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0160

查看

62

回复
返回列表

go

黑胶唱片的不同版次录音效果是否有差异

1#
发表于 2011-2-28 10:22:48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这个也是一直没搞明白的问题,就拿DECCA举例,DECCA一般同一个录音会有ED1,ED2,ED3之分,从收藏上来说当然是ED1头版更有意义,但是撇开收藏单从录音来说,同一张唱片的不同版次(ED1,ED2,ED3)在声音上真的有差距吗?或者差距有多大呢?至少搞明白这个疑问对我来说一些对自己不是太重要的曲目就可以考虑ED2,ED3了,这样毕竟省钱了。望各位使用黑胶的朋友解惑

使用道具 TOP

63#
发表于 2011-3-6 16:35:35 | 只看该作者
器材越升级,差异就越大。最终差异有多大?看看你身边的黑玩意儿,再翻翻你的存折就知道啦。

使用道具 TOP

62#
发表于 2011-3-3 21:59:52 | 只看该作者
摁?陈总不是折腾过黑胶嘛,差异很明显的

使用道具 TOP

61#
发表于 2011-3-3 17:35:14 | 只看该作者
IKUSHI兄,我那点平价法拉利跑起来可远远不如您的公务机啊!

嘿嘿嘿。
mm33 发表于 2011-3-3 17:03


mm33兄:我那台4缸的,虽说是贴地飞行,但毕竟年事已高(8年抗战啦)!要不咱请八缸兄弟载咱们去?顺便请他来谈谈黑胶版次与声音的区别?这些天没见他蒲头(粤语:露脸),估计已经在研究这个话题,该是时候请他出场啦。哈哈。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1-3-3 17:03:11 | 只看该作者
很羡慕mm33兄驾法拉利去罗马,当然最好能载上我,就让我来支付油费和沿途的路桥费吧。
黑胶系统 ...
ikushi 发表于 2011-3-3 15:05


IKUSHI兄,我那点平价法拉利跑起来可远远不如您的公务机啊!

嘿嘿嘿。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1-3-3 15:05:54 | 只看该作者
很羡慕mm33兄驾法拉利去罗马,当然最好能载上我,就让我来支付油费和沿途的路桥费吧。
黑胶系统的调校确实是让很多人望黑兴叹的!先不说唱头与唱放的匹配选择,仅唱盘水平、唱针针压、唱臂VTA。。。。。。这种动态性的跟踪调整,在播放过程中,确实需要随时保持高度的革命警惕性的。不过,这恰恰也是一种乐趣所在?
Yes兄所表述的“好声”,在我看来,明显已经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啦。这跟凭中频密度分别是SCHWARZKOPF还是RITA STREICH分属两个概念的!
如果,一套高级系统不能忠实的还原作曲家和演绎者(指挥家)的内在情感,就难免不是对大师们的一种亵渎呀!在这个层次上说,发烧友不是在玩HIFI,而是在追求让大师们重生!(这点与日本老烧菅野先生提倡的《唱片演奏家》精神相通)
百样米养百种人,百种发烧友创造出百种声音(风格)。实现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遗愿。大白菜能煮出龙虾味,这也许是一个天才的超级厨师,但一定不是一个合格的(音响)发烧友。

还是请摸“黑”高手们谈谈楼主的话题:黑胶唱片的不同版次录音是否有差别。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1-3-3 14:22:00 | 只看该作者
“黑胶器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客观上我认为是不可能的,但正如ikushi兄所言,“好声”的定义各人就肯定存在差别了。
如我等俗人,听歌剧我希望可以听到乐队、歌手、合唱团之间清晰得层次,良好的空间感,听葛洛米欧,我想知道他的这次演奏时用的是瓜内里还是斯拉蒂瓦,听圣桑第三交响曲,我想听到管风琴充沛的能量和清晰的低频质感。
但如同我认识的一些老一辈黑胶友里面,他们就有着几乎完全不同的“好声”标准,非常注重中频部分的密度、质感,不管是什么版次的唱片,甚至是在汽车里播放MP3,只要人声一响起,他们就能分辨出这个是SCHWARZKOPF还是RITA STREICH,其他的神马信息量、层次感都是浮云,天龙103和思雅15已经足以带给他们聆乐的喜悦和感动。
老实讲,我个人是很难认同这样的“好声”标准,但同样我也不会要求别人认同我的标准,毕竟这是十分主观的东西。
至于器材的调整,是每个玩黑胶的爱好者必做的功课,犹如厨师烹饪,同样一颗大白菜,一百个厨师能煮出一百种不同的味道,超级大厨更可以将大白菜煮出几百种味道,但有人能将大白菜煮出龙虾的鲜味和口感吗?我觉得是不可能的。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1-3-3 13:40:18 | 只看该作者
读完mm33与牛仔两位仁兄的真心对话,本人深受启发。
但就这两段对话而言,我更倾向于赞同mm33兄的观点 ...
ikushi 发表于 2011-3-3 11:03


其实作为个人而言,最希望是花最少的调整精力来听唱片,但毕竟还得要去调整,所以就指望用法拉利跑完去罗马的路了。嗬嗬嗬。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1-3-3 09:25:43 | 只看该作者
在八十年代,玩黑胶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就是“黑胶器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能理解这句话,我想你一定是黑 ...
牛仔 发表于 2011-3-2 23:26


如牛仔所言,确实听过很多人这么说过。个人也相信平价器材能出好声音,并在努力践行中。

但就器材、唱片而言,虽有炒作的泡沫在内,但高价产品的必须成本还是占了多数,而这些个成本的投入对于金耳朵们还是很敏感的。唱片方面,印象中坛中曾有高人分析过ED1、蓝音标等唱片当年的售价,那也是令普通人咂舌的。器材更是不用说了,90年左右,一套马克就足以横扫草根们的信心,如今大家的见识广了、渠道多了,自然有所对比平价。

窃以为,平价器材能出好声音,说明调整、搭配比较见功底,但要追求极致,没有投入是难以提高的。听音乐如此,演音乐更是如此。80年,估计国内就没几台斯坦威。

嘿嘿,浅见,仅供莞尔。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1-3-3 09:52: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牛仔 于 2011-3-3 09:53 编辑
如牛仔所言,确实听过很多人这么说过。个人也相信平价器材能出好声音,并在努力践行中。

但就器材、 ...
mm33 发表于 2011-3-3 09:25

看来mm33兄还是不明白这句话
“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是好走与不好走的差别,但成功的喜悦程度与收获是不一样的。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1-3-3 09:55:11 | 只看该作者
mm33兄也是对黑胶有丰富经验的用家了,对黑胶用家来说在搞清楚版次不同对声音的影响后,更可以延伸开来,探讨更加深奥,复杂,有趣的不同的唱盘,头,臂,放的组合调整对声音的影响。
我自己的感觉版次不同声音会有差别,黑胶我没有实际对比过,在我对比过的老版CD卡拉扬贝5/6,头版01明显比PDO有更大的音场,更饱满,具有更温暖的音色,更多的微弱细节,由此我推断CD都有如此不同黑胶的不同应该更甚。
硬件来说我个人偏向于好调整的硬盘或是软硬盘,以此为基础搭配合适的唱臂和唱头,而唱头我会选择能负担的最好的那个,在为这些组合找到最好声的那个唱放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1-3-3 11:03:22 | 只看该作者
如牛仔所言,确实听过很多人这么说过。个人也相信平价器材能出好声音,并在努力践行中。

但就器材、 ...
mm33 发表于 2011-3-3 09:25


读完mm33与牛仔两位仁兄的真心对话,本人深受启发。
但就这两段对话而言,我更倾向于赞同mm33兄的观点。
牛仔兄所转述的经典名言:“黑胶器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只能举只手赞成。理由是:
器材肯定有高低之分。这是指硬件,是客观的现实存在(亮亮牛兄的宝贝就能说明的);
器材则没有贵贱之分。这是指软件,是主观的技术专利(玩家的真本事)。
好在牛兄此言有时间定语:是发生在音响器材工艺和玩家技术不是很“发达”的上个世纪80年代。记得本人曾经固执的讲过:没有垃圾的器材,只有垃圾的玩家。
贵价器材出好声,理所当然;平价器材出好声,则更见主人的功底!
不过,本人以为这里的“好声”,字虽同而意应有所区别的。情形如同黑胶的头版与复刻?
好在“条条道路通罗马”,贡献出途中收获的喜悦和快乐,让《极品人生》的大伙儿分享。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09:20, Processed in 0.028012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