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2276

查看

56

回复
12345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从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经典947频道“怀旧金曲”栏目谈起(会陆续上传些音频,已加在原贴中)

1#
发表于 2010-8-9 12:27:31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jinlei 于 2010-9-11 19:35 编辑

先转贴一段"2010年8月14日下午,经典947频道“怀旧金曲”栏目创办者之一王奕贤,现任主持人陆明以及历届主持人将在上海书展活动现场与节目的老听众见面,举办该节目900期来的首场新书——《怀旧金曲101》签售会。著名作家陈乃珊将作为嘉宾现场助阵。
《怀旧金曲》栏目始播于1992年12月20日。节目的创办者之一查理林多年前定居香港,在经商的同时,还是拥有数万张密纹和激光唱片的超级“发烧友”。另一位创办者是邮电系统的退休职员,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参与电台的外国音乐节目的编辑工作。是对音乐的共同爱好使这两位分别迈过花甲和古稀之年的老人在诞生不久的东方台开始了多年的合作。迄今播出已满900期,以一万二千余首老歌和器乐曲,铺就了一条令人流连忘返的怀旧音乐小径。

十八年来,在张培、方舟、无方、梁妮、康杰和陆明等主持人的共同努力下,这档节目不仅深深吸引了广大中老年听众,也得到了不少其他年龄层次的听众的青睐,成为东广音乐频率的一档品牌节目。

2010
年,在听众们的热情期待下,《怀旧金曲101》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书中共收录101首歌曲,选择该节目中经常播出的脍炙人口的金曲名作,它们大多是上个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的经典老歌,堪称经历了岁月洗礼的珠玑之作。从三四十年代的《烟雾迷住了你的眼睛》、《蒙娜丽莎》;五十年代的《忧愁河上的桥》、《只有你》,到六七十年代的《回忆》、《故乡的路》,均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有的源自电影、音乐剧;有的曾在排行榜一支独秀;有的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不胫而走……这些歌曲内容健康向上,歌词浅显生动,或讴歌纯真的爱情,或彰显亲情友情,或不乏人生哲理;都不曾遭受商业气息的“污染”,具有旋律优美动听,篇幅短小精悍,琅琅上口,易唱易学的特点。书中还附有歌曲简介或者“怀旧絮语”以饕读者,为读者的休闲生活增添一份雅兴。"
  这是个长青节目,到今年已有18年的历史,我由于受父辈的影响几乎从第一期听到现在,感谢给我带来18年愉悦的节目,谢谢几位前辈.有机会大家可以聊聊关于Easy listening音乐的话题.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0-8-9 12:40:41 | 只看该作者
再贴:2006年岁尾的一个下午,上海机电大厦二楼蓝宝石舞厅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那支为上海带来无数光环的老年爵士乐队,在周万荣先生的指挥下拉开阵势,鼓乐齐鸣,近300位风度翩翩的老上海兴高采烈地聚在一起,渐入佳境……
   这是上海老克勒们(上海俗语,是英文class的音译,一般指精通上层生活的人)自己发起、组织的一次大型活动,为他们的老朋友、十四年来每周从“空中”为他们带来“怀旧金曲”的查理林,举办八十寿辰生日派对。
  查理林1928年生,其实还不到八十岁,但是由他提供原版老唱片而创建的“怀旧金曲”,通过空中电波已经播放700期了。这种空中的奇妙的看不见的纽带,十四年来,已经把上海老克勒们的心“抓”在了一起,只要有一个人挑头,他们就会风起云涌地响应。前些日子东方广播电台已经举行过700期的庆祝活动,可能老人们觉得庆祝得还不够过瘾,于是在查理林的生日时,集体再火一把,管他到不到八十岁!
  查理林是他们集体的朋友,他给大家带来的愉快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时间长了,大家不再叫他查理林,干脆呼他查理。这样的称呼,在上海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太多的感情。
  因为场地的限制,活动的主办人、查理多年的老朋友王奕贤、彭蔚宜、诸家麟、赞助人傅学昌先生,印制了“倾情祝贺查理林先生80寿辰舞会入场券”,限制200人入场。可是没有拿到票子的人很多,一时一票难求,于是就找熟人,通路子,甚至有人仿制入场券。正式的入场券原本就是复印品,那么“大兴”(上海方言,意为非正宗)入场券制作起来更不费事。这就是为什么200人的场子会涌进近300人的原因。
  还有因故没能到场的人,有的早早写来了信。史玉云老先生属于“钢杆粉丝”,他在信中说:“亲爱的查理先生:由于女儿在美国买了飞机票,要我去她那儿过圣诞节。我在一个月内把‘怀旧金曲’从201期到300期又刻录了一张光盘。听说12月27日您将来沪参加您八十寿庆,那时我已在美国,不克前来祝贺您。我就把这一光盘托张云松先生交给您,作为我给您的寿礼。前一次给您二张光盘您放出来了没有?您最好放在电脑中放,就有曲名、演唱者姓名等,都能显示出来。我将于春节前回上海,回来后,再继续从301期开始刻录,到第600期为止。我在此祝您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我们都盼望您能长期提供音乐资源,使东方台的这档‘怀旧金曲’栏目,永远生存下去……”
  现场的热闹自不待说。
  每次查理到上海住在女儿家,他女儿总要设法避到别处,因为查理的朋友实在太多了,客厅里动辄一屋子人,从早到晚,无时无刻,他们放唱片,听老歌,唱老歌,看好莱坞老电影,唱片和盘带都是查理林从香港带来的,每天总是要“泡”到深更半夜才散场。查理乐在其中,累了就歪在沙发上眯一会儿,睁开眼时看看朋友们还没走……
  事情就是这么奇妙,上海滩百年开埠的历史,顺便造就了这么一群特殊动物!就喜欢外国音乐的风气来说,上海并不是绝无仅有,北京就有一个不小的群体喜欢俄罗斯歌曲,他们定期聚会、演出,火爆得很。而在上海,老克勒中则风行爵士乐和欧美古典音乐。他们喜欢在浓浓的咖啡香味中,守着哪怕是78转的留声机,或双双起舞,或静心“浸泡”,或轻轻摇着头,或一只手在沙发扶手上打着节拍……那种销魂的味道,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似乎是一夜之间,查理林把全城的老克勒一下子带回到从前!
  
   老爸林振彬是“中国广告之父”
  
  查理林是福州人,出生在一个很有艺术气息的家庭,父亲林振彬(字吟秋,1896-1976)是上海滩有名的商人,也是中国现代广告业的开拓者和代表人物,终身从事广告业,有 “中国广告之父”的崇高荣誉。现在各地很多艺术院校凡是涉及广告学的教材,只要谈起中国现代广告业的起源,总是无例外地谈到林振彬。
  林振彬小时候在福州英华书院读书时就显得聪颖异常。1910年,福建省政府举行公开考试,甄选最优秀的八名学生,派赴北京清华学校。那年他14岁,首战告捷,成为清华学生
  (1911-1916),也是福建省最早进入该校的八名学生之一。1916年北京举行华北第一届学生辩论会的时候,他代表清华大学出场,舌战群雄,一举夺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庚款,得以在庚款的资助下赴美留学。那时在美留学生学工程技术的多,而林振彬却独辟蹊径,选择了广告学和心理学。他先是入读纽约Rochester大学,两年后获得学士学位,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接着又进入纽约大学深造,专攻广告学和心理学,于1922年学成回国。
  回国后,林振彬没有回福建老家,而是来到万商云集的、充满海派气息的上海滩。他先是进入中国最老牌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先后任该馆广告公司和虹口分公司经理(1922-1926),先后还兼任上海商学院(1923-1925)和沪江大学(1926-1930)的广告学教授。这期间,当是他的广告事业的准备期,不仅准备了资金,也熟悉了市场和人际关系。
1926年起,林振彬开始自己当老板。他在上海香港路40号创办了自己的华商广告公司,自任总经理(后来迁至福州路30号汇丰银行的楼上)。他充分发挥自己外文好、业务内行、熟悉外国人办事习惯的诸多长处,很注意做外商广告的生意,著名的正广和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福特汽车、克林奶粉(KLIM)等公司都是他的长期客户,外商在上海的著名大公司,几乎被他一网打尽。中国客户中有大名鼎鼎的商务印书馆,他原先就在里面工作过,具体联系人是该社的大股东李拔可先生。李拔可也是福建人,与林振彬极要好,查理从小常去他家玩,那是一栋现在被圈在兴国宾馆里的老洋房。
  别人做广告,总是看重报纸、杂志和路牌、路边的墙头,所谓户外广告,而林振彬则不仅如此,他把美国的广告经营方式引进上海,不仅在传统的报纸、杂志上为客户作广告,还占领了电影院的广告阵地。就像现在的广告公司的做法一样,利用电影正式放映之前的几分钟,先播放一些商业广告,“骚扰”一下观众的眼球,外国人喜欢夜生活,林振彬为了生意就得频频应酬,以至于国际饭店十四层楼餐厅的一张长台子,几乎变成了他的“专桌”,每天晚上都有应酬,常常是杯盏交战之后还继以舞会,从晚上七八点玩到凌晨一点。
  客户多了,市面做大了,而且是第一个华人办的大广告公司,“中国广告之父”的桂冠自然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林振彬独立创业的这一年,还有一件令他高兴的事情,就是他的大儿子来到了世间。这个儿子原名叫林秉森,也就是现在的查理林。孩子的母亲唐瑛是广东人,著名的唐氏家族的后代,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唐绍仪的侄女。
  林秉森之所以后来变成了查理林,也是老爸林振彬的关系。华商广告公司的固定客户中有一位是沙利文饼干公司的老板,为了生意拉林振彬入股,老林就成了沙利文的股东。沙利文老板名叫查理,他很喜欢林振彬的大儿子林秉森,因他长得胖墩墩的,脑袋像个小面包。老板常把“小面包”带到自己的面包房里,指着玻璃柜台中的各式点心说:“快看呀,哪个好吃就自己拿呀!”后来干脆把“小面包”收为自己的干儿子,于是就有了查理林这个中西结合的名字。
  
  “可口可乐”中文商标的翻译者
  
  林振彬对他的洋客户和中国大众来说,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贡献,现在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就是他在代理美国著名饮料公司COCA-COLA公司广告的同时,把该公司的产品名称翻译成世人皆知的“可口可乐”四个字。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COCA-COLA饮料已经被引进上海,并且已能在上海生产了,但是一直没有正式的中文名称。于是该公司的海外业务部就在报纸上刊出广告,以350英镑为号召,征集饮料的中译名。林振彬不愧为广告大家,他用“可口可乐”四个字,简明扼要而又生动形象地把这饮料的特点、功能给勾勒出来了。更为不易的是,这个中文名与英文名的语音几乎相同,不仅在内容上达到了“信、达、雅”的至高翻译境界,而且使得中国人、外国人在这个饮料的名称上,可以使用同样的语音(如果用上海话来读“可口可乐”四字,那发音与英文的读法几无二致)。这个翻译如今也成了一个品牌,八十年来一直被视为翻译学和广告学上的经典,备受称赞。
  据说他用得来的350英镑奖金买了一间房间,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二十年代初的中国是一分钱可以买一个鸡蛋的年头,什么东西都不能以现在的价格同比,估计那350英镑的确能为他赚来一件房间。很有可能,那用“可口可乐”四个字换来的房间,就成了他的第一处写字间。
  林振彬的大儿子查理林要比一般人感受得更煞根一些,他能连续灌下十几瓶可乐,而且每天都是瓶不离手,几十年间大致都是这样。他自称一生有两样东西是万万不能离身的,一是“万宝路”,二是“可口可乐”。
  
  不想读书只想上天的小开
  
  林家住在淮海路复兴路路口。当年这个地段属于法租界,周围有很多外国人的花园洋房。每当夜幕降临,空气中总是弥漫着悠扬的小提琴和钢琴曲。常年的租界生活,使林氏父子都迷上了电影和音乐,也使得查理的生活格外的洋派。他在贝当路(现在衡山路)上的美童学校读书。这个学校是为住在上海的美国孩子举办的,原则上不收中国学生,中国孩子若要入学,必须有一定地位的美国人介绍才行。查理林的父亲刻意培养儿子的西方细胞,他的客户基本都是美国或英国在沪的富商,不乏帮忙的人,于是查理就成了美童学校里少数几个中国学生之一。
  但是他的读书生活并不顺利。他13岁的时候(1941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本人进入租界,学校为安全计,停课了;抗战胜利后,美童公学不晓得碰到什么麻烦,也曾停过课。在第一次停课时,查理林的父亲只好请家庭教师来家里教他读书。家庭教师把课程安排得挺紧,中英文并举,但是下午五点钟以后就自由了,查理林可以出去“疯”了,踢球、溜冰、骑自行车……
在他读高中的最后一年,美童公学关门了。还没有高中毕业的查理不想转入其他学校继续读书,也不想正经去工作,而想开飞机!
  那时在虹桥机场有个有趣的飞行学校,是抗战胜利后,一位从陈纳德飞虎队退役的将官开办的,小青年只要肯出钱他就肯教,但是费用是天价。心气高昂的查理林决心当个飞行员,去学了几个月,学会了基本的操作技能,也能在导师的指导下把飞机开上天了,于是跟老师拜拜,跑到龙华机场找事做,他认为自己已经是个飞行员了。
  龙华机场那时是民航机场,生意很忙,然而并不缺飞行员,因为抗战胜利后,从国民党空军退役的飞行员有很多,根本轮不到你这毛小子。或许是凭借他老爸的面子,查理林被安排在塔台工作,上不了天。连头带尾,查理林差不多在那里“玩儿”了一年多时间,感觉没劲,又出来了。
  
  龙司登大师的入门弟子
  
  查理林受家庭和时代的影响,从小喜欢西洋音乐。这种兴趣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无线电收音机和广播电台。查理林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泡”无线电。那时上海有很多民营广播电台,中国人和外国人办的都有,如新新公司楼上的新都电台;跑马厅附近黄陂路上的XMHA广播电台;金门大戏院隔壁的中华自由电台(林振彬有股份)。这些广播电台都有音乐节目,很受市民尤其是“小开”们的欢迎。被查理林称之为最好的电台是XMHA电台,因为该台常常播放一些非常优美的英文歌曲,尤其到了晚上,夜深人静,深情的旋律真是滴滴入耳。他老爸为他买来一个用干电池的收音机,他一有空就捧在手里。日寇侵华时期法租界供电不足,夜里十点钟一律停电,街上一片漆黑。查理林每天要听到十点钟才关机睡觉。
  当时租界里的青年人对西方音乐尤其是爵士乐的痴狂,绝不亚于如今追星的粉丝团。他们的周日常常是在唱片商店里度过的。
  查理林有一个要好同学叫Frank Lang,是混血儿,父亲郎德山是清末民初中国最著名的杂技、魔术表演艺术家,曾率领他的杂技班子游遍欧洲和美洲,巡回演出,回沪后在上海参与投资了四家电影院及舞厅,包括著名的南京大戏院;母亲是奥地利人,是其父亲的好帮手。有这样的家庭背景,Frank Lang也就有资格进入美童公学读书,与查理林同学。
  Frank Lang迷西洋音乐的资格比查理林还要早,他带着查理林到唱片商店买唱片。淮海路茂名路的霞飞坊一带的百代唱片商店、丽都花园附近一家葡萄牙人开的唱片店、虹口三角地菜场附近一家日本人开的唱片店、南京路江西路口的鲁滨逊琴行、原先开在静安寺后来搬到泰兴路一条弄堂里的唱片铺……都是能粘住他们脚跟的地方。他们动辄会掏出一个月的零花钱(查理林每月20元零花钱)去买一张流行的原版唱片,最好的唱片要一百多元一张。那时一张经典的唱片会一夜红遍上海滩,谁拥有了这张唱片谁就拥有了一大群朋友,他家的老式唱机就会形成一个小小的中心,朋友间还会你借过来,我借过去,唱片的拥有者似乎就有了“领主”般的地位……那种时尚的、自豪的、沉迷的、被颠覆的美感,只有他们自己能体味。
  从听无线电开始,进而买回唱片听留声机,渐渐地可以欣赏大饭店和舞厅里的乐队演奏了。再后来,怎么听也不过瘾了,手痒了,要动手摆弄乐器了。于是查理林开始拜师学钢琴。他的老师是俄罗斯爵士乐界的NO.1——龙司登(当时在上海任百乐门乐队的领班),敌伪时期住在长乐路东湖路口的一栋房子里,他家周围住着很多白俄艺术家,其中不少人是俄国十月革命后,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逃到中国来的贵族后裔。他家附近有个“阿开弟”舞厅,比较高雅,是艺术家们抚慰心灵的田园。
  查理林16岁时跟龙司登学钢琴,每周去他家一次,学了一年多,直到他1947年离开上海回国。同时跟他学琴的还有绍兴路5号的朱家小开朱兆和。龙司登有很多粉丝,不少是圣约翰大学的学生。有趣的是,分别半个世纪之后,他们这对师生竟又联系上了。这时查理林已在香港,已经开始步入老年;龙司登在苏联,一头白发,成为苏联最著名的乐队指挥。查理林买到了龙司登乐队新出的CD,非常兴奋,到处打听他。终于,在一个美国驻香港领事馆工作的朋友帮助下,他们联系上了。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龙司登居然还记得他!
  
  “怪屋”里的一帮“怪物”
  
  查理林有一大帮一起玩音乐的朋友,大致是三个活动圈圈。
  一个是上海大饭店和著名舞厅里的领班、指挥,以及常在舞厅“洋琴鬼”周围转悠的小开。这帮人中有国际饭店十四楼餐厅的乐队领班、菲律宾人罗平;百乐门舞厅乐队领班、俄罗斯人龙司登;大都会舞厅的领班;仙乐斯舞厅的领班;还有盛宣怀的外孙彭国裕、彭国宽、外孙女彭蔚宜、英美烟草公司买办郑伯昭的儿子Benny(班尼)、犹太富商嘉道理的侄子、小开Clarence、谢葆生的儿子Belin等等。查理林有时在周日的下午请大家到家里来玩,吃吃下午茶,听听唱片,大家自携家什来吹吹打打,自娱自乐。一般到五点半他们就要走了,因为舞厅或饭店的晚上生意要开始了,他们要准时前去演奏。有时他们也聚到班尼家里去,班尼家在静安寺北京路万航渡路的拐角(后来那里建起了云峰剧场),有一个很大的庭院,演奏爵士乐的各式“武器”也样样齐全。
第二个圈圈是绍兴路5号朱氏家族小乐队的成员,除了朱兆和兄弟,还有房地产富商的后代沈东海等人。朱家小乐队每个周日在自家娱乐厅里排练演奏,有乐师对他们进行比较正规的训练,查理林常去旁听,久之成了好朋友。
  第三个圈子是常在姚家“怪屋”里活动的一帮小开。姚家是上海滩建筑世家,老太爷姚锡舟以承建中山陵名扬天下,在此之前还曾承建过上海的法国总会(现在的花园饭店群楼)和上海电话公司大楼。在英租界修建外白渡桥的时候,他也出过大力。这些都是上海滩著名的建筑,老上海们一提起这些建筑,就会想起姚锡舟的名字。“怪屋”是他的大儿子姚乃炽于1948年在淮阴路上建的一栋非常别致的房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成为西郊宾馆4号楼。
  当年这“怪屋”的主人姚乃炽的确有点“怪”,因他是家里的大儿子,从小一直受宠,家里凡事都得依着他。有一次他看着家中灶间的大灶不顺眼了,吵着闹着一定要把这大灶拆掉。大灶是用来烧饭的,一家人家没有大灶怎么吃饭呢?他不管,一直闹,家人拿他没办法,只好把灶头拆掉了。
  姚乃炽喜欢西洋音乐,他们兄弟从小都跟乐师学过琴,家里也有一个小乐队。带查理林去买唱片的Frank Lang就是姚乃炽的内弟,也是出了名的乐迷。姚乃炽的夫人是郎德山的女儿,在父亲的指导下,音乐、舞蹈、走钢丝样样在行,又非常好客、开朗,于是他家的客厅就常常成了音乐沙龙,查理林在其中弹钢琴。其他朋友还有“阿陆”、“小喇叭”、“阿强”,以及两个瑞士籍的朋友。姚家小乐队不像朱氏家族,常常要外出演奏,他们是不出家门的,只是在自己家里吹吹打打,自我陶醉。
  
  小开一夜间变成老铜匠
  
  1948年,查理林的父亲因事去了美国。不久大陆解放了,很多有钱人家都往香港跑。一直与林家有生意联系的美国泛美航空公司,送来了十张飞机票,安排他们全家飞香港。初到香港人生地不熟,生存环境比较“生硬”,又缺乏音乐气息的滋润,整天无所事事,查理林感觉不适应,不久又返回上海。
  1950年代上半期,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不能总是从父亲的口袋里掏钱,但是他能干什么呢?他最擅长的是放唱片、弹钢琴,于是就到仙乐斯、百乐门等舞厅里弹琴打工,自食其力。原先只是用来消遣的玩意儿,这回要靠它吃饭了。查理林一点也没有觉得这有什么坍台,他干得很卖力,他所崇拜的那些音乐大师,不都曾在舞厅或酒店里打过工吗?
  谁知好景不长,1954年有一天有关部门前来宣布,全市的舞厅一律关闭,不许跳舞了,有的舞厅要改作书场。这下查理林没辙了,音乐不能当饭吃了,他的饭碗没有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他的好朋友彭国裕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可以一起办个锁厂。彭国裕是晚清大官僚盛宣怀的外孙(他的母亲是盛宣怀的八小姐,父亲是扬州大盐商周扶九的外孙),擅长吹小号,也是一个除了玩儿西洋音乐,别的什么都不会的小开。原先家中还有不少老本好吃,可是他父亲不幸被牵连进一件诈骗案中,家底就全部陪进去了。吃惯了奶油蛋糕的小开,这下几乎饭也吃不上了。
  于是穷则思变,他们仿照弄堂里的一户人家,办个小型锁厂。很快,小开变成了铜匠。由于主角是查理林(中文名林秉森)和彭国裕,那厂名就取“森裕五金合作社”。作坊就在自己家里,老板加职工总共才八个人,其中包括查理林的夫人韦君霞和彭国裕的弟弟彭国朝。八个人倒是很团结,从不闹别扭,各有分工,各司其职,齐心合力图自强。每天早晨,查理林亲自到市中心的茶庄去兜生意(那时不知为什么,东北市场对铜锁的需求量较大,订货也爽气,而这些外地客户都喜欢聚在茶庄里喝茶,似乎是老规矩)。接到活儿后,拿到定金就去废品收购站买铜料(废铜),买回来后,在一位专业师傅的带领下学习制锁。查理林干技术活儿倒也不笨,毕竟是开过飞机的人。把一些碎铜制做成铜锁,中间有八十道工序,他慢慢地都学会了。那些日子他每天早出晚归,真的是一身铜臭气,衣服件件都像是工作服,黑乎乎的,他简直变了一个人。出门乘公交车也要计算一下成本,看看在哪里换乘最合算……所有熟悉他的朋友都不敢相信,查理林怎么会变成铜匠?
  这样干了两年,生意还不错。到1956年公私合营时,他们的厂子与其他厂合并为中心厂,查理林又成为中心厂的采购员,仍是干采购铜料的活儿。
  可是一旦离开了西洋音乐,日子久了,他还是浑身不舒服。1957年,随着国内政治空气越来越紧张,家庭舞会和派对都不方便开了,动辄人们会怀疑你们在搞什么小集团,开什么“黑灯舞会”,里弄干部要出面干涉,“问题”严重时还要在派出所过夜,第二天一早叫家里来人领回。有一次他们十几辆自行车刚从外面风驰电掣地回来,就被里弄干部堵住家门了,问他的朋友都是些什么人,在搞什么活动?
  查理林觉得自己这样出身的人,迟早要被革命“革”掉的,于是打报告申请去香港,理由是妹妹在香港,要结婚了,要他这个大哥前去当证婚人。可是这时上海和香港之间已经不可以随便往来了,需要领导和公安部门的许可。还好,半个月后,厂里公方代表同意了,党支部领导也批准了,继而上级领导也同意了,这样他才得以到派出所花五分钱,领一张赴香港的申请表。
日本《姿三四郎》的中国知音
  
  1957年查理林到了香港,这一年他的好朋友姚乃炽以及其他一些朋友,也相继离开了上海。他想想自己没有其他特长,仍旧想吃音乐饭。在香港考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丽的呼声”广播电台放唱片。这个工作太对他胃口了,一天到晚放唱片。他投入极了,不觉得这是在工作,倒觉得像在上海的音乐沙龙里。然而这个工作好是好,就是钞票太少,不足以养家。两年后,他进入香港新都城饭店,在该饭店的舞厅里当乐队领班,老板王宽成对他挺好。干了一段时间,有一天一个美国朋友来找他,说这个吹吹打打的工作不好,应当进入他所在的股票公司(IOS)工作,收入很可观。金钱的诱惑,使查理林听从了这个朋友的话,于是又干了一段时间股票公司。
  1963年,他的父亲林振彬去世了。他们三个兄弟和两个姐妹,都必须正视新的现实—开创自己的事业。查理的弟弟林秉宽首先挑起了家族事业的大梁,继承了其父华商广告公司的事业。不久在华商广告公司的旗下又开出两家分公司,一家华联,一家华美。他们三兄弟这时都集中到家族的广告业中来了,而且干得很出色,很快把华商广告公司办成了全港最大的广告公司,把原先的两家英商广告公司CATHAN和APB甩在了后边。
  查理林在其中分管电影广告,他整天奔走在各电影院和客户之间,把全港五十多家电影院(香港人叫戏园)的银幕广告全包下来了,一时生意不错,越是好电影,愿意做广告的厂家就越多。那时一部新电影出来,一般电影院集中放一个星期,每天四场。银幕上的商业广告,一分钟就是5000元,由电影院和广告公司分成。有一段时间生意好得不得了,做都来不及做。公司一个月的营业额达500万元。这是查理林在香港的一段黄金岁月。
  八十年代,他还与日本影视界建立了联系。著名的电视连续剧《姿三四郎》就是他从日本引进香港的,后来又引进了上海,引起了意想不到的轰动。从此他尝到了甜头,继续开拓,又陆续引进了许多受观众欢迎的影视作品,如《凉尘世界》等。
  查理林的钱袋一旦鼓胀起来,那根玩儿的神经又开始亢奋了。跑马、赛艇、高尔夫球、高级轿车,越玩儿越高级……小开的派头又抖出来了。他不断地更新他的“坐骑”,总共换过12部轿车。跑马没跑出什么名堂,但赛艇却赛出了成绩。在他69岁那年,一年捧回了6只奖杯!
  
  
  “怀旧金曲”的幕后英雄
  
  上海不少老人平时除了看电视,仍旧保持了多年来听无线电(收音机)的习惯。改革开放以后,一位老克勒曾感慨说:“我中学时代就喜欢听无线电,主要是听那些优美的美国乡村歌曲。解放后没得听了,时间久了,听歌的神经也麻木了。一个偶尔的机会,突然无线电里又流出了我们年轻时代的音乐,真是喜从天降,听得眼泪水哒哒滴……”
  这就是“怀旧金曲”初创时期许多老上海的心声。
  九十年代初,上海怀旧之风已经十分闹猛。上海广播电台的立体声之友节目,有意推出三十年代的经典老歌,可是苦于十年浩劫中对文化资源的破坏,上海已经找不到很多原汁原味的老唱片了。说来也巧,查理的老朋友王奕贤先生从美国探亲回来路过香港,前去看望老朋友,发现他家里竟然还保存了五六千张原版的胶木唱片,还有数千盘好莱坞电影的录像带,被盘在铝制圆筒中的原始电影拷贝也还有很多,近些年出版的光碟就更多了。
  这真是个意外的发现。王老先生问他,可不可以贡献一部分出来,放给上海的听众听听?查理:当然可以!求之不得!
  从此查理的生活中多了一层使命,他必须整天在他那高山峡谷般的音像资料中穿行,构思最佳的乐曲组合,然后按照一定的专题编成“怀旧金曲”节目,用录音带一首一首地录下,装盒备用。一旦盒子装满了,就送到上海去,供东方广播电台每周播放。如此用自己六十多年来积累的宝贝唱片,义务为大众服务,现已进入了第十五个年头!难怪老克勒们一提起查理,都佩服得连连竖起大拇指。他们都是查理的铁杆粉丝,除了前面所述,还有王庭富、周仲芬、彭国宽、张云松、贺师臣、范熙澄、陈君逸、陈远德……
  他们有时问查理:累不累?
  “还好。”
  
  丽娃河边的老人与老歌
  
  2006年年底,上海的老克勒们起劲地为之操办生日派对的时候,在繁忙和花团锦簇的间隙,查理还抽身安排了一个小节目—去华东师范大学的丽娃河边,体味那首著名的歌曲《RIVER RITA》的意境。
  同去的还有一个老克勒,是查理林的铁杆粉丝,叫朱继章(当年扬州附近仙女庙镇盐商的后代,四十年代上海华美烟草厂厂长,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他从收听怀旧金曲而认识、崇拜查理林,嗜老歌、恋旧情的习性与之同,深夜失眠的毛病也一模一样。他们都是上午11点起床,11点半至12点吃“早饭”,所以三天两头于凌晨时分通电话,有事没事也能聊上半个小时,然后在四五点钟时晕晕糊糊地睡下……只要查理林到上海,朱继章就一反常态,早晨九点也能起床了,动作也麻利了,梳妆打扮后,驱车前去蓬莱花园“护卫”他的查理。
有一天他告诉查理林,《RIVER RITA》中唱的那条丽娃河现在还在,还淌在他的母校的校园里。查理林一听,那还了得!一定要去看!
  可是他们两人眼下都已不是“好人”—一个腰脊椎出了毛病,在室内磨磨还可以,外出一定要坐轮椅的;一个听话听得明白,但讲话讲不明白
  (朱继章几年前喉咙开过刀),年龄还大查理五岁,出门要靠司迪克斯(洋泾浜英语,指手杖)。就这么两个人,要么走不动,要么说不出的人,还要从黄浦区的蓬莱花园赶去华东师大?
  不知天高地厚的他们哪管这些,嚷嚷着一定要去要去,好像他们就是丽娃河的主人!
  毕竟是福人,他们到哪里都有人帮忙。丽娃河很快就在眼前了。
  波光潋滟,林静人稀。冬日的校园也别有一番景象。查理穿着一件大红的羊毛衫,与朱继章那条绿围巾似乎配对。他们心中又回荡起那支著名的歌曲,他们轻轻地考证着歌曲与眼前这条河的辩证关系—是先有了河还是先有歌曲。考证的结果是,先有了《RIVER RITA》,在二十年代一位白俄来此办游乐场时,就把圈在游乐场内的这条美丽的小河,命名为丽娃河。
  他们兴奋得很,拍照,留念,丝毫不吃力。朱继章忽然想起了一个故事。
  查理林此行收获不小,他还听朱继章叙述了一个与丽娃河有关的故事—抗战期间,1938年,这条河边,风轻月朗,大夏大学两个青年人的生死恋情……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0-8-9 13:09:4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估计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这个节目,这是属于我们那时的经典节目,晚上总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听着《人头马怀旧金曲》,听着查理-林用老派的上海话解说西洋爵士乐的时候,那是一种无比的享受.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0-8-9 14:45:35 | 只看该作者
听过几次查理的“人头马怀旧金曲”,老派上海话很有“腔调”。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0-8-9 15:43:17 | 只看该作者
两位前辈为了自己爱好的音乐,18年当东方台的义工,可敬啊!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0-8-9 22:04: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inlei 于 2010-8-9 22:25 编辑

通过怀旧金曲节目我们认识40-60年代easy listening音乐风格的顶尖人物如Bing Crosby、Andy Williams、Frank Sinatra、Nat King Cole、Perry Como、Doris Day、Dinah Shore、Peggy Lee、Julie London等,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四五年代JAZZ音乐是当时的流行音乐,所以当时easy listening都带有浓密的JAZZ风.上述几位中以前在其他贴子中没介绍的,将陆续推荐给大家.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0-8-9 22:0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inlei 于 2010-9-11 09:11 编辑

以下转贴:
“Perry Como 是美国二战后至摇滚升起的50年代中期的最伟大的流行歌手之一。
他于1912年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在家乡的时候,是个有点小名气的会唱歌的理发师。 21岁的时候便跟随演出团四处旅行。 30年代中期,他意外的得到一家叫做Beat the band的流行电台的差事。
但终止与1942年。之后他主持了CBS电台的一个叫Super Club的节目,同时开始在好莱坞兼差。 Perry Como真正的成功开始于1945年,
当年他的单曲《Till the end oftime10周里停在排行榜的顶端,并成为当年最热门歌曲。
之后10年,他的歌曲不断进入榜单,并成绩卓越。 2001512日,Perry Como在他佛罗里达的家中,静悄悄地死于睡梦之中。

  Papa Loves Mambo 是享誉全球的曼波舞曲,当这首歌曲的乐声响起,任谁都会跟着节奏随性的摇摆身躯,情不自禁的迷上这种充满热情的,奇妙的舞蹈。
这首歌曲是美国 20 世纪深受欢迎的传奇歌王派瑞柯摩 (Perry Como) 1954年进军乐坛的首支单曲,歌曲写下全美流行单曲榜第4名的好成绩。2001年,柯摩的这首招牌曲还被选为George ClooneyBratt Pitt所合演的电影《瞒天过海》的插曲。身为义大利后裔的派瑞柯摩,他的歌唱风格中有种难以言喻的酷感与浪漫情调。柯摩的歌唱生涯中总计拥有82首进榜单曲,其中包括11首冠军曲,Catch A Falling StarKo Ko Mo (I Love You So) 都是他的招牌曲。”

我个人最喜欢他唱的And I Love You S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0-8-9 22:33:52 | 只看该作者
当年虽然听过这挡节目,不过层次还没到,这些怀旧金曲,都是发烧以后慢慢从其他渠道了解的。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0-8-10 01:33:29 | 只看该作者
84年在上海待了半年,那时候的上海就有欧美流行和古典音乐调频频道了,我大概录了几十盒磁带带回来听。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0-8-10 11:09: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inlei 于 2010-9-11 10:23 编辑

Dinah Shore 本名Frances Rose Shore,1916229日出生在美国田纳西洲的温彻斯特的一个小康家庭,父母是俄裔的尤太移民,遗传了父母的优良血统,Dianh Shore的长相非常清秀,不幸的是,2岁的时候罹患脑炎,这在当时来说是个很难治愈的疾病,但好在家人的悉心照顾,她很快恢复了健康,但一条腿却因此而落下了残疾,成为一个"瘸子".经过深入治疗,并在母亲的鼓励之下,她慢慢的恢复健康,但双腿始终无法无正常人一般行走. 母亲是个演唱歌剧的低音女歌手,从小Dinah Shore就在演唱方便天赋甚高. 8岁时,他们举家搬到了纳什维尔,因为腿部的残疾,她开始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好胜心极强的她在各个领域都力求做到最好,不管是在体育还是在她钟爱的音乐方面. 她对音乐的热忱在读中学时慢慢显露出来,她借机参加各种歌剧的业余演出,演唱渐渐成为她生活和学习的中心.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到了一个在电台主持音乐节目的机会,那算是Dinah Shore第一次和音乐的正面接触. 在电台工作期间,她演唱了一首歌曲"Dinah"被当时一位知名的电台主持人Martin Block发现,他不记得演唱者的名字,所以就称呼她为"Dinah girl" ,这个名字于是不径而走. 很快Dinah Shore得到了和 RCA Victor records的一纸和约,正式成为歌手,她的第一首单曲 "Yes, My Darling Daughter." 也很快成为炙手可热的传唱之作. 而真正到了20世纪40年代,她的声音才被Eddie Cantor注意到,源于Dinah Shore的一张专集"Time to Smile" ,她优雅而略带美声的演唱和其他爵士女歌手显然不同,如果说,大部分的爵士女歌手的演唱容易让人联想到烟雾缭绕的酒吧的话,那么Dinah Shore的演唱应该出现在衣香鬓影的剧院里. 正当她的演唱和电台主持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二战爆发了,Dinah Shore在她的电台节目中演唱和介绍了许多激励人心的歌曲,成为当时军队士兵最喜欢的歌手之一,在和Bing Brosby,Bob Hope一起工作的这段时间里, 他们一起为即将出征的士兵们办了很多出色的演出,而她的唱片也成为热销的产品."Blues in the Night" and "I'll Walk Alone" 也登上了流行榜的榜首位置. Dinah Shore在二战期间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赞美,她不单在美国本土演出,甚至去到欧洲各国为军队做表演,法国现在还有一座桥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就在这期间,她遇到了即将随军表演的年轻演员George Montgomery,他们于194312月结婚,George returned退伍之后,他们在洛杉矶定居了.1948,他们有个属于自己的一个女儿Melissa,1954,他们又领养了一个儿子John David,并搬到了比佛利山庄居住. 19世纪50年代,Dinah Shore开始活跃在电视屏幕上,除了参与Ed Wynn Show还客串了好友Bob Hope的首个电视秀. 她自此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明星,并在1955年赢得了她的首个电视艾美奖. Dinah Shore1989年重新出现在电视中,主持一个谈话性节目"Conversation with Dinah".她持续举办个人小型的演唱会,和一些慈善演出,以及体育活动. 她的活力似乎无人能及. Dinah Shore1994224日由于癌症去世.人们对她的评价只有一句 "Dinah Shore - loved by all who knew her and millions who never did ."

黛娜.肖 / 黛娜浅唱.普列文轻弹
DINAH SHORE / Dinah Sings, Previn Plays
下面张专辑灌录时,白人爵士歌手黛娜肖因为电视综艺节目「Dinah Shore Chevy Show」的主持工作,大大走红于美国。在节目上她那种让人平静、带点蓝调风格的演唱,有着其吸引人的魅力。因此Capitol 唱片公司相中她的歌声,前后共邀请她灌录四张专辑,其中有两张都是由普列文担任钢琴主奏,偶尔加入一点打击乐器。这张「Dinah Sings, Previn Plays」是其中的第四张。她在四0年代因为灌录了好几张畅销的爵士单曲而成为巨星,到了六0年代时,她的地位如日中天,是当时全美最炙手可热的巨星,也是第一位脱离大乐团附属歌手身份,经营自己演唱事业的爵士歌手。她在1951 年开始主持电视综艺节目,一直到1980 年代,可以说是最长青的爵士天后。她的唱片在四0年代是最畅销期,到了五0年代,因为电视节目的关系,反而让观众对她的歌声习以为常,唱片销量也不如以往。她适时转型,从事更精致的爵士演唱,以有别于她在电视上的处理。这份录音中,她选唱了熟悉的爵士老歌,但却在普列文的处理下,呈现出更丰富而细腻的面貌。片中多半的歌曲只有普列文的钢琴伴奏,但偶尔也会加入普列文的老搭档Red Mitchell Frank Capp 的合奏,但始终他们都维持淡淡的伴奏,而以黛娜.肖的歌声为主。在这张最新母带处理的重发专辑中,加了四首原专辑中没有的歌曲,包括最后一首只有钢琴和黛娜.肖合作的「The Man I Love」演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0-8-10 11:31:31 | 只看该作者
普列文是少有的横跨爵士和古典两大领域的音乐天才.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0-8-10 15:41:24 | 只看该作者
本人最爱Andy Williams,暑假叫朋友从美国带了本他的自传。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6 10:26, Processed in 0.029473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