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48893

查看

52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liao

169#
发表于 2012-12-22 19:14:09 | 只看该作者
印度每年从3 月到10 月长达半年多的夏天,经常出现的高温天气是44℃、45℃,不知liao兄感觉如何?据说每年的高温季节,印度的贫民有很多是热死的。

使用道具 TOP

170#
发表于 2012-12-22 19:2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甲米 的帖子
自雅利安人入侵起开始的印度教传统基本对印度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宗教思想定下了基调。佛教作为沙门思想的代表之一,虽然是对婆罗门思想的反动,但解脱论,世界观不是凭空产生的(佛陀的创新是世界分解成刹那相续的诸法,且否定了人格我),多少受到婆罗门教的影响。当时婆罗门虽因其僵化的思想败落了,但公元4-5世纪又通过对佛教,耆那教,瑜伽,数论等思想理论的穿凿和借尸还魂(把别的教派的创教者说成是毗湿奴或罗摩的转世)的手段复活了,究其原因大概因为普罗大众(考虑当时的教育水平)无法对艰深的宗教理论产生共鸣,还是对简单的崇拜感兴趣(中国亦然,净土宗兴起后,其余诸宗都消亡了)。至公元7-8世纪,已衰落的佛教到了密宗阶段,无疑也吸取了印度教的许多元素(至少是仪轨方面)。最后随着伊斯兰教的入侵,佛教在印度彻底绝迹,印度教却在本土生存繁衍开来。
思想上佛教和印度教差异挺大,但仪式,修行方法,神祇互相吸收却不少见。这在早期不同宗教间是常事。弥勒不是有明显的弥赛亚的影子吗?
区区陋见,甲版见笑了。

   

使用道具 TOP

171#
发表于 2012-12-22 19:27: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wangziyuang 兄,高评了。请兄在这多交流,包括多文化的话题。
我尽快找《基姆》看。 在我沉浸在印 ...
liao 发表于 2012-12-22 17:20

liao兄,吉卜林以外国人(殖民者)的身份描绘的印度可能确实适合同是外人的我们吧,书也不赖。《白老虎》一定去找来看下。
这贴我要跟到底,期待更精彩。

使用道具 TOP

172#
发表于 2012-12-22 19:3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自雅利安人入侵起开始的印度教传统基本对印度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宗教思想定下了基调。佛教作为沙 ...
wangziyuang 发表于 2012-12-22 19:21
佛教诸多经典,得其精髓者,“空”一字足矣。中国传统以“遁入空门”形容出家,再形象不过。而熟读佛经三百篇的吴承恩,将《西游记》主角名之曰“悟空”,也绝不是随意为之,其中韵味,颇耐思量。

点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发表于 2012-12-22 22:04

使用道具 TOP

173#
发表于 2012-12-22 19:5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

“佛教”和“中国佛教”基本上是两个概念。
“空”我的理解是世界没有一物是绝对的实在,包括人格我或不灭的灵魂。但和佛教要求的伦理是矛盾的。“六道本无我,谁主轮回”,既然没有“我”的概念,那为什么还要修行?谁在修行?所谓的“真空妙有”也解释不了吧。   

使用道具 TOP

174#
发表于 2012-12-22 20:02:17 | 只看该作者
我对佛教不满也在此,说世界“空”和世界是“存在的”,“物质的”一样,这种论断根本无法证伪。但也就是一个论断而已,与我们或我们的生活有关系吗?但佛教徒用了障眼法,把一个说了一个或一些无法证伪的话的偶像(我非指佛陀)的所有话都当作无法证伪的(即他们认为的真理),来要求人们服从。那些东西至少在现代环境已不适用了。

使用道具 TOP

175#
发表于 2012-12-22 20:18:10 | 只看该作者
传统的佛教只讲自己修行得道,而后来的教义发展则提供了自度度人的可能。参禅、打坐、念经、说道等,也都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自度度人,教人“看破红尘”,即看出世俗的空、消除内心的欲,进而免除无端的恼,所谓解脱、放下。当世人在绞尽脑汁试图解开那个死结而不得时,智慧的亚历山大王抽出宝剑,干脆利落地斩断了这个结,了断、看穿、一个空字,如此决绝。

人之不存,苦将焉附?!正如很多人并不愿意不抽烟、不喝酒、循规蹈矩地长命百岁,人为地消灭所谓欲望之后,生活岂非如同活死人?中国人轻而易举地解开了这个结。释家与儒、道互补,互为表里。进则“学而优则仕”做儒生兼济天下,退则“跳出三界不在五行”学佛家无欲则刚,退居林下,谈禅论道,再加上以退为进、名退实进、可退可进终南道士派,中国文化的思想渊源就有了绝妙的鼎足而三。总之,打不赢就跑,赢多了也跑,急流勇退,做一个散淡的人。所以佛教在中国如鱼得水。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佛教是复杂的精神图谱序列中负责心理调适的那一部分,遁世情绪、看空看淡似乎也是主旋律的色调之一。其实佛教也恐怕要感谢我们智慧的中国人,将佛教带到了另一个境界,使它墙内花开墙外香,海外传灯千百年。




使用道具 TOP

176#
发表于 2012-12-22 20:36:42 | 只看该作者
liao兄,吉卜林以外国人(殖民者)的身份描绘的印度可能确实适合同是外人的我们吧,书也不赖。《白老虎》 ...
wangziyuang 发表于 2012-12-22 19:27


高兴wangziyuang 兄参与,定为本陋贴增色。

《白老虎》是去印度以后看的。小说通过一个企业家写给中国总理温家宝的七封信,反映一个下层人在内心欲望驱使下,就如一只老虎,是如何努力去挣脱牢笼的,一定程度上表现现在印度社会贫富种姓间也充满算计、倾轧和腐败。这些毕竟是小说罢了,倒也无需认为印度社会完全就是这样,就如读莫言的小说来了解中国一样。其中描写的一些现象,中国可能也一样严重。但书中印度生活的一些剪影和场景,让我感到真实而亲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印度的一些我们无法看到的东西,是我们现在谈的内容的另一面。

使用道具 TOP

177#
发表于 2012-12-22 20:49:29 | 只看该作者
印度每年从3 月到10 月长达半年多的夏天,经常出现的高温天气是44℃、45℃,不知liao兄感觉如何?据说每年的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2-12-22 19:14


我是11月中旬去的,且在西北部,气温与我国的秋天,感到比较舒服。
印度很多人生存条件极差,温度一高,肯定会热死人。后面我有照片来反映这些生活条件,比想象的要差。

点评

如果问我有什么愿望的话?我希望能一气呵成拜读liao兄的印度行游记!呵呵,当我没说。  发表于 2012-12-22 20:55

使用道具 TOP

178#
发表于 2012-12-22 21:1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
舞版的“空”的本身也是空的,所谓“断灭空”。要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烦恼是空,斩断是空,了断是空,看穿是空,空也是空。

    宋代以降,中国佛教在士大夫中的确如舞版所言,说他面目全非也好,另一境界也通。而在下层民众中则基本巫术化了。中国文化的同化能力的确惊人。但这样的宗教还有信仰吗?和尚是失意者的心理咨询师?总感觉缺少终极关怀,自度度人,终是虚幻。

使用道具 TOP

179#
发表于 2012-12-22 21:2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liao 的帖子

写信给温家宝?太有现实感了,一定要读一下。
其实个人觉得了解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看本国人或同时代人写的小说最是捷径。以中国明朝为例,读《金瓶梅》(个人认为最伟大的中国古典小说),《三言》不比明史强多了?特别是人情世故这方面,而这方面是最值得注意的。
   

点评

终于听到有人说《金瓶梅》是最伟大的中国古典小说,的确《金瓶梅》姓金而不是姓黄。  发表于 2012-12-22 21:31

使用道具 TOP

180#
发表于 2012-12-22 21:2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舞版的“空”的本身也是空的,所谓“断灭空”。要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 ...
wangziyuang 发表于 2012-12-22 21:14
其实上面这段话我是在感叹中国文化的同化能力惊人。但也正因为这种现象反倒可以说明一个问题,空不是没有,而是要能装很多东西。禅不是不说,而是有无数种说的可能性。否则空就变成了空洞,无就真的变成没有了。

点评

liao兄正解,  发表于 2012-12-22 21:39
无是大有。  发表于 2012-12-22 21:34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2 22:52, Processed in 0.033894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