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4347

查看

7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512
512

13#
发表于 2012-12-31 22:24:17 | 只看该作者
      出了威虹的试音间,本想直接去新大都,朋友说去不思凡音响逛逛,我想既然来了又同在电子城一层,不思凡的刘总也是老熟人,去见见也应该。于是来到南入口售票处旁的不思凡铺面,踏入店内,刘总从里间出来,因是熟人双方免不了寒暄一番,说起今年生意难做,明年电子城音响市场搬迁一事。喝着主人泡的热茶,七聊八聊,眼睛也没闲着,我注意到门口堆着的那几件全新的金嗓子510,2410,7100的外包装箱上都贴着电压220V的小白色标签,看来真正的港行电压应该是220V。刘总见我好奇,告诉我说那是一烧友订的用来做家庭影院的,我知道一件7100就要过10万大洋了,呵呵,南京烧友真是大手笔。朋友总说等以后年纪大了就搞对大天朗,用台胆机推轻松享受音乐,不再折腾什么HIFI,我也十分赞同这个想法。正巧店里有对陈列的天朗约敏寺箱子贴墙摆着,12寸的HE双纤维圆边设计,我们就请刘总开声听听,前端用的是英国子午线吸入式的CD机,前级ARC-LS8,后级ARC150瓦的石机,全部鸡线。先听的是玉置浩二的《安全地带》,歌声响起,轻缓柔和又不失厚度和质感,让人感觉十分舒坦,想坐在椅子上不起身,就这么惬意地享受下去……

使用道具 TOP

512

14#
发表于 2012-12-31 23:01:31 | 只看该作者
     天朗的箱子我以前听过多次,知道播放人声是它的强项,我和朋友也想听听,用天朗的同轴号角高音播小提琴会是怎样一番的风味。于是再次祭出了《向萨拉萨蒂致敬》一碟,琴声响起,有点干涩偏亮,和钢琴的配合也显得有点脱节。刘总也觉得此时的声音不够令人信服,于是拿出两付信号线:一付是威卓的老款的红色漆皮银线,另一付是美国第一线带电池的信号线,两付线上去,声音顿时变得顺滑了许多,但朋友和我听惯了软质丝膜高音的小提琴音色,现在的声音仍不能使我们满意,于是刘总又捧出了一台用古董原件自己装的小胆机……

使用道具 TOP

512

15#
发表于 2013-1-1 10:21:05 | 只看该作者
     这台胆机小巧的式,上面用的电源牛和输出牛一眼就能看出是古董货色,朋友和我也玩胆机,也熟知许多管子型号,但这台机上的管子除了前面的一支德律风根12ax7和二支通索的12au7黑屏,四支功率管和一支镇流管并不眼熟,问了刘总才知那是并不多见的古董管:四支功率管是英国的6L6,镇流管是最靓古董咖脚大座5U4G。推挽输出功率10瓦,用这台小胆后级换下ARC的石机后级,声音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区区十瓦把约敏寺控制得有模有样,音色更是无话可说,朋友和我都觉得这台自制古董胆后实力不凡,要知道现在前端都很普通,喇叭线还是鸡线呢!刘总是南大声学专业科班出身,投身hifi数十载,熟知精通各类名器线路设计和维修,为人低调,可敬可佩。

使用道具 TOP

512

16#
发表于 2013-1-1 11:30:50 | 只看该作者
      时间关系,没敢再听下去,临行前我问了下那对约敏寺的价格,大约八万多,我觉得再配台高素质的合并胆机,功率不用大,二,三十瓦足亦,就可以安心享受音乐,有时侯发烧真的没有必要动辄数十万。
      告别了刘总,出了电子城的大门,这时才感到肚子巳饿得咕咕响了,瞄了下表巳近一点,天仍在飘着雪花,忙和朋友到路边快餐店点了两碗牛肉面,哂里哗拉吃完抹嘴就朝新大都赶去。路上我和朋友调侃,都说LV的包贵,一个小的手袋都要数万,岂不知发烧友买的线更抢钱,随便一付有名的高档线分分钟超过LV的手袋,高档音响早巳跨入奢侈品的行列,只恨自己挣钱太少。忽然又想起前不久开车时听到交通台关于现在一个人退休后需要多少钱才能维持正常而又体面的生活的讨论话题,最后的结果是按现在的物价指数加上货币的贬值因数,至少要攒够三百万!呵呵,自己早过了五十的年龄,眨眼就要到退休的年龄上那去挣这三百万啊!又想起小品不差钱里的那两句经典台词: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人活着钱没了!另一句是:人死了钱没花了!哈哈哈……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3-1-4 22:02: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到此该告一段落了。且慢,新大都不是五间试音室吗,才说了三套呀?呵呵,听我解释:当天的另外两间 ...
512 发表于 2013-1-4 20:45

喝了两天红酒+音乐雨版的最爱

使用道具 TOP

512

18#
发表于 2013-1-1 20:29:49 | 只看该作者
威虹位于新大都八楼的试音室现共有五间,三间是原来的大,小试音间,影院间。新增的两间也是用作hifi的。其中原大房有近60平米,小房约20平米,新增的两间分别有35和45平米。以我的多次听感大房的声学特性最好,小房在低音部分的某个频段偶尔会有一些驻波,两个新房以当天短暂的听感没有发现有明显的缺陷,只是刚装修完油漆味浓烈,长时间在里面感觉头昏气闷,十分难受。看来我们确实是来早了,周总告诉我新房的器材直到昨天才搬进去,现在正在摆位调试,我见小曹带着大家不停地在两个新房进出,又是换线又是摆位忙个不停,双方只是打个招呼问个好。周总也一再说还在调整只能凑合听了,遗憾的是原来想听的高文1+2因故没来,原因周总没说,我也没好意思多问。

使用道具 TOP

512

19#
发表于 2013-1-1 21:14:07 | 只看该作者
     本想先到那45平米的新房听至尊,但见皇帝位上有位气度不凡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手里捏着一包cd,吆喝着指挥众人如何如何,周总在旁也是小心翼翼地倍着,我猜想可能是某位富豪级人士来试听,搞得周总也不敢怠慢吧,呵呵!后来才知道是凌智的总代,那台定价百万元级的油钻台就是他们代理的。于是就和朋友到了35平米的新试音间,两间新房的装修格调一致,都是全木质装饰,铺木地板,顶上全挂木质扩散板,唯一的缺陷是因原地面巳铺地砖为省事木地板直接铺地砖上,两者之间有间隙,对声音的重播稍有影响,后在音箱脚钉和地板之间增加花岗岩垫板后有了明显改善。关于两新房的试听感受我只想作简单评述,因为不确定的因素太多,新器材,新房间一切都要煲,我更想听听各路大侠元旦来后的听感,从中我想更能了解到众人的喜好,听音的习惯,发烧的阅历和对器材评判的水准。

使用道具 TOP

512

20#
发表于 2013-1-1 22:44:31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较为准确还原当时的听感,这次我特意带了笔和小本,把器材塔配和听音感受作了简单的笔记,免得过后健忘满嘴跑火车。好在当天没有其它人在,每个房间的试听只有我和朋友轮坐皇帝位,另有一位威虹的小伙子在旁操作换碟,周总偶儿进来交换些看法,指挥小伙子如何摆位细调让声音更好听。35平米的新房当天摆了两对音箱VIVID的B1和KTEMA,达萧前后级,音源是合并机,本子上记得是L起头的,可现在就是想不起来,真是老了呵呵!前信号线鲨鱼旗舰金银合金,前至后BNC原厂线,音源电源线瑞典的jm,后级电源线nbs的omg1,喇叭线银彩的王子,先上阵的是b1,听了朋友带的<铭2007试音碟>,杨曼丽的<亲密爱人>,<向萨垃萨帝致敬>三张盘,每张只听了前两首,感觉这个空间B1无法应付,连带把达萧一套都拖累了,根本听不出传说中的神韵。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3-1-1 23:49:40 | 只看该作者
512兄辛苦了,感谢分享!~~~没了?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3-1-2 00:58:29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分享,兄台码字辛苦,认真之态度让人钦佩!

使用道具 TOP

512

23#
发表于 2013-1-2 10:39: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鼓励,继续:
     行笔至此,我想说空间的大小对箱子表现力的影响至关重要,大空间用小箱,小空间用大箱终有妥协,除非你永远细细声当背景音乐来听。如果有商家坚持说,我的两分频小书架箱在几十平米的空间一样好声,不信你来听。我的理解是:商家没说错,你也没听错,这是双方对好声定义的理解不同造成的偏差。但若你信了商家的宣传,最后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我觉得你不能怨商家,只能怪自己发烧的道行太浅。我不否认C2,B1都是好箱,上面说的表现不好那是因为空间的因素制约了它们的发挥,相信换到20平米左右的房间同样的前端,两者的表现可能会使人更加信服。

点评

那你就要一定来听听我们的B1和C2II了  发表于 2013-1-2 11:32

使用道具 TOP

512

24#
发表于 2013-1-2 11:25:55 | 只看该作者
     当时周总正好进来,因为彼此都是熟人,我就不客气地要求换上Ktema听,周总二话没说指挥手下换下了B1,要知道Ktema一支就有八,九十斤,现音箱四个脚钉处都换上了FE大钉,移动非常困难,我见那两伙计蹲身托着箱子底架缓慢向摆位处移动,脸声涨得赤红,知费劲不轻。刚开声因前面说的木地板与下铺瓷砖结合间隙的关系,仍有轻微箱声,周总见此又指挥两人抬起箱子,自已亲自搬起那沉重的花岗岩垫板向箱底垫去,这场景让我感动不巳。彼此都知,我和朋友此番前来只是听听而己,弄不好还让我们挑些搭配上的不是,对商家来说纯属吃力不讨好的差使,但周总并没这样想。从这点看威虹的经营理念确实值得同行借鉴。

点评

威虹这点真不错的~  发表于 2013-1-2 21:54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0 08:44, Processed in 0.027098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