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一段几年前写的文章《二十世纪最受公众关注的钢琴家》
范-克莱本在参加1958年第一届《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演奏家大赛》时,年仅23岁,他的获胜震惊四方,不仅极大的震撼了大赛举办地莫斯科的普通音乐会听众,而且极大的震撼了整个东西方世界,在他回到美国时,简直就是英雄般的凯旋,全国上下夹道欢迎,他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唱片在一周内就获得超过一百万张的销量,这在今天的流行音乐界也是不可想象的。之后的几年,克莱本马不停蹄地在全美各地旋风般地巡回演出,并多次在几万人体育场举行音乐会。大赛之后的灼人的荣誉、苦行般的巡回演出、各种恶劣条件一齐无情地向克莱本扑来,使他根本无暇思考,无法开展工作。他为了接下来的生活和工作,与其“个人传奇”展开了介乎殊死的搏斗。曾经有评论家这样评价克莱本60年代的经历是“范-克莱本在1958年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大赛上获得的成功,几乎是他用自己一生的精力换来的…….”。但克莱本58年的获胜,也确实使他得到了20世纪任何一位伟大的钢琴家都未能得到的公众关注和青睐,无论是约瑟夫-霍夫曼或是谢尔盖-拉赫马尼诺夫,还是弗拉基米尔-霍罗维茨,都不曾有过他这种感受,但人们却始终把第一届柴科夫斯基音乐大赛获奖者的演奏艺术与他们这样的伟人相比,而范-克莱本无疑也已跻身于这些伟人的行列。在二十世纪音乐史上,有这样不平凡的经历的、能有这样高的公众关注程度的,仅此克莱本一位。
来看看克莱本在那届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节大赛上的演奏曲目和当时听众及评委的评价,你就会知道,克莱本的大奖绝对是他的天才和实力的迸发,并不是过去传闻的政治斗争的幸运儿和评委的一时兴起。克莱本第一轮演奏了巴赫《十二平均律》第一集里的《前奏曲与赋格》,在全场听众沉浸在其中尚未“醒”过来时,便立即开始演奏莫扎特《C大调第十奏鸣曲》,第一轮比赛的曲目结束,全场沸腾,范-克莱本不得不三次返场演奏,这在国际大赛中几乎是不可思议的。返场曲目克莱本演奏了四首浪漫练习曲,包括肖邦《a小调练习曲》、斯克里亚宾《升d小调练习曲》、拉赫马尼诺夫《降e小调音画练习曲》、李斯特《帕格尼尼练习曲第三首“钟”》,在第一轮中克莱本还演奏了柴科夫斯基《F大调主题变奏曲》,这位大洋彼岸的来自东西方冷战阵营对方的高个子年轻人的演奏,立即激起了现场听众由衷的共鸣和经久不息的雷明般的掌声。第二轮,被当时莫斯科听众爱称为“弹钢琴的拉斐尔”的克莱本真正展示了他那广博而扎实的演奏天赋:塔耶涅夫的《前奏曲与赋格》、肖邦的《f小调幻想曲》、李斯特的《第十二匈牙利狂想曲》、《爱之梦》、李斯特根据舒曼艺术歌曲改编的《奉献》。他的《匈牙利狂想曲》和《奉献》达到了白热化的境界,评委涅高兹写到“范-克莱本用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轻松愉快的诗情画意来演奏,人民也正是这样在歌唱……在他的手下,《第十二狂想曲》变活了,我从中听出了许多道理,他多么巧妙的运用了踏板!多么巧妙适宜的Rubato呀!”。第三轮,克莱本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和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海因里希-涅高兹,唯一听过年轻的拉赫马尼诺夫演奏的评委以及被感动得涕泪横流的亚力山大-戈登魏泽在听克莱本演奏《拉三》时,连连称他为“当今之天才”、“范-克莱本是拉赫马尼诺夫最鲜明的、真正的继承人”。涅高兹在回忆克莱本演奏的《拉三》时写到“仿佛觉得天才的拉赫马尼诺夫复活了,他正在亲自演奏自己创作的最美和难度最大的作品。我认为,无疑,克莱本不愧一位独一无二的天才演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