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55868

查看

29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kuans

157#
发表于 2018-3-21 22:14:16 | 只看该作者
现场的音乐会听过不少,近中远的位子也都坐过,无论交响乐,还是室乐或是独奏,没听到过“粘滞”感的声音。

点评

如果你手边有好的古典吉它,可以拔下弦就感觉到了,声音粘在琴弦和指间,有如蜜糖般的粘。  发表于 2018-4-7 18:07
“粘滞”感主要是指弦乐,找个机会近距离听听大提琴就明白了。  发表于 2018-3-22 07:58

使用道具 TOP

158#
发表于 2018-3-22 05:55: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c245 于 2018-3-22 06:19 编辑

音响易响难精,音响学的基本构成是电子学和声学,音响器材大厦的基础是电路,砌筑的材料是电阻,电容,晶体管,电子管,变压器,集成电路等元器件…水泥是印刷电路板或搭棚焊接。也就是说,分不清金属膜电阻和水泥电阻的话,照样能玩响音响。但要精深,就无法跳过这些微观量的堆积而直达MBL,JBL6700,盟主,威信音箱等铭器。基础不牢,九层之台,岂可少于累土不成。世无捷径,大道虽宽,指的是经年累月的栉风沐雨之后。《音响二十要》,是写给初学的指南,但不应弄成刻一叶扁舟去求那柄早被流水带走的剑。音响是交叉学科,不同于会计学一类专业学科,除了纵深或要横向,音乐的现场,乐器的特质,作曲,演奏风格,自身人文素养,美学倾向,思想体糸,哲学认知…坑是既大又深。一定成度后,胆机,石机不重要,A类B类不重要。好象FM功放也不是A类。然后,再谈自身风格,构建起属于“有我”的美学风格,哲学体系。楼主为何感叹知音难觅了!难道仅仅是孤傲和大话么?

使用道具 TOP

159#
发表于 2018-3-22 07:36:08 | 只看该作者
音响一事,其实忌讳“道听途说,似是而非”,八个字。而我们每个人,包括我自己,都值得认真反思,反思终生。
我们认为是“真理”的,真是真理?我们认为是“谬误”的,一点没有道理?
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
古往今来,所有事情的实质进步,演进,都离不开深刻严肃的质疑。

点评

赞同以严谨的态度去审视一下音响的本质...但很不容易  发表于 2018-3-22 08:01

使用道具 TOP

160#
发表于 2018-3-22 07:43:04 | 只看该作者
只有一个基点,现场真声。

绝不是不可以对现场真声修饰,美化,但是要明白自己做了什么,要有风格的建立,坚持,其实就是一种声音美学,声音哲学,来说服众人。

众口难调,能有一部分人,明白,已经非常不易了。

点评

关老师这段话说到了音响问题的核心。现场是基点,建立系统时可以追求返真,也可以根据个人偏好进行调整。如是,一个人的音响系统反映了他的美学和音乐根底。这个根底就是END。  发表于 2018-3-22 18:54

使用道具 TOP

161#
发表于 2018-3-22 07:44:41 | 只看该作者
艺术其实就是取舍,抉择,绝不是什么都要。

点评

非常赞同关老师这句话!  发表于 2018-12-25 15:21
非常赞同关老师这句话!  发表于 2018-12-25 15:21
非常赞同关老师这句话!  发表于 2018-12-25 15:21

使用道具 TOP

162#
发表于 2018-3-22 09:17:13 | 只看该作者

RE: 我搞HI END的根本认识

matrim 发表于 2018-3-21 22:14
现场的音乐会听过不少,近中远的位子也都坐过,无论交响乐,还是室乐或是独奏,没听到过“粘滞”感的声音。

“粘滞”感主要是指弦乐,找个机会近距离听听大提琴就明白了。

近场听过大提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还是没听到“粘滞”感。另,觉得唱片里的大提琴,很多录得夸张了。

点评

文字的表达总会带来理解上的差异  发表于 2018-3-22 10:53

使用道具 TOP

163#
发表于 2018-3-22 09:36:0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还在讲“粘滞感”和什么“指标”,离题十万八千里了!

使用道具 TOP

tyr

164#
发表于 2018-3-22 10:02: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yr 于 2018-3-22 10:11 编辑

在下理解,老关意思是:end在形而非end在物,形象而非物似,需有提炼与升华,就是ART!只有这样音响才能够和音乐相融。哈

使用道具 TOP

165#
发表于 2018-3-22 10:35:50 | 只看该作者
初烧谈指标,老烧聊情怀。
话归正题后不容易插嘴了。

使用道具 TOP

166#
发表于 2018-3-22 11:05:27 | 只看该作者
音响与音乐放在一起赏玩、交流、长进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可是这个圈子太小了,一二线城市艺术氛围浓烧友相对多一些,三四线城市如凤毛麟角。其中认真专注学习聆听音乐的更少。大部分人是八分音响两分音乐,鉴别声音的时间更多些。

我几次去大城市家访爱乐烧友,家里器材不贵,一整套投资与自己一对功放钱差不多,声音表现却很准确耐听。唱片一大堆少则数千多达上万张。让人非常汗颜。
回家后不断提醒警告自己一定要两分音响八分音乐,一周玩了一天器材另外六天务必认真欣赏音乐。
拥同级别器材的音乐爱好者,不知君在何方。

身处三线城市,这一点更值得遗憾唏嘘。


点评

现在通信物流多方便啊,三线城市有啥毛病,还清静安逸咧:@)  发表于 2018-3-22 18:56
赞成多听音乐  发表于 2018-3-22 11:08

使用道具 TOP

167#
发表于 2018-3-22 11:14: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狱霸 于 2018-3-22 11:18 编辑

发烧的目的是很多的,有的是为了搭上“富人的玩好”自高档次,有的是好奇等等吧,但是要知道同一样一首曲目有的音响重播刺耳,而有的音响能让人感动至深,这就是发烧调声玩器材的动力。有的音响除非是工作需要,否则听不听没有什么区别的,这真不在少数,甚至纯粹就是个占地方的摆设。

使用道具 TOP

169

168#
发表于 2018-3-22 12:01:58 | 只看该作者
kuans 发表于 2018-3-22 07:43
只有一个基点,现场真声。

绝不是不可以对现场真声修饰,美化,但是要明白自己做了什么,要有风格的建立 ...

感同身受。
器材的物理指标是一回事,令人感动是一回事,脱离了现场谈音响,什么都不是一回事。
现场,作为检证声音的基石。
艺术,源于生话,高于生活。
风格烙上个人的声音美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7 09:18, Processed in 0.034799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