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功放驱动有两种方式: 一是用两台立体声功放分别驱动两个音箱的中高音和低音,当然前提是音箱具备双线分音的条件;二是将两台功放按 BTL 电路的形式连接来驱动整个音箱。理论上桥接的方式可以增加3倍左右的输出功率。那么哪一种方式好呢,毋容置疑,当然是前者。桥接的方式获得的是绝对输出功率,而分功放驱动求得是低失真功率。
桥接方式表面上看,也是双功放驱动,但实质上仍然是单功放在驱动,只是功率有所增加而已。单功放驱动的音箱,其低音扬声器的谐波失真、过载失真会通过分频网络输送到相应的中、高频扬声器单元上,使扬声器系统失真增大。这是单功放驱动扬声器最致命的问题。采用双功放驱动后,中高频和低频的信号输入是各自独立的,这样就避免了低频单元的反电动势信号对高频信号产生的调制干扰,从而改善了中高音输出的质量。
以上两种双功放驱动方式都是功分,与电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方式。那么功分和电分哪个好呢?
理论上说,当然是电分好。电分相对功分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改善了音箱系统的阻尼系数
阻尼系数反映的是扬声器阻抗与整个扬声器前电路的总阻抗的比值,阻尼系数越高,功放输出信号的变化在扬声器上的反应也就越明显,也就是说,功放对扬声器的控制力越高。内置分频器本身所用的分频原件,都是高阻抗原件,所以功率分频会大大增加电路的总阻抗,从而降低功放的控制力,影响音质的提高。而电分双功放驱动,完全去除内置分频器这级电路,所以对系统的阻尼系数不良的影响也随之消失。
二、消除了音箱的插入损耗
插入损耗是指功放的输出不能传输到扬声器上转化为声音的那部分功率。LC 分频的原理是利用电感 (L) 和电容 (C) 的低通和高通特性来阻碍一部分频率的信号通过某一路电路,从而完成分频的。但是内置分频器上使用的电感、水泥电阻等原件,本身消耗了部分能量的功率,这就是所谓的 “插入损耗”。
电分驱动后,由于在功放输出到扬声器单元之间不存在第三种设备,也就没有插入损耗,功放输出能量的效率相对功分要高出很多。
三、相位特性更好
功率分频器的LC原件,除了内阻带来的麻烦外,它们作为相位原件带来的相位影响也是在设计功率分频时所需要认真考虑的。对于一个音箱来说,在不同的频率下,高低音单元和分频器本身的相位情况是很复杂的,如果设计分频器时不考虑相位问题,做出合适的相位补偿,那么很可能造成虽然高低音扬声器的分频衰减很完美,但由于二者的相位不一致,导致曲线凹凸不平的情况,甚至于,一个曲线完美但相位不良的音箱,声音往往会比没有相位问题,曲线却不太理想的音箱更加难听得多。
电子分频的电路设计,在相位控制上要比内置分频容易,在相位特性上要比内置分频好得多。
四、驱动功率分配更精确
电分驱动后,各扬声器单元可获得精确的驱动功率,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点特性,音质更为纯真悦耳。
五、分频点和分频特性更容易控制
电分是在功放之前,因此容易将声音彻底分频,通过调整输入参数来简单的调整分频特性,弥补单元在某频段里的声缺陷,同时减小了分频交叉区域,可调性好,电声指标相对提高。
说了电分的一大堆好处,难道非电分不可了吗?当然不是,电分在专业音响领域使用的比较普遍。但在HiFi 系统中的使用率就太低了。另外电分投入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比如说 Bowers & Wilkins 的概念产品 Nautilus 就是最为突出的一列。这个四单元的喇叭系统是没有内置分频器的,使用时需要四套放大器和一台多路电子分频器,还有四对信号线和四对喇叭线。这是一个超奢侈的玩法,不仅要你付出大把的银两,调整过程也是相当考验你的耐心和经验。
要知道,一对扬声器系统在使用不同的电子分频器时,所产生的音色会完全不同的。而高档 HiFi 的电子分频器产品又是少之又少。因此,并非花了大把银子玩电分就能要获得自己需要的音色。电分似乎让人站在 “天堂” 与 “地狱” 之间,成功与失败概率可以说是参半了。
我们也都知道,分频器对扬声器的音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们普遍接触过的扬声器的列子举不胜举,比如,使用丹拿单元的扬声器厂家非常多,但是每一个厂家设计制作出的喇叭音色都各不相同。原因何在,那就是分频器的设计不同所致。我们很难说哪一个厂家的分频器设计的好与不好,更不能说分频器设计的对与错。我们只能说,不同的设计师各自都有自己的音质 “标准” ,我们作为用家同样也是各有自己对各种不同设计的喇叭的认知 “标准”。当厂家和用家的 “ 标准 ” 吻合了上时,那么就 OK 啦 ! CELLO 5 呎也是吻合了我的认知标准,正像我在 73# 所记述的:
走进 Cello Strad Master 。
我对电分也十分感兴趣,也收藏了金嗓子电分 F-25 多年,最终还是被朋友拿走给
丹拿至尊使用。但在仔细研究 CELLO 系统和反复阅读 CELLO 手册之后,还是决定先按照 CELLO 指导的方案来试试看。 CELLO 的手册明确指出,在使用双套或三套 Performance II 驱动
Cello Strad Master 时,不推荐使用电分,而是直接全频驱动。我们暂且把这种驱动方式叫做 “ 双功放或三功放的功分驱动 ”。我理解这样的驱动有以下几点好处:其一,不会改变
Cello Strad Master 系统分频器固有音色;第二,保持放大器功率分配的平衡度;第三,保持
原有的分频曲线。其四,中高频扬声器单元不再受低频单元反电动势的调制和干扰。
双功放三功放的功分驱动
方式有没有缺点呢?当然有,全频驱动中高音喇叭和全频驱动低频喇叭的过程中,功分的插入损耗在所难免。因此放大器的效率比起电分来说要低了不少。凡事都没有绝对的好, 在HiFi 的实际运用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认真仔细的权衡之后再做取舍。
去年给丹拿至尊做电分,其实并非全电分驱动,因为丹拿至尊是 5 路 6 单元的喇叭系统,确切的说,给丹拿至尊做的是电分和功分结合的驱动。丹拿至尊有 4 个分频点,电分处理的是中低频和低频之间 800 Hz 的分频点,中低频以上的单元之间的 3 个分频点都还保留功分。因此 对丹拿至尊原厂分频的固有音色是没有影响和改变的。参考这一点,以后对 CELLO 5 呎也可以尝试做这样的功分和电分结合的驱动。CELLO 5 呎的低频和中频的分频点是 500Hz ,幸运的是金嗓子也有 500Hz 分频卡。呵呵,又一个等待的工程。
两套 Performance Amplifier II 上下叠加放置,原以为多了一套 Performance Amplifier II 放大器,风扇噪声会变大,没有想到风扇噪声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由于
Performance Amplifier 是风扇散热,所以机箱的热量并不高,但两套
Performance Amplifier 散发的热量使得听音室内的温度提高了不少,空调的在原来设定温度又向下调整了 3 度。这样就可以保持原来设定的室内温度。
空调室内机安装在背墙唱片柜内部的上方,风口导风板设置为固定水平状态,冷风直送放置器材的区域。大金空调的噪声极低,风速设置为最低档,背对空调的 “ 皇帝位 ” 几乎听不见风口噪声。
夏季听音室的室内温度控制在 24 -26 度之间,还是比较舒适的。
开空调听音室的湿度会降低,容易产生静电。室内的湿度控制在 50-60% 左右,唱片和唱盘系统基本就不会受静电干扰了。湿度计可以随时监视听音室的湿度状态。
电源线会让玩线的大侠见笑了,一对是灰武士30A冷冻版DIY的,还有一对是 Performance Amplifier II 跟机电源线。 呵呵.
日后会考虑电源线的更换调整,目前相中了古河最新款的 90 度电源头尾插,线材还在考虑中.......
Performance Amplifier II 放大器背板上的信号输入端子的下方有一个信号输出端子,这样的设计常见于专业放大器。
有了输出端子,可以方便的将信号连续输送给另一台放大器。Performance Amplifier II 的输入阻抗时1兆欧姆,两台或多台 Performance Amplifier II 放大器并接完全没有负载阻抗问题。
现在两套
Performance Amplifier II 的信号线是下图中左边的接法,MIV 至 第一套
Performance Amplifier II ,再由第一套
Performance Amplifier II 至第二套
Performance Amplifier II 。
早已经计划了改为下图右边的接法,把
Audio Palette MIV 主输出 RCA 端子改为 FISCHER 平衡输出插座,这样就可以让
Audio Palette MIV 的两组 FISCHER 平衡输出分别直接输入两套
Performance Amplifier II ,这样的接法使得两组信号的一致性更好,避免了极其微小线阻差、时间差,保证相位的精度。
Audio Palette MIV 主输出是 1 组 FISCHER 平衡和 1 组 RCA。RCA 是并接在 FISCHER 上的,把临近 RCA 端子换成 FISCHER 即可。同时也把录音输出的两个 RCA 更换为 FISCHER 插。
已经向 FISCHER 厂家订购了三芯的公插座。几个月后就可更换了。
Audio Palette MIV 的主输出改为 2 组 FISCHER 平衡输出之后的样子。
Furutech 古河,专业生产音响电源部分的配件产品,技术与工艺的确很好。此次订购的保险管为其最新顶级 FT 系列,俗称 “ 蓝精灵 ” 。该系列保险管的内部的熔体材料是 FURUTECH 和德国 PADIS 共同开发的,其中的秘密厂家秘而不宣。套管是陶瓷材质,管内填充防爆石英沙,厂家称陶瓷管表面的蓝色是一种特殊涂料,挺好看的,此涂料有什么电气作用,不得而知。保险管两端金属帽是 OFC 纯铜材质,以 Furutech 专有α (Alpha) Process 处理工艺处理,通过超低温和特殊电磁场技术处理,表面镀铑金属工艺处理,耐磨、抗氧化、低电阻,有利于提高电流传输效率。
下图是日本直邮的 8 枚 Furutech 古河保险管,刚收到的邮包,晚上就可以装上试听了。
更换保险管的原因是,两套放大器的四台电源 Performance Supply 的保险管有一部分已经不是原装保险管,为了保护放大器,防止意外发生,决定把四台电源的所有保险管都更换掉。
市面上各式各样发烧保险丝有不少,价格几乎是普通保险丝的几十甚至几百倍!那么如此昂贵的发烧保险丝真的能够改变音质吗,我的回答可能会令人失望。个人认为高档保险丝不会劣化供电,但不可能提高音质。这与 “换保险丝可以改善音质”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保险丝的本质是保护设备,发烧保险丝的安全系数毋容置疑的要比普通保险丝要高,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也更好的。换上了发烧保险丝之后,起码说不在会再为这个环节纠结了。发烧圈里有一些对发烧保险丝的作用的夸张评述,个人认为是毫无科学根据的玄说。我们应当理性的认识和使用这些音响附件。
下图左侧 4 枚是 149X# Performance Supply 的保险管芯套,右侧 4 枚是169X# Performance Supply 的保险管芯套。
四台放大器主机
Performance Amplifier II 全部是深灰色陶瓷的原装保险管,品质很好,因此就不再考虑更换了。
深灰色陶瓷的原装保险管又设法备了几套,防止意外。
下图是香港 CELLO 发烧友的玩法,把 Performance Supply 电源上的保险丝用车制的纯银棒代替,他认为放大器主机还有保险。放大器主机的保险是保护主机的,无法保护电源的。这个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就像高空作业不系保险带一样,一旦坠落......
换上古河保险管已经一周了,每晚大约听 3 个小时,差不多累计也有 20 个小时了。放大器工作的非常稳定。在保险管这个环节算是告一段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