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烧友搭配 › 查看主题

107035

查看

36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狗儿念经

277#
发表于 2016-9-25 23:14: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6-9-26 01:05 编辑

这里需要补充几句:从几年前开始玩音响一直到现在(不到十年,折腾意义上的),我其实也不懂音响(纯技术流关心的那些劳什子)。80年代一铁哥们,诗人宋炜曾经给我说,他一直认为一圈物质化的磁带塞进录音机里,然后音乐就飘出来了,这是地地道道的奇迹,极其神秘!哈哈哈!我差不多也是这么认为的,现在偶尔还钻出这念头来!所以,我可以毫不掩饰地说,至今我也是一个硬件电声原理上的白痴意义上的伪烧友!前面我也说过,我压根不懂电,俺甚至有轻微的电恐惧症!

我之所以能玩音响,完全在于我还有那么点能力去把握古典音乐的声音特征。记得几年前我在软件版新年开篇就来了一大问号一般的帖子:你我他——我们为什么喜欢西方古典音乐?(记得是这标题)那是我另一篇有点虎头蛇尾的帖子,其实最后我想表明的意思是,某种意义上,西方古典音乐史其实就是一部音响史!不过那时候我就算想到了也写不出来个啥名堂,玩音响以后才偶尔被某些因素所触动进而联想到这上面来。比如,为何弦乐四重奏一定是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的组合?为何自从诞生了瓦格纳大号以来,交响乐队的弦乐声部不得不增加份量?再比如,为何比尔森(Bilson)的古钢琴版莫扎特协奏曲全集中那么多花俏的装饰音?为何布鲁克纳那么喜欢铜管的共鸣?如此等等,我甚至可以开列一长串为什么?!所以,我玩音响更多的其实是在企图把握这些因素,企图让系统尽可能完美地表现这些因素和环节,它们无一不指向一个音响概念——平衡!是的,平衡在我看来就是古典音乐音响史贯穿始终的线条和线索(其它音乐其实也不例外),经由巴赫建立的谱系,古典音乐音响史逐渐地在和声、对位、调性的基础和结构框架上走到了今天,三百多年来(以前忽略)平衡都是首要前提!因此它也是你我玩音响的首要前提,至少是之一!没有这个前提,其它一切在我看来都是空了吹的瞎扯!

今天暂时先扯这么多吧,明天我得去西安,哥们买好了阿卡多西安现场的票一定要让我去,我得收拾一下了。回来聊,晚安!

使用道具 TOP

278#
发表于 2016-9-28 13:42:59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平衡在狗哥眼里有这么高的定位,我很欣慰

点评

哈哈,老弟好,一路逆风到家,很顺利!  发表于 2016-9-28 20:49

使用道具 TOP

279#
发表于 2016-9-28 22:47:28 | 只看该作者
下午刚从西安回来了,昨晚的音乐会效果预料之中,阿卡多75了,来不起了,很明显地,整个上下半场,老头儿都凭借经验在演奏,倒是突显其“老练”的本色。弦乐三重奏组合比较稀奇,所以老头儿给这组合命名为“非常”,有点意思。去音乐会之前,我就暗地里寻思,弦乐三重奏(俩小提琴一中提琴)如何保证声部平衡呢?车上跟哥们开玩笑说,应该是“书架”箱概念,哈哈。

但不得不说,昨晚还是有水准的。首先,老头儿的琴太好了,音色高贵迷人,柔美又不失穿透力;让人惊讶的是,个头高大的美女二提技术相当扎实,在我看来整场音乐会这二提才是定海神针一般的主心骨,节奏及力度非常稳健,饱满又不失委婉的穿针引线之功多少遮掩了老头儿已经不太稳健的音准,佩服!中提琴是一小矮个,表情帝一枚,过得去,不出彩的同时也没过错,任劳任怨的敦实家伙。难得的是,整个组合织体绵密温暖,声部平衡感绝佳!不知这三把琴总价值多少?但我想这种整体的音色音质出来的表现力,除了音乐家本身的功底外,三把价值不菲的琴也同样重要!池座三排一号的黄金位置上,那种毛茸茸的擦弦质感和琴腔共鸣听得清清楚楚,极端养耳的同时俺也在暗地里寻思,有没有可能在系统上有限再现这种真实可触摸一般的音质音色呢?说真的,我对阿卡多从来提不起多大兴趣,此番西安行一半原因其实还真就是为了近距离再感受一下弦乐诸般元素的表现力的,从这点来说,昨晚相当满足!

八卦一下,二提及中提琴都是阿卡多弟子,不仅如此,二提美女还是老头儿夫人,据说小他三十岁,八年前为老头儿产下一对双胞胎女儿,这样看来,这“非常”三重奏几乎就是夫妇俩琴箫和鸣的二人转加一心甘情愿的电灯泡组合,哈哈。哦,对了,楼上那位西安老宋昨晚说,遗憾没听到老头儿安可来一段帕格尼尼,问我是否因为老夫少妻七八载下来老头儿搞不定帕格尼尼了?哈哈哈,你们想去。

最后说一句,阿卡多亲和极了,他也算扬名全球已久的小提琴界大人物了(尤其在国内),可见了乐迷无论拍照还是签名,都职业病一般地歪着脖子并伴之以一脸的灿烂笑容,毫无架子,赞一个!

点评

但愿10.3伊万·费舍尔与布达佩斯这场不要让人失望。。。。。  发表于 2016-9-30 13:07
在这里我也八卦一下,阿卡多这次合影留恋是一次很小范围活动,老兄为我们充当了摄影师角色,咱这里对老兄赞一个!!!  发表于 2016-9-30 11:06

使用道具 TOP

280#
发表于 2016-9-28 23:23:4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俺是提前一天到的西安,其中原因之一为的就是去哥们那听听他摸改已久,基本定型的一对单元素质超高,箱体结构牛逼的德国产喇叭的。这是一对外置分频器三分版喇叭,德国原厂的分频器曾经一度让我和他见识了啥叫德国产山寨工艺!!!(比天朝山寨货还烂几十倍,外表光鲜内在一塌糊涂!谁也不敢相信它们居然真真正正来自德意志手工!)现如今,整个分频器已经被哥们全部推倒重新来过一遍了,用上了堪比Kaisero Kaiwero那牛逼哄哄跟喇叭本身几乎同价位的外置分频器一般昂贵的分频器元器件,仅分频器造价已经接近20万人民币了,真是疯狂,执迷啊!

不过,俺去的时候觉得声音太刺激,时而窜出来的低频驻波很明显,可那种逼人的单体素质和箱体潜质却历历在目,但毕竟耐不住一两个小时轰炸,最后我忍不住说咱要不摆摆位吧!?事实证明,结果令人振奋,前后翻天覆地!第二天又再次微调了一下位置,进一步提升了音乐形态,声场布局衔接及其表现力。昨晚看完音乐会吃完宵夜都快12点了,还是没忍住又回去听了几耳朵,虽然小提琴远不如现场那么厚润非凡,但已经那么点似是而非的雏形了,相信随着分频器上那几颗极其难以煲练的硕大杜兰电容慢慢熟化,再加以一定的线材润色,来年必能让人惊艳!

今儿一早还去了老宋那儿,感受了一下这哥们的西装一套AN(包括音箱)。老宋挺逗的,在一间完全正方形3X3米的螺丝壳里做道场,居然也能将整套系统搞得服服帖帖,舒舒服服,AN的毒性尽显无疑,牛逼!这间螺蛳壳能出好声音的前提也中了一个字:乱!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听说秦岭的高铁已经铺就完毕,明年年底成都西安就能通高铁了,这样一来,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西安会成为我未来几年时不时都要流窜过去玩玩的重要目的地!

在此谢过西安的几位兄弟,来年再会!对了,补充一句:昨晚的音乐会前三四排中间那一团黄金位置几乎被西安烧友群包圆了,除了我这外来者,赞一个!

使用道具 TOP

tyr

281#
发表于 2016-9-30 10:07: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yr 于 2016-9-30 10:09 编辑

昨晚在国大听俄罗斯国家爱乐,乐团演出很是精彩,但感觉国大的声音浑,演奏的起伏被磨平不少,可能是整个厅太大了点,要兼顾声压下的平衡。

使用道具 TOP

282#
发表于 2016-9-30 13:02:58 | 只看该作者
“德国原厂的分频器曾经一度让我和他见识了啥叫德国产山寨工艺!!!(比天朝山寨货还烂几十倍,外表光鲜内在一塌糊涂!谁也不敢相信它们居然真真正正来自德意志手工!)”
老兄看到这里全是眼泪啊,这是一次有惊无险的漫长过程啊。。。。。。。
在看了你的“过客手记”,平衡、流畅、自然和真实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下面我也简单说一下这套箱子近一年的折腾。。。。
1、由于不负责任的德国佬,导致这一年一直在折腾分频器,可悲是德国佬厂家的太不负责制作工艺,不管是和箱子配套的外置分频器还是后来厂家重新定制补发的分频器,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德国山寨产品,(并不是元器件太差,原厂青一色的蒙多夫电容和铜箔电感,要说用料也不算差,主要是制作工艺和细心问题,错误百出,我只能说一个字·烂,两个字·超烂,三个字·超级烂。。。。。)可喜是这个慢长的折腾过程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些享受和惊喜,通过这么近一年不停的折腾,有一点必须承认,该箱子设计师的确牛逼···赞一个!只是被一个不负责的厂家这样践踏。。。可悲啊........
2、通过我这次玩钻石和陶瓷单元,单元的优点个人认为是解析、透明和瞬态,但同时也是缺点,由于单元解析和透明较高,所以系统稍微不平衡也就反馈出来,让人坐立难安。由于本地有个关系很好的DIY高手烧友,这才有了我们重新打磨分频器的决心,然后我们开始大量做功课和测试不通厂家电容和电阻,最后也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分频器电容和电阻全部采用杜兰,但是2个分频器合计数值接近530uf电容,让我们也是感觉有点。。。。。不管是分频器的排版和安装,都是一次挑战。到你老兄来时,所看见的四个和一般功放差不多大的分频器还未完工,有几个从杜兰厂家定制大饼电容在飘洋过海路途中,再加上分频器电容烧了100小时左右,才初见成效,所以在这套箱子没有调整结束前,前级和后级一直没有升级,待分频器完工后,选择时还需要老兄的指导。在此先谢了!
3、由于分频器一直有问题,因此箱子从进门大概摆位后,一直在听直达声调声,让老兄见笑了(摆位也是专门给老兄留着了··~~呵呵)但是通过老兄指点迷经,的确给我带来的只有2个字~震撼!在此也让我体会了老兄大师级别的经验和水准。(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小插曲,第一天大概摆位,第二天早上带着老兄一起去楼观台拜道教祖师·老子。当时在要下山的路上,老兄说今天拜了老子,回去再摆位一下,估计要出仙气·呵呵!回来吃饭后微调后,的确有种“仙气”的意思...哈哈;待分频器彻底完工和煲熟后,明年高铁通车之时,再请老兄乘坐高铁穿越秦岭而来,我们去杨贵妃澡堂泡个澡,然后再微调摆位,看能否多出点“水润贵气”~~哈哈哈!!
今天看了老兄贴子,只是随心而写,比较凌乱···各位见笑.

点评

唉哟哟,好久没听到大师俩字了,老弟以后别用这俩字了!小高的环境跟我这儿异曲同工,虽然尺寸不一样,但比例相似,所以摆位就相对容易了,其实没啥。  发表于 2016-9-30 20:56

使用道具 TOP

283#
发表于 2016-9-30 23:43:10 | 只看该作者
音箱硬素质确实不错,兄的金耳朵证明不是18k金。前端经过微调后,乐感提升,润泽度也有大幅度提升,褒煲应该还有提升空间,环境到位后就看兄的摆位神技了!

使用道具 TOP

284#
发表于 2016-10-2 00:54:47 | 只看该作者
whoz 发表于 2016-9-30 23:43
音箱硬素质确实不错,兄的金耳朵证明不是18k金。前端经过微调后,乐感提升,润泽度也有大幅度提升,褒 ...

哈哈,我是木耳朵,最多木包金,耳朵太灵敏不好。所谓“神技”其实没啥,啥位置能听音乐就行了。杜兰“洗脸盆”装上后使劲煲,来年咱三个臭皮匠再凑合下诸葛亮吧!

使用道具 TOP

285#
发表于 2016-10-2 01:03:40 | 只看该作者
sunshine
但愿10.3伊万·费舍尔与布达佩斯这场不要让人失望。。。。。  发表于 前天 13:07

其实俺真该来听这一场的!但估计这场成本就高了,国庆期间机票几乎全价!

点评

当时看完阿卡多,老兄应该留在西安过节,就成本不高了。哈哈  发表于 2016-10-2 23:22

使用道具 TOP

286#
发表于 2016-10-2 16:49:12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一套DG出版阿卡多演奏的帕格尼尼全集,听这套CD比去现场还好听,这套录音效果太惊人了。现场可以不用去了

使用道具 TOP

287#
发表于 2016-10-2 16:49: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富裕月光族 于 2016-10-2 16:50 编辑

我有一套DG出版阿卡多演奏的帕格尼尼全集,听这套CD比去现场还好听,这套录音效果太惊人了。现场可以不用去了。投资这套CD全集的成本是30美金。

点评

哦?是吗?我也有,但我觉得跟现场差得远,尤其小提琴的厚度和自然度。如果富裕兄没听现场的前提下觉得CD肯定胜过现场,我只能表示“无可厚非”。  发表于 2016-10-2 17:31

使用道具 TOP

288#
发表于 2016-10-2 17:54:18 | 只看该作者
“狗儿念经”:哦?是吗?我也有,但我觉得跟现场差得远,尤其小提琴的厚度和自然度。如果富裕兄没听现场的前提下觉得CD肯定胜过现场,我只能表示“无可厚非”。

=======
如果音响系统不如现场,那么说明音响系统存在不足。你的音箱肯定需要升级,其次是音源:可以考虑音响性和音乐性高度统一的dCS

点评

😄,老兄遇到高手了……😱  发表于 2016-10-2 23:09
老念该升级一对马田才对得起你的几万张唱片  发表于 2016-10-2 22:23
富裕兄,我想你我之间认知差异有点大,讨论下去就扯远了,如果你认为你的系统比现场好,或者更自然,那恭喜你,真心恭喜你!  发表于 2016-10-2 22:16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1 02:24, Processed in 0.034878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