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4195

查看

3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records33

13#
发表于 2015-9-28 16:18:38 | 只看该作者
HM的东西,除了旺德这套布鲁克纳,还有很多好东西。
像库伊肯的巴赫小无、赫尔维格的巴赫马太受难曲(第一次录音LP,他后来也有一版数码录音,只有CD)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5-9-29 09:42: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5-9-30 08:01 编辑

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他的交响曲虽然只有四部,但其在交响曲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记得第一次听勃拉姆斯的作品是在中日建交前后,央视转播日本NHK交响乐团演奏的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当第四乐章圆号手站立起来,奏响阿尔珀斯山号角时,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被音乐震撼了,勃拉姆斯这个名字永远的存入我的脑海!
      勃拉姆斯的交响曲不仅旋律优美,配器丰富,最令人着迷的是其深刻而又厚重的内涵。勃拉姆斯的作品总是让人有种永远听不够的感觉,不朽的勃拉姆斯与世共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5-9-29 14:32:11 | 只看该作者
勃拉姆斯的交响曲,模拟录音里,瓦尔特、卡拉扬、富特、贝奴姆、克莱姆佩勒、伯姆、切利、约夫姆,库贝利克等人都非常好的。数码录音首选阿巴多。
我个人最喜欢瓦尔特和阿巴多。
刘雪枫首选伯姆,值得参考,他还是听过很多东西的。
汤沐海非常推崇卡拉扬的勃拉姆斯,他认为卡拉扬就是勃拉姆斯的化身。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5-9-29 14:55:35 | 只看该作者
勃拉姆斯一生以乐圣贝多芬为榜样,肩负德意志的音乐理想,表现了强大的创作能力,在音乐成就上直追贝多芬,在各种题材的音乐上都建树颇多。

勃拉姆斯的音乐,除了交响曲,协奏曲成就也非常辉煌。他的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都是音乐史上同类作品的楚乔。勃拉姆斯的室内音乐也成就非凡。对德国民歌也非常有研究。

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也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5-9-29 15:03: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谢谢S版!中秋节快乐!  发表于 2015-9-29 18:48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5-9-29 19:32:31 | 只看该作者
勃拉姆斯将德国古典音乐彻底从古典拉入浪漫主义,怀抱着古典主义沉吟着浪漫主义的挽歌,面对的是十九世纪最后一抹荡气回肠的壮丽余晖。
所以,勃拉姆斯的核心是浪漫主义情怀,磅礴浩然的浪漫主义情怀。
由此,一切激发起这片浪漫主义情怀的勃拉姆斯演绎,都是我我最推崇的:富特文格勒的不同时期、不同乐队的勃拉姆斯足足可以集合成3个大的全集;时光跨越半个世纪,怪才切利比达克用另外一种宇称应力学说来演绎勃拉姆斯,相对来说我更喜欢70年代那个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的全集;回眸历史,欧洲历史上两位截然不同的大挚客观派泰斗魏恩伽特纳、酒神派祭司门格尔贝格的勃拉姆斯不得不听;目光从德奥移开,视野聚焦到英吉利海峡两岸,巴比罗利、毕彻姆、明许、蒙都都有各自不同风格、立意的勃拉姆斯全集;大西洋彼岸,莱纳虽然没有留下全集,但他的勃2,3是一定要听的;布鲁诺·瓦尔特和托斯卡尼尼各自留下2套全集,几乎是两个极端。
所有这些,黑胶还都是能一一寻觅到的。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5-9-29 21:12:21 | 只看该作者
常听的几版全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5-9-30 09:15:29 | 只看该作者
个人喜欢克伦伯勒,但手上只有1张EMI版CD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5-9-30 15:04:56 | 只看该作者
BEETHOVEN 发表于 2015-9-30 09:15
个人喜欢克伦伯勒,但手上只有1张EMI版CD

白岩松在他的新书《白说》里说他非常喜欢克伦佩勒的《德意志安魂曲》。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5-10-1 15:07:56 | 只看该作者
瓦尔特的勃拉姆斯女低音狂想曲和交响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5-10-1 15:23:32 | 只看该作者
勃拉姆斯《女低音狂想曲》

转载自《佛山在线》鲁成文爱乐专栏:http://www.fsonline.com.cn/2013/0713/62428.shtml

1869年,勃拉姆斯为女低音独唱、男声合唱和管弦乐队创作了《女低音狂想曲》,并将它送给了舒曼·克拉拉,作为自己赠给舒曼和克拉拉的三女儿茱莉叶的结婚礼物。次年春天,该曲在德国耶拿市正式公演,担任女低音独唱的是当时大名鼎鼎的西班牙裔法国次女高音保利娜,她同时是教育家和作曲家,是舒曼·克拉拉的朋友,还是俄国文豪屠格涅夫的情人。

  勃拉姆斯曾给这首曲目的出版商写道:“我已经为茱莉叶写了一首新婚之歌,不过写作的时候我胸中一直憋着一股怒火。”勃拉姆斯之火何在?作为一个性格内向、在与女性交际方面非常失败的人,勃拉姆斯一生心仪的女性屈指可数,他因而对女性表现出一种抗拒和矛盾心理,于是,在《女低音狂想曲》中,深深透露出了他内心之孤独和单恋的失意。

  勃拉姆斯特别选择了歌德88行的诗歌《冬游哈尔茨山》来做歌词,当然,只是选择中间的一部分。《冬游哈尔茨山》的写作源自歌德探访一个他从未谋面的有厌世思想的青年。当时,《少年维特的烦恼》发表之后,成百上千的德国青年将自己视为与维特一样的情感失落者,不少意志薄弱者模仿维特去自杀。也有的积极给歌德写信,祈求他帮助自己摆脱生命的迷津。其中一个与歌德同龄的青年普莱辛与歌德保持着长久的通信联系,最后也请求歌德去他所在的哈尔茨山北麓的小镇见一面,否则他就要自杀。宅心仁厚的歌德不忍这位后来成为哲学博士的青年发生悲剧,于1777年冬天启程去探望他。在歌德独自骑马穿越哈尔茨上的旅程上,《冬游哈尔茨山》应运而生。

  勃拉姆斯从《冬游哈尔茨山》中感到了孤独者的苦闷,发生了同病相怜的通感。而他用这样的诗歌创作出的《女低音狂想曲》是如此感动了克拉拉,克拉拉在日记中如此写道:“长久以来,我都被这音乐和歌词所表现的深切之痛所感动,这是他内心最痛苦的表达,要是他能这样直率地用自己的语言袒露心声,那该多好!”

  这个曲子分三个乐章,结构相对简明。第一乐章用管弦乐队缓慢持续的颤音浮现出一派冬天狂野的荒凉景象,而后女低音的独唱打断了这深深的寒意,并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迷失在狂野之上的孤独流浪的厌世者形象。第二乐章较为抒情,如实表现了厌世者内心的自我怀疑和焦虑不安。第三乐章则从之前两端表现痛苦的C小调转移到象征祈祷的C大调,作为向“爱情之父”的祈祷,男声合唱营造出温暖的氛围,象征不幸的心灵有所慰藉,厌世者的前景重新变得明朗开阔,他得以重新回归现实和拥抱生活,最后,音乐在虔诚的祈祷声中徐徐结束。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5-10-1 15:31:1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女低音狂想曲歌词译文(冯至)

这首《女低音狂想曲》,是布拉姆斯为女低音独唱、男中音合唱团和管弦乐队而作,OP.53,作于1869年。歌词是用歌德的诗《冬天的哈尔茨之旅》。《女低音狂想曲》乃英语曲名,德语曲名为《歌德的冬天的哈尔茨之旅狂想曲》。

《冬天的哈尔茨之旅》按冯至的译文,大意为:“像苍鹰在早晨浓厚的云端,展平柔软的翅膀寻索捕获物,翱翔吧我的歌,因为一个神给每个人注定了他的道路,幸福的人迅速奔向快乐的目的。但是谁的心若被不幸消耗,谁就挣脱不开铁丝编制的栅栏,直到无情的剪刀最后把铁丝剪断。粗暴的野兽挤入阴森的丛莽,富人们久已跟芦雀一起沉入他们的渊薮。幸福女神驾驶的车容易跟随,像从容不迫的随从,在修整的路上尾随公侯的队伍。但是谁在偏僻处,他的狭路消失在丛林,灌木在他身后,紧接着又合在一起,荒凉把他吞没。啊,谁医治这人的痛苦,他把香膏当成毒药,从丰富的爱里,吸吮人的憎恨:先被蔑视,如今是个蔑视者,在不满足的个人欲望中,他暗自耗尽自己的价值。爱的主宰,从你的诗篇若有一个声音灌入他的耳里,你就使他开怀,打开云雾迷蒙的目光,看见千股清泉,涌在沙漠中焦渴者的身边。你带来许多快乐,对每个人都超过限度,你赐福给狩猎的弟兄,踏着野兽的踪迹,以乐于屠杀的年轻人的高昂气概,他们是迟来的除害者。农民多年来用棍棒,无祛抵御这些灾害。但是你把这个独行人裹入你的彩云里。爱啊,你用冬青围绕你的诗人的湿润的头发,直到玫瑰又成长开花。你用朦胧的火炬照耀着他,在夜里涉过浅水,在荒凉地带,走过泥泞的道路。你用千红万紫的晨曦愉悦他的心,你用凛冽的狂风把他吹向高处。冬日的河流从岩石倾注他的赞美歌。你可怕的山峰上,白雪皑皑的峰顶,成为最亲切的感谢的祭坛,过去百姓似曾想象巫婆和妖魔在那里狂舞。你以尚未探索过的胸怀,秘密而公开地矗立在惊奇的世界之上。你从云端眺望,在你身旁,从你弟兄们的血林里,灌溉世上的丰饶和壮丽。”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6 18:37, Processed in 0.025954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