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39824

查看

278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109#
发表于 2009-8-21 03:30:05 | 只看该作者
22.EMI 7243 5 75416 2 6 梅纽因50年代版

因为职业病,梅纽因在40年代技术就出现下滑,在50年代有所回升,但已不复30年代之勇。梅纽因曾这样谈到巴赫的音乐:我演奏了一辈子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其音乐之纯洁表达了我们最高境界的伦理道德,我们最高尚的品行,我们最圣洁的情感。巴赫的音乐使我们摆脱低下的自我,他以一个与自己和神和谐相处的人的身份向我们娓娓诉说,并且反映了一个建立了信仰和安全的社会的韵律。这是雄踞人类发现与发明之颠的音乐。这版50年代小无虽然不能和30年代版相比,但还是具有相当水准的,因为此时梅纽因状态有所回升。虽然技巧衰退,但音乐修养弥补了不足。

使用道具 TOP

110#
发表于 2009-8-23 07:35: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1#
发表于 2009-8-23 07:36:02 | 只看该作者
23.DHM GD77043 库依肯80年代版

当今古乐大师希吉斯瓦德·库依肯(Sigiswald Kuijken)也录有两版小无,两版评论界评论都很高。这版录音已经很好,但比第二版还是差了不少。“他是比利时著名的当代乐器演奏大师家族里面最著名的一位。他详细地研究了早期乐器演奏技巧和作品诠释。并由此提出,小提琴的最正确的演奏方式,不是将琴夹在下巴下,而是自如地搁在肩膀上。这种方式在其失传了二百余年后,被库依肯发掘并倡导,这对所有小提琴音乐作品的真实演绎和完美体验起了极巨大的影响。这种演奏方式从70年代初开始为越来越多的演奏家所接受。另外,巴洛克大提琴不是支撑在木栓上的,而是被紧紧地固定在演奏家的双腿之间。”。除了独奏,库依肯还组建了拉珀逖特巴洛克乐团。乐团的命名和架构参照了吕里组建的路易十四宫廷乐队。在古乐界鼎鼎大名。库依肯的小提琴使用的是羊肠弦,这样产生的音调要柔和温润得多,追求本真,也是对巴赫小无的一种探索。他的巴赫小无是古色古香的,琴声幼细。库依肯的小无在技巧和节奏等方面与现代小提琴的演绎不同,他们追求的也许是最本真的演绎。这是非常有个人特色的版本,即使是与现代乐器版比较盲听,也很容易识别。

使用道具 TOP

112#
发表于 2009-8-24 07:3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3#
发表于 2009-8-24 07:38:57 | 只看该作者
24.DHM 05472 77527 2 库依肯新版小无

如果你是古乐迷,又是巴赫小无迷。我会向你强烈推荐2001年版库依肯巴赫小无。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古乐版巴赫小无。这个新版比旧版更完美,声部更清晰,琴声更动人。希吉斯瓦德•库依肯是古乐运动的先驱。库依肯与德国的DHM、以及本土的比利时ACCENT、日本DENON等世界一流唱片品牌合作,创造了辉煌的唱片历史。听库依肯的新版巴赫小无,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旅程。他的音乐犹如冬日窗台上的阳光,温暖而晶莹。琴声高贵而亲切,令人深深着迷。听库依肯的巴赫小无,仿佛有时光倒错的感觉,我们仿佛回到巴赫时代。青绿的山峦,静静的溪流。然后让你的脚步停留在三百多年前的一座教堂前面,聆听教堂窗口飘出的古朴美妙的弯弓小提琴声。看到孩童在教堂里歌唱,教士在乡间漫步和思索。还有蝴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天使在歌唱和飞翔……..这就是伟大的巴赫带给我们的爱和欢乐。

使用道具 TOP

114#
发表于 2009-8-25 05:0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5#
发表于 2009-8-25 05:03:12 | 只看该作者
25.ASTREE E 8678 霍普金森.史密斯鲁特琴版

再介绍一个古乐版,霍普金森.史密斯的巴洛克鲁特琴版小无。鲁特琴(LUTE)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最风靡的家庭独奏乐器。他的源起与名称来自于阿拉伯人的 “Al’ud”, 约在9-10世纪间经由回教徒传入欧洲, 阿拉伯文ud原意为木头, 这种梨型的拨弦乐器,与中国的琵琶, 乃至日本的biwa有着共同来自西亚的源头, 中世纪的鲁特琴仅有五组琴弦, 用羽毛制成的拨子弹奏, 因此, 大都是以合奏的方式演奏舞曲或作歌曲的伴奏。在天使的手中, 鲁特琴象征天堂的美, 进一步, 他象征和谐, 历史上, 鲁特琴充满了象征的意义,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中, 可看出鲁特琴在艺术中独特的地位。历经19世纪的沉寂之后, 鲁特琴在20世纪后半期, 逐渐复兴, 其中有相当的原因是唱片工业的兴盛所致。霍普金森.史密斯是美国鲁特琴演奏家。1946年出生于纽约。青少年时期曾弹奏过吉他,并自学了鲁特琴。后进入哈佛大学学习音乐学,1972年毕业。次年至欧洲进一步深造鲁特琴,曾在加泰罗尼亚(Catalonia)随普霍尔(Emilio Pujol)、在瑞士随多姆鲍伊斯(Eugen Dombois)学习。1970年代中期起,在一些早期音乐乐团中演奏,他是 Hespèrion XX 乐团的发起人之一,曾与维奥尔琴演奏家萨瓦利有过10年的合作,这使他取得了丰富的室内乐经验。1980年代中期开始专注于早期弹拨乐器,包括比尤埃拉琴(vihuela)、文艺复兴时期的鲁特琴、西尔伯琴(theorbo)、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吉他以及巴洛克鲁特琴等。鲁特琴版本的巴赫无伴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琴声清脆,轻重有度,听来别有一番滋味。鲁特琴最令人著迷的是其银铃般的音色, 非常类似现代的吉他, 但声音却相当不一样, 低张力的羊肠弦加上梨型音箱特殊的共鸣, 造就出无比丰富细致的音响, 是吉他所无法取代的。

使用道具 TOP

116#
发表于 2009-8-25 08:0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7#
发表于 2009-8-25 08:12:26 | 只看该作者
集传统之大成:巴赫对音乐史的贡献(先看些别的,稍后继续小无)

尽管巴赫写有大量优秀的管弦乐、协奏曲、室内乐,但他在器乐方面的最重要成就主要还是体现在键盘音乐上。要了解巴赫键盘音乐的杰出成就,就必须把它们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中去考察。
音乐史发展到巴罗克时期,器乐才第一次达到了与声乐并驾齐驱的地步,特别是18 世纪以来,器乐创作更加繁荣,并达到高峰,这是与当时乐器制作的进步和演奏技术的提高分不开的。
巴罗克时期,主要有三类键盘乐器、即:管风琴(organ )、哈普西科德(harpsichord)以及克拉维科德(clavlchord)。现在,人们又把后两种统称为古钢琴。
这个时期除了管风琴以外的所有键盘乐器被称为键盘弦乐器。克拉维科德是用铜楔击弦的键盘乐器,它有品式和非品式两种;哈普西科德是用羽管或皮制管片拨弦的键盘乐器,音量大于克拉维科德,但无强弱变化。
要注意的是Harpsichord 既指一种乐器也指一个乐器族,这种情况就像violin 既指小提琴也指提琴族(包括小、大、中提琴)一样。作为一个乐器族,Harpsichord 包括维吉那(virginals )、斯皮内(spinet)。哈普西科德(harpsichord )三种乐器。
哈普西科德原来只有一层键盘,17 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两层键盘的哈普西科德,这样可以获得音色对比。维吉那、斯皮内都是一层键盘,而且型制相对较小。不过,double virginals 是专指两层键盘的维吉那。
由于中文译介的不同,可能使某一种乐器有几个不同的名称,比如,哈普西科德也常译成羽管键琴、大键琴、拨弦古钢琴等名称,克拉维科德也有译成击弦古钢琴的。

使用道具 TOP

118#
发表于 2009-8-25 08:13:04 | 只看该作者
另外,在巴罗克时期,钢琴也已经出现。1709 年,巴赫二十四岁时,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克利斯托福里(1655—1731)制作的第一台钢琴问世,从钢琴的英文名字(pianoforte)也可以看出,钢琴与先前的键盘乐器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奏出强弱变化。此后,能工巧匠研制钢琴者甚为踊跃,其中德国著名的乐器制造家西尔别曼也在1726 年制造出自己改进的钢琴,征询过巴赫的意见,巴赫由于觉得键盘过重、高音不够明亮等缺点而不满意。
二十多年后的1747 年,巴赫在波茨坦腓特烈大帝宫廷中又弹奏了进一步改进后的西尔别曼钢琴,这一次他表示满意。但我们必须知道,那个时代几是羽管键琴的天下,巴赫几乎没有为钢琴写过作品。
由于巴赫时代所处的德国是一个灾难深重、四分五裂的国家,当时的市民阶层往往以宗教作为精神支柱,向往着神界王国的彼岸世界,因此,巴赫的管风琴音乐主要是他宗教世界观的反映,而古钢琴音乐则比较世俗化,并且有着亲切动人的特色。
管风琴是一种形体很大的键盘乐器,虽然只是一人演奏,但音域之广、音色变化之多、音量变化之大,可以与一个大型管弦乐队相比。在巴罗克时期之前,器乐是附属于声乐的,到了巴罗克时期,器乐才开始与声乐平起平坐,而管风琴音乐又是最早脱离声乐独立发展的器乐,十六世纪的宫廷和教堂里就出现了一批致力于键盘音乐的管风琴师。巴赫博采众长,把德国管风琴音乐推向了高峰,成为巴罗克高峰时期的管风琴大师。他一生作有各种体裁的大量的管风琴曲,从性质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宗教“性管风琴曲,这是为教堂礼拜所写的乐曲,多为圣咏改编曲;另一类是世俗性管风琴曲。主要包括众赞歌幻想曲、前奏曲、变奏曲、赋格、托卡塔、帕萨卡利亚等,他还把维瓦尔迪的小提琴协奏曲改编成管风琴协奏曲(BWV593,594 ,596 )和哈普西科德协奏曲(Bwv972,973 ,975 ,978 ,980 ),加强对位,补充内声部,并施加旋律装饰。

使用道具 TOP

119#
发表于 2009-8-25 08:13:44 | 只看该作者
17 世纪末是钢琴音乐史(古钢琴阶段)上新的里程碑,矗立起这块里程碑的伟大人物有德国的巴赫、亨德尔、意大利的古钢琴家斯卡拉蒂以及法国拨弦古钢琴乐派的第二代音乐家库普兰、拉摩。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巴赫,他是西方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伟大音乐家,也是钢琴音乐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如果说巴赫以前的古钢琴音乐家的功绩主要在于奠定了古钢琴的形式基础(如前奏曲、托卡它、赋格、组曲、变奏曲等)和创造了一整套古钢琴的表现手法(如快速音阶型走句、分解和弦、分解八度音型、装饰音、复调技巧等)的话,那么,巴赫的成就则不仅仅是将这些形式在钢琴的复调音乐领域内发展到空前完美、成熟的高度,更重要的是他第一次赋予这些形式以深刻的思想感情内容,用严密工致的外部形式来表现人的丰富内心世界,这是钢琴音乐史上的第一次突破,也是巴赫的伟大之处。
巴赫自幼浸染于家族深厚的音乐传统,很早就学习古钢琴并深入钻研17世纪德国管风琴大师的优良传统,而且,他就十五岁走上谋生之路,参加教堂唱诗班,以后又先后在阿恩斯塔德、缪尔豪森、魏玛等地任教堂管风琴师、宫廷管风琴师、乐长、和合唱指挥等职,因此,管风琴音乐对他的古钢琴音乐,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例如,管风琴音乐中那种宏伟、庄重、深刻的音乐风格以及作曲家虔诚专注、沉思冥想的气质往往在他的古钢琴赋格曲体现出来;管风琴音乐中即兴式的表现手法以及富有悲壮气概的音流也在古钢琴的《D 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巴赫吸取了意、法、英等国古钢琴音乐和小提琴音乐的特点,例如意大利小提琴家维瓦尔地音乐中富于动力性的线条运动及节奏感,法国拨弦古钢琴典雅的装饰音,英国维吉那琴乐派的炫技音型和变奏手法等都可在他的古钢琴曲中见到。

巴赫从1717 年起曾在克藤住了六年,担任宫廷乐长和钢琴师,1723 年起在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任管风琴师和宫廷乐长,长达二十七年,直至1750年去世。他的大部分古钢琴作品都是在克藤和莱比锡时期完成的。如今,他的这些大量的古钢琴作品,已经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如果说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是源自意大利的协奏曲形式与德国传统的复调音乐艺术巧妙融合的结晶,那么他的四部《管弦乐组曲》则是德国民间舞蹈音乐与华丽洗练的法国宫廷音乐的结合体。在这里、极易流于外在虚饰浮华的法国宫廷音乐被巴赫注入民间舞蹈音乐蓬勃旺盛的活力,而朴素的民间音乐又被巴赫提升为艺术的精品,这就是巴赫《管弦乐组曲》的最本质的特征。
虽然巴赫最擅长的是键盘音乐,但他会演奏包括提琴在内的十几种乐器,在他20 岁前后通过抄写和改编维瓦尔迪的作品,他不仅学会了独奏协奏曲和大协奏曲的写作,还熟悉了各种弦乐的表现手法,包括学到了把回归曲式与赋格统一起来的绝活,十几年以后,在他的《双小提琴协奏曲》和《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这四部《管弦乐组曲》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些技法,使这些作品以及其它作品成为管弦乐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其意义可以同贝多芬的交响曲相提并论。
协奏曲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其实随着历史的演变,“协奏曲”一词的含义是不同的,它大致包括“教堂协奏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等。

使用道具 TOP

120#
发表于 2009-8-25 08:14:25 | 只看该作者
巴赫时代协奏曲的主要形式是大协奏曲。当时的大协奏曲采用三个或更多乐章的结构,在乐器编制上包括两组乐器:一是独奏乐器小组,通常由两把小提琴与通奏低音组成,称“主奏部”或“独奏部”;一为弦乐群,由一个小型弦乐队(后来也有时加入一些管乐)组成,称“协奏部”或“全奏组”。
两组乐器彼此交替竞奏,间或合奏,一唱一和,互争胜长。巴赫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就属此类。
室内乐通常指由少数演奏者演出的重奏曲。原指在皇宫内室和贵族家庭演奏、演唱的世俗音乐,以别于教堂音乐以及剧场音乐。
室内乐不同于管弦乐,前者每一个声部由一人演奏,后者每一个声部则由多人演奏。按声部或人数的多寡,室内乐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直至九重奏等多种形式。因所用乐器种类的不同,室内乐又有单纯弦乐器演奏的重奏和弦乐器与钢琴、管乐器等混合演奏的重奏之别。
十八世纪以后,随着市民阶级的兴起,演奏场地从宫廷走向音乐厅,听众人数逐渐增多,室内乐的概念已由专指重奏曲而扩大到包括独奏曲、独唱曲(限于少数乐器伴奏者)和重唱曲等在内的更广泛的范围。
巴赫时代,室内乐的主要形式是三重奏和独奏奏鸣曲。前者由四人演奏: 两个高声部由小提琴、双簧管或长笛担任,低声部由大提琴或大管担任,第四个声部是哈普西科德或管风琴演奏的和声背景;后者由三人演奏:独奏一人,数字低音二人。
巴赫写有大量室内乐,包括:六首小提琴与大键琴奏鸣曲、三首大提琴奏鸣曲、三首长笛奏鸣曲、三首长笛与数字低音奏鸣曲、四首三重奏奏鸣曲、音乐奉献以及赋格艺术。
另外还有一批弦乐史上重要的作品,包括:被称为提琴家的“旧约全书”的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和组曲、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等。
巴赫的声乐作品主要包括康塔塔、清唱剧、弥撒曲等。
“康塔塔”的意大利文原意是指为歌唱而用的作品,以区别于为器乐而用的SONATA,17 世纪初,康塔塔具体所指的是单声部或两声部的歌唱音乐,后来经过作曲家的大量创作实践,成为由几支宣叙调或者几支咏叹调组成的歌唱套曲形式,它和当时的歌剧在结构上十分相似,虽然不像歌剧有什么故事情节,但也用情绪的表达、气氛的渲染来造成某种戏剧性,康塔塔通常只是在音乐会上演出。到了十七世纪中叶,德国作曲家开始热衷于创作康塔塔,基督教氛围浓厚的德国对宗教康塔塔的需求量很大,作曲家在每一个季节、每个节日及每个礼拜,都要为各地教堂的基督教仪式写作新的作品。另外,作曲家还要应付世俗的需要,为庆祝生日、继承遗产或者描述社会日常生活的各种“世俗康塔塔”。从此,康塔塔在德国的音乐传统中成为一种重要的形式体裁。康塔塔有为独唱所作,有为合唱所作,而一般的康塔塔是独唱、重唱、合唱的混合,成为声乐、器乐结合的多乐章套曲形式,乐队有时是独立的段落,有时为声乐助奏。康塔塔与中国的大合唱体裁特点十分相近,因而康塔塔在中国曾被译为大合唱。
巴赫创作的康塔塔有两类,一类是教堂康塔塔,一类是世俗康塔塔。
巴赫的前辈们,正像巴罗克时期欧洲的其他作曲家一样,依旧延袭着文艺复兴时期的传统创作观念,他们对音乐价值的判断,并不在意于形式上的创新,而是最大限度地追求接近传统。在写作类似教堂康塔塔这类宗教音乐时,有直接的目标指向,即完成宗教功能,因此,一切要符合教堂情境的需要,有利于教友理解圣经的内容。至于作曲家的个人意志和表现意愿,必须听从于宗教的整体使命,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在相同条件下,彼此显示、相互比赛各自的作曲技巧。然而,杰出的作曲家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运用自己的创作天才,既受传统模式制约,又能摆脱与超越它,从而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巴赫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他在不违反传统宗教康塔塔写作规则的前提下,在与前辈和同辈人的竞赛中,集传统之大成,将宗教康塔塔的典型范式融化于自己个人的巧妙设计和创造之中、使康塔塔这种体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巴赫共创作近三百首教堂康塔塔现存一百九十五首,大多以赋格式的合唱开始,随后是一系列的宣叙调和咏叹调,最后以众赞歌结束。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4 04:56, Processed in 0.041368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