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85489

查看

43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自文
F18

145#
发表于 2016-4-3 12:40:59 | 只看该作者
988兄,咱们要是面对面,我能说一大堆,可叫我打字写文章兄弟真不大行······

使用道具 TOP

146#
发表于 2016-4-4 06:22:52 | 只看该作者
18 兄,看来天机不可泄露啊!
不过能够触类旁通,看人家的交流心得,对自己的发烧有个感悟,也是一件好事!
说个123想想也不是难事,莫怕,讲个一二也比不讲好么。

使用道具 TOP

F18

147#
发表于 2016-4-4 09:32:36 | 只看该作者
988兄,我这人说话可是信口惯了,没什么禁忌(相互),你要是不介意,咱往后开聊?

使用道具 TOP

148#
发表于 2016-4-7 00:2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4-7 00:39 编辑

亲耳聆听亦未必真实。
   
    介绍现场与音响这两种不同听音场景模式,其音效构成的因数,以供各位调音时作加减乘除之参考。鉴于每个人有不同程度喜好,也可以酌情掌握加减乘除尺度。

    1、以百分之百真实乐器为源头,经过空气衰减过程,混合音乐厅大空间声场到达耳朵;
    2、以麦克风收录的乐器为源头,经过系统放大过程,混合听音室小空间声场到达耳朵。(下集预告,择时再写)

    对于真实乐器声音,我太清楚不过了,因为我自己就是乐器制作人,当乐器还是一块木头的时候,就已知道这些木头是如何按照我的规划来构成乐器声音的。
    星海音乐厅也是本人以及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音乐厅,我在此厅台上曾演奏过多次。此外,与星海音乐厅的声学设计师,项端祈前辈曾有过交流与合作的经历,在另一个歌剧院工程中,由项老负责声学设计,而我则负责声学工程监理。

使用道具 TOP

149#
发表于 2016-4-7 00:23: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4-7 01:00 编辑

以百分之百真实乐器为源头,经过空气衰减过程,混合音乐厅大空间声场到达耳朵

舞台上,声音的源头环节:真实乐器声音状况
    当演奏者从演员休息厅进入音乐厅舞台后,乐器首先受到大厅内观众呼吸等造成的空气湿度变化影响,再加上功率强大的舞台灯光照射,使木制乐器声音不如平时灵敏并略为迟钝,尤其是缺少了一些最可贵的细节表现,这个状态有个适应过程,通常在下半场才逐步得到改善。
    平时在小空间听惯了自己乐器的声音,顿时在台上面对那空荡荡的大空间,就像刚从船上掉入大海那样显得无助,声音力度表现大打折扣。
    但在大空间乐器的发声也较为自然流畅,低频的延伸也更自然舒展。加上大空间混响声的叠加,声音较为丰厚温暖。除了显得虚弱的声音力度与清晰度有损失之外,在其他方面尤其是丰厚度与音乐感,比小空间时听感要舒服许多。

观众席,乐器直达声的传播环节:空气衰减及其他影响因素
    假设舞台中心有1个独奏乐器,与观众席中心平均距离为24米计算。听众所听到的直达声音量,要比距离独奏乐器1米所听到的直达声,大约衰减了27dB。(按点声源距离每增加一倍衰减6dB计算)
    以2倍声源叠加增加3dB计算,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算算,当听众距离独奏小提琴24米,被距离衰减27dB时,想要听到距离小提琴1米所听到的直达声音量,需要叠加到多少把小提琴才能相当?
    上面提到本来已经微弱不足的直达声,从舞台到听众传播路途中还要经历:室内空间的反射波与混响声对直达声波形的干扰,以及观众区衣物与座椅摩擦声、耳语交谈、空调噪声、灯光电机及其散热风扇噪声的影响,到达耳边的“直达声”既微弱又已变形。
    以交响乐大厅为例,在观众席上听到的直达声,只占听到总声能的5分之1左右,这与音响重播以直达声为主的状况截然不同。
    假如你想体会一下距离24米的直达声,可以去郊外找个空旷草地,试试以平时在室内正常交谈的音量再“交谈”一次,就能体会你在音乐厅中听到的真实直达声是如何的了。而且这个24米外的“真声”只占你在音乐大厅所听到的总声能的5分之1左右。

音乐厅中,反射声与混响声等因素叠加环节,与音乐感美化因素
    主要项目是通过早期反射声以增加明晰度;以混响声增加音乐感;以增大低音量感比例来增加温暖感;设计控制声场均衡分布等。
    对于堂座1至第10排中部区域,对不起,基本上没有早期反射声可以照顾到这个区域。前排区域以直达声加混响声为主,因为极其有限的反射面要留给照顾后排、楼座增加明晰度以及均衡声场分布之用。对于后排、楼座、两侧区域,则以较微弱的直达声、加反射声、混响声混合而成。
    为了增加听感上的温暖感,通常声学设计的低频量感会大于中频量感10%以上,尤其是坐满观众时,低频总是大于中频的。
    至于那个难能可贵的高频,已顾及不了音响系统中20000Hz的那个高频,而是4000Hz就已经算是高频了。从声场频率响应方面,不平整度要比HIFI音箱的正负3dB还要差多了。
    声场均衡设计这个词讲起来很好听,但极其有限的可用反射面,对于声学设计师来讲,好比10个锅只有3个盖,顾得这头丟那头,达到粗略均衡就已经不错了,只到温饱阶段而已。相信各位对音乐厅中不同位置声效差异,已经有丰富的体验。

    不是声学设计师无能,而是按照现有声学设计手段与可用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谁叫一个乐队要演奏给一千多人听啊,要是只演给一百人听那就可以好太多了。发烧友可别生在福中不知福,将艺术家们专程给你一个人准备的录音演出,还以为远不如现场,其实只是各有不同而已,还可以按照自己口味,好好调试自己的系统,安心欣赏音乐吧。

点评

受教了。  发表于 2016-4-7 20:15
感谢解惑,  发表于 2016-4-7 18:41
理性而专业的分析!尤其是文章的结尾,道出了发烧的真谛!  发表于 2016-4-7 14:41

评分

1

查看评分记录

使用道具 TOP

150#
发表于 2016-4-7 00:24: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4-7 00:49 编辑

我以同一把吉他分别在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大厅),室内乐(小厅)演奏的两种不同声音效果

    该大厅声学设计基本上不用吸音材料,全部界面均以反射配合局部扩散设计,达到满场时约1.8秒混响时间。在观众席上听到的直达声,还不到总声能的5分之1,这与音响重播以直达声为主的状况截然不同。
    小厅则以0.8秒至1.3秒可调混响设计,除用于可调混响结构之外的墙面,小厅饰面木板厚度比大厅装修木板约薄一半左右。我在小厅演出总是选择1.3秒最长混响状态。
    大厅声音无疑更丰满、更温暖、更舒服,但清晰度方面不如小厅,有些模糊。在大厅弹吉他的手指触弦等演奏细节,别说观众区难以听到,就算演奏者自己都感觉不明显。这种更舒服的音乐感是大厅混响带来的,即使自己演奏的小瑕疵,为表达音乐而控制的演奏力度大小变化手法也不会太明显。
    小厅声音清晰度明显比大厅要高,演奏手法、触弦、琴弦振动、琴腔振动、呼吸声等等都能听到。演奏者在音乐表达方面以及演奏技术的的细腻变化,也一清二楚,就算弱奏的乐段用更小力度演奏,也能够听得清楚。
    演奏者在台上移动演奏位置(类似音箱摆位),在小厅台上前后移动10厘米就有变化,而大厅的位置变化不如小厅明显。
    在演出前走台时,我试过叫其他吉他手弹我的吉他,而我自己走到观众席不同座位听,基本上是台上演奏者自己听得更好的(摆位)位置,在台下也同样听到相同方向的音效。

使用道具 TOP

151#
发表于 2016-4-7 00:27: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4-7 00:35 编辑

分享一次在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的选位经历

    那是星海音乐厅首演音乐会的排练,由于观众不多,处于半空场状态,可以在演奏过程中,自由走动选择最佳位置。
    我首先抢占第5排中间位置,傻眼了,眼睁睁看着一个个乐手们好像在在卖力地做假动作,但耳中愣是感觉不到声音从舞台传来的效果,音乐就像从天而降,感觉自己陷入十面埋伏阵了。
    这个现象说明,即使在第5排中部直达声相对较强区域,直达声也免不了受到来自四面八方反射声波的包围与干扰。
    后来干脆边走动边听效果,音效几乎每个位置都有区别,最后在第11排右侧三分之一处坐下,坐下之后才看到原来同在第11排左侧三分之一处,坐着新时代唱片两位大录音师陈诺和邓奕坚,双方会心微笑,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啊,呵呵。
    当然,以上是半空场状态下听管弦乐的较佳位置,当满场时,或其他不同类型节目,较佳听音区位置也会有所不同。
    其实楼座还有几个位置效果不错,票价也比堂座便宜不少,不过就暂不公开透露了,免得到时太多人争那位置,以后买不到那几个座位的票就麻烦了,呵呵。

点评

基于这个原因,专门买过几次星海音乐厅A区11排8~11座位的票。  发表于 2016-4-7 19:53
HAC
这是真正的专家发烧友,没有半点虚头巴脑!  发表于 2016-4-7 14:15
受教了,江先生辛苦了!!一直潜水聆听,江先生能为烧友发烧经验找到理论归宿是烧友大幸。  发表于 2016-4-7 10:22
个人喜欢 8-12排..  发表于 2016-4-7 06:37
论坛里这样的真专家多一点就好了。  发表于 2016-4-7 02:50

使用道具 TOP

152#
发表于 2016-4-7 10:24:11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江先生辛苦了!!一直潜水聆听,江先生能为烧友发烧经验找到理论归宿是烧友之大幸。

使用道具 TOP

153#
发表于 2016-4-7 12:45:38 | 只看该作者
这应是本年度最有价值的贴子了吧,感谢江老师的无私奉献!确实体现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高尙品质

使用道具 TOP

154#
发表于 2016-4-7 13:01:36 | 只看该作者
好精彩!

使用道具 TOP

155#
发表于 2016-4-7 20:56:55 | 只看该作者
正在玩现成电分系统ATC SCM50A,请教江兄请收信

使用道具 TOP

156#
发表于 2016-4-8 08:53:14 | 只看该作者
这次算是茅塞顿开了。以前,对有些烧友总是提出音响调整“以真实还原唱片或以现场为标准”来调校器材,对此,我也有不同看法。“还原唱片”如何能知道原唱片?我看只有指挥家或录音师才能原原本本了解。“现场”,这次听江兄的一番话,也知道是一个不完全真实的现场。

调校器材,实际上也与个人口味有一定关系,不同摆位有不同风格。不过,关键还是以耐听为基础。

点评

茅塞顿开好啊!哈哈。看看有多少大烧掉入无底洞。  发表于 2016-4-8 09:46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5 05:09, Processed in 0.024929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