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1222

查看

15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zjize

109#
发表于 2016-1-8 11:29:38 | 只看该作者
68. 雨果
这部马丁.斯科西斯的唯美怀旧的电影中,Shore当然配上了如轻音乐一般的配乐,手风琴、口琴加上乐队的效果真的可以刻画出极美和怀旧的感觉的。(同样的情况可见天使艾美丽的配乐)

使用道具 TOP

110#
发表于 2016-1-11 13:54:07 | 只看该作者
69. Rich in Love
这是我的第一张他的配乐,也就是这两张碟,让我知道有名配乐家叫乔治.德勒希。
乔治.德勒希的音乐弦律总是美得令人窒息,在他的天鹅之歌里,我们可以在每一段音乐中感受到他的音乐之美,之动人!开始的长笛写得极美。德勒希的作品总是浪漫、温馨、动听,旋律极其优美,感伤而温暧!

使用道具 TOP

111#
发表于 2016-1-11 14:01:34 | 只看该作者
70. 情定日落桥

Georges Delerue为这部浪漫的电影配上的是巴洛克风格的音乐,听着时总是感觉自己在听巴赫的音乐,但主题和片尾部分应该是他的原创(中间有几首是巴赫的)。用语言去形容这样的音乐之美是不可能的,这部电影是他获得奥斯卡配乐的影片,喜欢得不行。
电影也是一直没有找到来看,我找啊找啊……


使用道具 TOP

112#
发表于 2016-1-11 14:11:19 | 只看该作者
71. 阿甘正传
当电影中一开始的轻声如私语般的钢琴声响起的时候,每一个人都知道一个感人无比的故事将开始了。Tom Hanks在这部电影中为我们贡献了神一般的演技。而Alan Silvestri同样为我们贡献了神一般的配乐。
说实话,如果没有这部配乐,Alan Silvestri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我心目中的配乐家排位的前50位,但因为这部可以排到前10内的神作,就不得不在20内提到他了。

使用道具 TOP

113#
发表于 2016-1-13 10:43:01 | 只看该作者
72. 乱世佳人
用现在的眼光再去看乱世佳人这部电影,依然不觉得其在表现手法、拍摄、镜头的运用、美工及配乐上逊色于现在的史诗巨片,它差的仅是特效的落后。
在配乐方面,这也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为电影配上辉煌如史诗一般的配乐,这个配乐极具前瞻性,在其后几十年一直没有一部电影达到这个高度,直到星球大战的配乐的出现。电影主题不仅代表了电影的主人翁无常命运的主题,也揭示了电影的史诗气质,并代表了一个时代。

在73年重新为这部电影录音的CD成为这部电影经典的收藏版本,封面如下图,录音可达发烧级的水准:

使用道具 TOP

114#
发表于 2016-1-13 10:44:38 | 只看该作者
73. 野蛮人柯南-王者之剑

刚听了Max Steiner以高雅古典的配乐后,再来听听BP的配乐,那可真叫一个俗啊。但并非俗不可耐,BP的配乐,俗虽俗,却极度动人,尤其是其中爱的主题,弦律估计Max Steiner听了都会拍手叫绝。





前面第一段有点点人说的背景故事,大家一定要忍受,二十秒而已。

由于《王者之剑》讲述的是一个为父母复仇的故事,具有史诗片的很多元素,所以,波利多瑞斯特意使用了超大规模的乐队编制,配置是超乎想象的,光是圆号就有24把,同时,他还让大合唱团演唱奥尔夫《布兰诗歌》中的片断,为影片增添了宏大的气势。为了追求出色的音响效果,波利多瑞斯将录音地点放在了罗马的教堂里,合唱团也选用了著名的圣塞西莉亚合唱团。除了奥尔夫的作品,波利多瑞斯还选用了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和瓦格纳的作品,使全片音乐显得既经典又华丽。

使用道具 TOP

115#
发表于 2016-1-13 11:03:38 | 只看该作者
74. 天国王朝
天啦,如此史诗般的巨作在电影院里由三个小时阉割成二小时后简直就是:惨不忍睹!配乐如史诗般,动听、宏大,充满异国情调而效果惊人!这张碟没有上TAS榜简直没天理了。堪称神一般的杰作!

(转)最初导演Ridley Scott邀请了曾经有过多次合作的Hans Zimmer来为这部新作谱曲。当影片拍摄进入尾声时由于Hans Zimmer个人的原因,经他的推荐HarryGregson-Williams接下了作曲的任务。
电影音乐里动员了123位唱诗班成员,以及一群来自伊斯坦堡的音乐家通力合作,在伦敦著名的Abbey Road录音室录制,擅长现代古典音乐手法创作的Harry Gregson-Williams,还采用了许多与影片时空相仿的乐器来彰显影片的历史背景,首先运用了中世纪的六弦提琴的冰冷寒颤的音色特质,拉开电影开场时的法国场景,等到男主角贝里昂踏进耶路撒冷时Harry逐步让包括了阿拉伯的小提琴与打击乐器、手摇风琴在内的回教乐器以及拉丁乐器,搭配伊斯兰教的合唱团合声演唱,慢慢渗进充满了悲壮与哀荣色彩的主体交响乐章之中,让影迷跟着主角的圣战之旅,一起回到影片所呈现的时空之中,接受一场兼具心灵与感官震撼的史诗乐章的洗礼。
值得一提的是具有埃及血统,出生于比利时的女歌手Natacha Atlas以阿拉伯文演唱合声,也为电影音乐覆盖了神秘的面纱。

使用道具 TOP

116#
发表于 2016-1-14 12:14:01 | 只看该作者
75. 莎翁情史

这部电影的配乐很唯美动听,巴洛克和古典的风格的结合,却又有现代感觉,听这音乐人都会醉倒。怪不得当年打倒了无数乐迷心中的No.1 的《使命》,拿到了奥斯卡配乐奖。至于电影嘛,是在搞莎翁,纯粹是瞎编,不过拍得还是不错的。纯古典乐风格的作品,主题和片尾写得超漂亮。
(转)  从昂扬的“The Beginning of Partnership”揭开序曲,一路细腻且生动地描绘着剧中人物的互动悲喜,到“News of Marlowes Death”及“The Play Part II”的深沉情绪中,紧密交织的古典交响曲式,慢板的钢琴曲及女高音Catherine Bott跨刀吟唱无一不紧扣人心。
  而为了体现莎翁所处之伊莉莎白一世,动荡不安但极富创意的伦敦剧场氛围,同时展现当代人同时回顾此 一时代的崭新观点,于是再度延请《布朗夫人》Stephen Warbeck出马,以其专擅古典剧作笔法,为《莎翁情史》量身谱写出23段疏落有致、起伏跌宕的心情乐章,从昂扬的“The Beginning of Partnership”揭开序曲,一路细腻且生动地描绘着剧中人物的互动悲喜,到“News of Marlowes Death”及“The Play Part II”的深沉情绪中,紧密交织的古典交响曲式,慢板的钢琴曲及女高音Catherine Bott跨刀吟唱无一不紧扣人心。曲风还多处穿插Stephen Warbeck以竖琴、手摇铃鼓的等乐器,为伊莉莎白时代的华丽巴洛克风尚,点缀出极致的享受,让你与莎翁同时不可自拔地陷入爱河。

使用道具 TOP

117#
发表于 2016-1-14 12:15:18 | 只看该作者
76.  史密斯夫妇 作曲:John Powell

Powell为史密斯夫妇配上了充满异国情调的音乐,为片中紧张但充满浪漫温馨的情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尤其是其中那首超有韵味的探戈,浪漫却不乏有淡淡的紧张。





转:
人们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一定会被里面充满拉丁风情的音乐所震惊,没有人可以对这张原声CD有所挑剔,人们都会说,这是John Powell最好的力作之一,而且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甚至有人认为这张原声比《谍影重重》系列的原声来得还要激动人心。音乐的触律令人惊叹,大部分都是充满着异国情调——你会仿佛来到西班牙或者是拉丁美洲的音乐盛会,这不单单完美地配合了电影,而且在单独聆听时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主题音乐令人过耳难忘,吉他的独奏曲也十分的甜美,19首动听的乐曲,45分钟不同风格的韵律,一张人目瞪口呆的原声CD就这样诞生了!音乐有点像《偷天换日》的风格从中又因为打击乐和吉他而夹杂着西班牙的风味,虽然这张原声CD是“新鲜出炉”而且的的确确十分吸引人,但细心观看《史密斯夫妇》(Mr. & Mrs. Smith)电影的人一定会发现,有好一些电影的背景音乐并没有被收录到这张CD中,有时CD中音乐会跟电影中有所不同。也有人抱怨,如斯美乐竟然在不到一小时就曲终“人散”,总是显得不足以将电影里面的所有表达无遗。不过,对于任何事物我们都不能太过苛刻。其实这些所谓的“错误”也是情理之中,有一些乐曲的确很短,但这才让人更久地回味,适当的修改和删减有如电影是经过考虑的。只有这样,这张CD才能更加动人、更加具有吸引力,史密斯夫妇之间的一切一切才可以更好的带给我们所有喜爱他们的人。
全球稳坐男女性感偶像之冠的布莱德·彼得与安吉丽娜·朱莉,他们屏幕中的一颦一笑、散发出的勾魂眼神与诱人丰唇,都不知杀光多少影迷的底片,这次首度携手合作夫妻电影,再现屏幕赏心悦目之聚焦所在,新鲜的体裁,内容概要:结婚过了5-6年后的史密斯夫妇,所衍发出的麻痹平淡日子,表面上像大多数夫妻一样的生活,私底下却长久相互隐瞒当今最顶尖杀手的身分。某日接获新任务,必须乾掉竞争公司的王牌,却没料到,传说中的杀手居然是自己的枕边人,史密斯夫妇决定拿钱办事,顺便考验伴侣的能耐以及摇摇欲坠之夫妻情谊,其中搞怪、耍宝的动作与对白,都让全片毫无冷场的引爆一幕幕之笑点!
搭配轻松、紧张、情笑、笑料等情节,选谱出16首最为贴切的乐章,横跨各时代、打破各音乐疆界、讨好各年龄层的口味,一张耐听度满分的原声大碟,是你休闲娱乐之时的最佳酌料!

使用道具 TOP

118#
发表于 2016-1-14 12:16:31 | 只看该作者
77. 2001 太空漫游   伟大的退货产品

这张碟是所有原声迷心目中伟大之作,音乐并不亚于库贝利克原配的拼凑式的古典乐。里面的配乐充满了现代甚至未来的神秘气息,配器及作曲都是现代音乐的杰作。可惜,却被退了货。
推荐古典乐迷听听。






转个长篇:
1968年

这个晚上,Alex North正准备前住参加Stanley Kubrick的新片首映会,他的心情理当是兴奋的,但事实上,也许有更多的成份是疑惑,此刻的他还没有真正的领悟到那份疑虑是什么,但不久之后,他就会明白那份疑惑的答案,将是他此生最大的挫折.

五个月前,Alex North接到Stanley Kubrick的电话,Kubrick诚恳的邀请Alex North为他的科幻新片<2001太空漫游>配乐,Alex North兴奋的心情简直难以言喻,Kubrick一直都是Alex North眼中最富有才华的年轻导演,而且上回与Kubrick在<万夫莫敌-Spartacus>中的合作是一次难忘的经验,也因为那次配乐机会,原本一直只能写<欲望街车>,<推销员之死>等二线爵士电影配乐的Alex North,一跃成为好莱坞的一线配乐家.

Alex North在接获通知后,即刻由纽约动身前往伦敦与Kubrick会合,两人展开深入的讨论,Alex North发现Kubrick在毛片上其实已经配上不少临时配乐了,而且大部份是古典音乐作品,Alex North察觉Kubrick对已使用的音乐似乎很执着,尤其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与仲夏夜之梦那几段,Kubrick其实很想在电影中保留使用这些临时配乐,但Alex North对自己的配乐作品中必须混杂其他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作品的构想感到无法适应,而且,就算面对的挑战者是史特劳斯与孟德尔颂,Alex North仍深信自己能为这部电影写出具专一性,同时更能表达电影内涵与时代感的原著音乐来,因此,Alex North决心放手一搏,他深知自已面对的是一部将改写电影史的巨作,这是毕生难得的配乐机会.

Alex North立刻展开作曲与录音的工作,丝毫不敢怠慢,在时间与比较的压力下(与Kubrick选用的临时配乐比较),这份工作显得格外艰难,但Kubrick对Alex North十分周到,所有Alex North的需要一概悉心安排.在两个星期的工作天中,Alex North几乎日以继夜,不眠不休的工作,直到录音前,Alex North终于累垮下来,但他仍然抱病搭着救护车前往录音室,监制前半部配乐最后的录音与指挥工作.前四十分钟的配乐大抵完成后,Alex North从Kubrick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回应,Kubrick很喜欢这些音乐,同时又建议North做一些小小的修改,但奇怪的是,North内心一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有一种感觉,仿佛不论自已写了什么样的音乐,都无法取代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与仲夏夜之梦在Kubrick心目中的地位. . .

Alex North迫不及待的开始准备替后半部电影配乐,同时也准备展开前半部电影配乐的影音对位结合等技术工作,另外,他也依Kubrick的要求,将一些之前的音乐片段做了修改,Alex North与Kubrick保持密切连系,后续的工作随时可以展开,但几天之后,Kubrick忽然传来一份难以理解的通知,那就是后半部电影不需要再写任何配乐了,Kubrick的说法是后半部电影决定只使用音效就可以了.此后,Kubrick没有再与Alex North做进一步的连系,一直到这一晚,Alex North受邀参加这部电影的首映,那是很怪异的感觉吧,身为这部电影的创作者之一,Alex North反而感到有一种距离感,至今他并没有看过电影的全貌,甚至,将配乐的录音交给Kubrick后,他也没有真的看过自己的音乐和电影结合起来的结果,不晓得那些音乐在电影中,是否能如他所预期的那样. . .就怀着这份异样的心情,Alex North走入首映会中. . .

电影开场了,壮观的红日随着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音符冉冉上升,Alex North的心却渐渐下沉,他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了,这部电影中没有任何他的音乐,所有的音乐,都是五个月前他在毛片上所听到的临时配乐,不!其实也不完全是那样,Kubrick确实换掉了一首他原先使用的临时配乐,就是那首曾让Alex North感到难以取代的仲夏夜之梦,现在,则换上了蓝色多瑙河.

眼前所上演的,是Alex North在五个月前就已经看过了的电影,听过了的音乐,到现在,它们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然而,此刻它们带给他的感受却与五个月前截然不同.在这之前,没有任何人告诉过Alex North,他的音乐最后被Kubrick弃置了,而很残忍的,Alex North直到首映当晚才发现这点,这一晚,Alex North在沮丧,挫折与震惊中默默离去.

Alex North的<2001太空漫游>是好莱坞电影音乐史上最著名的Rejected Score,但它的著名,也仅止于少数影人与乐迷之间,因为Stanley Kubrick的选择在当时获得极大的认同与成功,同时这部未完成的Score,唯一的录音记录后来也无故失踪,这使得这部配乐成为传说中的作品,只有少数关系人知道这部配乐的真面目,直到二十五年后,这部配乐才在有心人士的奔走下重见天日.

当时Alex North只有机会替半部电影配乐,情节主要包括了”人类的黎明”与”月球上的发现”这两个段落,首先,以”人类的黎明”来说,Kubrick后来在电影中所呈现的,其实与Alex North所构思的有不少差异,Alex North实际上为”人类的黎明”写了很多音乐,但这些原本有配乐的情节,后来在电影中都以没有配乐的型式来表现. Alex North的这些音乐有相当丰富的情绪与描述性,我们如果从Alex North的观点来看,会发现他的音乐提供了一种无形的指引,能很直接的引领观众进入史前人类的生活情境,但Stanley Kubrick显然相信他的影像已经足够表达他试图表达的意境,并不需音乐来引导观众.

我们以The Foraging为例(同一段戏的另一个配乐版本则是The Dawn of Man),Alex North的音乐幽暗而无助,观众即使无法直接从影像中,感受到这些史前人类在生存竞争上的劣势与挣扎,也很容易从音乐中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凄测,Night Terrors在这种概念的描写上更形绝望,笼罩在阴沉氛围中的弱音絃樂,有如人类的虚弱与惶恐,仿佛一点点风吹草动都是威胁,都令人战栗,在黑暗中饥馑无助,草木皆兵的人类,连呼吸都如此小心翼翼.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The Bluff与Eat meat and the Kill中,感受到史前人类的野蛮与无知,这两段音乐都以一种原始粗犷的打击乐做为主线,The Bluff中的管弦听来单调而散乱,有时甚至有点滑稽,对史前人类互争地盘的行径,带有一种讽嘲性,但Eat Meat and the Kill则变得冷峻的多,铜管主题简单而有力,音乐上的结构已经清晰浮现,打造出一种原始而肃杀的气息,在这段戏中,观众会发现人类智慧启迪后的第一个表现,就是杀戮的能力明显提升了,于是人类开始由坐以待毙的可悲生物,转变成地球上新的征服者.

这些描写猿人原始生活型态的音乐,在电影中后来完全删除,而且也没选用任何替代的音乐,换言之,Kubrick让观众直接从影像,演员的肢体语言以及自然界的声音,来体验史前猿人在绝种边缘挣扎求生的情境,坦白说,虽然我觉得Alex North在这些音乐上,表现出深厚的配乐与作曲功力,但我个人觉得Kubrick最后的决定似乎更为有力,音乐固然也是一种抽象的表达媒介,但它明显的情绪性,既会引导观众,但无形间,也会限制观众,更重要的,是这段戏那种原始荒年的背景,那种人类在太古之初的无助与残暴,也许没有配乐这种刻意的,精致的,而且人工的指引与诠释,才显得更加真实与有力.

但很有意思的,是Kubrick在”人类的黎明”这个大段中,并不是完全没有音乐,后来在电影中,Kubrick替神秘的太古石板配上前卫的合声配乐,象征一股指引人类迈向进化的外来力量,但Alex North对太古石板反而没有做任何描写,至于另一个重要的音乐,则是用来做为序曲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首曲子在电影中用来象征人类的进化,因此它也被放在人猿”望月者”领悟到如何使用工具的片段上,这首曲子可以说是Alex North最大的挑战,实际上,这根本是一个不可能的挑战,因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2001太空漫游>中的使用,几乎可以算是既存电影配乐运用的颠峰,根本没有超越的余地,于是Alex North索性写了一首结构很类似的仿作,同样以三段式的音乐结构来象征人类的进化,这个作法其实是一种迁就,因为Alex North看得出来Kubrick深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所吸引,几乎无法动摇,然而,Alex North这首仿作Main Title还是说服不了Kubrick,这首作品的音乐结构很类似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当中出现了一个简短的音乐主题,运用在整段”人类的黎明”的配乐中,但这首作品听起来比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要来的复杂迂回,反而少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那种一举擎天,简洁有力的气派与效果,当两首曲子放在一起时,单就音乐的品质来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已然胜出了,更不要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还有与<2001太空漫游>完美呼应的思想典故,写这首Main Theme,Alex North其实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像打一场注定要失败的仗.

在”人类的黎明”后,<2001太空漫游>以一个跳接镜头跨越了二百万年,从史前时代跃入太空时代,Alex North的音乐风格也随之丕变. Alex North以精致且极具巧思的管弦音色,带领观众走入未来世界,他所面对的第一个挑战,是孟德尔颂的仲夏夜之梦,不过后来在电影版中,连仲夏夜之梦也被换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大获好评的蓝色多瑙河,也许,以音乐地位来说,Alex North的作品远远比不上蓝色多瑙河,但以电影配乐的观点来说,拼贴蓝色多瑙河的Kubrick就未必比较高明了. Alex North的Space Station Docking ,其实是一首音色十分优美高贵,泛着梦幻与典雅光泽的作品,Alex North用如此奇妙优美的音乐来描写轮形太空站与太空旅程,其实效果与美感未必在蓝色多瑙河之下,是相当值得喝采的作品.而描写登月旅程的The Trip To The Moon,在效果上与情绪上其实比蓝色多瑙河更贴切,Alex North使用的音乐沉幽而深邃,隐约暗示了月球上潜藏的秘密,反观Kubrick在电影中,用蓝色多瑙河华丽缤纷的结尾,把登月场面烘托的甚是奢华,但与电影接下来的发展却毫不相关,气氛也不连贯,感觉十分牵强,也让人觉得表象重过内涵(我们只是在看一场华丽的登月秀,感觉不到这趟旅程背后真正的秘密).

Moon Rocket Bus则以女声吟唱与奇幻颤动的管弦合奏,描写月球上的旅行与神秘发现,也是相当不错的作品,Alex North试图营造出奇异的时空美感,但他并不像同期科幻电影音乐家那样依赖电子乐器,反而藉由精致的管弦语法创造新的声音感受.至于Space Talk与Interior Orion,则是两轨营造气氛重于实际描写的配乐,重点同样在于音色的美感,Alex North在这两段配乐中,将对白当成主角(这部电影的对白也所剩无几了),音乐的功能仅在于创造一种属于未来世界的奇幻与优雅气息,这点,Alex North的表现的确相当成功.

Alex North为<2001太空漫游>创作的最后一首作品,是电影上半场的间曲Main Theme(现在电影已经没有这种格式了,也就是说电影演完上半场时会先短暂休息,然后再接演下半场,间曲相当于下半场的序曲,提醒观众进场就坐).这首作品,很令人意外的,是一首节奏强烈,却带有爵士色彩的管弦作品,风格很有趣的,介于粗犷有力的”人类的黎明”,与奇幻优雅的”月球的发现”之间,但又散发一种很独立的狂放气息,我们无法再探知Alex North这样一首间曲,将如何在整部配乐中扮演起承转合的中间地位,因为,Alex North的<2001太空漫游>,就写到这里为止.

当电影<2001太空漫游>引发广泛的讨论与回响时,Alex North的作品没有机会受到应有的重视,大部份的人,甚至不晓得Alex North的<2001太空漫游>曾经存在过,若干年后,这部配乐当年的原始录音母带也告遗失,从此这部配乐成为失落的传说. . .直到1993年,距离<2001太空漫游>首映二十五年后. . .

1993年

  一切,终于准备就绪了. . . Robert Townson静静地望着交响乐团前聚精会神的Jerry Goldsmith,默默的思忖着. . .这几年来,为了筹备这张专辑,Robert Townson四处奔走,不论遇到了多少不可预期的困难与变化,他始终相信,这部配乐一定能以音乐的型式重现人间,而此刻,这一切就要实现了. . .可惜,Alex North无法亲眼看到这一刻. . . Robert Townson心想. . . Robert Townson或许觉得些许感伤,却不真的觉得遗憾,因为在Alex North过世前,一直坚信Robert Townson会完成这张专辑的. . .是的,Alex,希望我所做的,不会令你感到失望. . . Robert Townson在心中低语着. . .

有时,世界上的事就是如此不可思议! Anna North怎么也想不到它就这样放在那里,莫非它就这样放了二十年! ?怎么二十年来大家都视而不见?而现在,它就这样出现了,仿佛,它受到了某种召唤一般! Jerry Goldsmith和Robert Townson对这件事都相当兴奋,谁也想不到这卷失踪了二十年的录音带,就这样在录音前一个星期出现,尤其是Jerry Goldsmith,他精心研究这卷录音带中所有的表现细节,这是二十五年前这部配乐的原始录音,Jerry Goldsmith非常希望能重现Alex North当年的风格与神韵,但无论有没有这卷录音带,Anna North都相信Jerry Goldsmith是诠释这部配乐唯一的人选,因为,她的父亲Alex North,也始终这么相信.

此刻,Jerry Goldsmith忍不住想起二十年前在Alex North家的那个夜晚,那是Jerry Goldsmith第一次听到这部传说中的电影配乐,Alex North一直不愿意公开这部未完成的作品,除了当年参与音乐制作的人员外,Jerry Goldsmith是唯一见识到这部配乐真面目的人,Alex North如此相待,至今仍令Jerry Goldsmith感动不已,而当Alex North与Robert Townson找上他出任重录专辑的指挥时,对Jerry Goldsmith而言,更是一种莫大的信任与荣耀. . . Jerry Goldsmith站在指挥台上,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心中想着. . . Alex,希望我的表现,能还你作品一个公道. . .于是,Jerry Goldsmith轻轻举起指挥棒,划下第一道音符. . . .

就这样,1993年一月,睽违二十五年,Alex North的<2001太空漫游>原著电影配乐,终于风采重现,它仍是电影配乐中的传奇之作,但不再只是失落的传说.

附注一:关于这张唱片诞生的过程,在原声带附加的文字介绍中已经说明的非常详尽了,洛伊一时突发奇想,穿凿附会的写了一些演义式的文字,纯属个人趣味,加了不少油也添了不少醋,只希望这些文字游戏没有让这个事件的本质走味太多,若是有的话,也希望网友等闲视之便罢.

附注二:Alex North的作品中,<2001太空漫游>并不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我喜欢这个作品的”故事”更甚于它的本身,但以这样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来评论Alex North并不恰当,我们不仅听不到这部配乐应有的下半段,即使是上半段,也只是在两个星期内完成的,许多细部修正也许还没有展开,许多Alex North忽略的描绘(如太古石板),可能是因为Alex North根本还没有机会做到那些.因此,这本质上是一部残缺不全的作品.但这部作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告诉我们电影音乐家的表现,的确可能让一部电影感受起来完全不同,想想如果把Alex North描写太空站与太空旅程的音乐摆回电影中,那么<2001太空漫游>看起来,一定会和它现在的面貌有很大的差异,那会是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气氛,这就是电影音乐在电影中难以忽视的力量,也正是电影音乐的魅力.

By Loyalwise Ye 2001/12/22

使用道具 TOP

119#
发表于 2016-1-15 11:25:00 | 只看该作者
78. 宾虚   作曲:Miklos Rozsa

比较好莱坞的两大元老级的电影配乐很有意思,Max Steiner的弦律多而杂,主题动机在很短的曲目中也出现多个,所有和弦常常是不和谐音;而Rozsa的配乐主题鲜明,简单且积极,和弦也以和谐的为主。但是,两位老大师作曲都很讲究,给电影作曲也像古典乐一样,主题和副题,呈示部,变奏,展开,尤如听一首交响诗。每一段也相当长,经常在6、7分钟以上。
而反观现在的电影配乐家,那曲曲都1分多钟,多也就2、3分钟了不起了,除了主题外,再重复下就差不多了。
这部电影虽然过了60年,但现在看依然相当不错,并不显得难看。而电影音乐,那主题极富史诗感,里面那首爱的主题也柔美动人。这套CD应该是全集,看了目录我没敢再听下去,3CD的,比电影还长的配乐。



使用道具 TOP

120#
发表于 2016-1-15 12:46:42 | 只看该作者
79. 最后的摩根战士  作曲:Trevor Jones和Randy Edelman

    不多说,这部电影是一部激动人心的好电影。而配乐气势磅礴,同时有极为抒情动听的片段!以至这张专辑销量一直名列电影配乐CD中前列,是许多原声乐迷心目中的No.1!
     当然,如果你的音响足够好,第一首的低音鼓点可以让你终身难忘。虽然这张碟没有上TAS榜,但是,这只能说明HP老了,耳朵背了而已。





转:《Last of the Mohicans》原声碟花絮:

导演Michael Mann最开始要求Trevor Jones为他的电影作电子乐风格的配乐,但是后来他们发现管弦乐更为适合这部史诗风格的电影。Jones在有限的时间内匆忙的作了管弦乐配乐。但是电影不断地有剪切,配乐也不得不经常更换时间顺序,Jones就不得不反复修改。最后,随着发行时间不断临近,导演又召集Randy Edelman来为Jones无暇顾及的小场景配乐。Jones 和 Edelman最后以共同配乐的身份出现在电影的制作团队名单上。(虽然这样使这部原声碟很出名,但是也使得这部原声碟不被列入Oscar评奖的考虑范围。)

这部配乐于2000年重新录制发行,处理了一些原版中的诟病。新音轨也重新调整加到了电影中,Clannad的“I Will Find You”在新版中被去掉了。

原声碟花絮和资料翻译自Wikipedia。

三、《Last of the Mohicans》原声碟评论:

在电影史上一部电影同时雇用两位知名作曲家来配乐的情况并不多见,而将两人的作品同时放在一张碟里面的情况就更少见了。关于这张原声碟,与流言相反的是,半路改变作曲家(从Jones换为 Edelman)并没有使Trevor Jones和Randy Edelman两人相互猜忌。而且实际上正是二人的合作使得这张原声碟大受欢迎。此辑保持着全球销量最好的原声碟之一,而且开始在年轻一代中产生很多的拥蹴。

到底高销量应该更多地归功于Trevor Jones还是Randy Edelman呢?这个问题有待考证。原声碟的两部分是如何配合好的有着很大的分歧。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Jones的前两首歌是原声碟的亮点(也正如你在电影里面听到的那样,除非你说你仅仅是在找Clannad乐队的歌)。主题旋律是那么的宏大和紧扣心弦以至于Jones在《Cliffhanger》(1993)和《Cleopatra》(1999)中使用了这个旋律的变种。第二首歌"Elk Hunt"使用了很强劲、生动的节奏使得电影一开始的场面让人记忆犹新。

Jones所做的那一半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他作的主题旋律在第3首和第6首中过于冗长,这些旋律播放时间过长,一会儿你的脑袋就会晕乎乎的。总的说来Jones的配乐是以合成器为辅的,这个策略对他来说已被证明是很有效的。然而配过《Gettysburg》 (1993)和《Dragonheart》 (1996)的Edelman则是一个以合成器见长的配乐师。虽然使用了吉他和键盘乐,Edelman的音乐似乎与史诗风格的《Last Of The Mohicans》并不相配。这应该与他的工作时间紧迫有关,但或许是他的配乐风格根本就和这部电影无法搭配。

虽然两部分不太合得来,原声碟还是发行了。人们通常会选择他们喜爱的部分聆听,但是很多人坚持认为这两部分就是不搭配,没法听。Jones的主题旋律如此的交响化,以至于Edelman的音乐听起来就像简单的填充材料。对我个人,我愿意买来这张原声碟仅听头两首,虽然它们加起来还不足3分钟。这里Clannad的歌值得提一下,它是此碟高销量的又一个原因,这首歌在原声碟中很显眼。总的说来,这张原声碟还是很成功的,因为它将电影中音乐作了最佳筛选,当然这包括了Jones最好的配乐和Clannad新世纪风格的歌曲。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3 18:42, Processed in 0.030404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