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1432

查看

76

回复
返回列表

go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及其录音

1#
发表于 2011-3-6 15:23:5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德彪西(1862-1918)是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钢琴作品在德彪西音乐中占有很大比例。受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德彪西强调光与色的瞬间印象,发展了新的技巧,丰富了和弦与和声的运用,逐步形成了一种精巧飘逸的独特风格。现在他的许多钢琴作品仍然经常出现在音乐会上,或者作为教材被广泛使用,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1-3-6 15:24:27 | 只看该作者
 一、德彪西的钢琴作品的创作概况
  
  德彪西的钢琴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884-1890年为创作初期,1890-1910年是风格成熟时期,1910-1918年为晚期。德彪西早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受到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以及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影响,作品带有后期浪漫主义风格的痕迹。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有:《阿拉伯风格曲两首》,运用了中古调式,旋律上吸收了五声音阶的因素。《贝加摩组曲》(1890),包括前奏曲、小步舞曲、月光、帕斯比叶舞曲。《月光》和声变化丰富,音乐朦胧飘忽,描绘了清冷的月光透过轻轻浮动的云,洒在平静的水面上的画面。这是他的早期作品中唯一带有描绘性标题的一首乐曲。这一时期德彪西在继承浪漫主义音乐传统风格的同时又有探索创新,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已初现端倪。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1-3-6 15:24:46 | 只看该作者
他的中期作品逐步摆脱了对前人的模仿,开创了新的创作道路,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特点。中期作品主要有:《为钢琴而作》(1901年),包括“序曲”、“萨拉班德”、“托卡塔”。“萨拉班德”规模宏大,是具有古代风貌的舞曲。《欢乐岛》(1904)A大调,4/4拍,是他一生最快乐时写的,音乐活泼欢快,技巧辉煌。此曲受法国画家瓦脱的名画《开往西代尔岛的航船》的启发而作,是德彪西风格在这一时期的缩影。麦勒斯认为欢乐岛“是德彪西生平最美妙的作品。”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1-3-6 15:25:10 | 只看该作者
《版画集》作于1903年,包含3首曲子,“塔”、“格拉纳达之夜”、“雨中花园”。它们分别展示了东方、西班牙和法国的奇妙风景,充满了浓郁的异国情调。第一首“塔”是德彪西的一个东方式幻梦,印尼爪哇音乐给了他创作灵感。第二首“格拉纳达之夜”以哈巴涅拉舞曲节奏为基础,带有明显的西班牙风格。它得到西班牙作曲家法雅的赞誉,描绘了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纳达城夜幕降临后的迷人景色。第三首“雨中花园”是首托卡塔式乐曲,它以两首古老的法国民歌为素材,描绘了一个小孩从窗户向外观看花园里下雨的情景。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1-3-6 15:25:27 | 只看该作者
两集《意象集》进一步创造出新的和声语言,奠定了印象派钢琴音乐风格的基础。它分为两集,第一集作于1905年,第一首是著名的“水中倒影”,它富有梦幻和静寂,表现了水与光的千变万化。第二首是“向拉莫致敬”,缓慢庄严的萨拉班德舞曲风格,庄重但不拘谨,偶尔有甜美的音调,表达了对拉摩的崇敬。第三首曲子“运动”描绘黄蜂围绕蜂罐飞舞,作于1907年的《意象集》第二集也包含3首曲子:第一首是“林中钟声”,表现透过树叶传来的遥远钟声。第二首“月落荒寺”,大部分由缓慢、平行和弦构成,表现出东方式的静寂朦胧。第三首 “金鱼”,作家观看漆器上的金鱼受到启发,表现了鱼的游动和水面的闪光。《儿童园地》(1908年)是德彪西为她的女儿创作的,由6首钢琴小品组成,音乐语言精炼集中,丰富多彩,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世界。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1-3-6 15:25:53 | 只看该作者
德彪西的24首前奏曲是印象主义音乐的精华,是作曲家创作巅峰时期的作品。它的每首曲子都写有标题,但更侧重于暗示和象征,给了演奏者和听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前奏曲》第一集创作于1910年,共12首曲子:1.德尔斐的舞女( bB大调),音乐节奏沉静缓慢,时而表现出神秘性。2.帆(无调性),全曲除了6小节是五声音阶外,其余都是全音音阶。3.平原上的风( be小调),采用托卡塔手法,表现飘浮不定的风。4.暮色中声音和芳香(A大调),它的标题来自于波德莱尔的一首诗的第三句,作曲家通过精致的和声表现出一种忧郁和倦怠。5.安那卡普里的山丘(B大调),是德彪西仅有的一幅描写在意大利逗留时的音乐图画,以自然音阶、传统和声为主,加入民歌的旋律片断,音乐明朗欢快。6.雪上足迹(d小调),表现西西里冬季的风景,给人疲惫不堪的感觉,仿佛在雪地上行走,每迈出一步都很吃力。7.西风所见( #f小调),表现的是飓风和大海波涛汹涌的景象。8.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bG大调),是前奏曲集中最简易通俗的一首,采用五声音阶连续和弦的创作手法,颇具东方色彩。9.断续的小夜曲( bb小调),乐曲左手伴奏部分模仿西班牙吉它的演奏,带有西班牙风格。10.沉没的教堂(c小调),是前奏曲集中篇幅最长的一首,根据法国北部布列塔尼半岛上的民间传说写成,富有幻想和神秘色彩。11.帕克小舞( bE大调),富有飘忽不定的意境,以带附点的跳跃节奏贯穿全曲。12.游吟歌手(G大调), 受到美国爵士乐的影响, 音乐的节奏独特,表现马戏团里的滑稽场景。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1-3-6 15:26:18 | 只看该作者
德彪西的晚年受到战争和健康方面的影响,创作数量明显减少,创作随意性有所减弱,逐渐进入新古典派的领域。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为两架钢琴而作的《白与黑》、《前奏曲》第二集、《十二首钢琴练习曲》。《前奏曲》第二集 创作于1913年,共12首曲子: 1.雾(C大调),充满朦胧带有飘浮感的意境。2.枯叶( #c小调),描写深秋的风景,树叶变得枯黄,纷纷飘落下来。3.维诺之门( bD大调),哈巴涅拉的固定节奏贯穿全曲,表现出光线明亮的围墙与建筑物内的阴暗处所产生的强烈对比。4.善舞的女郎( bD大调),描绘了精灵和仙女们神话般的世界。5.石楠树( bA大调),运用简单的和声语言,表现出淡淡的乡愁。6.乖僻的木偶“将军拉文”(F大调),这里的拉文将军是一个步态僵硬的木偶,作曲家通过独特的节奏把拉文将军表现得活灵活现、幽默滑稽。7.月色满庭台( #F大调)。8.水仙女(D大调),它的主题出自北欧的民谣,音乐色彩幽暗而神秘。9.向斯毕克微克先生致敬(F大调)。10.埃及古壶(d小调),它的标题是一种形状像瓶子顶盖上有头像的埃及古物,德彪西在作品中寄托了一种哀思,仿佛在旁观参加葬礼的游行队伍。11.三度音程的变化(C大调),三段体结构,标题借用了钢琴演奏中的技巧术语,除中段的插部外,十六分音符的无穷动一直持续着。12.焰火(F大调),描绘了在广场上放焰火庆祝节日的盛大场景。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1-3-6 15:26:43 | 只看该作者
《十二首钢琴练习曲》出版于1915年,这是德彪西最后的钢琴作品,为纪念肖邦而写,每一首都针对不同的训练课题。1.为五指而作,C大调,主要在白键上练习各种音阶。2.为三度音程而作,既要手指独立动作,又要灵活地转指,并保持连贯。3.为四度音程而作,四度音程为基础的和声,加上类似五声的旋律线,更像一首幻想曲。4.为六度音程而作,要求双音上升部弹得十分连贯。5.为八度音程而作,音乐欢快,奔放无羁。6.为八度指法而作,音乐轻巧连贯,演奏时要避免颗粒性的声音。这首练习曲基本上是以4音为一组的小规模形式组成,两手快速交替进行。7.为半音阶指法而作,快速音流弹得平滑均匀,连接无缝隙。8.为装饰音而作,旋律带有许多装饰音,这种高度的装饰性是德彪西常用的一种创作技法。9.为重复音而作,托卡它式的断奏练习。10.为对峙的响亮声而作,音色对比的练习。11.为复合琶音而作,降A大调,音乐华丽流畅。第1至6小节注意声部的层次,左手用半连奏方式触键,右手高声部和中声部用连奏方式触键,突出上声部的旋律,做好旋律音的保持。第28小节应严格按谱面记号做mf和渐强,与前面音量对比出来。此曲最后一个音需保留长点,用上弱音踏板。12.为和弦而作,音乐坚定有力,是训练和弦力度和跳跃准确性的很好教材。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1-3-6 15:27:10 | 只看该作者
二、德彪西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德彪西率先打破了浪漫主义音乐传统,在作曲技法、钢琴演奏技巧、风格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新的探索。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印象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出现在法国绘画界,随即影响到其他艺术邻域。印象主义的音乐创作与印象主义绘画原则相同。德彪西认为音乐不再是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段,而是用来描绘直觉印象。因此他创造出一系列新的音乐表达方式:简短的主题、无解决的和声、平行和弦、调性自由转换、特殊的踏板效果等,使他的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朦胧的意境、色彩斑斓的和声与丰富的声音色彩变化。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1-3-6 15:27:39 | 只看该作者
德彪西作品的演奏风格有下列六大特点。1.强调光与色的瞬间印象、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作品以描绘大自然为主,如《原野上的风》、《枯叶》、《水中倒影》等都是一幅幅用音乐来表现的图画,他被称为“钢琴画家”。2.声音是演奏德彪西作品时的第一要素,要尽量避免敲打性的音响,纯净透明、柔和朦胧,尽可能把声音延长,是演奏德彪西作品的基本音质。3.声音的力度主要在弱的范围中变化,在轻的范围内做出多种力度层次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要弹出很弱的声音,手臂力量不能完全放下来,撤掉部分手臂的自然重量,感觉手臂自然地飘浮在空中。4.色彩是演奏德彪西音乐的重要因素,色彩通过音色变化获得,细心的倾听并控制弹出的每一个声音。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一般有二到四个声部层次。著名钢琴教育家朱工一教授曾说过:“德彪西的作品不能弹得太富有激情,要注意音色变化,色彩要丰富,这是画面的需要。”5.触键上的特点:手臂、手腕完全放松,将大臂的重量传到指尖,用指面触键,感觉像用手抚摸琴键一般,避免任何打击性音响;触键方向多用勾、摸、抓等接近水平的方式,避免垂直的下键,消除高抬指的动作;下键速度要慢,尽可能地将声音延长,产生共鸣。即使强奏时,声音同样柔和、连贯,仅仅是音量大些。德彪西曾要求学生想象键盘上有一层丝绒或毛皮,弹上去很舒服。6.踏板的运用很重要,要非常细腻地使用三个不同的踏板,如不用踏板,就不能弹出流畅多变的、音色混合的特定效果。首先要谨慎地使用右踏板,根据低音、和声、节奏换踏板,有时还要根据需要使用颤音踏板。同时,德彪西的作品中大量使用弱音踏板以及中踏板,起到了改变音色的作用。我们依靠弱踏板的几个不同层次配合触键,可以使声音发生变化。总之,要根据不同的音响色彩与音乐层次的要求,灵活地使用踏板。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1-3-6 15:28:27 | 只看该作者
下面试以其两首典型代表作品作简略分析。
  (一)《水中倒影》
  乐曲一开始速度平稳,非常安静,pp的力度,使用弱音踏板。在左手低音五度持续音程上,右手出现二级和弦和减三和弦的反复进行,第一主题在中声部出现,犹如静静流水中的倒影。左手低音要用上手臂力量,贴键缓缓弹出深沉的音色,中声部旋律要透出来。右手和弦递进的声部注意层次感,手掌绷紧,尽量做到水平触键,并借助腕部进行力量缓冲和转移,声音柔和、连贯。延音踏板两小节一换,渐强渐弱的幅度不要做得太大,保持安静。25小节,分解和弦琶音像一阵微风吹过水面,水面上发出闪烁不定的光。中声部旋律是第二主题,稍突出些,亮一些,力量随着手腕的移动传到指尖,触键仍然是轻柔的。高声部的分解和弦琶音要弹得清晰连贯,轻而不虚,保持PPP的力度。谱上的半连音记号,可以弹得稍快些,仿佛水面上的涟渏逐步扩大。25小节-34小节为了保持住低声部的降A音要用持续音踏板。36小节,第一主题再次出现,和声更加丰富,织体比前面更加流动,注意手指贴键,用抚摸的方式来演奏,踏板比开始踩得浅。44小节开始,按谱面要求做出渐强,音乐逐步活跃起来,左手的八度不要一开始就弹得太响,要层层深入有倾向性。49小节,流水不再像以前那样平静,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粼粼波光,音色明亮、光彩,熠熠生辉。这里要求用指尖触键,下键快些,注意力度层次变化,踏板留住左手低音。双手交替的琶音进行应弹得流畅清晰,不能出重音,做好句子的起伏。51小节进入全曲高潮部分,第二主题在高声部出现,力度越来越强,仿佛水面荡起层层波澜。要求手指贴键,运用手臂力量弹出 mf—f—ff 的力度变化。德彪西虽然在此处运用较强力度层次,但并不是敲击的声响,而是一种饱满、明亮的声音色彩,不能弹成李斯特式的强奏。进入尾声后,音乐缓慢而安静。琶音不要弹得太慢,和弦贴键轻轻推下去,力度逐渐减弱,声音柔和、纯净,似乎很遥远,好像是远处森林里传来的狩猎声。82小节,主题又出现了,应根据和弦变换来换踏板,82小节-87小节踏板两小节一换,88小节-91小节踏板1小节一换,最后4小节用一个踏板。在演奏中注意,并不是所有弱奏处都要使用弱音踏板,很多时候需要手指来控制。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1-3-6 15:28:53 | 只看该作者
全曲除高潮部分力度较强外,大部分都采用了ppp、pp或p的力度。其中包含了许多渐强渐弱的细微变化。要在弱的音响中弹出多种力度变化,是比较困难的。首先演奏者 要有丰富的在内心想象力,依靠内心听觉,在演奏前先“听”到作品要求 的声音,然后再用相应的演奏方法来实现它。这种内心听觉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想象才能弹出千变万化的音色。同时,要用耳朵仔细倾听鉴别弹出的音响是否符合你想要的声音效果。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8 02:37, Processed in 0.025223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