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烧友搭配 › 查看主题

500751

查看

133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ikushi

1213#
发表于 2018-1-31 12:45:18 | 只看该作者

       随缘(系列)

       一、远志兄
      
       过去的周五下午,拎着两盒大红袍的远志兄如约而至。
       远志兄大我三岁,从医,戴付黑框近视镜,神态平和,颇显年轻。他说心态决定面相。我很以为然。
       他与我相识于同一个论坛,同为教授级但比我活跃很多。这些年来自己已经变得更为随性,很少参与论坛的交流,除了偶尔在自己的专栏里更新一些文字,作为与多年来一直默默关注我的同好之间的一种交流。
       远志兄说他也一直关注我的文章。因此,彼此虽初次谋面,感觉却犹如旧知老友。属于心有灵犀的那种吧。
       在短聚的半天时光,两个年过半百的男人谈起音响和音乐以及相关的话题便滔滔不绝,以致有相见恨晚之感慨。

       我这几年情迷Kaiser Acoustic喇叭,近乎爱屋及乌。

2015年的第一对旗舰Kawero


2016年的Kondo版Kawero C3


2017年的最新定制版Kawero C3

      这一路的折腾倒也让我有幸见识了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工匠精神》在日耳曼和扶桑东西方这两大工业先进国如何在Kaiser Kawero喇叭制作中的有机结合和完美体现(《双K记事》会详述)。
      说实在,Kawero C3那份由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感性和性感颇为符合眼下的我对音乐重播的需求。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或是各花入各眼。

       与绝大部分烧友一样,对于眼前这第三对开声仅仅一周的艺术品,远志兄的赞誉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照片拍得再美(更何况是用手机随拍),也无法体现Kawero真实之美的。见过的朋友都这么赞叹。

      音乐与女人,本来就是跟理性完全绝缘的。音乐不具有理性、道德或者教育的涵义,它只是影响着人类的感受,但它能超越普通语言表达的局限性,到达一个更高次元的精神愉悦之境界。

       按照惯例,我会先用Metronome Kalista系统重播一些CD精品。

       例如这张香港TOP MUSIC公司1993年出版的《RETURNING》:

       Divid Friesen和Glen Moore用两把18世纪珍藏级Hemage Bass演绎耳熟能详的经典小品。特别是第五首《FREE ONE》开首钢琴激越亮丽的琶音过后,短暂休止时静寂无比带来强烈的空灵感,以及BASS低把位尽兴的对答,逐渐演进为钢琴与Bass急促的追逐式对话,一动一静,一进一退,道法自然。


       当然,第一轮高潮总是出现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复活)》。尤其是第五乐章临近结尾女低音、女高音和凯歌式的合唱,乐团的齐奏,激越的管风琴和凛冽的教堂钟声……
      
       烧友人生的甜酸苦辣一切尽在其中了!

       也许下半场才是本此聚会的主题:听DS Audio Master1与Kondo Ginga的黑胶组合。

       我请远志兄静静的欣赏了这张GARY KARR的《KOL NIDREI》。

        强大的声压下,管风琴与低音提琴清晰立体的定位,饱满流畅的对答,丰富的堂音,平衡的两端延伸……淡定,淡定。淡定!

       端坐于皇帝位的远志兄显然在抑制内心的惊讶与感动。
       其实我很想告诉他,类似的惊讶和感动又何止远志兄一人呢?!


       阿美玲、帕瓦罗蒂、迪斯考、霍洛维茨、里赫特、韩黛儿、赫尔舍,《天方夜谭》、《当铺爵士》、《星期五音乐会》……
       音乐将时间严重的压缩。

       最后压轴的是这张轻松自然的现场录音《LIVE》。

       选了C面的最后一首《You are so beautiful to me》,爵士大家CHIE AYADO女士独树一帜自弹自唱的深情演绎,胜似现场的回放看来深深打动了远志兄。

      但愿这顿音乐大餐没有辜负远志兄的期待,值回他为此打飞的代价。

      晚饭后,在摄氏20度海风舒适的吹拂下,我陪远志兄到著名的情侣南路走了一个余小时。眺望对岸万家灯火下的东方拉斯维加斯,夜幕中绵延的灯光村托下静卧于海面的港珠澳跨海大桥,近处绿荫丛中拔地而起错落有致的商住楼,擦肩而过形形色色的健身人群……
      远志兄甚至因此羡慕我31年前从帝都懵懂南下渔村的冲动之举……呵呵,这算是对蜗居渔村的一种肯定么?

     人生,是一趟孤独的单向旅程,幸得有美好的音乐相伴。

     谢谢远志兄的大红袍、对我大情人Kawero C3的欣赏,还陪我度过一个美好的周五下午。



(第二篇:二、双K记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14#
发表于 2018-1-31 18:22:03 | 只看该作者
      此次有机会到珠海,事先怀着忐忑的心情联系了ikushi兄,因为大家平时虽然有过一些交流,但是毕竟都未呈谋面,他能同意吗?很快,ikushi兄给了一个明确的回复,欢迎您的到来。这样,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一见面,ikushi兄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待人热情,谈吐风趣优雅,给人一种文人的感觉。听了ikushi兄的系统,尤其是黑胶系统,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大气磅礴,声音平衡,乐器的定位感很好,听交响乐,犹如乐队在面前演奏,现场感非常强。时间在流逝,不知不觉3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晚餐后,ikushi兄亲自驾车带我到美丽的情侣路,领略美丽的夜景,一边漫步一边交流发烧心得,这是一个愉快而美丽的夜晚。此次珠海行,收获颇丰,主要是领略了黑社会的风采,那是数码系统无法做到的,虽然数码与黑胶是二种不同的风格,各有千秋,但黑胶的声音让我难以忘怀。由于中毒不浅,差一点就把持不住,回来后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毒性也在逐渐的减弱,可是带来的持续效应那就是今后可能会加入黑社会,让自己亲自尝尝黑胶的风味。最后,感谢ikushi兄的热情接待,让我不虚此行。

点评

时间太短,无法尽兴。只能期待下次再聚。  发表于 2018-2-11 17:49

使用道具 TOP

1215#
发表于 2018-2-11 17:44: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kushi 于 2018-2-27 10:51 编辑

二、不期而遇之遇

       节前的城市,那些平素熟悉的喧嚣和繁闹都随归心似箭的游子们作为城市的特产一同带回家乡了吧,褪去了一层层浮躁和焦虑的城市正有所收敛的迎接狗年的到来。

       日前,翻阅Kondo AudioNote官网里刊登的冈崎正通先生专栏连载。第一篇题目《美しい音は言葉を失わせる》。

       虽然一眼便知标题蕴含的深意,但一旦要译成中文,就连接触日语近四十年的我也难免犯愁。若按照字面直译:“美妙的声音让你忘却语言”,则如饮一杯白开水,似乎仍无法尽释原文中的韵味。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所在国厚重的历史与风俗。所以,当要传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它的难度往往会超过创作。因为它要面对不同文化所追求的“信、达、雅”。

      此事也令我联想到音响系统对于唱片的重播。不同器材搭成的系统自然会有不同的风格,但即使是同样器材,在不同的环境或者不同的主人操持下,有时候效果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别。
      所谓的“声如其人”。还是日本的音响界泰斗菅野先生高明,他给音响发烧友起了一个很有文艺范儿的名字“唱片演奏家”。好歹也有一个“家”嘛。
      
      而整套系统中,音源的重要性再一次从DS  Audio组合中完全领略。这也是过去的一年,最令我感到欣慰和惊喜的事儿。

      其实早在前年,自己已经通过阅读原版《STEREO SOUND》、《Analog》中有关DS Audio旗舰Master1组合获奖的报道,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恰巧又逢老友的声望音响拿下了新代理权,因此顺理成章吃了这只螃蟹。
     生活中,也许正是这种不期而遇之遇才是一种注定的缘分吧?
     
      Master1组合加入系统后的三个多月来,Metronome Kalistt数码系统就一直被尴尬的冷落着。这套组合让平素就紧凑的时间变得更为紧张。期间闻讯前来的新老朋友纷纷感叹科技的进步确实给人类的物质生活提供了诸多丰富的便利。
      简而言之。这种光电唱头组合对于一个热衷于聆听单声道和五六十年代各大唱片公司制作的头版唱片的乐迷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存在。
      这些年来,自己听过的A级唱放和唱头不在少数,若论精准、中性、平衡,我会毫不犹豫的推荐这套组合。
      重播黑胶唱片绝对是一门技术活儿。经验积累和技术历练两者缺一不可。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随后我与代理商定推出的小范围团购通知得到了热烈的响应,而且参与者不乏新朋友。这种追求极致的态度颇令我感到鼓舞。也已请代理向原厂转达了相关的消息。
      其实,世上美好的东西,不一定要拥有。但不能没有尽可能去认知的心态。知识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宝。

      “一种聆听母带的愉悦”。
      “一样的唱片,不一样的感受。”
      我完全赞同《STEREO SOUND》、《Analog》杂志的评语。

      DS Master1让我忙于把多年来淘到的头版唱片逐一翻出来洗干净后,做了一份计划,按时间讲心情排期轮番聆听。

      你还甭说,这会儿翻箱倒柜时还真有好些个新的惊喜呢。
      原来不知不觉间,对于自己喜欢的某些作曲家及其某一个作品,或者是某一个指挥家录制的唱片,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收集。有了这点小小的积累,便能让自己开始新一轮的聆听计划:按照作曲家、或者指挥家,又或者单一作品的多版本比对聆听。

      日前刚刚整理完英国早期指挥家托马斯•比彻姆爵士(SIR THOMAS BEECHAM,1879-1961年)指挥皇家爱乐乐团子弟兵等在EMI公司的白金狗系列部分作品。









       其中1957年灌录编号为ASD251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便是大伙儿熟悉的EMI白金狗系列第一张立体声也最值得收藏的一张。听他的《天方夜谭》和莱纳等其他十几个版本比较,比彻姆的演绎味道更加浓郁值得回味而隽永。品味高雅的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绅士风格。

       又比如德国隐士钢琴家Hans Richter- Haaser(1912年1月-1980年12月)在EMI录制的贝多芬3、4、5钢琴协奏曲和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

       套用发烧评语便是:中性、大气、平衡、理性。无条件推荐给听惯了天书榜版本的资深乐迷。

        过段时间,准备整理一下奥托•克伦佩勒(Otto Klemperer,1885年5月-1973年7月)大师的作品。

        而对于“美しい音は言葉を失わせる”这句原文,我最终想将其译成:语言止处,音乐响起。

        再过四天,便是农历戊戌年。谨以此文恭祝各位:新年进步,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评分记录

使用道具 TOP

1216#
发表于 2018-2-27 15:0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kushi 于 2018-2-27 15:09 编辑

三、金色的狗年

       过去的春节假期一周时间,除了大年三十下午陪家人去郊外的温泉度假城除旧迎新至大年初一傍晚,剩下的五天时间便妥妥的宅在家里,捧本书或对着唱片柜发呆,倒也潇洒。除了与家人的聚餐和每晚的户外健身活动。
       节后,将听过的大部分唱片粗略的归类整理了一下,其中多数是某首曲子的比对试听。

2月17日(年初二):

上午:柴科夫斯基天鹅湖、核桃夹子和睡美人芭蕾舞精选;

下午: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2月18日(年初三):

上午:四套唱片中贝多芬《为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变奏曲》;

下午:重温有德国夜莺美誉的花腔女高音RITA STREICH女士的歌曲。

2月19日(年初四):
肖斯塔科维奇专场

降E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无条件向肖迷们推荐这张小提琴奏鸣曲和中提琴奏鸣曲。

       其中小提琴奏鸣曲是作曲家1968年为奥伊斯特拉赫60岁生日而作。1969年由奥胖本人与里赫特首演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大礼堂,现场录音。
中提琴奏鸣曲则是作曲家离世前五天的天鹅之作。是对战争、政治与人性的最后思考。题献给贝多芬四重奏团中的中提琴手Druynin。1975年10月1日由Druynin与Muntyan首演。唱片历史中,作曲家题献给演奏家,再由当事的演奏家首演的唱片不在少数。特别是进入立体声时代后的这种首演首录唱片,原汁原味,绝对值得肖迷们品味的。
       政治无良心,战争无人性。但身处政治漩涡和战争烽火年代的肖氏仍能秉持自己的良知和善良,将良心与人性贯穿于作品中,留与后人分享!
到现在我都无法理解自己可以在狗年的第四天,与肖斯塔科维奇相处了一整天!

2月20日(年初五):
舒伯特室内乐专场

第一、第二号钢琴三重奏。美艺组合、包罗丁组合和梅纽因兄妹与让德隆组合。

舒伯特的重要室内乐作品《死与少女》,以及不同组合的演绎。

(未完,待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17#
发表于 2018-2-27 15:24:43 | 只看该作者
(接上页)

2月21日(年初六):


上午:勃拉姆斯两首钢琴三重奏。

下午:海费兹、拉威尔作品。
        听到年初六,长假接近尾声。以拉威尔作品收尾,完全是想放飞自己的思维。

        对于我来说,假期无非就是能比平时更加安心宅在家里阅读和赏乐。只是遗憾对于近年来很多想读的书籍,身体似乎总是在有意无意的抗拒执行大脑的指令。

        
        这年头流行微信拜年。期间也会与各地的朋友在微信里,交流音响系统搭配以及唱片聆听的心得。不过,对于那些积极进取正在努力追求系统完美的朋友们,我会给予以下的忠告:
       1、三人行必有我师。有机会多去听听他人的系统,以丰富自己和自己的系统风格。
       2、搭建系统的顺序:平衡度、音色、风格。最好不要随意颠倒。
       3、凡事需要过程。过程中经验最宝贵,耐心最重要,爱心最关键。
       4、多听音乐,多听正版的古典音乐,多听同一曲子不同版本的音乐。
       5、提升自己的同时,提升系统。


       我喜欢郁金香,尤其是黄色的。因为花名的头字与我姓氏相同。呵呵。

       内人爱花花草草和小物件摆设。这瓶金黄色的郁金香陪伴我度过了狗年假期。

      南国的春天来得早,今年的春节又过得迟。元宵节还没到,早已春色逼人。
      此时此刻最适合听贝多芬的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



       神州大地,春色纷呈。正如这些不同组合的精彩演绎。
       而眼下的我最喜欢还是Hephzibah & Yehudi Menuhin(梅纽因兄妹)。也许这多少与EMI白金狗系列的录音有关。当然兄妹组合那种天生的默契形成的整体感也是原因之一,尤其是Hephzibah女士轻柔抒情优雅的伴奏风格更合适爱宅在家里通过手机朋友圈里的无限春色来感受春天的一个六零后南方男人。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18#
发表于 2018-2-27 15:50:29 | 只看该作者
       1、三人行必有我师。有机会多去听听他人的系统,以丰富自己和自己的系统风格。
       2、搭建系统的顺序:平衡度、音色、风格。最好不要随意颠倒。
       3、凡事需要过程。过程中经验最宝贵,耐心最重要,爱心最关键。
       4、多听音乐,多听正版的古典音乐,多听同一曲子不同版本的音乐。
       5、提升自己的同时,提升系统。

说的太好了 给老郁点赞

点评

谢谢兄台的关注。新年进步,万事如意。  发表于 2018-2-28 10:11

使用道具 TOP

1219#
发表于 2018-3-8 18:31:23 | 只看该作者
      三人行



        1

       周六,邻城深圳的三位朋友驱车前来。
       其中老朱属旧识,见面并不多但互相关注。两年前刚入黑不久的他曾专程来听Ikeda 旗舰唱头Kai魁。当时我在听Tidal Agoria铂金版。八百天后,我的系统从音源到前级再到喇叭陆续更换了一遍。
       同行的蔡先生和另一位朋友初次相会。蔡先生最近想升级黑胶系统,老朱提到了我。由此开始了微信交流。
偷得浮生半日闲,我邀请他俩抽时间一同来听听DS Audio光电唱头Master1组合和拆箱开声不到两月的定制版Kaiser KaweroC3,或许此行能对他的本次升级有所裨益。
       在跟蔡先生商洽时,我提醒他们尽可能留多一点时间。此建议是基于从前很多次爱乐人士聚会的结果而作出。
       周六早上10点刚过,正忙于对系统做微调的我就收到了老朱传来他们已经在途中的图片。两个半小时后一行顺利到达。为了节省宝贵的时间,遂提议在我家附近常用的一家老字号茶餐厅用简餐。
       趁着大伙交谈甚欢的当儿,老朱悄悄的把单买了。他为自己破常规的行为辩护,称作为地主的我要负责提供精神大餐呢。
       理应客随主便的规矩,最后也只能主随客愿。一切顺意就好。
       不过,对于他这种非常规之举,我们最后的结论是下不为例。

       从下午两点到六点半的四个多小时,三人轮流坐在皇帝位分享各类音乐。
      分享某首作品不同版本的演绎;或品茗稍歇,扯扯当下鸡毛蒜皮的事儿……天南地北的侃,尽兴的听。
      自由自在,毫无拘束,如同旧朋挚友般。
      直到进入晚餐时间,大家似意犹未尽。于是,我也悄悄取消了当晚与家人聚餐的先约。

       晚餐选在一家老字号海鲜酒楼。鲜活的琵琶虾等当地海产让我等一饱口福。他们说今天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双丰收。这是一个有被拔高之嫌的评价。
       临尾,有人又要悄悄抢着买单,理由仍是我已经提供了一顿丰富难忘的精神大餐。这次被我坚决的挡了回去。因为谁也无权随意改变我们之间“下不为例”的君子约定。

       站在酒楼台阶上目送他们欢愉离去,消逝在我的视线,这才可以轻松的走回三公里以外的家,开始我例行的锻炼身体。重回我自己的世界。

       临睡前,我发微信询问他们是否平安抵达。发完后,白天的疲惫让我没等回复就进入了梦的世界。

      其实,对于每一次与朋友们的聚会,不论新旧,我都愿尽力安排。相对于新朋友,还会事先交流所用的系统器材、想听的音乐种类等,以期充分利用聚会的一分一秒。
      我不想浪费他人的时间,也不愿意被他人无谓的浪费我的时间。生命是用来享受,而不是虚耗的。
      而尽地主之谊,本来就是地主的本分。

      周日清早,很想着睡个懒觉。无奈勤快的大脑一早就不断的提示我应该起床。
      手机的微信看到了朋友凌晨平安抵达的回复,觉得有点内疚。因为理应等到回复后休息。这是礼貌。

      相聚是一种缘分。尤其是当你的人生进入转身回顾的内容多过往前看到的阶段,更加理应珍惜。

                              
       2

       南国的三月初春意已盎然,伴随而来的是一段厌烦的潮湿日子。
       周日可以一个人轻松的听听音乐看看闲书。

       随手翻到了一张Archiv录制的莫扎特第九和十一的钢协。

       第一次听加德纳指挥英国巴洛克室内乐团的古钢琴版本,比尔森的演奏分句自然、触键清新淡定流畅。仿佛闻到了满室甜暖湿氲的南国春天。与手头上的其他大师组合明显不同,正适合眼下的我。

      临近中午时分,系统与精神慢慢进入状态,就想听听歌剧。

      翻出这张Decca录制的皇家歌剧院科文特花园周年纪念册,一共两张。我自己喜欢听女高音多过男高音。尤其爱听Joan Sutherland与其夫婿Richard Bonynge夫妻档的歌剧作品。喜欢她介乎于卡拉斯与苔巴尔第之间的演绎风格。

      歌剧这玩意儿,绝对只能在身心完全放松的时刻聆听,比如今天。

      正当我听得有点飘飘然的时候,手机的铃声响起,是邻城聂兄的电话。他在电话里说夫妇俩本来计划去澳门走走,因为漏了太太的签证无法成行(生活中经常会犯这种自以为是的低级错误的),因而想临时来我家坐坐。聂兄与我早已是那种可以随时联络串门的关系。
       不过,这进一年以来我们一直没有碰过面。
       他的电话让我放弃了独处打算,准备接待夫妇俩。
       再说我升级了Kondo G1000i前级和使用光电唱头后,他还没有机会来听过。
       在约定时间门铃响起,聂夫妇驾到。
       简单寒暄之后,就直接开始听。
  
     
       播了几段之前他们喜欢听的唱片后,一直端坐在皇帝位听得津津有味的聂兄突然起身让位给他夫人,走到后排沙发,在我身边坐定,突然将话题集中到男高音。
       提到三大男高音,无论是普通的爱乐者,或者绝大部分的烧友,自然就是想到这个经典组合:卢奇亚诺•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1935年-2007年)、普拉西多-多明戈(Placido Domingo,1941年-)和何塞•卡雷拉斯(José Carreras,1946年-)。
于是,逐一播了几段有他们参与演出的唱片。

     尤其是这张帕瓦罗蒂演出的唐尼采蒂《军中女郎》中的咏叹调《多么快乐的一天》。在两分钟内连唱九个高音c3!

      他说自己听歌剧已经有8年的光阴,尤其喜欢听男高音。
      从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到花腔男高音……,从恩里科•卡鲁索 (Enrico Caruso,1873年-1921年)到吉利(Gigli,Beniamino,1890年-1957年),再到毕约林(Jussi Bjorling,1911年-1960年)。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说实话,他提到的前两位大师的唱片大部分是SP年代的78转,至今我也只闻其名,无缘听过。
       他不断的强调有权威乐评人说毕约林的歌是需要跪着听的,足见大师在他心目中的分量。
       原来他心目中的三大男高音是卡鲁索、吉利和毕约林!

       我赶紧翻出一张RCA录制的毕约林精选。

       他十分虔诚的从头到尾听完了整张唱片,喜悦之情一直延续到告别之时。

      当天夜里收到了他的微信(原文):今天真的太多感谢。让我第一次听到毕约林的歌声!比喝路易十三还畅快!现在回想起毕约林,我的心情还是没办法平静。

       第一次听经营实业的聂兄谈到歌剧,第一次听他如数家珍的谈到三大男高音。第一次有烧友点名要听毕约林的唱片。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更何况我与他相识近十年!


        临行前,我们已经约定找个时间,一起听听Giuseppe di Stefan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评分记录

使用道具 TOP

1220#
发表于 2018-4-12 17:36: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kushi 于 2018-4-13 13:57 编辑

友谊,友谊

之一、
不瞒大伙儿:一年四季,我和来我家聚会的朋友们喝的茶叶都是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赠送的。

日前,遥远的W兄联络我,咨询Kondo器材。我跟他通了半个多小时的电话,最后直截了当跟他说,你就找时间自己来听吧。
声音这玩意儿,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准确描述和表达的。绝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不得不钦佩W兄的执行力,通完电话的第二天,他就告诉我将利用小长假出差,并专程前来我这里,听听全套Kondo旗舰与Kaiser KaweroC3组合。
有朋自远方来,我理应热忱接待的。
在首次见面的20个小时里,除了1.5个小时用来品大排档海鲜晚餐,1.5小时后饭在海边步行锻炼身体,7个小时睡觉休息,剩余的10个小时都耗在寒舍听音乐。从古典、流行、爵士,从CD,到以Kondo Ginga与DS Audio Master1组合的黑胶重播。
事后归纳他给我的回复中描述的要点:
1、Kondo G1000i与Kagura211组合的表现直毁了他之前对于胆机的三观;
2、Kondo Ginga与DS Audio Master1组合的黑胶重播终于体验到了黑胶,尤其是头版古典音乐唱片的无穷魅力;
3、开声仅两个月的Kaiser Kawero C3又直让他惊呼“人不可望相,器材也一样”。

我事后颇有感慨的发了一个朋友圈:对于一个真正的爱乐烧友,十个小时仅仅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聆听!

送走W兄后,那天下午我踏踏实实美美的睡了一觉。一种累并快活着的感觉。
当天晚上,我迫不及待的尝试了W兄带给我的珍贵礼物:定制的都匀毛尖新茶。端的是美味!


谢谢W兄,让我俩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小长假。
谨此发文谢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21#
发表于 2018-4-13 11:20: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kushi 于 2018-4-13 13:58 编辑

之二、
通过这个专栏,这些年有幸认识了很多各行各业的精英。
最近认识了一位心理医师,又是一位资深的爱乐人士,当然也是同好---音响发烧友。
他在从事一个令我肃然起敬的事业:通过音乐给一些特定职业的人士进行心里辅导和治疗。据说效果不俗,反映良好。
很荣幸,他还是我这个专栏的忠实读者。
不久前的一天,我读到了一则在站内的短信留言。想了解Kondo G1000前级。就这样,我们便开始了断断续续的交流。

出于相互之间的尊重,更出于我对他所从事的行业之好奇,于是约定了Kondo代理声望音响的Edward兄、另一个在音响技术上颇有造诣并在努力奋斗的小伙子,一同前往其心理治疗音乐中心观摩学习。甚至还作为一名普通的特定职业的人士体验了相关的课程。
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学习和交流(有机会再另写文字记述)。

通过音乐纾解工作生活压力,让音乐从此进驻人生。和谐是一切快乐的基石。

发烧友,无非也是希冀能通过搭建一套理想的音响系统,重播自己喜欢的各类音乐。并为此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追求着,以致“发烧成病”。
其实,我更喜欢菅野先生发明的称呼“唱片演奏家”。较之于“发烧友”这种通俗直白甚至有点贬义的称呼,“唱片演奏家”明显显得更有内涵和品位。

当我们还满足于用音乐给苟且的生活营造“诗与远方”时,朋友已将它提升到一个事业的高度,并因此造福更多的人士。
虽异曲同工,但意义不同。
更祝愿朋友的事业如愿顺意。

难得的一次鹏城之旅,我是不会放过任何机会的。
结束了观摩学习,接着与当地老友交流的行程便可无拘无束。
S兄的系统听好友提过多次,无奈爱宅居的我今天才登门聆听。


我欣赏S兄率性、自由、热忱且平易近人的性格,他设在偌大办公室的超级大系统折射着他对事业和生活的追求。
所以只要你与他在同一个频道,相聚交流便可酣畅淋漓,毫无拘束。
随意摆放的唱片,不断进出来汇报工作的员工,并不妨碍他对音乐的欣赏。
所以,我们的聆听也同样的随意和自由。
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音乐通过音响融入了他的工作,也在潜移默化的感化着他的员工和他周边的朋友们。

当晚,匆忙中在附近的西湖春天酒楼享用的晚餐,S兄介绍的精致而美味的菜品至今忆起仍会让我猛咽口水呢......

俗礼难免,我还是想在此一并感谢为我提供难忘的鹏程之旅的两位仁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评分记录

使用道具 TOP

1222#
发表于 2018-4-13 12:0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kushi 于 2018-4-13 14:02 编辑


之三、
我的一位距离我四千多公里的多年朋友,他是瑞士Bluectric的忠实拥趸,已经拥有一枚Altair4QD唱头,准备安装于Microseiki 8000唱盘,当然他也已经为此准备好了心仪的唱臂。

某天,与一位经销该品牌的老友聊到此事,他告诉我说这个唱头装在同厂的12寸唱臂上听,才能真正发挥其潜力和魅力(此处省去2千字)。并嘱咐我一定转告我的朋友。

又在某一个晚上,接到了这位朋友的电话,于是奉命转告之。
卧槽,没等我讲完,朋友即时兴奋的打断了我的话,焦急的要催我去问价钱。看来,他已经做足功课。

高手在民间!

坦率说来,我不熟悉这个品牌,更不知道何谓合适的价格。据说就算预订购买也要等候几个月的。
当我把现货的价格告诉遥远的朋友时,一向谨慎的他当机立断就要拿下。我猜想,难道他已经知道原厂新年加价的消息么?
由此推测,我与这位经销商朋友的友谊发酵了。

日前,我这位经销商朋友说要专程送来这支唱臂。作为多年的朋友,自然无法拒绝他的一番热情好意的。
因此,按照接待规格,当天我专程出境去机场迎接。
我的天呐,同行的,还有他的夫人!
也好,就当作是我几年前访问的一次回访吧。

在旋风式逗留的24个小时里,除两餐美食花掉了4个小时,睡觉因此缩短成7个小时外,剩下的时间当然是泡在寒舍品茗赏乐谈天说地。

这是我与他事隔三年后的重逢。
我感谢他携夫人前来看我。
我已经将朋友翘首以待的这个宝贝寄出,同时也向他申请报销这次聚会的费用(往返机票除外)。


因为追求完美是要付出代价的。
越完美,越昂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23#
发表于 2018-4-19 17:04:33 | 只看该作者
大哥級的人物跟風範!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8-5-9 15:39

使用道具 TOP

1224#
发表于 2018-5-9 15:51:46 | 只看该作者

       随性所欲

       踏入五月,为处理渐进旺季的业务需要消耗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逆流而为,我早已逐一退出了先后被请入的各色各样与音响有关的微信群。因为我渴望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听听音乐和翻翻堆在身边的五花八门的书籍。

       其实,除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博客,《极品人生》这个专栏就是我在网络世界唯一保留的与各地新老朋友交流的精神家园。
       正是因为你们的关注与牵挂,自己才一路坚持不懈从容而行。

       有一天晚上,戴着耳机在海边例行步行锻炼时,Grigory Sokolov《The Salzburg Recital》现场演绎的肖邦《前奏曲》深深吸引了我。

       这场音乐会是2008年7月30日举行的,作为一张现场录音的唱片,竟然到今年2015年才由DG公司出版发行,实属难得。而10年后的今日自己才有幸得以聆听,更显缘分!
       跟许许多多同好一样,一直以来自己只顾埋头聆听上世纪中后期的大师们演绎的唱片,很少涉及当代在世的大师。所以,对于索科洛夫大师,也仅知道他是一位出身于前苏联的钢琴大师,1950年出生在列宁格勒,并求学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1966年刚满16岁就获得了第三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的第一名。
       我十分赞同纽约时报的评价:“这是一位古典音乐界的当代伟大人物!”
       索大师的演奏音乐表情相当丰富,仿佛是借着钢琴在抒发个人情感,用黑白键表达他所有的喜怒哀乐,完完全全超脱曲子而成为独奏者的私密告白。既能够感受到听众的气息与互动,同时又能专注地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在音符身上而不受干扰。
       更加难得的是,他的演奏能够完全呈现出浑然天成的自然流畅感,这也是他最重要的艺术信念。

       索大师指下的肖邦《前奏曲》变幻多端,对比反差巨大。在慢速的段落能挖掘出所有的声部,感受到所有的细微变化、发展、转折,扣人心弦。第15首(俗称“雨滴”),竟弹了七分十一秒,但始终精雕细凿,丝丝入扣。第16首,飞速奔驰,很多人视为“畏途”的曲目,在他手下驾轻就熟,一气呵成,令人击膝赞叹。而第18首平稳安静的开始时,又令人诧异的弹得如此温和!但高潮处巨大的狂飙式的激情,如同火山爆发般倾泻,震撼无比。
比自己拥有其他几个版本都更加有感觉。
       记忆中,当晚在海边的步行比往日任何一次都轻松愉快。
       后来通过朋友经营的唱片店买了几张他的专辑。同时购入的还有朋友推荐的新出版唱片。

       听过一遍后,我在朋友圈推荐了这些唱片。并感叹,今日是索神让我有幸没有漏过一批新出版的演录俱佳的唱片。

       人的认知局往往限于他的知识。
      
       个人很欣赏索科洛夫,更喜欢他的座右铭:I play only what I want to play.

       声如其人。看来这句话不仅适合唱片演奏家的发烧友。也同样适合于作品演奏家的。


       最近因业务出差顺道走访了省内的一位老友。他资深的烧历和丰富的经验在圈内很有影响。我更欣赏的是他在九十年代起呕心沥血建好的独立听音室。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的听音环境,难怪他为了这个安乐窝,一直不舍得搬家呢!

       他的理论是睡觉只需一张床,一切都可以随意,唯独音响与音乐。
       又是一个不可理喻的追求完美极致的“疯子”,不过,我喜欢、欣赏、钦佩。那次,我们几个老友在他的私人小天地里连混了两个晚上。
       这在我,直至今天,还是难得的头一次。
       已经荣休的他还钟爱摄影,作品还会用来拍卖做善事。经常陪夫人和家人一起,结伴漫游。在朋友圈发布的欢天喜地的样子简直羡煞正在努力奋斗中的我。

        退休后他的人生过得更加滋润。简直是随性所欲,精彩美妙,羡煞旁人。

        
        最近,我萌发了一个新念头,择时开始写一个系列:
        一、我眼中的乐林好汉(人物)
        二、我眼中的乐林好器(器材)
        三、我眼中的乐林好片(唱片)

       不过,连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啥时候能将藏于我内心的见闻变成文字与大伙儿分享。
       一切的一切,顺其自然吧。


       虽然我离“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时尚早,但我仍愿把索科洛夫大师的这句座右铭“I play only what I want to play.”翻译为:
       随心所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2 20:02, Processed in 0.028806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