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8393

查看

52

回复
12345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谁与富特文格勒比肩 ——兼谈他的贝多芬与其他

1#
发表于 2010-7-19 06:32:21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0-7-19 06:33:54 | 只看该作者
(注:本文为转载)

略微下塌的肩,挺着硕长的脖子,精神气质与戴高乐将军有些相似。挥运的架势,并不好看。然而,一俟出手,绝领风骚。有人说,他象幽灵;更有人说,他象精灵。这就是富特文格勒的魔影。如一尊神像,至今,篆刻在音乐爱好者的心头。随着时间推移,面临21世纪世界乐坛的重构,人们越来越发现,那个精灵,原来就是贝多芬的化身。

谁与富特文格勒比肩?多少年来,这是音乐爱好者常议常新的话题。托斯卡尼尼?瓦尔特?小克莱伯?斯托科夫斯基?乃至卡拉扬、伯姆?……曾与富氏合作过的乐队队员回忆说,他只要往那儿一站,音乐的神性便会涌来,人们几乎本能地要往他的棒下“跑”。阿巴多至今崇拜他,说他的成功与那个“魔影”不无关系。他说,富特文格勒走上台的那瞬,时空象是凝固了,观众和乐队如遭闪电袭击,憾动。卡拉扬曾说他的理想就是要高度融合托斯卡尼尼的速度和富特文格勒的即兴和灵感。之于前者,卡拉扬几乎是完美地做到了,并为速度,他喜欢上了陆海空的摩托、赛艇和飞机。之于后者,卡拉扬做到了吗?他在事业鼎盛时期(60、70和80年代)分别录制过三次贝多芬全集。自诩一次比一次接近那个“精灵”。尤其是八十年代的那个贝多芬集子,卡氏为了追求完美,居然在录音上玩了起来。显得有些做作。他曾坦言自己的另一生命是鹰。孰料,这个孤傲的鹰,终其一生,难从那个下塌的肩膀上起飞。他与富氏为贝多芬的“原版”较量了一世。结果,就是卡拉扬略逊一筹。被誉为步了富特文格勒的后尘。而富氏,却被人们奉为20世纪乃至未来世纪诠释贝多芬的巅峰。成了指挥界少有的维系古典和浪漫的重要代表。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0-7-19 06:35:21 | 只看该作者
就贝多芬版本而言,历史已记录下多少种灵动。而能将贝多芬乐魂还其纯阳的,少有。伯姆的神性,在于他的秉性单纯和高贵。他的贝多芬总似沐浴春风,和熙。庄严中,洋溢着喜悦和柔情。维也那爱乐乐团也真是在伯姆的时代(70年代),有了演释贝多芬的稳定之风,这就是精美中孕育持续的热烈。比如他的《英雄》和《命运》,能听出是仁者所发出的绝响。至高的信仰和大无畏精神。所以,他被公认为与卡拉扬的贝多芬相匹。伯姆总象是太阳神的微笑,但与星外的富特文格勒相比,他又显得有些木讷、方正。约胡姆的贝多芬,虽不及伯姆热烈,但他的立意很是深邃。EMI公司于1978年录制的那个版本,显出约胡姆的从容和雄浑。但难有富氏拥有的即兴之力。卡纳佩茨布施曾与富氏共撑维也那爱乐乐团,他的贝多芬充满了纯朴和戏剧的张力。在规范中,时有灵性闪烁,与富氏相似。但他难有富氏的结构感和雄浑。瓦尔特也在1933~1938年间与富氏在维也那爱乐角逐过贝多芬原创。其结果瓦尔特在平衡中,展开了贝多芬的力量。他与富氏在驾驭上难分伯仲、平分秋色。然而,富氏的那些持续的即兴之力,那是瓦尔特难以做到的。斯托科夫斯基那么自信,神圣,他的贝多芬很是华丽、重情、一派风光,但能与德奥体系的富特文格勒作比吗?卡洛斯.克莱伯的《命运》备受人们青睐,他与卡拉扬相似,融合了托氏和富氏,音响又不致过分棱角分明,堪称绝版。他的出道,就与《命运》有关。传说他为求完美,居然会在排练时站在指挥台上呕吐不止,“沾污”了“贝五”的总谱。可见,他敢向富氏挑战。现在看来,某些方面他是成功了。但他有富氏的那种闪电般的灵动吗?克莱伯大概心里明白,他能在那个巅峰上待多久,所以,知趣归隐。做得最为大胆而又超群的是法国大家皮埃尔.蒙特。这位牧师相的圣手被托斯卡尼尼称为20世纪技法最为精湛的大家,另僻蹊径,与人不同,他以法兰西的清纯来削弱《英雄》中的庄严和肃穆。他表现了《英雄》的另一种人生或性格,那就是抒情和幻想。听他的神版,那是少有的享受。他要在听的愉悦中,让人感知贝多芬的沉雄和伟大。PHILIPS于1962年在阿姆斯特丹录制的那款《英雄》,也许,可说是20世纪自由的一种诠释版本。那是修养和睿智的极致。(惜哉,至今,在国内难见其版)宽泛地说,皮埃尔?蒙特的一派光影和色彩,灵动的颤动,不拘常规,其背景该出自富特文格勒。富是原汁原味,灵性中,晃动着日耳曼的高贵和正统。而蒙特,却属玩,玩得实在开心、洒脱。这一路,就说到了他的弟子普列文,普列文的“贝五”堪称绝版,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版本,真是一种意外,人们常去评议何谓高贵,听听普列文的Play,就知道了这种品性的全部所以然。松弛中,荡漾着精美之力。是那种绝能把人从悲哀的深渊中挽救出来的神力。尤其是他的“贝五”第二乐章,结构走的是室内乐般的。然,他的冷隽,尽在缜密中向你袭来。不象卡拉扬出手将经典。他似乎不要什么,只要乐句给他的瞬间灵动。所以,他不自觉地从富特文格勒那里“化”来。他的“贝五”,与时下五十多种版本相比,更合乎今人的趣味。外向的梅塔,演释《英雄》,显出超凡的功力。一改往常表演套路,收敛起外在的表演,在结构中生成神韵。恰如其分地梳理神韵。即使遇第二乐章的葬礼,他不象卡拉扬等那般做得悲壮。他眷顾着音响美本身,也不象蒙特讲色彩,煽情,他真正做到了适度之美。而又不失他的气度和浑厚。梅塔达到如此的高度极为不易。(与他风格相仿的穆蒂、阿巴多、小泽等略去赘述)一般而言,很易把《英雄》演成庄严和悲壮的。贝多芬构思此作时,的确受过拿破仑的英雄壮举启发,但,最终,贝多芬还是表达了幻想中的英雄。当然,法国大革命的氛围也是一种因素。就此,象蒙特、普列文、梅塔这一路,就有了诠释依据。但这些,能与富特文格勒的心理力度作比吗?高贵的朱利尼从富氏的灵性幻想中吸取了诗意。他的《英雄》和“贝九”等,真是独韵。他大胆地减化了贝多芬的气势,而突出了人文的诗意。朱利尼象诗人那般,在咏怀,在赞美。他的音响显然有些过细过密。而伯恩斯坦的《英雄》《命运》“贝九”很是经典,同样也是一座巅峰,他整体上是华丽的,夸张的,但他的治学严谨又令他总能自我圆融。他在1990年拆除柏林墙的那场“贝九”音乐会上,在多少人心头掀起波澜。他的即兴和灵动,与富氏多么相近。然而,他有富特文格勒那么深吗?所以,人们说伯恩斯坦有些夸张,但从不指责。原因是他已拥有彼岸。遗憾的是,他终究没有富特文格勒更接近贝多芬。主奴难以易位。是富特文格勒开拓了演释贝多芬的新风。所以,一俟谈及贝多芬,人们就不能不想到富特文格勒。人们只能对他朝拜和敬畏。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0-7-19 06:36:07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富特文格勒,什么关系?宽泛地说,这是西方人文精神的一种结晶、一种遗传、一种发展。大致说来,就是讲人文、大同的理想,纯真之美,雄辩之力。

富氏1886年生于柏林、8岁学乐,少年老成。从小深具哲学气质。他的身世与门德尔松颇为相似,具备了成为音乐天才的一切条件。他原本想成为作曲大家,还写了上佳的交响乐作品。有感于贝多芬之灵动,他毅然拿起了银棒,于1920年开始执掌柏林爱乐。时年34岁。出手,便有了经典。从他那里,人们感到指挥大家不属于刻意教和学的那种,而属于出神入化那族。彪洛、尼基什、马勒、理夏德?施特劳斯,莫不如此。首先会作曲,作曲大家,洞悉乐音的立体组合,然后,才是乐队的老师和首领。启引大家入天籁。富氏就是深谙此道的大师。一俟入神界,辉煌无比。听他垂暮之年与柏林爱乐合作的贝多芬神版,如《英雄》(1958)《命运》(1954)“贝九”(1951)谁又能从中挑剔什么。他那气势开张的rubato(自由速度),又有谁能够随心所欲的做,他把贝多芬草拟的乐思和灵动,埋于总谱后面的即兴和幻想都完美地揭示出来。比如“贝五”开始命运的“敲门”的那个延长音,他比人做得更为悠长,但紧随后面的乐句速度却与“敲门”速度不成比例,速度显得略快。第四乐章,又能放手让乐队自己尽情发挥,在看似不规整中显出极度控制和精确。谁又能做到此份?!卡拉扬从来都难容不规整。可见,卡拉扬还是讲法,而富氏却无法而法。效果惊人。如果你领略了富的结构感,你就能欣赏他那出其不意的rubato是那么合乎贝多芬原意。而所有这些,又都是建立在本色——即兴的演绎基础之上灵动而来。所以,主观体验越深,演绎起来就倍加追求控制,这是富氏演绎贝多芬的一种特色。结果,乐队演绎没有不是超水平发挥的。这就是富氏独有的魔力。所以,称他为贝多芬的代言人,立体活版,绝不是溢美之辞。客观上讲,他的速度很慢,慢得出奇,但又有谁会去挑他的不是?!那个现场录音还是单声道的,音响难与数码录音相比。但仍然可听出乐队的潜质有被这个“精灵”全部“榨”干之势。他是在用心灵与乐队直面交流,把他与贝多芬为伍的圣境传递给人。慢慢道来,把人引向彼岸。可以说,只有当你听过富特文格勒的神版,你才如头顶太阳之路,洋洋的,自信。你才可说自己是真正知道了什么才叫贝多芬的原创风格,你才会领略到贝多芬那博大的胸怀和大同的理想,原是那么动听,真实。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0-7-19 06:36:33 | 只看该作者
就此,可说富特文格勒是英雄,他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一种楷模——本色而即兴灵动的楷模。这样的天才,人们除了朝拜,没有别的选择。

然而,不幸的是,正当他事业步入巅峰之际,他却无可选择地遭遇了二战的暴虐,在一代枭雄希特勒的阴影下苟活。马勒式的预言,不幸率先在他身上应验。绚烂的理想无奈地掺和着血雨腥风。这真是历史荒诞的一幕。他原本可以在贝多芬王国里永远地清纯,正大。却被恶魔无情地缠身,肆虐。成了纳粹的工具。那种两难,原是一个清纯的音乐大家难以承受和挣脱的。尽管如此,他还在苦撑柏林爱乐,却遭到世人的唾弃。

他被肢解了,扭曲了。战后,盟军饶不过他。对他曾经拥有的那个纳粹身份和着装进行着审判(误判)。历史赋予他的就是荒诞和悲剧。原本,他可拥有属他的演绎时代,带领人们迈入古典音乐的全新发展时期。如今,他却身陷囹圄。人格似的在演绎某种分裂。他本该成为精灵,如今,却成了梦幻的“浮士德”,永远地颠沛流离。(他独特的经历,已引起了人们广泛地关注和研究,在德国已有了有关他处于那个黑暗时期的话剧和影视)

呜呼!富特文格勒。知道了他的悲剧,也就知道了他为何要在那个贝多芬绝版中放慢速度。那里融合了他一生的灿烂和荒诞。

富特文格勒,终于没有拥有属他的时代。或许,他的理想原不存所谓时代之说。而卡拉扬,奋力拼搏,终于在银发之年,拥有了属他的时代——古典和商品经济相融的时代。那个鹰,驰骋天宇,终于有了归宿。因对富特文格勒和托斯卡尼尼的诠释风格有所综合和发展,而达彼岸。树起了全新而宽泛的演绎之风。然而,从某种意义上,又或许可说,卡拉扬属于某种特定,特定的演绎之风,为某种趣味而时有所作,偶有所迎。至少,他晚期(80年代)录制的贝多芬版本就是如此。而富特文格勒,他至入,至出。他属闪电,他属雷鸣,他属未来——未来的本色和灵动。

不禁感叹:谁与富特文格勒比肩?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0-7-19 07:29:08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似乎词藻确实是比较丰富。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0-7-19 10:38:53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我极其喜欢富特文格勒的贝多芬,但反对唯富特文格勒至高至上之种种,音乐史真要这样的话那就是一场灾难。幸好,就贝多芬而言,与福爷同时代还有门格尔贝格能够与之如影随形。如果福爷是酒神的化身,那么门氏在“酒量”上至少也不输于福爷。

那个时代的多姿多彩并非福爷能够一手遮天的,呵呵。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0-7-19 10:4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m33 于 2010-7-19 10:50 编辑

卡拉杨在EMI的贝多芬非常的有特点,随不像后期在DGG那样的性格化,但从中也展现出其才华横溢。

老一代的指挥家中,贝多芬是他们展现个性的平台。其间,施特劳斯、卡尔伯特、温因家特纳、老克莱伯、门格尔贝格、奥托,都各持风骚。

可惜啊,那时的“罐头”,现在很难尝到其真味了。

老福爷占便宜的就是,他赶上了战后的黄金年代。其实,老福爷真正出彩的贝多芬,还是在战时的演绎,能充分体现出老福爷的指挥风采。

人老了,大都内敛,个性化的风格也淡化很多。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0-7-19 10:53:53 | 只看该作者
可惜啊,那时的“罐头”,现在很难尝到其真味了。
mm33 发表于 2010-7-19 10:46


我总是“抽丝剥茧”似的对待早期大师的录音,用想象力剥开其上的“泥土和尘埃”。。。。。某种意义上,历史录音对于我来讲与“声音”不完全是一回事,它更像是一种声音的文本。。。。。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0-7-19 10:58:46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作品对于聆听者而言,需要美妙的声音再现。而有些作品的结构的变化已然可以震撼人心。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0-7-19 11:03:47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作品对于聆听者而言,需要美妙的声音再现。而有些作品的结构的变化已然可以震撼人心。
mm33 发表于 2010-7-19 10:58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0-7-19 11:10:5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托斯卡尼尼的贝多芬完全和富特是一个水准上的,只是国内很少人谈托老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4 14:07, Processed in 0.026110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