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0140

查看

53

回复
12345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中国为何没有交响乐?

3#
发表于 2014-2-13 19:12:16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晚上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何中国音乐历史中,没有发展出某种形式的交响乐呢?
唐宋元明属于中国在世界上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时期,音乐上为何无所建树呢?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4-3-31 17:3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Locustcong 的帖子
这个问题,我觉得要分两部分说。
    早期由于交通不发达,无论是乐器还是音乐都受限于区域和文化的差异。就洋乐而言,本来就是别人的文化历史积淀。目前我们还处于学习的阶段。
    西洋乐传入中国后,我觉得主要问题在教育上。首先国内的教育更重视演奏,国内音乐学院招生,通常天赋一流的学生会走上乐器专业,而作曲和指挥通常是在演奏水平不足打到专业线的第二选择。仔细品味梁祝诞生的故事,再联系目前高校教育现状,我们在优秀导师这一块是比较落后的。
    另外经济因素也不能忽略,虽然每个人都可以喜欢音乐,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投入大把的时间,精力,金钱到音乐上。即使是流行音乐的路都走得无不艰难,更何况古典艺术。音乐虽然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但人活着首先是要解决物质需求的。
    但我相信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普通人接触西洋乐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与西方的差距会越来越小。至于什么时候可以超越,我敢大胆的预测,大约人均收入的购买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1/2之后,就可以进入蓄势阶段,我们所等待的是一个机会时期,然后全面爆发。


使用道具 TOP

nba

53#
发表于 2014-2-20 11:57: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ba 于 2014-2-20 11:58 编辑
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说:“艺术中没有进步的概念,因为不管我们回头看多远,都会发现前人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假如有人认为几个世纪的努力已经使我们进一步接近完美,那将是荒谬可笑的……。”

nba 发表于 2014-2-20 00:08

舞蹈.歌曲.音乐都属于艺术范畴, 在中国和世界都在不段地进步和发展.  如果地球还有五. 六十亿年寿命, 那么诞生才十多万年的人类还处于"婴儿"期, 处于"婴儿"期的人类意味着什么?

使用道具 TOP

nba

52#
发表于 2014-2-20 11:29:36 | 只看该作者
音乐的产生跟什么有关?

首先是跟人有关,跟人科类动物有关而不是其它动物, 撇开这点不说, 哪跟什么有关?

跟社会状态有关, 社会状态包含些什么? 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文字.风俗.宗教等, 这些都是影响音乐的重要因素, 前面已举过一些例子, 再举一例子:近期国内各大卫视台举办一些舞蹈.歌曲.音乐类选秀节目,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连台湾著名音乐人也惊叹:" 你们从哪里找来这么多有国际水平的人才?", 不但在舞蹈或歌唱方面超越了在他(她)们面前点评的导师专家, 在原创方面也是高水平的令人惊奇! 试想一下,回到十年前能否出现这种状况? 这与什么有关?

试想一下固步自封的全国才一. 二个电视台, 网络封闭的朝鲜, 音乐是如何发展的? 现在的朝鲜有很多方面都像我们的文革时期.

使用道具 TOP

nba

51#
发表于 2014-2-20 00:08:48 | 只看该作者
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有点意思:
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说:“艺术中没有进步的概念,因为不管我们回头看多远,都会发现前人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假如有人认为几个世纪的努力已经使我们进一步接近完美,那将是荒谬可笑的……。”

使用道具 TOP

nba

50#
发表于 2014-2-20 00:01:02 | 只看该作者
写完帖之后, 想了一下, 感觉交响乐有一个"进化"过程, 刚百度了一下
交响音乐的起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39082.htm#2

使用道具 TOP

49#
发表于 2014-2-19 22:39:31 | 只看该作者
文字与宗教是两个根本原因,其中文字是最基本的诱因。强大而统一的文字削弱了其它一切文艺形式在中国知识份子生活中的地位。

儒释道宗教思想在老百姓中传播对音乐的依赖性不强,绝对强势的语言和文字已经足够了。况且,这些宗教思想和势力始终没能在中国凌驾于宫廷政治和官场政治,中国人发明了举世无双的举孝廉和科举制度,再加上广泛的民间宗祠制度,大大限制了宗教组织活动的发展。也就是说,中国的音乐发展缺乏稳定持久的政治或宗教势力的依赖和扶植。因此,中国古代音乐只能往戏曲空前发达这一条路上走,而中国戏曲最主要的根基仍然是语言文字。不客气地讲,与中国戏曲的戏文相比,绝大部分欧洲歌剧的歌词都显得那么粗鄙无文。

点评

这段话很有启发!  发表于 2014-2-20 11:28

使用道具 TOP

nba

48#
发表于 2014-2-19 16:27: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ba 于 2014-2-19 16:34 编辑
此帖我觉得不必拘泥于楼主的问题,倒是可引出中西乐之间的区别及其原因,以上很多乐友的观点很有启发。
广陵散 发表于 2014-2-16 18:00

同感.

中国为何没有交响乐?或反过来问: 为何西方诞生了交响乐?

我们可用什么方法去研究这个问题? 什么方法是合理的? 什么方法是符合逻辑的?

我们不可能回到交响乐开始时的西方去研究, 我们是否可以先从我们身边的音乐我国的音乐去研究推理?

为什么北京有京剧?为什么广东有粤剧? 等等,-------------这是一条线索.

为什么朝鲜族音乐与汉族音乐或蒙古族音乐不一样? 有那些不一样? 为什么?------------这又是一条线索.

为什么文化大革命和江青时期有"红歌" "样板戏"? 这与什么有关?------------这又是一条线索.

为什么同是流行音乐不同地区的就不一样? 如: 生长在内蒙古的腾格尔有着内蒙古大草原的特色和文化.--------------这又是一条线索.

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种.不同的个性就算是同类型音乐其音乐风格也不一样.----------------这又是一条线索.

交响乐的诞生不会是一个因素, 而应是多种因素的神奇或奇妙合力作用下的产物.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4-2-19 01:2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jj 于 2014-2-19 09:47 编辑

      至于中国受儒家思想束缚这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儒家开山之祖孔子的思想被后世人为地歪曲了,孔子是开私塾的,所教的都是做官之人,在远古时代只有做官才需要读书(学而优则仕),所教的内容完全是教育统治者如何为人处事以治理国家,看看《大学》《中庸》就知道,是修身治国齐天下,从未教育过老百姓。被后世统治者拿来教育百姓并刻意扭曲,始作蛹者,应属汉之董仲舒,到宋明理学歪曲更甚。应该说,中华文化衰落之因是秦制建立,衰落则始自于被上下颠倒的独尊儒术。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4-2-18 23:11:06 | 只看该作者
     交响曲是音乐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音乐形式。“symphony”一词源于古希腊,意为“共响”。早期的交响曲由17世纪末意大利式歌剧序曲演变而来,序曲“快板——慢板——快板”的结构形式为交响曲的套曲形式打下了基础。序曲性质的交响曲在18世纪逐渐脱离歌剧,吸收其他器乐曲的因素,发展成为独立的有3个乐章的器乐体裁,依然属于小型乐队或器乐重奏的作品;后经海顿、莫扎特的大量创作实践,最终确立了规范的交响曲式,即古典交响曲。它包括有4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或稍慢),节略的奏鸣曲式、三段式、复三段式、变奏曲式,具有抒情性;第三乐章,快板(或稍快),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回旋曲式、奏鸣回旋曲式等。此外,交响曲整体的调性布局、和声结构、各乐章间的对比与平衡、乐队中乐器的组合与规模等均得到规范化而基本定型。
欧洲的器乐长期附从于声乐,至十六世纪才逐渐独立。随着乐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歌剧的兴起,使十七世纪的器乐创作有了显著进步,产生了舞曲合成的古典组曲,以及曲式自由的序曲,而赋格曲、幻想曲、随想曲、变奏曲、前奏曲等体裁也渐被普遍使用。十八世纪,小提琴音乐迅速发展,歌剧序曲体裁的变革,曼海姆乐派等积极探索新的形式和表现手段,均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海顿确立了管弦乐队编制和主调音乐样式;莫扎特则进一步加以肯定,并发挥了木管乐器独特的表现力;贝多芬以交响性、戏剧性手法写作管弦乐序曲,给了奏鸣曲式以广阔的表现天地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4-2-18 23:03:47 | 只看该作者
    还看到这样一段,有意思的分析:
    中古与文艺复兴时代(约西元800-1600年):人们的情感和行为受到了基督教会约束,比较保守,主要是单音音乐,而复音音乐(又称对位音乐,至少有两条旋律同时演奏,也没有主从之分,每条旋律都很重要)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发展起来,当然比起后世来说还是很贫乏,尤其在器乐与和声方面。代表作有:

葛利果圣歌~单音音乐,没有伴奏,旋律也很少起伏,较单调。

帕勒斯替那的弥撒曲~帕勒斯替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最有名的作曲家,他的弥撒曲都是复音音乐,多条旋律同时进行,对位法巧妙,但旋律仍单调,也无伴奏,现代人听来会有些无聊。

巴洛克时期(约1600-1750):辞溢乎情。对位音乐发展到高峰,极重视音乐的形式与造型,情感仍然被压制,反而比较理性,所以这时期的音乐几乎没有感官性,技巧却十分深奥,听来神圣崇高;但以一条主旋律,再加以伴奏的音乐(又称和声音乐)也开始产生,这是我们现今最熟悉的形式,代表作有:

蒙台威尔第:圣母晚祷曲~第一首让和声与对位音乐平起平坐的宗教音乐。     

歌剧「奥菲欧」~历史上第一首歌剧杰作。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的艺术、b小调弥撒曲、圣马太受难曲。

号称音乐之父的巴赫,是巴洛克与文艺复兴时代的音乐总结者,也可以称为「终结者」,因为在他手里对位音乐发展到最高峰,然后无可避免的走向衰落。他以晚年写的「b小调弥撒曲」总结了千年来声乐曲的所有成就,树立了西方音乐史上的里程碑,以下这是该曲「信经」的一段,合唱声部虽复杂交错,总计有八条旋律同时进行,情感却很单纯,从头到尾唱词只有一句「credo in unum deo」(我信唯一的主),堪称是「辞溢乎情」的最佳代表作:




韩德尔:神剧弥赛亚~最通俗的宗教音乐作品,也是对位音乐的杰作,但其中偏和声音乐的曲子也不少。

古典时期(约1750-1820):情辞均等。在多声部的对位法让人感到厌烦后,和声音乐以其单纯的清新,占据了音乐史的主要地位,直至今日依然~这时所用的和声还不复杂,大致也很和谐,整体来说比巴洛克音乐简单一些,又因为以旋律加上伴奏为主,所以特別重视旋律的优美与个性,情感也终于脱离教会的压制,莫札特就率先离开教堂与宫廷,成为自由作曲家,后来的贝多芬也对贵族不屑一顾,只愿表达自我的意志,在「情」增「辞」减之下,由巴洛克时代的「辞溢乎情」变成了「情辞均等」,此时期被称为古典时期也是因为其风格比较均衡,有许多人认为这是西方音乐史最美好的时期,代表作有:

海顿:神剧「创世纪」~交响曲之父海顿晚年的作品,曾风行整个欧洲,他巧妙的将和声音乐掺入对位音乐因素,成为总结古典与巴洛克时期的杰作。

莫札特:歌剧「费加洛婚礼」「唐乔望尼」~这两出歌剧旋律的优美是空前的,剧中歌手的重唱也极有戏剧性,不但启发了后来的义大利歌剧,同时也大胆的调侃贵族与传统道德,崇尚个人的自由,有人认为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兆。

莫札特:交响曲四十、四十一号~他最后两首交响曲对贝多芬与舒伯特有极大的影响,交响曲原本只是娱乐用的曲式,莫札特则将其扩大,放入了自己的最深刻的感情,与最复杂的音乐技巧。

贝多芬:第三号「英雄交响曲」、第五号「命运交响曲」、第六号「田园交响曲」。

这三首交响曲可说是音乐史上划时代之作,交响曲一反海顿与莫札特时代的轻巧,变成展现意志与斗争的战场,即使粗鲁或惨烈也不在乎;交响乐团也开始扩大,加入了许多乐器,和声也比较大胆,「田园」更是突破传统,除了跨过了四个乐章的传统,还在每一乐章加上标题,企图描写自然的风景,已见到了浪漫时期的表现手法。
       音乐也是时代的情感表达。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4-2-18 22:28: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jj 于 2014-2-18 23:17 编辑

      甲米兄讲的很有道理。
      看到这样一段:
              正是马丁·路德把《圣经》从人们看不懂的拉丁语翻译成德语,马丁·路德也是一位音乐家,他收集了成百上千的曲调作为在他的新教教堂咏唱的虔诚的赞美诗。在18世纪,德国作曲家们将路德的赞美诗丰富成好几个乐章创作了康塔塔(康塔塔即声乐)。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的康塔塔包含众赞歌与咏叹调之类的单声歌曲,众赞歌“Wachet auf“是其中著名的一个,它包含着一些为器乐写作的部分,这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众赞歌是不同。
  
  清唱剧是大型的康塔塔。大部分(并不是全部)德国康塔塔是位教堂而做的宗教体裁作品,而清唱剧可以用世俗体裁并且在表演于世俗舞台。乔治·弗雷德雷西·亨德尔(1685-1759)所创作的《弥赛亚》上演于演奏会大厅,而其内容则是宗教性的,以虔诚的乐段来点缀耶稣基督的一生。(当时有人曾抱怨说这样一个宗教作品在音乐会大厅上演是很不恰当的。)下面是合唱“如羊迷途”,寓唱耶稣在正义中迷路以及新约中的上帝。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1 11:02, Processed in 0.119818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