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15201

查看

282

回复
返回列表

217#
发表于 2016-12-22 08:42:31 | 只看该作者
那么多兄弟发表了水平极高的评论,真是开心,烧友能够心灵相通大快人心啊。哈哈。

点评

实在是佩服肥妹的函养,淡定,平和!  发表于 2016-12-22 11:41

使用道具 TOP

218#
发表于 2017-1-21 14:20:32 | 只看该作者
现场的感觉确差异很大,我也很迷惑

使用道具 TOP

219#
发表于 2017-1-21 17:47: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cxmac1212 于 2017-1-21 17:52 编辑

终于点到主题了,音像结构的来源,首先就是录音方式,然后是回放方式,两者永远不可能绝对匹配。因此没有一个绝对声音的概念,只有相对声音的可能。只是FM取舍比较均衡,兼顾了各种耳朵在音乐厅的各个位置的感受而已。就像宣称50:50前后重量比的某马汽车,那也只是一种驾驶感受的追求,而不能代表所有驾驶感受和乘坐感受。平衡是否就是王道,还得看听音乐的人愿意坐在哪类空间的什么位置来欣赏音乐。角度不同,取舍就不一样,其感受结果就一定倾向于排他性,这是自然规律。

使用道具 TOP

220#
发表于 2017-1-21 18:11: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cxmac1212 于 2017-1-21 18:18 编辑

总的来看,每个民族都有大体的空间听觉癖好。比如德国人,就倾向于音乐厅后排,对音场的深度和空间残响就有独特的追求;美国人就希望坐在前排,音场宽,质感强,低频量大强劲;英国人就似乎偏爱小空间的室内乐,更喜欢饱满甜润的舒适听感。这样一来,各类音色、量感、频宽、密度的观念就跟着逐一有了相应的取舍。

回到FM,中正、自然、平衡的特点,也深谙瑞士保持百年中立的国民性。所以,是性格选择了声音。

使用道具 TOP

221#
发表于 2017-1-21 18:40:04 | 只看该作者
dx300 发表于 2016-12-21 17:13
我在不同的音乐厅 听过无数次现场。这些音乐厅包括了国内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大厅和小厅),上海音乐厅 ...

挺赞同的..

使用道具 TOP

222#
发表于 2017-1-21 18:44:2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赞同楼上观点,声音回放好不好取决于很多因素,特别是拾音方式、拾音位置以致拾音器材等等,如果一套系统能把录音师的意图都忠实反映了,那就是一套优秀的器材,所以衡量音响器材的标准就是忠实再现,而非有些烧友特别是喜欢胆机烧友一味追求的好听悦耳。

使用道具 TOP

223#
发表于 2017-1-21 20:45:55 | 只看该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只缘身在此山中

使用道具 TOP

224#
发表于 2017-1-21 22:47:2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佩服楼主,有了自己的终极目标并且登顶成功,能够静下心来好好享受音乐,羡煞旁人!我也是JBL,但命苦却没FM,还在折腾胆机,但有几百张银圈古典享受,虽器材差些,也知足常乐了,呵呵

使用道具 TOP

225#
发表于 2017-1-31 09:25:01 | 只看该作者
现场和录音没有可比性。
现场通常都是在音乐厅里听,录音基本上都是在录音棚里,两个环境的声学特性差异很大,因此不具备可比性。在音乐厅听现场相当于吃大杂烩,录音棚里就是小锅菜了,请了个私人乐队回来。
有机会听听露天音乐会,或者去婚礼现场听听学生勤工俭学组成的4-5人的迎宾乐队演奏,你就知道环境对声音的影响有多大了。迎宾乐队在门口演奏,等同于露天。
器材在家里重播录音,影响最大的是环境,没有足够优秀的环境,是不可能还原现场的。

使用道具 TOP

226#
发表于 2017-6-14 12:43:58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使用道具 TOP

227#
发表于 2017-6-14 19:03:20 | 只看该作者
说FM偏中高频应该没什么问题的,器材都有偏向有个性,听多了不难察觉,其实刘汉盛所谓的金字塔就是指这个,能量分布的意思。偏中高频音色纤细,偏低频宽厚,刘汉盛不止一次提醒鼓掌声不能细细的,形体结像应该偏大都是围绕金字塔说这个体系而发的
我就听过FM搭配马克CD机结果出来了18岁的蔡琴
播蔡琴试机就是观察中低频宽厚度,如果速度太快,太薄,音色纤细那就不太合传统中国发烧友的口味,现在情况可能有所变化因为发烧友年轻化,但蔡琴还是不应该年轻化的

使用道具 TOP

228#
发表于 2017-6-14 19:09: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狱霸 于 2017-6-14 19:14 编辑

数码CD机声音特征还有一个字:硬!这是老烧最忌的,年轻时耳朵处于最强健的时期还好点。
CD的声音也有倾向性,那就是都细细的,硬,冷,尖,薄,毛,直楞,干。虽然CD机可以做顺滑,但有的会偏中高频,所以顺是顺但音色纤细,但是单单就这一个细字就可能被老烧拒绝,宽厚的音色是很要紧的。这些频段和音色的关系不是所有人都明白的——虽说经由像刘汉盛这样卖黑胶出身的有经验的人总结归纳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15:59, Processed in 0.061228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