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6199

查看

93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157#
发表于 2016-6-27 07:50:56 | 只看该作者
circle 发表于 2016-6-26 15:19
那么是不是只有高价唱头才有可精细呢?听完这段你也许没话说了。
大卫、康德拉申指挥苏联国家交响乐团演奏 ...

在人耳可听的范围内,唱头之间并没有多大差别。这个道理与“调整准确的系统头版与二、三版差别为零”是一样的。唱片纹路中的强弱音是必须让唱头拾取的到,不管是动圈、动磁、动铁,只不过它们之间所拾取到的相同声音有时会有强弱之分。“玩”的发烧友正是利用这个强弱来判断唱头好坏,实际上是调整不准确过度喧染声音的体现。

点评

老兄您这个技术话题建议还是到主板另开一贴吧,那里估计有人会附和两句,石兄的这个贴主要是讲音乐谈艺术。  发表于 2016-6-27 08:47

使用道具 TOP

158#
发表于 2016-6-28 19:28:31 | 只看该作者


       出差返京,发现这张唱片到了。第一时间开机试听。这个录音、这版唱片名气太响,因此对其期许很高。

       企鹅、留声机、美国全国公共广播公司(NPR)、CD圣经等唱片指南没有提及此录音,以及各个百大、三百大、一千零一张等等榜单也不见这张唱片在列,然而国内外黑胶唱片网群里却对其推崇倍嘉。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当下仍在正式发行的唱片指南可能是为了商业利益,更愿意推介新录音、新唱片,起码是仍有销售前景的翻版录音。榜单可能是为了顾及各方面平衡,不会为同一曲目列出太多的版本选项。但像贝多芬第七交响曲这样在古典音乐史上具有崇高地位的曲目,聆听二三十个录音、收藏十几个喜爱的版本,不仅不过份,而且是个必经的欣赏和理解过程。

      贝七录音中最有名的是小克莱伯的DG版本。在大全集中,卡拉扬(四次录音)、伯恩斯坦(纽约、维也纳)、沃尔特、伯姆、克伦培勒、海廷克、约胡姆、克鲁伊腾、塞尔等等,都是容易找到并且水平很高的演绎。单声道方向,富特文格勒、托斯卡尼尼当然不能错过。当代方向,阿巴多(已经算上一代了)、马苏尔、拉特尔都有全集,可以听一听。复古派还有加蒂纳和布吕根等等。苏联东欧方向,康维茨尼、舒特纳、凯格尔也很有特点。不能忘了舒里希特,他也颇受一些乐友追捧。挂一漏万,数不过来。

       贝七对于乐团来说,并不容易。大量的顿音和快速乐句,需要乐手们整齐划一,心有灵犀。如果指挥希望施展弹性速度,会面临不小的挑战。此外,音响织体要薄厚适度,薄了缺乏宏伟气势和英雄气概,厚了则有可能不够轻灵、流畅,舞蹈性不足。拿捏到位,贝七能够给听者强烈的古希腊风感受。

       坎泰利这版有其独特之处。一是从演绎上讲,他成长于意大利,应该会受到南欧质朴但乐生文化影响,受到歌剧和美声传统影响,也演绎时不会缺少激情、热辣和旋律感。同时他的弹性体现在乐句间隙的顿挫上,而不是乐句内部的节奏伸缩。二是从演奏上讲,既然坎氏被托斯卡尼尼看中,并且从遗留的视频资料中看,他的指挥大方、决断、不花哨,这样乐队的声音能够比较整齐、清爽。虽然爱乐乐团的纪律性比不上克利夫兰、柏林、维也纳,甚至不如伦敦交响乐团,但厚重的弦乐部和比较轻灵的管乐部还是堪当重任的。三是从历史背景看,可怜的坎氏英年早逝,他的录音多是单声道,这是他难得的立体声录音,而且还是HMV白金狗三位数的早期版本,这就增添了一些特殊的纪念意义和艺术价值。

       Angel和CFP后来都有翻版,对于聆听坎泰利优秀演绎来说,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容易得到。真希望能有一个综合性古典音乐录音目录,以一种比较客观、全面、科学、简捷的评论或打分方式,供爱乐者们参考,而不必东拼西凑,反复试听,多费周折,最后才能确认并收藏自已比较喜爱的演奏录音。

点评

这版九十年代企鹅有评,三星。在艺术家专题和集锦类检索(即EMI那版2CDs),不在该曲条目下。  发表于 2016-6-29 02:18
这版九十年代企鹅有评,三星。在艺术家专题和集锦类检索(即EMI那版2CDs),不在该曲条目下。  发表于 2016-6-29 02:17

使用道具 TOP

159#
发表于 2016-6-28 19:45: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6-6-28 19:54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阁下不仅唱片质量高,分类目录也清楚啊  发表于 2016-6-28 20:13

使用道具 TOP

160#
发表于 2016-6-28 20:18:21 | 只看该作者
康泰利的CD 贝七,我也找到一张,真不容易,属于人有我有。图为借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这就是当年爱乐者所能找到的唯一的一套坎泰利的唱片,坎泰利这套唱片与柯岗的那个双涨,一并成为artist profile系列中最炙手可热的两张,可惜都很快绝版。这也是我最早认识坎泰利的开始。  发表于 2016-6-28 21:08

使用道具 TOP

161#
发表于 2016-6-29 23:15: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在大剧院听王佩(王字旁,电脑字库没有)瑜清音演唱会,在欣赏这位当代小冬皇的演唱和风采之余,对大剧院的音响大感愤忿。扬声器的中频和高频调得如此不当,以致王的部分发声被扭曲,妨害了对她在演唱中技巧运用及情感表达的捕捉和理解。同时也不明白为何在这么一个五百多座位的阶梯型小剧场里,还要用电声播音,使我有些怀疑王的自然音量是否不足以震撼全场。以前在这样大小的音乐厅听艺术歌曲,演唱者完全依靠肉嗓加体腔共鸣,将每个乐句清楚地传达给听众。当然,并不是每一个音符、气口都能完全听得真切,但这不正是现场表演的魅力所在吗?老一辈京剧大师们,尤其是晚清的谭鑫培、孙菊仙这些被招为内廷供奉的先师们,不都得靠大嗓高声,赢得老佛爷的嘉许吗?

点评

瑜老板成名太久了,开始玩花活了,前两年在东艺也搞过类似的场,不喜欢。  发表于 2016-7-4 11:43
瑜老板成名太久了,开始玩花活了,前两年在东艺也搞过类似的场,不喜欢。  发表于 2016-7-4 11:43

使用道具 TOP

162#
发表于 2016-6-30 20:51:20 | 只看该作者


不可以忘记这张唱片。因为第一次听到拉威尔的谢赫拉扎德,就是这个录音的CD。比彻姆老头儿是色彩高手,又大气又抒情,这类戏剧感强的标题音乐是他的拿手好戏。



PHILIPS这张康德拉辛版,有力地塑造了乐曲的壮阔感,录音声效又很突出,因此长期标在推荐名单的顶头上。

好的版本还有许多,包括莱纳的芝加哥版。

点评

我也对这张唱片印象很深。其实是因为第一次听谢赫拉扎德,第一次听高级音响, 就是比彻姆这张。北京超音波搞的音响展示会,B&W801,马克的功放,90年代初!  发表于 2016-7-1 02:35
笔误吧,不是拉威尔的。  发表于 2016-6-30 21:08
笔误吧,不是拉威尔的。  发表于 2016-6-30 21:08

使用道具 TOP

163#
发表于 2016-6-30 21:19:36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拉威尔,嘿嘿。拉威尔也有一部带女声的谢赫,刚刚拿到克莱斯萍那版,稍后再议。谢K兄纠错。

使用道具 TOP

164#
发表于 2016-6-30 21:39:13 | 只看该作者
       GRF箱体渐入佳境。

       库依肯Sigiswald Kuijken领衔的古乐团“小乐队”Le Petite Bande只有16位乐手,8位小提琴,2位中提琴,3位大提琴,1位低音提琴,1位古钢琴。他们在RCA录制了极有特色的维瓦尔第四季,库本人指挥兼拉小提琴首席和独奏。

       以前在音乐厅看其他类似的古乐团演出,乐手们之间配合十分默契,起止急缓全靠首席在前面摇头摆尾来提示。羊肠线虽然声音有些发干,但灵动敏捷、生机盎然,人气儿更重,别有一番风味。

       GRF的妙处在于将画面铺陈得有如当年在音乐厅面对乐团一般。纵深和层次非常明显。而且每件乐器的形体感、共鸣感和声音特色都交代得十分清晰,尤其是库依肯的独奏。冬天炉火那一段,库氏演绎得比较收敛,不够形象,也不够温暖。但小提琴本身美好的音色还是值得认真聆听欣赏,聊作补偿。

点评

石兄忍了这么久,也不发个图片来让大伙饱饱眼福,嘿嘿  发表于 2016-7-1 09:01

使用道具 TOP

165#
发表于 2016-7-1 16:14: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箱子漂亮!古色古香  发表于 2016-7-1 21:09

使用道具 TOP

166#
发表于 2016-7-1 16:49:23 | 只看该作者
因为还没有完全调整好,所以没好意思秀。器材不会大动了,但一些细节还得进一步加工。而且虽然是下了些本钱,但在这个论坛里只能算是个小小小小的投入。最搞笑的是,现在意识到为什么会有人说,玩音响最后是玩房间。如果有更大的空间供这对音箱呼吸,他们能唱得更尽兴些,而在目前的空间里,前端所要做的是增加控制力,使整体效果与房间成比例。有点像小日本玩天朗大箱了,很是无奈。

使用道具 TOP

167#
发表于 2016-7-1 18:13:06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年前第一批收进的十来张原版CD就有这个录音,合集在一个双张碟中。管风琴配衬小提琴,到今天也只听过这一首。



       RCA单声道音平很高,听管风琴震得屁股麻,小提琴也很前突,听觉上富有冲击力。但从优美、入耳、精润程度上说,DECCA上面这张唱片要好许多。这应该是一张美国作曲家或美国民歌改编曲专辑,第二面都是格什温的曲子,但都是海菲茨改编的,风格强烈,味道醇厚。介绍说他一共改编了150多首各类曲目,扩大了小提琴演奏的曲库。

       听海菲茨,估计大多是从四大开始的。以前提到过,当年在大学里只能听广播,有一周每天下午三点播放一首海氏演奏的协奏曲,没办法,只好上课偷偷带耳机,既震撼又感动,欲罢不能,被发现后还跟政治课年轻的新老师顶撞,说听音乐比听他课有意义。当时真是年轻气盛,很伤人,但也很真实。越老活得越不真实了。

        前两年才知道海氏的技术顶峰是在单声道时期,听协奏曲要找四五十年代的录音。而有赖大M兄的提示,才开始注意海氏的小品,其意趣和质量虽然同克莱斯勒、埃尔曼不尽相同,但毫不逊色,自成一体。但也有人批评海氏在演绎上格局较小,发声是“俄罗斯党”的“犹太歌曲”味儿,拿小品的造句和声音去拉协奏曲,造成对贝小协的诠释显得机械、收敛,对门小协的诠释显露暮气,不够昂扬。道听途说不足为凭,找来早期录音听一下再说。

点评

云雀这张是RCA单声里面的翘楚。话说,海菲茨的神级录音还并不是4-50年代,而是34-47年的HMV录音。人就是这么作,海菲茨的唱片我可以说买了一波又一波,这不,最近又买了一次HMV合辑,多次重复受用了。  发表于 2016-7-1 19:20

使用道具 TOP

168#
发表于 2016-7-1 20:48:5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郑延益老师推荐给学习小提琴的人必听的一张唱片,1940年录制的贝小协,托斯卡尼尼指挥。他书里说的很详细。

       乍一听,要说这不是海菲茨拉的,八成也会信。听久了,能发现他特有的音符连接方式以及熟悉的运弓发声。

       由于忘记调整输出阻抗和增益,这次聆听不能算数。下次再说。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3 19:53, Processed in 0.031486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