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6322

查看

28

回复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柯达伊四重奏团演绎的《柯达伊第一和第二弦乐四重奏》(见27#)

1#
发表于 2017-12-11 09:42:36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20-4-16 16:50 编辑

柯达伊四重奏团演绎的(请点击进)《柯达伊第一和第二弦乐四重奏》



      柯达伊( Z.kodaly 1882-1967 )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创立者。这首大提琴无伴奏独奏奏鸣曲 Op.8,是柯达伊最重要的作品,创作于 1915 年,时年只有 32 岁。乐谱在 1921年出版,之后柯达伊将此乐谱寄给西班牙大提琴泰斗卡萨尔斯,卡萨尔斯在看了乐谱之后回复柯达伊时这样说道:“ 以我 39 岁的年龄已经太老而无法演奏这首奏鸣曲。” 没有想到会遭受到这样的回绝,柯达伊愤愤不平地宣称:“ 在未来的25年,如果有哪一个大提琴家不演奏这首奏鸣曲,他将不会获得认可!” 事实验证了柯达伊的预言,1956 卡萨尔斯认可了柯达伊的这部作品,并在当年墨西哥市举行的卡萨尔斯音乐大赛上将高大宜 OP.8 的大提琴奏鸣曲列为指定曲目,从此有越来越多的大提琴家演奏这个曲目,而斯塔克是其中佼佼者。

      柯达伊的 OP.8 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大提琴曲目,这首奏鸣曲与巴赫的组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巴赫的主轴在于复音音乐的舞曲形式,而柯达伊则将大提琴与大提琴家的所有潜在技能都激发出来。

      这首独奏奏鸣曲的特色之一是, 彻底运用大提琴的所有音域,开发大提琴演奏的新技法特点之一。它继承并发展了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的创作技法,采用了匈牙利民谣风格,以其特有的音调旋律,弹性的速度,拨拉的方式和定弦手法特殊。所谓特殊的调弦方法,是源自于巴罗克(Brock)音乐的作曲方法,将 G-C 两条弦统一降低半音,由低到高的空弦形成了B-#F-D-A,以求得作曲家所需音乐效果。著名的巴赫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中的 c 小调第五组曲,就是采取了这样的记谱方法,使得 3-4 弦的发音更加松弛柔和。科达伊这首大提琴无伴奏独奏奏鸣曲 Op.8,三个乐章自始至终采用这个定弦方法进行演奏,形成了独到的音响效果。在这首奏鸣曲问世以前,大提琴曲都只运用到一部分的音域,而大提琴本身的音域其实是相当宽广,这首曲子运用了大提琴所有的音,并且引用了「近 ( 琴 ) 桥奏法」、拨奏与左手拇指按弦等过去鲜少出现的技法,影响了后来创作同类音乐的作曲家,例如:辛德密特 ( Hindemith )、米尧 ( Milhaud )、普罗科菲耶夫 ( Prokofiev ) 与肖斯塔科维奇 ( Shostakovich ) 等作曲家。

      特点之二是高度的乐思原创性。在二十世纪初卡萨尔斯 ( Casals ) 将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介绍给世人之前,并没有作曲家想象过大提琴独奏的可能性,而在聆听过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后,想要摆脱巴赫的影响,另辟蹊跷,更是难上加难。柯达伊的奏鸣曲成功地摆脱巴赫的舞曲形式的约束,以匈牙利民族的风俗文化为基础,兼容现代音乐所需的强度、对比,为大提琴曲目开创新的疆野。

      为大提琴独奏曲导入交响乐的概念是其特点之三。柯达伊的独奏奏鸣曲的篇幅相当长,三个乐章加起来有30多分钟,高大宜透过旋律、和声、响度等元素让这首乐曲交响化,在终乐章这种交响化的效果最为明显,聆听者会觉得有许多声部在演奏,而不单单只是一把大提琴在独奏,这种交响化的概念已超出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许多!


      大提琴音乐史上有两块里程碑,一个是巴赫的无伴奏组曲,另一个就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的这首作品第 8 号的无伴奏奏鸣曲。如果说到巴哈的无伴奏组曲我们自然地会联想到卡萨尔斯的版本,那么这里提到柯达伊的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顺理成章的要想到斯塔克的录音。

     斯塔克演绎此曲的场次我们无法知晓,但斯塔克的录音从单声道年代开始至立体声时代和数字时代发行的唱片最少有 5 张,首次录音是在法国巴黎与 Pacific 唱片公司的合作,时间是 1948 年,当时首版发行的还是 SP 唱片,当然后来再版也发行了 LP。第二次录音是在美国纽约,时间是 1950 年,唱片的牌子是 Period, 这张唱片发行首版密纹的编号是 Period SPLP 510。第三次是在英国伦敦与 Columbia(今天的 EMI)公司合作,录音时间为 1957 年 10 月,1958 年发行,唱片编号是:英版编号 Columbia 33CX 1595,美版编号 Angel ANG 35627。第四次是在日本东京与 Victor 的合作,录音时间为 1970 年 12 月,1971 发行(发售宣传),唱片编号是 VX 25,这是非卖品(唱片公司销售前的宣传样片)唱片的编号,正式发行的唱片编号为 Victor VIC 3085;最后一次录音应该是 1986 年在美国与 Delos 唱片公司的合作,1987 年发行,CD 编号是 DE1015。不清楚这个录音是否有 LP 唱片发行。有知情的朋友请回应一下。谢谢啦!

      这张 LP 是斯塔克在 1970 年 12 月 5 日与日本胜利公司合作录制的,在 Victor(JVC)录音室录制了这个立体声版的柯达伊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监制是 Noritsune Matsumoto (松本矩典) ,艺术指导 Hiroshi Isaka(井阪弘),录音师 Heizo Yoda(伊田平三)Okihiko Sugano(管野冲彦)。录音使用的麦克风是德国 Neumann(纽曼)的 M-49 和 M-269 各一对,这两对话筒原厂配置的都是电子管放大器,极为珍稀和昂贵。体型矮胖的 Neumann M49 是众多录音师最喜欢使用的麦克风,M49 具有平滑的曲线,且声底温暖,最适合独奏乐器和人声的拾音。Neumann  M-49 和 M-269 都是上世纪 50 年代产品,如今很多录音室仍然在使用,可见其品质在专业录音领域的地位不同一般。

       柯达伊大提琴无伴奏独奏奏鸣曲采用的和声、曲式、音调、颤音、滑音、拨弦、双音进马奏法是大提琴曲创作前所未有的尝试,其音域函盖近 5 个八度,从大提琴超越指板的最高音直到空弦最低音。无论是演奏还是录音,史塔克的这个上世纪 70 年代的录音版本(1971 年发行的头版,这个版本也是斯塔克演奏柯达伊大提琴无伴奏独奏奏鸣曲第一个立体声录音,另外,这次录音的第二乐章完整的没有做任何删节。)可能都是这部作品最权威的版本。

      英国《留声机》的一位乐评人在听了史塔克演奏的柯达伊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后说:" 如果你想开始学大提琴,我建议你先去听听这张唱片。如果你听后仍然够胆去学,那我真佩服你。" 的确如此,这首曲子技巧非常难,以致众多大提琴手不敢染指。所以, 从作品问世至今,录音版本相对比较少也就不奇怪了。

       早在 1939 年斯塔克还在布达佩斯的李斯特音乐院就读的学生时代,就曾经为柯达伊演奏过此曲,斯塔克是唯一在柯达伊面前接受指导并演奏这首乐曲的人。柯达伊在1967年去世之前不久,对斯塔克说道:“ 如果你在第三乐章中做些调整,这将是完美的表现。” 的确,斯塔克是此曲诠释绝对权威,他曾多次接受曲作者指导和建议;其二,斯塔克与柯达伊同为匈牙利人,对这首充满匈牙利风味的乐曲,自有其他不同民族的演奏者所难以掌握的韵味。第三,这首乐曲的技术层面要求极为严格,斯塔克以超绝技巧完全驾驭此曲。有资料显示,大提琴家斯塔克是柯达伊生前钦点的该作品最佳诠释者,由此,我们可以说斯塔克是这首奏鸣曲的 “ 代言人 ”。

      斯塔克灌录过数次柯达伊《作品 8》  。哪一次录音最叫斯塔克本人满意呢?他在访问中没正面回答,只是说:“ 只有在 1970 年录的一回是真正完整的《作品 8》,包括了终章所有变奏段落。” 我看过史塔克在日本演出的实况录像,在斯塔克的演绎中,整体的大结构和微小的细节两方面都处理得恰如其分,斯塔克的演绎之美在于聆听者不会被他高难度的技巧技术所吸引,相反,极具感染力的旋律把我们带入到匈牙利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长河中。 斯塔克演奏柯达伊的奏鸣曲,不仅把此曲技巧上的高难表现得游刃有余,而且感情与技巧的融合堪称绝响!演出非常感人,他的演绎已经深深地印记在脑海中。 1970 年 JVC 录制的这个录音版本和录像里的演奏乐思处理非常接近,整曲演奏时间为 30 分 42 秒,与录像的演奏时间仅差几秒。斯塔克的大提琴的音色非常饱满,动态变化对比强烈,无论你是乐迷还是音响玩家,这张唱片都会让你爱不释手。 除了柯达伊的《作品 8》,还有斯塔克改编的,含有 8 个变奏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演绎炫技可谓出神入化,奔放与典雅兼容的气息,聆听时令人窒息,可听性极强。

       斯塔克演绎是精准质朴的东欧演奏风格,他呈现的音乐没有外在浮夸,不追求自我的表现,总是力求完美的表达曲作者内在乐思为最高准则。他曾这样评述自己的演奏:“ 如果听众在音乐会后说:‘ 舒伯特的音乐是多么美啊! ’ 而不是说:‘ 斯塔克的演奏真棒! ’ 那么我会觉得比较高兴。” 这样一位真诚谦和的艺术大家,赢得人们的尊敬!

乐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Allegro maestoso ma appassionato 庄严而热情的快板,B大调 ( 约 8:26分 )

第二乐章  Adagio ( aon grand ‘ espressionno ) 急速的快板,B大调 ( 约11:31分 )

第三乐章  Allegro molto vivace 活泼的快板 ( 约11:03分 )







      托特利的这张唱片,是我购买的第一张柯达伊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 LP,时间大概是 1999 年。法国人的浪漫,柔美和细腻的特质表现无遗。





      BIS 这张是最近买的。来自瑞典的大提琴家 FRANS HELMERSON 弗朗茨 海尔梅森的演绎也非常精彩。他的演绎在风格上介于斯塔克和托特利二人之间。





      找了一张斯塔克 50 年代的单声道版,也是很好的演绎,声音也挺不错。比较之下,还是1970 年 JVC 的录音版本最贴我心,音效不要说了,更重要的是技巧更加娴熟,情感更加深沉细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20-3-6 15:54:0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9-1-14 20:27: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推荐,昨天刚好看见有柯达伊的黑胶,没买,看来要再去看看咯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9-1-14 12:5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9-1-15 11:42 编辑


      柯达伊一生只创作有两首弦乐四重奏作品,其中以《第二弦乐四重奏》作品10最为著名。《第二弦乐四重奏》创作于1916~1918年,于1918年5月7日首演。不同于标准的弦乐四重奏四乐章的结构格局,《第二弦乐四重奏》与舒伯特的 “未完成交响曲” 类似,全曲仅有两个乐章。《第二弦乐四重奏》的二乐章极具独创性,被认为是柯达伊的巅峰之作!《第二弦乐四重奏》其成熟的风格与精湛技术完美结合堪称典范。《第二弦乐四重奏》的二乐章是由序曲与五重赋格共同构成的规模宏大的作品,是柯达伊继承了传统赋格的写作技巧并将其创造性发展的成果。它将柯氏音乐审美中所一贯追求的传统、民族与创新相融合达到淋漓尽致的境界。这首《第二弦乐四重奏》最巧妙独特之处便是柯达伊将新型组曲的原则与五重赋格这种复调特有的体裁结合起来,使这部作品集合了双重体裁特征,具有开拓性的创新意义。不夸张的说,柯达伊两首弦乐四重奏作品与同族巴托克的六首弦乐四重奏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的十五首弦乐四重奏是近代音乐史三颗最为璀璨的明珠!


      柯达伊四重奏团在1966年由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Ferenc Liszt Academy)的四位学生组合创立。1972年以柯达伊的名字命名。柯达伊四重奏团无论是在本土匈牙利还是在国际范围,他们都是匈牙利弦乐四重奏文化的大使。 在过去几十年里,他们几乎走遍所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日本,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演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柯达伊四重奏团曾获得"李斯特奖"、"匈牙利共和国功勋艺术家"称号、以及"巴托克˙帕斯托利奖"等多个殊荣。 前不久,柯达伊四重奏团被授予匈牙利最重要文化奖项--"匈牙利艺术奖"。
      柯达伊四重奏团录制了完整的海顿,贝多芬和舒伯特四重奏等唱片,他们录音的唱片受到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介绍匈牙利作曲家的作品,尤其是柯达伊的作品对他们来说可以说是重中之重,1972 年柯达伊四重奏团在日本 Audio Lab Record 公司录制了柯达伊的两首弦乐四重奏。1982 年柯达伊四重奏团在本土的 Hungaroton 唱片公司第二次录制柯达伊两首弦乐四重奏,这次录音第一小提琴已经更换了乐手。录音采用了数位录音,LP 唱片的编号 SLPD 12362。 2014 年柯达伊四重奏团第三次录了柯达伊两个弦乐四重奏的。美国《华盛顿邮报》曾这样评述:"柯达伊音乐的丰富色彩不容置疑……演出如此优雅可算是二十五年来最精彩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一个充满智慧的弦乐四重奏组合。
      下图中的四位柯达伊四重奏团现任,第一小提琴:阿提拉.法尔瓦伊(Attila Falvay左一),第二小提琴:弗朗西斯.班戈(Ferenc Bangó右二),中提琴:雅诺思.费雷巴里 (János Fejérvári左二),大提琴:乔治.耶德 (György éder右一)。他们都是在上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先后接替加入了柯达伊四重奏团。他们是柯达伊四重奏团 2014 年完成柯达伊两首弦乐四重奏的重录四位乐手。这次录音可能是 Naxos 唱片公司(不能确定)的制作,估计没有 LP 发行。
     

      再聊聊录音。菅野冲彦1932年生于东京。 从小就喜欢音乐,希望成為一名钢琴家,比菅野冲彦小四岁的弟弟菅野邦彦钢琴的演奏天赋,让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放弃钢琴深造。其后步入声音重现的录音研究道路。之后弟弟菅野邦彦成為了日本著名的爵士钢琴家,而他则成為了有影响力的唱片录音师和音响评论家。弟弟菅野邦彦先生的爵士录音,大都由哥哥菅野冲彦担当录音师或后期混音师,他的录音技术受到业界的高度讚赏,很多录音作品都收录在著名的 Audio Lab Record 唱片公司的系列爵士唱片中。 Audio Lab Record 是一家 “音频实验室” 性质的唱片公司,其录音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音乐爱好者欢迎。
      菅野冲彦先生在 Audio Lab Record 的工作期间也录制过一些古典音乐,同样是乐迷收藏的精品唱片。我收藏的柯达伊弦乐四重奏团演艺的《柯达伊第一和第二弦乐四重奏》是菅野冲彦先生在1972录制的,乐器的音色非常迷人,四件乐器之间距离和比例精确,空间感一流。
      柯达伊弦乐四重奏的录音版本不太多,手上还有 Decca 唱片公司 Ace Of Diamonds 系列 1979 年发行的弦乐四重奏集,其中包含柯达伊的第二弦乐四重奏,Musikverein Quartet 演艺也十分精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8-7-7 10:20: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有资源分享么????

使用道具 TOP

25#
发表于 2018-6-21 13:24: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初次听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

点评

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发表于 2018-6-24 23:06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8-4-17 17:16:06 | 只看该作者
您买的这张JVC 的柯达伊的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非85年出的第一版,看了看CD盒背面和CD面,也不是第二版,是较早期的版本,数字正相。

点评

谢谢您的关注!  发表于 2018-4-20 06:10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8-4-17 06:4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9-1-15 15:17 编辑

专辑名称:乌木协奏曲 Ebony Concerto
艺术家:John Bruce Yeh
发行时间:1993年12月17日
资源格式:320k mp3

由格莱美大奖得主小叶演绎的单簧管专辑,收录了斯特拉纹斯基专为单簧管与爵士乐队写的《乌木协奏曲》以及伯恩斯坦《前奏、赋格和连覆段曲》、巴宾《晓兰得路圆舞曲》、莫顿《黑管与乐队伸展曲》、萧顿提《黑管协奏曲》等等一批经典曲目,将单簧管的性能展现的淋漓尽致。
没听过黑管搞爵士吧,不比萨克斯差哦

专辑曲目:
01 - 03. Ebony Concerto, for clarinet & jazz band
04 - 12. Hillandale Waltzes for clarinet & piano
13 - 16. Derivations for clarinet & band
17 - 19. Prelude, Fugue, and Riffs for clarinet & jazz ensemble
20. Concerto for clarinet & orchestra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8-4-16 16:52: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推荐,看完视频,听和看得都很过瘾。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8-4-16 08:31:0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分享!长见识了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8-1-21 11:0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8-1-22 12:44 编辑
yah 发表于 2018-1-19 10:50
柯达伊的大提琴作品,还是不少的。

谢谢您的参与!

使用道具 TOP

yah

19#
发表于 2018-1-19 10:55: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7 02:56, Processed in 0.043886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