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烧友搭配 › 查看主题

241451

查看

37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records33

205#
发表于 2016-1-12 09:36:32 | 只看该作者
佩服!请问您架子的承托板用的是什么木料?

点评

德国红榉,每层隔板下面贴有一层1.2mm的紫铜板,和铝合金拄腿导通,形成屏蔽。  发表于 2016-1-12 09:51

使用道具 TOP

206#
发表于 2016-1-12 10:02:5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王老师玩的认真,系统方框图都出来了,典型的理工男~~~~

点评

系统框图方便表达,谢谢黄兄!  发表于 2016-2-14 08:53
欢迎 hpstudio 有机会来寒舍一聚!  发表于 2016-1-22 19:41

使用道具 TOP

207#
发表于 2016-1-12 12:23:01 | 只看该作者
这套系统超难得的,享受乐感必会中毒

点评

多谢鼓励!  发表于 2016-2-9 09:18

使用道具 TOP

208#
发表于 2016-2-8 20:2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兵 于 2016-2-8 21:25 编辑

非常感谢王兄提供的关于cello dac的信息。果然平衡输出与rca和Firsher的音质有差别。平衡输出更像专业录音室风格。其他两组是cello自己的招牌音质,略带一点胆味。我觉得似乎各有各好。

点评

两组输出多了一份玩点,呵呵。  发表于 2016-2-14 08:51
清兵兄新年好!谢谢你的听感分享。  发表于 2016-2-9 09:17

使用道具 TOP

209#
发表于 2016-2-15 11:15:47 | 只看该作者
奇怪,我的dac如果接了平衡接口,rca接口就没有信号输出。

使用道具 TOP

210#
发表于 2016-3-15 11:47:39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没留意cello dac有发出测试波的功能,之前把测试仪的粉红噪音用数码输入cello dac,结果没法使用。等我用再试试看。王兄研究得真细致,造福不少人哪

使用道具 TOP

211#
发表于 2016-3-15 14:26:15 | 只看该作者
漂亮的听音室 恭喜恭喜

使用道具 TOP

212#
发表于 2016-3-15 15:43: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子然 于 2016-10-25 14:47 编辑

利利索索的王老师

使用道具 TOP

213#
发表于 2016-5-2 23:38: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6-7-15 17:20 编辑


      系统更新配置已经快三年了,一直没有用心的处理一下放大器的电源线。五一期间想着手试一下 DIY 几条电源线,先订购了 4 个古河的 Furutech FI-12ML(G) 镀金版电源公插和 4 个 Furutech FI-12L(G) 电源母插,付款后商家说镀金版缺货,无奈只得补款改购镀铑版的 Furutech FI-12ML(R) & FI-12L(R) 。这是古河相对新款的 90 度直角电源插,我很喜欢这个直角设计,因为现在的电源线又粗又硬,很容易让尾插松动,直角设计的尾插的力臂很小,因此插头与墙插或放大器之间的稳固性非常好。手上还有几米英国的灰武士 GREY KNIGHT DCDS 3.0 冷冻版电源线。先制作两条电源线用在 Performance I I 放大器试一试效果如何。



      非常精美的包装。



      2016.5.17。古河新款直角头尾插买了有些天了,今天抽空用灰武士冷冻版 GREY KNIGHT DCDS 3.0 制作了两条电源线。



      打开古河公母插,加工工艺非常精密,结构设计很合理,铜质线夾双向收紧,避免了过去单向线夾偏轴不美观的缺陷。机制螺牙坚固耐用,安装也十分顺手。


      GREY KNIGHT DCDS 3.0 冷冻版电源线的双层屏蔽在公插端接地。



     制作中。



      中饭前后共用了约 70 分钟的时间完成了两条电源线的制作。晚上可以接入系统试听了!



      2016.6.3 六一节再制作了两条相同的电源线,这下两套 Performance II 后级放大器的电源线算是解决了。90度插头电源线的线出口垂直于地面,力臂小于插头本身,因此杠杆效应大大的减小了,插头与墙插的稳固性也就好了很多。



      这是电源线90度母插与放大器分体电源连接的状态,稳固性比以前好了很多。试听结果与之前的声音相比全频的平衡性提高了,透明度也提高了。不错,有了改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14#
发表于 2016-5-4 07:03: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7-1-4 22:35 编辑


      购买的三对 CELLO Amati Pro,一直没有规规矩矩的在我的听音室放声过, 借着国庆闲时,把 CELLO 5 呎移出,让睡眠多时的 Double Amati Pro 开声一下。
      收入的三对 Amati Pro 只有一对有脚架(好像是香港生产的),这个脚架是钢制的,单只重约 29Kg,表面喷塑,工艺还是不错的,喇叭架的四个立柱顶面有约 0.5mm 的垫片,防止磨损喇叭底面的钢琴漆。从脚架和喇叭尺寸吻合度看应该是为 Amati Pro 专门设计的。
      安放 Amati Pro 时顺便将它过了一下磅,单只 Amati Pro 净重为 35Kg,就体积而言也是够重的。世霸火车头是重量级的书架箱,单只净重也只有 30Kg。比较之下  Amati Pro 也算是斤两十足!
      Amati Pro 的宽度是 27 英寸,高度是 20 英寸,深度为 10英寸。两对 Amati Pro 叠加的高度 102cm,加上脚架的总高度正好和 5 呎一样。
      第一代的 Amati 生产年代是 1986-1992 年,使用的喇叭都是 AR 单元。到了1997-2000 年,Amati 升级为 Amati Pro,喇叭全部改用丹拿单元。我手上三对 Amati Pro 的编号分别是 1 对 440 左右,1 对 450# 左右,还有一对是 480 多号。CELLO 5 呎或 7 呎的编号是对号,比如:100#L / 100#R,而 Amati Pro 的编号是连号,比如其中一对编号是 439# / 440#。Amati Pro 究竟生产了多少对,目前还不太清楚。



      一对 Amati Pro 的声压级是 120dB(这点令我有点不解,因为 5 呎的声压级也只有 115dB),双 Amati Pro 的声压可以达到126dB,与 7 呎127dB 声压级只差 1dB,厉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F18

215#
发表于 2016-5-4 08:41:31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快就整好了,改天我带样东西给王兄恭喜恭喜。

使用道具 TOP

216#
发表于 2016-5-4 16:44:07 | 只看该作者
周末不忙的话就来吧!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8 22:48, Processed in 0.050513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