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264730

查看

177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雨中独舞

1729#
发表于 2014-1-8 23:29:0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W兄,太上老君煨了一大锅老汤,各路神仙也只是各取所需罢了。即使如《画皮》之于《聊斋》,不是也是深刻者见深刻浅显者见浅显吗?哈哈。

使用道具 TOP

1730#
发表于 2014-1-10 00:11:15 | 只看该作者
        当宙宇把真实隐藏起来,以假示人的时候,世间万物也必示以假,乾坤由此颠倒。假和假触碰时是柔软的,真实却永远是坚硬的,真实来临时,如秋风落叶,假是经不起触碰的,乾坤回转。

使用道具 TOP

1731#
发表于 2014-1-12 10:47:01 | 只看该作者
当宙宇把真实隐藏起来,以假示人的时候,世间万物也必示以假,乾坤由此颠倒。假和假触碰时是柔软的 ...
ssjj 发表于 2014-1-10 00:11
当真实更黑暗时,您愿意接受吗?

使用道具 TOP

1732#
发表于 2014-1-12 12:14: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jj 于 2014-1-12 14:37 编辑

         真实在黑暗之中,惟其黑暗,方邪恶。真实置于光明之下,黑暗自然遁形; 黑幕降临,光明也会逃遁。既是假的,就有露形之日,真实终无可阻挡。正是因为假的絷绊,真实才可能惨烈,进而逃不出轮回的泥潭。

使用道具 TOP

1733#
发表于 2014-1-13 19:30:16 | 只看该作者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一直被拿来教育人的吗?为何一放到自己身上就不肯了?哈,所以黑暗迎来黑暗,光明迎来光明。

使用道具 TOP

1734#
发表于 2014-1-14 12:06:21 | 只看该作者
真实在黑暗之中,惟其黑暗,方邪恶。真实置于光明之下,黑暗自然遁形; 黑幕降临,光明也会逃遁。既 ...
ssjj 发表于 2014-1-12 12:14

您抬头看看宇宙,是不是黑多多亮少少?想想为什么?您再仔细看看小弟前两天发的帖子《如果您知道...》再仔细想想,就会明白。。。
地球统治,星系统治,宇宙政治,大同小异,层面不同而已。
地球是个悲剧文明,魂断神伤,唉。。。。。。

点评

来自火星的山河兄不应该有此感慨呀?  发表于 2014-1-16 19:39

使用道具 TOP

1735#
发表于 2014-2-6 23:52:31 | 只看该作者



流浪艺人 Ο Θίασος (1975)

“希腊近代史”三部曲中最辉煌的一部,结尾与开头的环形连接是历史的莫比乌斯环。流浪的艺人们是一个流浪着的家庭,他们从聚合到离散,各走失在历史的环节与角落里,令人扼腕。开始的孩子-青年-中年-老年最后被青年-中年-老年的代替仿佛是一个残缺的悲剧,《奥德修斯》的故事在现代语境......

四个小时的片长,八十八个长镜头,绝美的画面和历史中的节奏,静心似的折磨,分了两个晚上终于看到了结尾,好累! 但是因为你是安哲,所以值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安哲洛普洛斯,赞的。我当时是一气看完。找到蓝光的话,再看几次。  发表于 2014-2-7 10:48

使用道具 TOP

1736#
发表于 2014-2-7 20:06:48 | 只看该作者
这部1975年的影片有好几种译名,《演员游记》或《巡回剧团》,而我觉得《流浪艺人》为最合适的译法。在战乱年代,流浪剧团为生计而巡回游历、走遍希腊的历程,仿佛用脚步用眼睛用亲历书写着一段浸泡着血泪的苦难编年史,安哲以一镜头一场景的方式记录下人物的所见所闻,将厚重的历史、回溯的伤痛、生命的尊严,以诗化的影像画面,深远而疏离的呈现,告诉大家历史需要我们记得。

点评

他的片子都喜欢,或者说非常喜欢。  发表于 2014-2-7 21:13
求蓝光呵  发表于 2014-2-7 20:29

使用道具 TOP

1737#
发表于 2014-2-7 21:54:25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liao 发表于 半小时前 删除
他的片子都喜欢,或者说非常喜欢。

------
握手 !!!


使用道具 TOP

1738#
发表于 2014-2-7 22:31:28 | 只看该作者
回lwwlewis,我也没有此片蓝光碟。

点评

谢谢,去X宝淘淘看  发表于 2014-2-8 13:54

使用道具 TOP

1739#
发表于 2014-2-8 15:05:20 | 只看该作者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740#
发表于 2014-2-8 15:08:53 | 只看该作者
【转贴】影片讲述的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音乐史上的两位作曲家和维奥尔琴演奏家——圣•科隆布(Monsieur de Sainte-Colombe,1640–1700)与其学生马兰•马雷(Marin Marais,1656-1728)之间的故事,影片整体低调隽永,如诗似画的氛围使得影片显得非常唯美,广受好评,在1992年法国凯撒奖中一举拿下七项大奖。同时在推广古乐和维奥尔琴的演奏艺术上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影片曾荣获1991年法国恺撒奖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音乐在内的七项大奖,是一部出色的巨著。影片通过对大提琴家科伦细腻的刻画,表现了一个艺术家对于艺术的完美追求。同时以极其优美的音乐和镜头语言,让观众仿佛徜徉于艺术殿堂之中。
片中一开始Colombe为亡妻所谱的“墓之悲歌”实在让人有悲伤的近乎窒息的感觉,他对亡妻的思念已经到了一种挖心掏肺、灵魂完全榨干的境界。
影片中没有多少人物的对话,因为音乐可以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话。有的只是宁静的乐声,还有低回的旁白娓娓道来,琴声如诉,琴声哭泣在灵魂深处。
首先,这是关于艺术家的电影,虽然他们与现实或历史中的他们绝不可能完全重合,但这并不重要,正因为这种跨度,这种艺术落差,艺术才区分了生活。并且,这类电影注定是一场音乐的盛宴。
素来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的恺撒电影奖历来就不合这个国家的另一个备受瞩目的戛纳影展争宠,后者以法国的眼光看世界,而前者显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的兴趣只在一年一度盘点自家人的表现。恺撒历史上已有多次以一部电影压倒性获奖的壮观场面。相比《最后一班地铁》在1982年几乎囊括了所有奖项,十年后的《日出时请将悲伤终结》七项大奖的成绩并不足为道。在此假设如果这两部作品在同年一年相遇,就算《日出时请将悲伤终结》完败,但他的艺术成就绝不会因为荣誉上的颗粒无收而有任何贬值。
这个假设实际上出自这部电影的母题。借用剧中人物的一句话,“倾听儿女的哭声,都不腻为了取悦君王而作的音乐更接近音乐。”是的,艺术可以承载荣誉,但荣誉却无法评判艺术,《日出时请将悲伤终结》讲述了两个艺术家的人生,这本是完全不同,甚至背离的人生,但命运却让他们相遇了。
后来的故事,哥伦布一生的音符被马瑞斯一个又一个猝不及防的节拍打开,打乱。马瑞斯成为宫廷乐师,让哥伦布勃然大怒将其逐出师门。但抹去的只是某个身份,马瑞斯的另一部分,在玛德琳心中不断膨胀的那一部分永远留在了哥伦布的人生范畴之内。故事毫无波澜地发展下去,马瑞斯功成名就,享尽荣华富贵,他抛弃了玛德琳另娶妇家千金,马德琳为他生下一个死胎,从此一病不起,形容枯槁。整日被病痛与思念双重折磨。玛德琳要父亲演奏一曲马瑞斯当年为她所写的《迷梦女》,哥伦布流着两行浊泪拒绝了,但他转身后写了封让小女儿前往凡尔赛宫请求马瑞斯回来的信,马瑞斯早已不再是金发飘飘的美少年,他大腹便便,一身华袍,曾经英俊清澈的面孔如今满脸横肉,一副享尽浮华的疲态,变化之巨大甚至比病得不成人形的玛德琳还让人震惊。马瑞斯面对因他而毁的马德琳充满悔意,他奏完《迷梦女》后匆匆登上了回巴黎的马车,而玛德琳自尽身亡。
后来,人到中年的马瑞斯看透世事,厌恶自己作为一个供人娱乐的乐匠的悲哀,他开始每天晚上骑马从凡尔赛的地下密道奔往哥伦布的住所,并按照曾经玛德琳告诉他的小径前往后院的木舍,把耳朵贴在门外等待恩师的弦音——自己真正渴望的音乐。但他听到的只是哥伦布在屋内走动的声响、他的叹息、他的自言自语,而那把心事重重的维奥尔却一直沉默着,一直沉默着。整整三年,马瑞斯不管风霜雨雪,夜夜来此等候,却后在黎明时分带着遗憾无功而返。也许是马瑞斯的诚意打动了上帝,而上帝又“转告”了哥伦布,终于在1689年的某个冬夜,哥伦布让他的维奥尔“说话了”,他也发现了在门外偷听的马瑞斯。两行热泪的马瑞斯请求恩师给他上最后一课,而白发苍苍的老人修正了它的说法,这才是第一课。
音乐绝对是整部电影的另一个主角,甚至可以说这部电一个是由音乐完成的。音乐在这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配乐,它不仅是剧中人物命运的载体,也是他们之间生离死别,爱恨情欲的交集。哥伦布把一生交给了音乐,它不问世事,离群索居,重入与音乐为伴,使维奥尔的一代宗师。
电影改编自龚古尔文选奖获得者帕卡.吉尼亚的同名小说,它构架在虚拟之上,而不是音乐是的记载,所以整部电影陈显出一种高浓度的,戏剧化的后的美。这种被优雅地否定了必须还原历史人物真实性的顽固观,这并不是对历史的“不敬”,因为他的意图与索然无味的纸上历史无关,导演只是借用了真实存在过的两位音乐家的原型,并加以符号化,然后就形成了只在这部电影中存在的,被强烈戏剧化后的“历史”。
这部电影的原声专辑从欣赏价值来说可谓极品,但他的分量显然不在原声这个观念之上。因为所有作品均挪用于古典音乐,除了一手来自当代维奥尔演奏家jordi savall。关于维奥尔有必要作一点补充,这时已经消失了的乐器家族,大致分为低音、中音、高音三大系列。维奥尔亲通常有六根弦,但据记载桑德.哥伦布将低音维奥尔演变成七根弦么热电影中这一情节被“更换”为他扩大了第七弦的音域。维奥尔的家族曾是欧洲宫廷音乐最重要的乐器群,但在18世纪后期逐步让位于提琴家族,而当今有越来越多的音乐人重新演奏维奥尔,那种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独特音色,确实令人喜爱,正如电影中摄人心魂的如诉琴声。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6 18:30, Processed in 0.034319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