的转换速率达200V/us, 上升时间小于0.8us , 这些指标也是功率输出实现的巅峰了,很少有厂机能实现。换句话说,实现这些指标需要零件苛刻选配与工作点匹配、线路材料与线路板走线、电磁干扰抵消、避震手段等系统性工程,看似就那么些普通零件,实际上包含设计者多年的实践与隐藏奥秘,当然,实现这些指标并不一定就能证明其声音一定被所有人接受,但能证明机器的素质绝对是极品级别的。如果再有商家说1:1复刻,90%以上效果等,我们就能判断这些低级结论的底层逻辑了。

我们了解的全球范围内的hiend名厂模拟功放设计大师,懂设计放大、校声组合并出好声的模拟大师举不胜举,但真正懂模拟信号在不同器材(节点)传输理论的大师却风毛菱角,或者说在这一领域实践的大师很少很少,普遍的经验是用个发烧线材,单端或平衡的建议等。

一个原因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因需要涉及的数学理论比较深,模拟信号传输理论只在电子或通讯相关学科的硕士以上课程才会涉及。80年代中期后,因计算机、软件的需求发展,对数字信号处理、传输的需求远大于对模拟信号传输研究的兴趣,取而代之的是数字领域的各种信号研究课程。比较滑稽的是在hifi音响领域,仍然需要很low的模拟放大与传输方法, 包括更古董的文物级别的电子管今天仍然在扮演重要的角色。

这里并不是说懂模拟电子理论或用什么材料就能做出好机器,因为要造出、玩好音响确实很另类,原因大家都懂的(此处略去1万字)。但是我们并不认为音响是玄学,还是要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实践+声学功底。虽然模拟放大线路都是老掉牙的古董技术,例如FM的功放线路还是基于上世纪70年代,达萧的小信号放大线路还在采用2N5551、5541这些40年前出生的普通晶体管,但老实讲真正能做出极品级别的机器还是挺难的,远不是精密配对或采用什么夸张器件就可以完成,更不能看价格后面的一串0就简单的下结论。

回到达萧前后级50欧的BNC连接话题,这个实际上就是前面提到的模拟信号传输理论实践了,去掉那些繁琐的数学模型与公式分析,直接说结论:当前级的输出阻抗=传输线的阻抗=后级放大的输入阻抗时,信号传输才会没有回波而完美复制,反应到声音上主要就是音场与通透的区别,无论这根线是1米还是100米。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 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数码S/PDIF线,当采用不同的电缆时,声音明显能听出区别,在数码世界,传输不是1就是0,为何不同电缆有不同声音呢?原因是电缆的不匹配造成的,标定75+-2欧的电缆,制造起来已很辣手,这些误差可以看作是“恒定抖动误差”,这些不匹配的线路会引入回波,而回波会涂抹数据流,并在D/A转换过程中误读,1被当作0,反之亦然。这种错误会激活纠错系统,当错误过于频繁时,系统的透明度就会降低。那么问题来了,数码线有匹配的说法,为何模拟线没有呢?

原因与频率有关,在数码领域,频率都是MHZ的级别,当数字线不匹配,即使很微小的回波也会造成数据丢失。在模拟音频中,频率低500~1000倍,因此回波很低,耳朵能检测到这么小的差异吗?我们多数的前后级放大设备,大家了解的都是前级输出阻抗低于100欧,后级输入阻抗高于10K,或者至少是1:10以上的阻抗比,很不幸,当前、后级阻抗不匹配时,反射比甚至高达100%,这是最坏的情况,这就是你我平时在听的熟悉的设备!大家每天乐在其中,那又怎样呢?

下面提供实验证据,下面为输入、输出、传输完美匹配时,输入输出对比图(源自达萧实验数据):


                              图1

图(1)中实验环境为输入、输出阻抗75欧,传输线阻抗75欧,500ns的脉冲宽度,即使线缆长达100米,信号仍然完美复制。


当源输出阻抗与线缆匹配,但输入阻抗不匹配,测试数据如图(2):

                                 图(2)
                          Out = 75 欧, In = 1M 欧
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当后级的输入阻抗远大于前级输出阻抗时,源信号完全被反射( echo),致使到达功放输入的信号变形!
上面两个图是两种MHZ的情形,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很小的回波仍然是回波,扰动性质无疑对输入信号有影响。

下面我们看看音频10KHZ的情形,但输出、输入、电缆阻抗完全匹配时,信号完美复制:

                 图(3),10Khz完全匹配的图形
但阻抗不匹配时,10KHZ的波形是下面的情形:

               图(4), 10Khz 输出阻抗=250欧,输入阻抗=10K 欧。

大家看到不同了吗?让我们把图形放大:

                  图(5), 图(4)的波形放大

显然, 10Khz的高频衰减,是多个“回波”的叠加造成的!这一经验清楚的表明,当链路信号不匹配时,信号肯定会被修改!10Khz 已是很多人耳朵可以识别的,这种不匹配情形代表了音频世界中99.99%的音频设备。

写到这里,大家此时应该可以明白达萧的前、后级之间为何要设置50欧的BNC连接了吧,绝对是毫不妥协的hiend设计,这个设计,也是对前级输出能力的极大挑战,因为后级的输入阻抗为50欧时,要求前级的输出电流驱动能力具备一定的素质并保持低失真才可。当采用BNC 50欧连接时,需要将前级音量调大,因为当输出阻抗=线缆阻抗=输入阻抗时,信号衰减6分贝。 有些用家觉得BNC声音不如平衡接口,是因为平衡输出的电压大,感觉好而已。实际上当你选择BNC连接时,才能真正发挥达萧的优势。

达萧的BNC 50欧电缆共有线径3mm、6mm、10mm三种规格,无论哪种规格,同款线径1.5米与10米长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但不同线径的声音还是有区别的,10mm无疑是最顶级全面的声音。

之前(一)聊到,我们听到的声是一套系统的声音,前级、功放即使再完美也不能代表全套能出好声,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衰声,包括功放与喇叭配合,喇叭与房间的声学影响。
我们需要采用排除法,先排除系统中的瓶颈,否则就会越调越乱,玩家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23-5-25 15:09:4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这个直径是厂家聆听的选择,是之前金宝的升级,原厂回复如下:

No, here it is not the gauge which is important.
Originally we used Kimber silver stranded cable, which is much, much bigger, but the result was less good.

The silver we use is of high purity, it is made by a manufacturer coming from the medical field, and especially Teflon coated for us.


PS. When we change something or choose something, it is because we listened to it.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1 06:18, Processed in 0.034677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