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27550

查看

10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wayned

13#
发表于 2012-9-23 22:33:01 | 只看该作者
除了大空间,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入墙,这两个方法都和环境有关,也是很少人有条件做到。
hpstudio 发表于 2012-9-23 21:58

入墙的应该属于障板原理。。。。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2-9-23 22:34:50 | 只看该作者
由于号筒中的声波传播近似于平面波状态,然后从号筒口向空间轴射,类似于与号筒相等的振膜震动,故指向性尖 ...
牛仔 发表于 2012-9-23 21:45

传统的号角都为多格形状(JBL的蜂窝不在此列),请牛仔兄继续阐述。。。。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2-9-23 22:39:52 | 只看该作者
入墙的应该属于障板原理。。。。
wayned 发表于 2012-9-23 22:33


没错,效果和障板类似,还有早期的墙角音箱也是类似效果。


使用道具 TOP

ecm

16#
发表于 2012-9-23 22:52:47 | 只看该作者
wayned兄:能否描述你认为的脱箱感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2-9-23 23:53:59 | 只看该作者
传统的号角都为多格形状(JBL的蜂窝不在此列),请牛仔兄继续阐述。。。。
wayned 发表于 2012-9-23 22:34

wayned兄:我不玩号角,只能空谈一点了解的知识
转一篇文章,希望对您有帮助
http://www.gzhifi.com/audio/20083454.html

使用道具 TOP

ecm

18#
发表于 2012-9-24 09:51:06 | 只看该作者
wayned兄:例如听交响乐,如果系统在你面前呈现出在交响乐音乐厅中心区10排左右的聆听感受,这种感受能称为脱箱感吗?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2-9-24 10:46: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 于 2012-9-24 10:51 编辑

先赞一下,其实大家所谓的脱箱感到底是指什么,它包括了多少的内涵是我们要讨论的前提。
ECM 问得好,是一排?还是10排?这其实只是之一;因为,只要我们听到声音不是直接是从喇叭里出来的,就可以认为是有脱箱感了。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2-9-24 11:53:00 | 只看该作者
传统号角监听在录音棚的安装方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2-9-24 12:33:27 | 只看该作者
是的,这是混录棚,家庭的设计可以参考母带棚(Mastering Studio)的设计,明天有粮票我再发点图给大家参考~~~~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2-9-24 12:47:27 | 只看该作者
摘了一点
高音号角与低音单元的效率协调

大部分号角喇叭迁就于体积限制,折衷的采用两音路设计。其中中高音使用纯号角设计,而低音部份就使用大尺寸的高效率传统单元取代,因为中高音号角喇叭的效率十分地高,动不动就有1m 、110dB的超高效率,相较之下低音单元就无法与中高音单体取得效率上的平衡。解决之道就是刻意在分音器上动手脚,把号角单元的输出强制降低,以取得中高音号角单元与低音单元效率相同的基本要求。

普遍的作法有三种:最简单的作法是在号角单元上串一个低阻抗的无感电阻,藉著增加单元阻抗的方式,达到降低的单元的效率。不过在单元上串电阻降低效率是很不卫生的作法,因为单元的阻抗特性是集合机械与电气的综合阻抗,串上电阻只能片面的降低效率,整体的表现将会受到严重的破坏。比较讲究的方法是在分音器的高音输出部份,加入一个号角专用的降压变压器,把号角单元的效率刻意降低。最发烧的方式当然是采用电子分音的方式,不但不必加入额外的零组件,藉由主动式的电子分音器,不但分频点可自由调整,每只单体的增益也在掌握之中,最大的缺点当然需要多部扩大机来伺候。

以Klipschorn来说,它是三音路全号角设计,高音及中音单体的输出使用一个特制的自藕变压器,来降低效率过高的号角单元,使三只单元发出的音压相同,达到高、中、低频音压平均分布的要求。即使刻意降低中高音号角的效率,整体的效率仍然高达104dB,把喇叭靠在CD唱盘的RCA输出座上,就可以发出声音,这就是它神奇的地方!而它的最高连续承受功率达100W,使用两对Klipschorn塞在体育馆的四个角落,就可以当作高品质的播音系统了。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2-9-24 13:41:48 | 只看该作者
wayned兄:例如听交响乐,如果系统在你面前呈现出在交响乐音乐厅中心区10排左右的聆听感受,这种感受能称为 ...
ecm 发表于 2012-9-24 09:51

以ecm兄说的交响乐为例,小弟认为的脱箱感,是指在整个乐队和音乐表现的同时,不能感觉到扬声器(箱子)的存在,和您说的聆听感受是两回事情。
而大型号角系统(这里指的是真正的号角系统),存在如下的一些现象(基于完全健康的系统)
1、中间定位(人声、乐器等等)非常棒,并且有着非常优秀的结像、定位、深度
2、号角箱子的位置,有着中间位置一样的优秀表现(排除号角系统可能存在的本身一些缺陷不谈)
3、如果把整个音场四等分,在1/4和3/4位置是号角系统的薄弱环节,我曾经在以前的某个帖子里面也说过,这个薄弱包括了结像、定位、密度、深度等等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2-9-24 13:46:11 | 只看该作者
摘了一点
高音号角与低音单元的效率协调

大部分号角喇叭迁就于体积限制,折衷的采用两音路设计。其 ...
牛仔 发表于 2012-9-24 12:47


这个其实是兰星开创二路号角系统(即带号角的高中音压缩头+低音纸盆单元)时就已经存在的现象,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美国古董扬声器的历史,无论是JBL、ALTEC、WE、JENSEN、EV、等等,中高音驱动头的灵敏度基本都会大于低音单元5DB以上,有些达到12DB,所以用固定电阻、可变衰减器都是通常使用的办法,即厂标就是这样。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12:24, Processed in 0.030396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