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烧友搭配 › 查看主题

241449

查看

37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records33

145#
发表于 2015-1-8 12:56:05 | 只看该作者
Neumann的牛本来就是Haufe制。

点评

所言极是。  发表于 2015-2-10 20:59

使用道具 TOP

146#
发表于 2015-1-8 20:45:26 |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了~~~多谢楼主如此细心的分享经验~~~

点评

不客气,相互交流是件愉快的事情。  发表于 2015-2-10 21:00

使用道具 TOP

147#
发表于 2015-3-10 18:1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6-1-26 15:55 编辑


       通常情况下 CELLO AUDIO SUITE 前级的录音输出基本是不使用的,一些用家用为了插座口防尘,用胶带把录音输出插座接口贴封起来,其样子很是不雅观。同样,后级 Performance III 的桥接信号输出插口在不是双功放或多功放的情况下,也是常年处于裸露的状态。为了这两处输出接口的防尘,屏蔽和美观,特意订购了专用的防尘屏蔽盖。防尘屏蔽盖的材质与 CELLO (Fischer S104) 平衡插头一样,铜镀镍,接口拟合处有柔性密封圈。


       前级 AUDIO SUITE  的录音输出接口插上了防尘屏蔽盖之后,非常漂亮!


       后级 Performance III   桥接信号输出插口插上了防尘屏蔽盖的样子也一样靓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48#
发表于 2015-3-12 14:41:29 | 只看该作者
王SIR的系统武装到牙齿阶段了

使用道具 TOP

149#
发表于 2015-3-13 08:57:3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一篇实战的论文,图文并茂!点赞!!!

点评

谢谢关注和支持!相互交流和学习!  发表于 2015-3-15 09:31

使用道具 TOP

150#
发表于 2015-3-15 15:55:1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系统  ,我了个去啊 全是毒物

使用道具 TOP

151#
发表于 2015-3-26 18:05: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6-9-6 07:47 编辑



       Cello Stradivari Master(5尺)是属于线性声源阵列扬声器,从我将近 2 年的聆听感受来看,线性声源阵列扬声器的音频特性的确优于点声源扬声器。Cello 的老大 Strad Grand Master(7尺)也是线性声源阵列扬声器,中高音单元比 5 尺还要多一倍,虽然没有听过,但我相信 Strad Grand Master 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CELLO Strad Grand Master 香港发烧友称之为 “ 7 呎 ”,因为它的高度达到了 220cm。7 呎的面板上内测上方排列着八个高音,外侧排列着八个中音,下方排列着两个低音单元。众多驱动单元使得 7 呎惊人的 127分贝,SPL 峰值要比 5 呎高处 7 分贝!7 呎背后的喇叭接线端子与 5 呎相同,不过这个三线分音的接线端子有两组,并且这两个接线端子是独立的。每租接线端子连接四个高音、四个中音和一个低音单元。当了解到 7 呎的分频器与单元的分配是这样的结果时,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 Double amati 吗!起初我看到 7 呎的两组接线端子也曾怀疑过是这样的结构。因为 7 呎是紧接 AMATI 之后设计生产的。可以说 7 呎就是 Double amati “ 变奏 ”!

       近期收入了两对成色很好 Cello Pro Amati,酝酿已久的 DIY 喇叭系统总算是开始了。不是对 5 呎不满意而是希望能够更上一层楼。发烧就是 “ 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呵呵。
       基本设计构思仍然采用 Cello 5 呎和 7 呎线阵列方式。中高音单元数量和排列采用 Cello 7 呎的结构分布,每声道使用 8 个高音和 8 个中音。与 7 呎不同的是,中高音单元采用独立箱体,将低音单元移至另外的独立箱体,同时每声道的低音单元由原来的两只增加到四只。这就是说这个扬声器系统是四分体箱体。这个四件套扬声器系统需要 16 个高音单元,16 个中音单元和 8 个低音单元,共计 40 个单元。现在已经购买两对 Pro Amati ,获得了 16 只高音、16 只中音和 4 只低音单元。中高音单元已经够数,现在还缺少 4 只低频单元,能不能买到,何时能够买到都是个未知数,随缘吧。
       四分体音箱的思路源于 Infinity IRS BETA 和 Genesis G200 的四件套设计。四件套扬声器的箱体设计图纸近期将开始绘制,等基本方案做好后会贴图上传,敬请坛子里有音箱设计制作经验的师兄们给些意见。先拜谢啦!


       双 CELLO Pro Amati 的单元型号和数量与 Cello 7 呎完全一样,只是单元的排列完全不同,箱体容积少了太多。双 CELLO Pro Amati 搭载起来初步试听了一下,中高频的密度、透明度以及质感确实好过 5 呎很多,低频量感和延伸因箱体过小而不及 5 呎,当然这也是预料之中的。


       购买两对 Pro Amati ,获得了 16 只高音、16 只中音和 4 只低音单元。高音单元是 Cello 定制的丹拿 D21/2,中音是丹拿 D54AF,低频单元是丹拿 30W100XL。



       下面是 PS  的效果图,箱体尺寸和结构基本源于 5 呎。中高音的单元则是采用了 7 呎数量,低音单元设计为独立箱体,单元数量每声道 4 个 30W100XL。


        扬声器系统的箱体设计草图。



      扬声器的声波扩散辐射特性是,点声源的声辐扩散状态类似球形波,辐射衰减特性的理论值是传输距离每增加一倍,信号衰减 6dB。



      而线性声源阵列扬声器与传统扬声器点声源有很大区别,声波辐射特性接近柱面形态,传输距离每增加一倍,信号衰减仅有 3dB。



       2015.06.07. 这段时间一直在浏览四件套的大型扬声器系统的资料,心里又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再增加单元数量,加大这个四件套喇叭系统的规模!这就是说还要再找一对 Amati 而获得相同的单元。我从不迷信,但又不得不相信缘分,前天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他要升级喇叭,现用的一对 CELLO Amati  要出手,缘分!我毫不犹豫将其收入囊中!
       半年多的时间内收了 3 对 Amati !这样就有了每声道 12 只高音、12 只中音单元的条件。低频单元现有 6 只,还缺 6 只。呵呵,反正也是折腾了,索性彻底折腾一下!很快把新的效果图 PS 好了,60 只喇叭单元的扬声器系统,有点意思啦,呵呵。
       当然线性声源阵列扬声器需要数倍于点声源扬声器的单元,其成本是很高的,同时这些相同规格单元的各项参数的一致性要求非常高。还有就是线声源阵列扬声器对驱动放大器也同样要求非常高,高品质、大功率,数套功放都是无法避免的。不过这也是追求高保真必须付出的代价。



*  *  *  *  *  *  *  *  *  *  *  *  *
       下图是马克 NO.20.6 放大器的背板,两颗保险座的右侧是喇叭输出的正负接口,这对端子是瑞士费舍尔 S104 单芯插座,就以前使用 NO.20.6 的经验而言,费舍尔的连接器品质极高,S104 作为喇叭输入输出端子使用优点是,插头与插座的接触面积大,通过计算,有效接触面积为 1.98 平方厘米,差不多是常规 Y 插接触面积的 5-8 倍,这对减少电阻,获得更大的电流大有好处。插头与插座接合精密,可以负荷连续 30A 的电流,最高 60A。拔插快捷,自锁功能安全可靠,使用非常方便。插头插座导体表面的超厚镀金极为耐磨,使用几十年仍然金光闪闪。
      这次设计四件套扬声器系统,喇叭的接线端子部分计划把 FISCHER 104 插头插座用上去。 这套 FISCHER 104 接线端子价格虽然不算便宜,但是比起古河、WBT 等的价格相对还是要 “平易近人” 一些,重要的是 FISCHER 104 接线端子的品质要好过其他很多。



       初步设计了一下喇叭系统的输入插座板,每个声道中高音和低音各一块接线板。



      喇叭端子横向排列似乎好看一些。每声道高频一组端子,中频一组端子,低频两组端子。



      确定方案后立刻向瑞士 FISCHER 厂家下单订购了 16 套 S104 插头插座。 定购的插头插座到了,重新拍些照片。下图是 S104 插头的 4 个零件。



    这是 S104 插座的两个零件。



      下图就是 FISCHER S104 公插与喇叭线的组装示意图。



      下图是 Mark Levinson 20.6 说明书里喇叭端子的接线示意图。按图操作OK!


      FISCHER S104 插头组装好的样子,ML20.6 的用家都熟悉它的。


      FISCHER S104 公插头端口内径最大容许焊接线径是 6.3mm,Strings 3 的线径是 5.9mm,尺寸配合非常吻合。



*  *  *  *  *  *  *  *  *  *  *  *  *
      今天把三对 CELLO AMATI PRO 喇叭的单元批次标号做了检查。三对 AMATI 的 24 只高音单元都是 CELLO 特别定制的带 " CELLO " 后缀的 DNYAUDIO D21/2 CELLO,编号也是一个批次的 NO.81165。24 只中音单元 DNYAUDIO D54AF 也是一个批次的,编号为 NO.82450。这样中高音的参数的一致性就有了保障,这点对线阵列扬声器来说非常重要。









       丹拿 12 吋的低频喇叭单元的型号是 30W100XL 04,系列编号是 800808。是否使用这个单元还在考虑中,原因是每声道 6 只 4 欧姆单元的阻抗不太好分组,再就是还要购买 6 只相同的单元并不容易。





*  *  *  *  *  *  *  *  *  *  *  *  *
       如果放弃这个丹拿低频单元,重新选择的话,首先考虑的单元可能是德国陶瓷低频单元 Accuton S280-6-282 或者最新款的蜂窝夹层三明治结构的低频单元 Accuton AS250-8-552。



*  *  *  *  *  *  *  *  *  *  *  *  *
      当然 AT 的低频单元也是重点选择之一。下面依次分别是 AT 的 10 吋、12 吋、15 吋低频单元曲线图。




*  *  *  *  *  *  *  *  *  *  *  *  *
      四件套喇叭的四个接线端子板已经加工好了,还没有激光打标。这算是喇叭系统制作的第一步吧,小小的一步。



先装上四个 FISCHER 104 单芯喇叭插座,看上去间隔分布以及比例都还算协调。






      再插上两个配套的 FISCHER 104 插头,拔插操作手感非常好,视觉效果也不错。






      2015.10.26:喇叭端子板激光打标完成了。


      因为喇叭面板有内倾角,左右喇叭是不能互换使用的,因此喇叭端子板也做了左右的标记。


      每声道 6 个低频单元,考虑用两组放大器驱动,喇叭端子也设计了两组输入接口。
















      2106.01.12. 前两天又收了一对 2.7 米的 CELLO STRINGS 3 ,这是一对无插喇叭线,成色不错。这是为以后分体 4 件套喇叭准备的。



      2106.01.18. 昨天和 Accuton 喇叭经销商沟通了近两个小时,基本确定购买 Accuton AS250-12-552 这个型号的低频单元(原来计划购买丹拿的 30WXL100 04 屡屡受挫,加之阻抗问题,痛下决心放弃)。 Accuton AS250-12-552 这个型号的低频单元已经委托销售商提交了定制申请,定制的阻抗是 12 欧姆,白色凸面振膜希望改为黑色,另外按照闭箱的要求对参数做一些调整。申请是否能够获得厂家的支持,现在只能等待。














      低频单元驱动方案一:每声道 1 套功率放大器驱动 6 只低频单元,每组 3 只单元并联后阻抗是 4 欧姆,然后两组在串联,最终阻抗为 8 欧姆。 Accuton AS250-12-552 的灵敏度只有 87dB,如果一套放大器驱动比较吃力,那就要采用第二套方案了。



      第二套方案是用 2 套功率放大器驱动低频单元,每套放大器驱动 3 只并联的单元,阻抗 4 欧姆。这是一个比较有把握的方案。就是要再增加一套放大器。


      再 PS 一个使用 Accuton AS250-12-552 单元的效果图。如果实现这个方案,那么这个扬声器系统的高中低所有单体全都是球面单元了。



      2016.01.30.  已经得到厂家有关定制喇叭单元的回复。目前,Accuton AS250-12-552 可以定制的阻抗有 4、8、9、15 欧姆。考虑再三只能在 9 欧姆和 15 欧姆两款之间选择了。欣慰的是颜色可以定制黑色的。
      如果选择使用 15 欧姆单元,那就必须使用 2 套 Cello Performance II 放大器驱动了,每套 Cello Performance II 放大器 负载 5 欧姆,驱动 3 个低频单元,效果应该很理想。假设 2 个 5 欧姆串联后 10 欧姆,一套 Cello Performance II 放大器驱动 6 只单元阻抗过高会软脚的。



            两套放大器驱动低频单元时,使用两组喇叭线 。


      同样,如果选择使用 9 欧姆单元,使用 2 套 Cello Performance II 放大器驱动,一套 Cello Performance II 放大器在 3 欧姆负载下驱动 3 个单元也是没有问题的。


      使用 9 欧姆单元,3 个单元并联为 3 欧姆,2 个 3 欧姆再串联后得 6 欧姆,一套 Cello Performance II 放大器驱动 6 只单元有可能会软脚,但 负载 6 欧姆还是安全的。



      一套放大器驱动全部 6 只低频单元时,一组喇叭线 + 串联跳线。


      下面的框图是使用 4 套放大器驱动四件套扬声器,一套放大器驱动高频;一套放大器驱动中频;一套放大器驱动低频。



      2016.02.26. 今天通过销售商获得了 Accuton AS-250 15 低频单元的详细数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52#
发表于 2015-3-27 08:51: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TOP

153#
发表于 2015-3-27 17:5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5-3-27 18:38 编辑

回复 bolex 的帖子


    bolex兄,上面说了,初步试听的结果是,中高频的厚度、实体感明显增强了,细节以及质感好过 5 尺,低频量感和延伸因箱体过小而不及 5 尺。由于摆位问题,声场的宽度不好与 5尺比较,声场的深度与 5尺不相上下。

使用道具 TOP

154#
发表于 2015-3-27 18:23:07 | 只看该作者
王老师又开始新的挑战!

使用道具 TOP

155#
发表于 2015-3-28 08:37:02 | 只看该作者
空间明显小了不少。
不知道王兄是怎么考虑的,原来的箱子和空间非常和谐。

点评

下周图纸出来就容易说明白了。  发表于 2015-3-28 21:40

使用道具 TOP

156#
发表于 2015-3-29 20:44: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6-1-27 10:39 编辑



       在我的系统里试听的第一件 FM ACOUSTICS 产品并非 FM 222-MKII, 而是 FM ACOUSTICS 一对 1.2 米的 RCA 信号线。这对信号线是朋友购买的,带我这里试听了一周。这大概是半年前的事情,那时还没有购买 FM 222-MKII。
       当时这对 FM ACOUSTICS RCA 信号线是和 VDH MC SILVER IT RCA 对比试听的。两条线都是作为唱臂输出至升压牛进行比较的,结果 FM ACOUSTICS 的信号线声音确实要比 VDH 的信号线更细致,更顺滑,特别是高频不凸、不飙,特别真实自然。FM ACOUSTICS 的内敛平和的质感特性让我十分着迷。


       厂家声称 FM 信号线采用的 Precision Interface Technology® 技术并没有作具体的解释,也没有查询到相关的评论文章。早期一些的 FM 信号线的线身上的字母体是黑体字,印制的略显粗糙。


       后期一些的 FM 信号线的线身上的字母改为书写体,印制的要精致一些了。另外,FM 早期的信号线的线芯是红、粉、黄、白(线身印黑体字的),后期的线芯是红、粉、白、白(线身印书写体的)。


       好奇心驱使,我把 FM ACOUSTICS RCA 信号线的 RCA 插头打开仔细的看了一看,红、粉、黄、白色四芯屏蔽多股铜线(后期的四根线芯的颜色分别是红、粉、白、白色),线径不粗也不是特别细。线身比较柔软,手感不错。不过老实说这对线的焊工实在一般,此线是朋友在德国买的,原包和单齐全,不会有假。FM ACOUSTICS 器材和线材的连接器使用基本上都是 NEUTRIK 的产品。这种 RCA 专业插头,接地端有弹簧延伸机构,在插入时信号端接触之前先行接地 ,反之,在拔出时断接地之前先断开信号端,这样可以在系统工作时拔插操作也不会因出现冲击噪声而损坏扬声器的音圈。我仔细比较了这对 RCA 线所用的 NEUTRIK PRO RCA 插与市场购买的同型号 NEUTRIK PRO RCA 插,应该说还是有区别的,尺寸、结构都是一样的,唯有表面镀金层明显不同,FM 使用的 NEUTRIK PRO RCA 的表面镀金层要厚,光泽也要好一些,可能厂家定购时有所要求吧。
       FM ACOUSTICS 线材外观可以用 “ 其貌不扬 ” 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价格却不便宜,不过比起那些天价线材似乎又是小巫见大巫了。由于 FM ACOUSTICS  线材优异的声音品质还是受到烧友的普遍认可,我也然,呵呵。
       现在购入了 FM 222-MKII, 自然想在唱放的输入和输出端使用 FM 的信号线进行搭配。已经购买了二对 FM 平衡信号线,一对用在唱臂输出至唱放 FM 222-MKII,另一对用在 FM 222-MKII 输出至前级 CELLO SUITE 的 P-201。 再有几天就可以收到包裹了,待试听后再行汇报吧。


       提前收到一对 FM Acoustics P.I.T. 平衡线,型号 CA 25101 0.6M。


       插上烙铁,准备好银彩焊锡。先拆下两个 NEUTRIK 公插,看到线芯和 FM RCA 信号线的线芯完全一样,后来不经意发现 FM 202 分体电源的 DC 线和信号线似乎是同一规格 。拿出珍藏已久漂亮的 FISCHER 直角平衡插头,这是个非常稀有 90 度的 FISCHER 平衡插头,其结构非常复杂,因此焊接越耗时约 40 多分钟。这对平衡线是用在 FM-222-MKII 和 CELLO SUITE P-201 之间的。


       将这对焊接好 FISCHER 平衡插头的 FM Acoustics 平衡线接入系统,打开所有设备的电源,提前热机,晚饭后再试听。


       一周外出返回后,第二对 FM Acoustics 信号线收到了。这对 FM RCA-XLR 的信号线的型号是 CA 25022,用在唱臂输出至唱放输入之间的。


       之前唱臂输出至唱头放大器之间的信号线是 VAN DEN HUL MC SILVER IT,因为高频部分有些张扬,后来更换为 CELLO STRINGS 1。现在要用 FM Acoustics P.I.T 和 CELLO STRINGS 1 PK 了。听了几张唱片,每张仅听几分钟,记忆一下 CELLO STRINGS 1 的声音,也好与 FM Acoustics P.I.T 对比。


       本以为都是铜线,FM Acoustics P.I.T 不会比 CELLO STRINGS 1 信号线胜出太多。没有想到的是,FM Acoustics P.I.T 的高频非常细腻,但细腻不失清晰。中频厚度也很好,圆润饱满。低频延伸很深,而且宽松自燃。全频平衡,总体呈现为金字塔形。整体而言,FM 胜过 CELLO STRINGS 1,接回 CELLO STRINGS 1 再听,似乎有点不太容易接受了(或许 CELLO STRINGS 1 在 CELLO Audio Suite--Audio Palette--Performance II 之间会有合适好的表现,手上没有足够数量和长度 FM 信号线来比较,因此不能绝对的说 CELLO STRINGS 1 完全不如 FM Acoustics P.I.T)。CELLO STRINGS 1 唯一比 FM Acoustics P.I.T 略好一点的是形体收的紧凑一点,FM Acoustics P.I.T 的是形体的比例稍显大了丁点。我相信通过 MIV 对低频部分进行微调,这一小小问题是容易处理好的。
       FM Acoustics P.I.T 信号线的听感舒适自燃,乐器的质感好,音乐的表现舒展流畅。FM Acoustics P.I.T 给予系统的改善超出了我的预估,对整个放声系统而言真可谓锦上添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8 22:42, Processed in 0.048385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