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1194

查看

102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133#
发表于 2016-6-20 15:40:06 | 只看该作者
里尔克著有《玫瑰集》。
这位一生迷恋和喜爱玫瑰的诗人晚年也死于玫瑰。
因为采摘玫瑰被刺伤皮肤导致败血症。。。。

使用道具 TOP

134#
发表于 2016-6-20 16:36:07 | 只看该作者
法语水平很低,只能从网上搬来,附和施兄、M兄:


Une rose seule, c'est toutes les roses
et celle-ci : l'irremplaçable,
le parfait, le souple vocable
encadré par le texte des choses.

Comment jamais dire sans elle
ce que furent nos espérances,
et les tendres intermittences
dans la partance continuelle.

一朵玫瑰,等于一切玫瑰
而她本身:无可代替,
是完美,是灵动的词
被万物的语句所包围。

没有她,将永难言叙
何为我们曾经的希冀,
或那些温柔的瞬息
间歇了连绵的离绪。




T'appuyant, fraîche claire
rose, contre mon oeil fermé -,
on dirait mille paupières
superposées

contre la mienne chaude.
Mille sommeils contre ma feinte
sous laquelle je rôde
dans l'odorant labyrinthe.



你轻倚,明澈新鲜
玫瑰,偎在我合起的眸-,
恰若眼帘千瓣
叠叠层层相叩

于我那双温热。
千瓣熟睡却挨着我的佯装
下有心神借了掩遮
信步在芬芳的迷乡。

点评

法语水平根本读不了诗,经我口读来韵味全无。石兄定然能品味出个中奥义。  发表于 2016-6-20 17:35
石兄您随意发挥,有什么我懂的,就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6-6-20 16:44

使用道具 TOP

135#
发表于 2016-6-20 17:53:22 | 只看该作者
岂敢岂敢。您读的书多,跟您学还学不过来。

使用道具 TOP

136#
发表于 2016-6-20 21:51:52 | 只看该作者
       在此再次谢过寻芳兄的推荐。虽然对厂家的一些疏忽不是很满意,但天朗大箱体的声音真的是一定要当面听过才能懂得其魅力所在。

       此前在YOUTUBE上看,虽然效果不咋的,但已经能够感受到大箱体独特的发声方式。箱体到家,实实在在地感觉到空气的振动,别有另一番体会。

       今天同事看到手机里的照片,惊呼这是不是迪厅里的大音箱,会不会在家里震得山响。可事实恰恰相反,天朗大箱体非旦不爆,反而能够将录音展现得更加细腻,特别适宜在家居环境下聆听。

       细腻,并不是孱弱。正如寻芳兄描述的那样,由于箱体共振和巧妙的低频处理,两个大木箱子本身成了发声的乐器,将天朗单元的中低频更加准确地撑立起来,同时并未影响其高频的通透。也就是说,用一个复杂的木壳结构把高质量单元的优势进一步放大。也许这是为什么音乐画面感、音场的纵深感、乐器质感和空气感大幅提升的缘由。

       不得不佩服英国设计师早年的钻研和精巧心思,上世纪前半叶英国和美国分别创造了音响界最高水平的回放器材,形成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还影响着今天全世界音响音乐爱好者的听音审美。

        钴磁天朗单元只有放在这样的大箱体里,才真正成为音乐重播的利器。今天早上去信致谢那位英国卖家,他当时非常有耐心,解决了一些海购常见的难题,而且他也是一位爱乐人,现在似乎是在用一对银天朗和AUTOGRAPH原装箱体。

      

点评

遥遥万里,也算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6-6-20 23:05

使用道具 TOP

137#
发表于 2016-6-20 22:22:04 | 只看该作者
       再要多谢一下密纹情怀兄。他那个垫钉发明真是了不起。

       听音乐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就音响设备而言,真是骑虎难下。回头路是不能走了。升级已不再狂喜,退步将致人于死地。因此一点点地爬升,成了无解的宿命。

       密纹兄的弹簧防震一旦用上,就无法撤下。因为提高的不是一星半点。

       兄更神奇的是,用劈作两半的菩提籽当作调音工具。兄告,将半个菩提籽反扣在垫钉上,架起关氏MA1,可以提高音效,并缓解低频的轰鸣。居然内人也一耳朵听出不同。

       TWEAKS,哪些是江湖术,哪些是真见识,唯有靠先行者反复实验,方可知之。而今天面对无数的线材理论,又陷入浑浊的谵妄。因为点滴的变化,都能引起连锁反应,在某个接口上需要重新调整。

       对于余等这类原本不玩线材、不玩胆、不玩垫钉,只求前后端搭配得宜的听乐者,这个过程并不享受,甚至有点心烦气躁。

       夜又深了,再说吧  

使用道具 TOP

138#
发表于 2016-6-20 22:22:08 | 只看该作者
       再要多谢一下密纹情怀兄。他那个垫钉发明真是了不起。

       听音乐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就音响设备而言,真是骑虎难下。回头路是不能走了。升级已不再狂喜,退步将致人于死地。因此一点点地爬升,成了无解的宿命。

       密纹兄的弹簧防震一旦用上,就无法撤下。因为提高的不是一星半点。

       兄更神奇的是,用劈作两半的菩提籽当作调音工具。兄告,将半个菩提籽反扣在垫钉上,架起关氏MA1,可以提高音效,并缓解低频的轰鸣。居然内人也一耳朵听出不同。

       TWEAKS,哪些是江湖术,哪些是真见识,唯有靠先行者反复实验,方可知之。而今天面对无数的线材理论,又陷入浑浊的谵妄。因为点滴的变化,都能引起连锁反应,在某个接口上需要重新调整。

       对于余等这类原本不玩线材、不玩胆、不玩垫钉,只求前后端搭配得宜的听乐者,这个过程并不享受,甚至有点心烦气躁。

       夜又深了,再说吧  

使用道具 TOP

139#
发表于 2016-6-21 12:18:55 | 只看该作者
殷承宗的贝多芬、舒伯特

谈到殷承宗,可能一般人都会想到他的《黄河》和《红灯记》。殷承宗在上个世纪80年代去了美国,从新开始了他的钢琴艺术之路。

殷承宗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钢琴家之一,出生在厦门鼓浪屿。9岁举行音乐会。17岁获维也纳世界青年节钢琴比赛第一名;并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钢琴比赛获第二名(当时的第一名是阿斯肯纳齐),当时他20岁。60年代殷承宗到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拜塔季亚娜•克拉夫琴科(Tatiana Kravchenko)为师深造。在政治动乱的年代,他逃过一劫,80年代之后移居美国。因为艺术土壤改变了,他从新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1983年殷承宗首次登录美国即在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并引起轰动,至今已经在这个世界音乐盛殿登台7次。他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最优秀的钢琴家”。殷承宗与世界最著名的指挥家奥曼迪、阿巴多、康德拉辛等人都合作过。他被列入《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词典》的四位中国音乐家之一,另外三位是聂耳、冼星海、马思聪

近年,殷承宗经常在国内举行音乐会,深获好评。由于殷承宗的影响和争取,第四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于2002年在中国厦门成功举行,当时殷承宗任总评委会主席。2004年,殷先生还成功担任了第三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评委。殷承宗对推动国内古典音乐市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给人们带来古典音乐的美好的精神享受。最近几年,殷承宗也在国内灌录了很多古典音乐唱片,最有影响的应该就是他的贝多芬和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了,我简单谈谈这些录音。

最近几年,殷承宗与国内的达人艺典合作了贝多芬和舒伯特的录音,我简单谈谈这两张唱片。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殷承宗选择了《月光奏鸣曲》和《热情奏鸣曲》,另外还有小品《致爱丽丝》以及《6首变奏曲》。对他演绎的《月光奏鸣曲》,我认为非常好。该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有感于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而得名。对这部音乐作品的理解,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月光奏鸣曲表现了非常复杂的情感,古往今来一直激荡着人们的心灵。我对比聆听了吉列尔斯的版本,我认为他们各有所长。殷承宗的版本色彩感更丰富,音色非常漂亮,他对音乐的感觉非常好。殷承宗的演绎会令人联想到中国水墨画所构建的意境。另一部《热情奏鸣曲》是一部充满英雄性和悲剧性的钢琴奏鸣曲,殷承宗的表达同样出色。还有小品《致爱丽丝》,殷承宗的演绎会令我联想到肯普夫。。。。。

相比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殷承宗的舒伯特960同样出色。对于舒伯特这部作品,我非常喜欢霍洛维兹晚年在DG那个录音。因此,聆听殷承宗的版本时,我就用霍洛维兹的版本来做参考。总的来说,殷承宗的版本也非常精彩。但我也有感于霍洛维兹晚年的伟大,他的舒伯特960所表现出来的那个意境,细腻、敏感和充满诗意,确实是最精彩的古典音乐之一。。。。。对舒伯特960,我更认可霍洛维兹的演出。

总的来说,贝多芬和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都表现了非常丰富的情感,要演绎好这些作品,需要一颗敏感的心灵。殷承宗弹得好,与他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肯定有很大关系。他将对生活的感受,对艺术的迷恋,都深深融化到他所热爱的贝多芬和舒伯特的音乐之中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40#
发表于 2016-6-21 14:41:36 | 只看该作者
       施兄近来分析了若干中国演奏家和中国作品,十分精彩,很受教益。

       今天上午参加一个会议,非盟秘书处一位高官谈及中国与非洲在新闻影视领域的合作,在发言中提醒在场中非两方的与会者要警惕“数字殖民化(digital colonization)",就是说,要防止发达国家用先进的数字传播技术占领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市场,形成思想和舆论上的主导权。

       不久前有朋友提出,西方国家驻华大使开微博,传播他们的思想理念,算不算是利用先进传播平台对我们形成一种文化侵蚀。

       照上面这些理论推之,这个唱片板块议论者都应该有所担心,头脑被占领,意识被清洗,思想被同化掉了。而且大家是心甘情愿地投降,乐此不疲,从硬件上、软件上都做了西方音乐的“奴隶”,做了音乐艺术的“汉奸”。

       对于经济、金融、技术乃至军事领域的弱势,大家是有共识的,因为有指标可以衡量。对于文化和思想上的弱势,大家是不肯示弱的,因为非但没有绝对的指标,即使发达国家认为有我们也不认同之,而且我们还有极大、极丰厚、极高明的历史典藏可以依托。

使用道具 TOP

141#
发表于 2016-6-21 15:49:04 | 只看该作者
      (续上)照上面的理论推之,外国人可能也不要打太极拳或者学习书法水墨了,这些原本与他们的生活八竿子打不着,为什么要上赶着趋附之?修禅、吐纳就更是要不得了。

       中国演奏家练得再苦,演绎得再精彩,也不过是在搔人家的皮毛罢了。中国作曲家,只要用西洋音乐理论创作,已经低了洋人一等,再有民族特色,不过是为人家的华服做些许点缀罢了。

       可为什么施兄提到的这首舒伯特960就能够如此打动不止一个或几个中国听者呢?不但我们这些听者与舒伯特时间上远隔200年,空间上远离半个地球,而且我们这些人之间也存在许许多多的差异呢。难道我们内心深处的弱弦非要那位奥地利小眼镜来拨响吗?

       到底人类是不是同一个物种呢?在多高程度上人类的感知能够被同一化呢?是要去迁就木桶上最短的那块侧板吗?像欧洲古典音乐这么复杂的文化产品,是不是一定要经过大量的文化熏陶,才能够被理解、被欣赏呢?

       为什么会被殖民呢?强者是否会被殖民呢?满清在1750年代尚是如此强大,强大到GDP占全球三分之一,怎么过一百年就被半殖民了?中国的事端能够比对非洲的情况吗?

       如何不被殖民呢?打!

       打是管用的,不打,就没有今天的独立。但打走了西洋人,打跑了东洋人,转到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人依然是在为洋资本卖力、打工。洋人不用殖民的手段,达到了殖民的目的。

       那就关上门,不理他们。

       只能一笑了,小孩子都懂得这个道理。除非否定历史可鉴论。

       好东西,大家都想要啊。雅居,豪车,美食,华服。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真挚的友谊,精雅的艺术。高级音响和动听的音乐。要不要划分一下哪些是我们应得的,哪些是殖民者强加给我们的?

       其实不自然的想法源自不自然的欲望。对于权力、对于利益、对于地位,极不自然的欲望。导致判断上的摇摆。邓小平的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今天有几个人能做到?

       霍洛维茨是调整音色的高手。高音区十分轻灵,经常以短促触键处理,有时干脆得如同炒豆,有时稍用踏板制造出风铃的飘逸感。相同结构的两个连句力度明显变化,如同上下帘。一句里力度变、速度变,有很强的吟唱感。他的舒曼,因变换莫测的音色而极具魅力。用在960上合不合适,不敢妄论。舒伯特的演绎,似乎可以憨一点儿,执一点儿,不用讲那么多意像上的故事。SCHNABEL的录音,甚至他自己早期的录音,同晚年在DG的录音都不一样。

使用道具 TOP

142#
发表于 2016-6-21 17:06:02 | 只看该作者
石兄的问题很尖锐,好话题,希望大家也参与。

我先简单说几句,将来我想就这个问题详细谈谈。我先就艺术这个角度谈谈。西方文化和艺术,象文艺复兴,其实是希伯来思想和古希腊精神的一次碰撞,当时教会开明,民心淳朴。而象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艺术,其实就是基督教的题材,但在精神上却是希腊的。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作品深受希腊精神影响。象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大卫》、《摩西》以及西斯廷天顶画,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深受希腊的艺术影响,米开朗基罗喜欢男人体雕塑,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的人体雕塑。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也是对希腊文化的向往和崇尚。因此,文艺复兴的艺术的繁荣,根源在于希伯来思想与古希腊精神的碰撞和激荡,相互影响,相互相成,对文艺复兴的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另外,我想谈一下日本画家东山魁夷,他的艺术在世界上影响很大。东山魁夷是日本人,但他有很深刻的欧洲情结。他去德国生活过并在欧洲游历多年,学习当地的艺术。东山魁夷在欧洲学习过西方艺术史以及西方哲学。在东山魁夷那个时期,世界美术的中心在法国,而东山魁夷也非常向往文艺复兴那些大师,对西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东山魁夷都学习过。西方古典哲学和古典美术的熏陶,孕育了他以后创作中的深刻哲理和表现的方法。东山魁夷的艺术,其实就是日本传统文化和西方艺术的交融。日本善于吸收西方文化,并与自己的传统艺术相结合,东山魁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也是成功的例子。

我们国家的艺术和文化往何处去?简单地说,我认为除了根植传统,也要吸收西方之长。文化和艺术的繁荣,来自不同文化和思想的碰撞和相互激荡。

欢迎大家的批评,也想听到大家的意见和看法。

使用道具 TOP

143#
发表于 2016-6-21 22:37:09 | 只看该作者
       当代中国有真正的文化吗,我认为,在世风模糊、一切功利思潮下,很多东西都变了味、走了样,尤其是文化。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等现象,就是世风日下。在经济领域为了,尽快发财致富,普遍采用了越道的方式达到目标。如灰色职业(职业传销者、职业造假者、职业售假者、职业枪手等),而犯罪职业(走私贩私、贩毒、拐卖妇女儿童、黑社会掠夺财富)活动大量产生。在政治领域,某些人为了尽快晋升,买官卖官、行贿受贿、以权谋取私利,产生了巨量的腐败,即使当前铁腕反腐,也是治标。在社会领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冷漠,出现信任危机。在生活领域,则弄虚作假、欺骗和侵犯他人利益、公共利益。在思想领域,为了迎合功利目标,是非标准模糊,善恶标准飘忽,大量非道德的言行被人们奉为待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如何良性引导和改革,考量执政者的智慧。但如果像小学生那样靠死记硬读来,也是不行。

点评

受教,言之凿凿!  发表于 2016-6-22 04:49

使用道具 TOP

144#
发表于 2016-6-22 09:26:48 | 只看该作者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说:“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只可惜鲁迅的文章据说已从我们的国文教科书中剔除了。古语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如果一味的掩耳盗铃,这样的国何以为治?

点评

好引语  发表于 2016-6-22 18:30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8 16:59, Processed in 0.037169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