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5912

查看

38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rx2

13#
发表于 2018-1-27 07:34:15 | 只看该作者
银线高频过亮用用线圣的晴空,荷兰银彩的公主。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8-1-27 08:16: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idong 于 2018-1-27 17:51 编辑

找下真正的原因去对症下药不迟!

单从线材收敛有可能得不偿失!线材的作用是红花绿叶在器材整体搭配正路了后去配搭意义才会大!例如主要的器材几大件的个性都是偏向活跃声音都带有明亮的特质加起来就不那么协调了。特别是现代设计的音箱、数播等!

铜线是基础!另外真正好的银线是不会亮的!反而带有温润的质感,中频段是整个声音的灵魂!控制总体要求是连高频都带有厚度!真实乐器的声音都是带有缓色调的!

点评

zhidong兄说得在理,只是不亮的银线都好贵......  发表于 2018-1-29 10:56

评分

1

查看评分记录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8-1-27 10:43: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yradio 于 2018-1-27 10:50 编辑

用线材调节高频过亮有一定作用,此外估计您音箱的高音喇叭单元甚至分频器等等都是影响因素。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8-1-27 10:43:20 | 只看该作者
rx2 发表于 2018-1-26 16:44
整套系统高频过亮,准备线材搭配上想想办法,请问大家有推荐的吗?谢谢!

系统超过2K以上的频率的能量只占整个功率的百分之二十左右,高频过量这说法有点不科学。大体都是中频或中高频过量导致的,误以为是高频过量(超过10K以上的频率即便是过量也不至于你听的刺耳)。还是从其它方面找找原因吧!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8-1-27 10:59:13 | 只看该作者
频率段(Hz)        听感影响        代表性的乐器

16k-20k        这段频率可能很多人都听不到,因此,听不到此段频率并不意味着器材无法回放,当然也不代表您的听力不够好,只有很少人可以听到20kHz。这段频率可以影响高频的亮度,以及整体的空间感,这段频率过少会让人觉得有点闷,太多则会产生飘忽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        电子合声、古筝钢琴等乐器的泛音。

12k-16k        这段频率能够影响整体的色彩感,所谓小提琴的“松香味”就是由此段频率决定的,这段频率过于黯淡会导致乐器失去个性,过多则会产生毛刺感,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往往会通过激励器来美化这段频率        镲、铃、铃鼓、沙锤、铜刷、三角铁等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

8k-12k        8~12kHz 是音乐的高音区,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适当突出(5dB以下)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到高音丰富。但是,太多的话会增加背 景噪声,例如:系统(声卡、音源)的噪声会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毛。如果这段缺乏的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        长笛、双簧管、小号、短笛等高音管乐器

4k-8k        这段频率最影响语音的清晰度、明亮度、如果这频率成分缺少,音色则变得平平淡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多,音色则变得尖锐,人身可能出现齿音。这段频率通常通过压限器来美化。        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

2k-4k        这 个频率的穿透力很强。人耳耳腔的谐振频率是1∽4KHz所以人耳对这个频率也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空虚频率成分过少,听觉能力会变差,语音显得模糊不清了。 如果这个频率成分过强了,则会产生咳声的感觉。2~4kHz对声音的亮度影响很大,这段声音一般不宜衰减。这段对音乐的层次影响较大,有适当的提升可以提 高声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但是在4kHz时不能有过多的突出,否则女声的齿音会过重。        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

1.2k        1.2kHz可以适当多一点,但是不宜超过3dB,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但是,过多会使声音发硬         
1k        1 kHz是音响器材测试的标准参考频率,通常在音响器材中给出的参数是在1 kHz下测试。这是人耳最为敏感的频率。         
800        这 个频率幅度影响音色的力度。如果这个频率丰满,音色会显得强劲有力;如果这个频率不足,音色将会显得松弛,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表现突出了,低 频成分就明显;而如果这个频率过多了,则会产生喉音感。如果喉音过多了,则会失掉语音的个性,适当的喉音则可以增加性感,因此,音响师把这个频率称为"危 险频率",要谨慎使用。        人声、部分打击乐器

300-500        在300-500Hz频段的声音主要是表现人声的(唱歌、朗诵),这个频段上可以表现人声的厚度和力度,好则人声明亮、清晰,否则单薄、混浊。        人声

150-300        这 段频率影响声音的力度,尤其是男声声音的力度。这段频率是男声声音的低频基音频率,同时也是乐音中和弦的根音频率。在80-160Hz频段的声音主要表现 音乐的厚实感,音响在这部分重放效果好的话,会感到音乐厚实、有底气。这部分表现得好的话,在80Hz以下缺乏时,甚至不会感到缺乏低音。如果表现不好, 音乐会有沉闷感,甚至是有气无力。是许多低音炮音箱的重放上限,具此可判断您的低音炮音箱频率上限。        男声

60-100        这段频率影响声音的混厚感,是低音的基音区。如果这段频率很丰满,音色会显得厚实、混厚感强。如果这段频率不足,音色会变得无力;而如果这段频率过强,音色会出现低频共振声,有轰鸣声的感觉。        大鼓、定音鼓,还有钢琴、大提琴、大号等少数存在极低频率的乐器

20-60        这段频率影响音色的空间感,这是因为乐音的基音大多在这段频率以上。这段频率是房间或厅堂的谐振频率。这段频率很难表现,在一些HiFi音响中,不惜切掉这段频率来保证音色的一致性和可听性。        爆炸声、Disco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8-1-27 11:06: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军医88 于 2018-1-27 11:08 编辑
jogo 发表于 2018-1-26 23:18
呵呵,我的本意是,淘宝很多不知道啥玩意的都叫西电西电,这种线材没啥高频,就是混厚而已,两端没高没低。


基本如此,但所谓西电的那种杂铜线,作用还不是混厚,更类似水洗。
这种东西仅对那些频宽挺窄的古董器材的内在固有缺陷有抑制作用,否则那些口水歌会无比尖利。可是:把本来就已这么窄的频宽又水洗了次,那算是提炼出了纯净的音乐味?
不可否认:西电是个神话,对某些听音取向的某些音乐会特别过味。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8-1-27 11:44:01 | 只看该作者
14楼正解!

楼主这情况,不建议急着去折腾线。

必须先排除大件的问题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8-1-27 11:49:09 | 只看该作者
rx2 发表于 2018-1-26 23:19
谢谢!先买一对卡达斯 Clear Reflection的平衡线试试。

我用过的是卡达斯的金参考。
1.收敛了高音:高音是变柔和、润泽了,但同样损失了高频的通透、晶莹感。
2.线材调音的结果是对全频段都会带来同步影响,而不是你想要的某个频段。
3.你的若是小系统,那可试试,说不定还会附带来点低频的丰厚感;若是大系统,那就没必要去浪费了。
4.所有品牌的线材,都会对应做出某个招牌调音方向,无论贵贱,都是参量变动对应的不同抑制,惊艳过后的,体会到更多的是缺失。
5.线材或道具、、来调音,作用仅是某些、某类的改善;改善之余,同样也导致了某些、某类对立面的劣化。

点评

说的真靠谱。  发表于 2018-1-30 22:19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8-1-27 13:44:08 | 只看该作者
老军医88 发表于 2018-1-27 11:49
我用过的是卡达斯的金参考。
1.收敛了高音:高音是变柔和、润泽了,但同样损失了高频的通透、晶莹感。
...

点评相当到位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8-1-28 10:17: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凝 于 2018-1-28 10:20 编辑

最有效的当属喇叭线,德国阿卡佩拉的线材一般收敛(并非简单抑制)高频效果明显,音乐丝带声音平衡,日本极品8N铜喇叭线也很不错。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8-1-28 22:42:31 | 只看该作者
jkw5881 发表于 2018-1-27 07:34
银线高频过亮用用线圣的晴空,荷兰银彩的公主。

你这是直接把人往坑里推啊!
银彩是绝对不能和高频亮的系统配的

点评

十分赞成!任何银线都是,不仅银彩。  发表于 2018-1-29 09:36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8-1-29 01:22:59 | 只看该作者
只要能控制好 我覺得就行了,同時儘量增加 中低頻 平衡下。如果單純削弱 肯定音質會變化!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5 20:43, Processed in 0.056968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