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37652

查看

34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magidyna

241#
发表于 2018-2-7 00:47:3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C4铂金也快到了,可惜是放小卧室里以后,就看中苗条的身材了。

使用道具 TOP

242#
发表于 2018-2-13 12:3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gidyna 于 2018-2-13 20:35 编辑

回TIM/Justicet仁兄:一、3.0米银彩770I XLR到货后换下古河单晶铜讯号线,原来有点火气的高音完全收敛,中频厚度增加(LPCD 张国荣“侬本多情”听了之后沉默良久,RCA的“敲击卡门”朋友说声音带“甜”),罗西尼弦乐集水润甜美向丹拿C2靠近,喇叭间距从2.30米恢复至2.60米。二、银彩770i回来五天,CH L1前级到货(凌志代理的货尾,编号是168***,外观100%新,包装油布90%新,片纸不少),价格是全新的三分之二不到。三、接上CH L1前级,对比马兰士前级SC7S2最明显的你也许想不到,就是低音量感少了但是低音分析力增加,不恰当的比喻就是“年轮般清晰了”。四、原来的马兰士前级SC7S2已经极度宁静,速度快如闪电,全频通透。不足之处就是声音过于清淡缺乏阴影感,音场宽度足够但深度较浅。综合CH L1在《立体声》的评价是色彩丰富、声音通透、分析力高超(同时声音不像大丹的饱满、热情)、音场的3D提示“完美”。搭配群星1.0 MONO后级,出来的声音却非常意外,容下表述。五、听感。DG吉列尔斯弹奏的布拉姆斯第一钢协起音吓了我一跳,不是说气势排山倒海一般,而是明显增加的动态丝毫不给人压迫感。钢琴的颗粒感、残响极为明显细致、通透深邃,可以说综合了JBL4338的力度和丹拿C2的细腻洁净。张国荣的“侬本多情”原来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他唱歌时候呼吸、换气的细节,声音可以更为湿润、尾音拉得更长,感情更为深刻。EMI克伦佩勒指挥的《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两只喇叭之间(声音其实超出喇叭两侧50公分以上)的声部之前马兰士前级有点断节和虚位,现在被填得满满的,第二乐章的葬礼进行曲管弦乐轮番上阵速度由慢至快、力度由轻至重反复轮奏,CH L1的“色彩丰富”此时大派用场,每个声部显得特别委婉、含蓄。层层推进至撕心裂肺在差点陷入不能自已的一刹那“临崖勒马”,丝毫不乱。六:不足。1、Meitner MA1 解码器的低音毫无不足,CH换了马兰士之后量感竟然少了,不可思议。由于L1还没有“落钉脚”(放在高丘四层架首层,落钉脚比较麻烦,后悔放进去时候没有一起搞定),希望可以借钉脚改进低频量感。2、音场深度仍然不足。按道理800D3和群星、CH都是“音场型”器材。3、CH自己出品了高价纯银的讯号线和喇叭线,但是附带的电源线线径一般,也不知道屏蔽如何,外形就是电脑电源线无差别(有人笑说:瑞士垃圾)。但是插尾有“锁定”功能,插进去未必拔得出。CH说他家的电源线是最好的,国外有发烧友最终也用回CH自带电源线。七、改善。1、今后打算多买一套音源,DCS、T+A......Meitner MA1估计不会出。2、通过摆位调整。3、拉专线。对于电源线作用我一直有保留,因为再好的线进入机器内部的牛,传输的不过是电流而不是音频信号,我认为线径够大(电流可以顺利通过)、屏蔽足(防止电磁、高频干扰)、插头插尾精度够(保持良好接触、不脱落)就行,我目前用的还是10年前在深圳万商商家半价处理的美国PS电源线(原价1200元)和古河千多元级别的电源线。鉴于线基、人工、利润,我不会买超过3000元一条的电源线。年后,考虑原来的音响专线给前级、音源专用,另外在隔壁电房拉7米长的专线给后级专用(英国的灰武士线材、两位sine排插的费用不超过5000元)。因为两位兄弟在本帖给的建议比较多,特向兄弟门汇报。目前三大件器材基本搭配完成,本人也可以退烧、退出本论坛。以后在“耳机论坛”如相遇,再交流。                                                                                                                                                                                                                                                补充:兄弟可以看看两个论坛。一、香港的HIENDY影音俱乐部(HIENDY.COM),内容非常丰富,毕竟是国际大都市,视觉不一般。二、台湾的MY-HIEND,里面论坛讨论区有“用家俱乐部”,MARK\DCS\B&W.....都有专题,极具参考价值。祝新年快乐。后会有期。

使用道具 TOP

243#
发表于 2018-2-13 14:25:37 | 只看该作者
恭喜楼主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声音

使用道具 TOP

244#
发表于 2018-2-13 15:50:18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建议楼主找一部麦景图前级试一下,哪怕是旧旗舰C100,可能有惊喜。

使用道具 TOP

245#
发表于 2018-2-14 13:54: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黑海一舟 于 2018-2-14 13:56 编辑

听时间久了,对器材逐渐熟悉了,非音频的因素褪去,听感返璞归真,而不再大呼小叫,大惊小怪。

使用道具 TOP

246#
发表于 2018-2-14 18:26:18 | 只看该作者
有人玩了十几年也没搞懂hifi的要义,把味精当韵味,拿韵味当做衡量一切的标准,殊不知那是个人的偏爱而已,与业界的标准相去甚远,音箱作为最易失真的一个环节,她的好坏指标是什么?想一想就能明白现代音箱技术的发展方向。

使用道具 TOP

247#
发表于 2018-2-14 21:28:32 | 只看该作者
把录音室用的音箱与家庭影院混为一谈,把自己的听音喜好当做标杆,有人追求的是去伪存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喜欢就好,但以为真理,广而告之,就大可不必

使用道具 TOP

248#
发表于 2018-2-14 23:08:10 | 只看该作者
800D3的低频解析力大幅提升,至少是进步,值得肯定。

使用道具 TOP

249#
发表于 2018-2-15 11:13:38 | 只看该作者
音箱技术的发展如果是这样简单做点处理,要么厂家在自欺欺人,要么大家都是傻子。事实就是做了大量的改进,首先是中频的材质,自己革命抛弃使用多年的防弹布,然后根据中音单元的改变低音单元做了相应调整,接着是整个箱体结构的改进,换来的结果就是失真的大幅减小。

使用道具 TOP

250#
发表于 2018-5-16 01:4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gidyna 于 2018-5-20 01:39 编辑

本来退出了这个论坛,专心享受自己的音乐。后来看了一些人对器材尤其是800D3的评价,忍不住说几句,也顺便向几位仁兄汇报一下。                                                                             
       10多年期深圳圣廷苑酒店的大证据+法官演示会是我听过如珠穆朗玛峰般高度的声音,自己组建的系统从来不敢攀比。但小山也有小景,目前我给自家音响系统评价是“完美”级,它发出了自己从1988年开始玩hifi以来最自然最华丽高贵的声音。2015年,我在海印丰泽也聆听了一套难忘的全面的价位差不多的系统:Pass XA后级推法国劲浪“迈斯通”,不过风格不同,它热情十足、色彩华丽、音场靠前。                                                                        
       CH L1前级好得不可以思议。该公司的主事人是两位数码专家,想不到他们利用独家的DSP监测毫不妥协制作的模拟线路运行,取得了如麻药(毒药)一般的神奇音质。在速度和宁静度上原来的马兰士SC-7S2已经极度宁静、起落电光石火,L1却比它更为宁静,但最奇异的就是速度“变慢”了。“达明一派”出道至今都是我的最爱之一。俩人组合,电声乐器必不可少,听的就是编曲的多彩性。project 30 系列9张限量版sacd中有一首Mix版“崩裂日月无光版”更是我的菜。从左至右的击鼓在CH L1播来像“慢镜重播”般一下一下地“敲”过去,在两只喇叭之间来回的风铃、摇铃、沙锤、刮板如光之轨迹般可见。电影原声【谍影重重三】第二首“tangiers”是全碟的重点,敲击乐器在马兰士前级听来是数之不尽、快得耳朵无法一下子收纳,但在L1播来更像“慢镜重播”,乐器被“看”得清清楚楚。我也发现某些乐器原来不只是一个固定音在简单重复而是复合音,微动态(敲击乐器特别多微动态)色彩是如此多彩丰富。            
        群星的产品是17位大名鼎鼎的音响界高手的心血结晶。灵感1.0 Mono是旗下最便宜的单声道后级,用的是旗舰后级的模块桥接方法。按道理模块平衡桥接好处是功率大增,坏处是噪音、失真同时暴增,然而《立体声》季刊却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充分的驱动力、音色如超研磨的粒子触感柔软细致、高贵的音质芬芳馥郁,没有先例。结合集体智慧的还有B&W 800D3。团队用了八年时间研发出来的中音振膜材料是喇叭系统的灵魂,中高音单元首次的铝合金“球体”外壳,“祖传”的钻石高音振膜,扩散性一流的高强度水滴形箱体,双十寸高科技三文治结构振膜低音单元.....如此高规格的配置使得800D3实力可谓“深不见底”。                                                                                          
       上文我说过自从3米长的银彩770i讯号线加入后,800D3带火气的高音已经不复存在。CH L1的加入后,800D3的弦乐无论是协奏还是小提琴协的独奏、流行曲的伴奏都完全没有了毛刺感,极度顺滑而不是油腔滑调,带上淡淡的昏黄气息,质感高贵。之前在许多系统听苏芮的纸盒版电影原声大碟《搭错车》“序曲”开头起奏气势和质感逼人,但“锋利感”同样明显。现在800D3听来,就像被大师傅精心粉饰过打磨过的墙壁,摸上去极为舒服却没有耀眼的亮度。中乐一般而言容易“嘈耳”,雨果《小刀会》和ABC方锦龙演奏的《霸王卸甲》听来却是条理分明、音色迷人,有时,我都有点不太相信自己耳朵。 现在,我每天听音乐3-4小时,毫不疲倦。我把许冠杰、谭咏麟、张学友、林子祥、陈百强、张国荣、黄凯芹、李克勤、徐小凤、梅艳芳、林忆莲、太极、达明一派、beyond等香港流行曲,台湾王芷蕾、蔡琴、苏芮、黄莺莺飞碟四大天后以及日本谷村新司、山口百惠、近藤真彦、五轮真弓还有荷里活十几张的电影原声如《星战前传》《魔戒》三部曲、《钢琴别恋》《帝国骄雄》《石破天惊》《la la land》等一一抓轨在Apple的MacBook里随机播放。有时候我会想:这些制作人都不是一般的货色,尤其是坐拥巨大监听喇叭录音室里的混音师,他们会炮制出高音抢耳、中低频浑浊的录音制品吗?经过数月来的聆听,还真的听不出那张唱片如此不可入耳。                        
       至于古典音乐,则一般是用马兰士SA14S1、SA8400播放CD/SACD入Dac:Meitner dac MA1。之前因为相位出点问题,导致古典乐气势不足。纠正之后,这套系统播放古典乐让我沉醉:音场宏大深远,音质极美,充满高贵感的音符尽情在空间流动扩散——朋友说:一屋都是音乐。                                                               
       JBL4338+马兰士旗舰SC7S2+MA9S2+二嫂K-03SE陪了我八年。本来打算只是换换口味,换出4338购入丹拿C2铂金版,结果导致系统推倒从来。Magico的S3二代本来是我的菜,结果最后购入800D3,现在越听越喜欢感情天天加深。JBL4338播蔡琴“恰似你的温柔”是慢慢朝你走来,800D3是站在喇叭连线后面两米深情歌唱,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风格差异。金属水滴形箱体是近年“音场型”喇叭首选,Magico、YG、Piega.....。但是800D3也算是“半金属”箱体了,木箱部分的制作也是木制品的最高工艺了。最重要是大厂拥有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可以降低售价,惠及众生。                                          
        话说得有点乱,就不多言了。这次之后,不知道何时再来。在结尾说说两个故事。一、某天开车听电台,年轻的主持人播了李宗盛的《凡人歌》,一曲将毕,主持人说:歌的意境不错,可惜曲子写的不怎么的。二、一位乐评人问:你喜欢海菲兹多过米尔斯坦的原因是什么?答:我觉得海菲兹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比米尔斯坦好。乐评人笑说:原来你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胜过米尔斯坦。
       看看这个论坛一些高手对器材的评论,我深有所感。

点评

建议将银彩的770i信号线升级,系统的整体素质会提升不少!因为770i大动态的控制力、解释力和密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发表于 2018-5-16 02:10
楼主的描述非常真实具体绝对是自己的个人感受,让人浮想联翩!  发表于 2018-5-16 02:03

使用道具 TOP

251#
发表于 2018-5-16 08:15:02 | 只看该作者
magidyna 发表于 2018-5-16 01:40
本来退出了这个论坛,专心享受自己的音乐。后来看了一些人对器材尤其是800D3的评价,忍不住说几句,也顺便 ...

这里已经很好了。鄙薄大厂老厂,推崇新晋小厂品牌现在是潮流,在一些坛子上谈论大厂产品或者谈些对陶瓷单元产品的看法那是一定被围攻的。

使用道具 TOP

252#
发表于 2018-5-26 01:46: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建议!目前先考虑多添置一部音源,如dcs的罗西尼player和T+A 3000HVsacd机。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30 13:43, Processed in 0.046249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