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烧友搭配 › 查看主题

107030

查看

36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狗儿念经
nba

301#
发表于 2016-10-6 17:53:05 | 只看该作者

既富裕又月光的兄弟果然有勇气和胆量,富裕了又月光族够有勇气和胆量吧?还不止如此,竟敢违反“常理 ”说:"听这套CD比去现场还好听,这套录音效果太惊人了。现场可以不用去了;  如果音响系统不如现场,那么说明音响系统存在不足。"等, 够有勇气和胆量吧?名字果然起得非常恰当。敢说这话的人应该不多吧。

富裕月光族列出的四点理由也不够说服力,以至于被飘过,也属正常。

"生意一路发"眼光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望在生意"现场"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生意一路发。   "生意一路发":本人是持保留态度。(IQ和EQ都不低,我的EQ特差)

其实,富裕月光族提出的问题是音乐音响界的重要或是重大的话题和问题,因为涉及到音乐音响的众多问题和我们人类的认识问题,这一重要智识是否有待我们去探索和讨论。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掌握更多的知识和学问对我们自己和大家是否更有好处,对于我们的音乐观、音响观是否有一个颠覆?还是没有?

.



点评

月光兄秉持的观念其实跟我以前一样,我能理解。很可能月光兄也没啥心思看我的啰嗦,其实我前面该说的都说了。  发表于 2016-10-6 21:52

使用道具 TOP

302#
发表于 2016-10-6 20:48:56 | 只看该作者
circle
没听到,不能给你结论。

哈哈,我的哥,俺逗你玩的。
如果你有卡尔.里希特59年德律风根的亨德尔管风琴协奏曲的话,去找来听听。直接奔Op.7,4第一乐章Adagio去,听完你就明白为啥“糊”了,尤其还是手机录音!

使用道具 TOP

303#
发表于 2016-10-6 21:31:14 | 只看该作者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6-10-6 20:48
circle
没听到,不能给你结论。
哈哈,我的哥,俺逗你玩的。

虽然我没有这张碟,但还肯定的说,录音制作的唱片没有“糊”,如果有,它是不可能过的了唱片监制这关。

点评

提醒哥一句,说糊的兄弟没听我的系统,听的我的发的手机录音。  发表于 2016-10-6 21:44
好吧,隆重的管风琴超低伴随大贝的持续低音一起,然后手机重放,您老给掂量一下?  发表于 2016-10-6 21:43

使用道具 TOP

304#
发表于 2016-10-6 21:41:52 | 只看该作者
32168 发表于 2016-10-6 00:08
现场代表完美?真实代表完美?本人是持保留态度。

昨晚就看见涂爷的跟帖了,太晚了,现在答复一下:现场和真实是俺的基点和参照系,仅此而已,否则咱不全都玩的“空中楼阁”?音响系统对我来说最起码要能比较灵敏地反映出不同公司不同录音本身的状态和起码水准。而且我从来就不管碟片中所记录的原始信息究竟是来自于录音棚还是空荡荡的音乐厅现场(比如Channel Classic的录音)又或者是新年音乐会一般的真实现场?唱片记录啥是录音师的事,不是我的事,你我最多也就能通过重放尽可能忠实的再现它本来的状态而已。这很难,因为每个人重放系统都不一样,那似乎就只有相对“真实”的系统才能相对“真实”地还原信息了吧?这点想必没啥问题?

N多年前俺听过某人的世霸系统,老实说,很好听,很浓郁,巧克力一般的浓郁,特别养耳,能把人醉翻在地的养耳。不过,那系统的缺陷就是,听小提琴,谁的听上去好像都一样!这我就觉得有点小问题了,你懂的。

另外,提醒涂爷一句,完美这个词就其本来的字面意义是不存在的,完全的美?终结的美?这词在人世间早就被庸俗化了,它本来该属于“彼岸”的,涂爷这么严谨的居然也被我抠字眼,不应该。

俺再次声明:俺已经归纳过我的现场观了,而且是脑补过的“现场”,只有这个才是嵌在俺脑子里相对固化的观念。在音响系统的调整中,我会时不时拿它做参考,而且是在尽可能挖掘系统各部分本该有的潜力基础上去参照对比。至于这种倾向怎么同音响系统的综合素质之间达成平衡以求达到一种内在真实(俗话说的“感人”)?这说起来就话长了,不知道后面继续下去俺能不能说清楚?或者需要涂爷登门垂听呢?俺期待哦!

使用道具 TOP

305#
发表于 2016-10-6 21:47:55 | 只看该作者
circle 发表于 2016-10-6 21:31
虽然我没有这张碟,但还肯定的说,录音制作的唱片没有“糊”,如果有,它是不可能过的了唱片监制这关。

不过,这两天俺换了一部功放以及功放的电源线也换了,的确也觉得分析力和线条感需要提升一点,在此基础上再也不换啥了,能办到吗?circle哥说不玩黑胶没戏,唉!那还是算了,俺自己瞎摸索瞎折腾吧?

使用道具 TOP

306#
发表于 2016-10-6 21:51:58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我没有这张碟,但还肯定的说,录音制作的唱片没有“糊”,如果有,它是不可能过的了唱片监制这关。
点评
狗儿念经
提醒哥一句,说糊的兄弟没听我的系统,听的我的发的手机录音。  发表于 1 分钟前
狗儿念经
好吧,隆重的管风琴超低伴随大贝的持续低音一起,然后手机重放,您老给掂量一下?  发表于 2 分钟前

器材的频响不够,它只能是没这个声音,不会有“糊”这种情况,这是在没失真状态下。

点评

不过俺这两天琢磨是否借根奥丁回来?暗就这点能耐,又没盘臂头可以调整,您老理解一下得了,可怜天下众“光头”啊!  发表于 2016-10-6 21:55
好吧,俺“糊”了老兄你,真糊了!  发表于 2016-10-6 21:53

使用道具 TOP

307#
发表于 2016-10-6 21:59:31 | 只看该作者
“好吧,俺“糊”了老兄你,真糊了!”,坛上请使用标准国语,不准开地域腔!堂堂一教授,不怕误导人?

使用道具 TOP

308#
发表于 2016-10-6 22:02:28 | 只看该作者
直言不讳 发表于 2016-10-6 21:59
“好吧,俺“糊”了老兄你,真糊了!”,坛上请使用标准国语,不准开地域腔!堂堂一教授,不怕误导人?

中文博大精深,circle懂这语境的,这属于俺跟circle亲密无间的公开悄悄话范畴,直言兄别介意。

使用道具 TOP

309#
发表于 2016-10-6 22:55: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直言不讳 于 2016-10-6 22:58 编辑
  2016-10-6 22:02
circlecircle


要不下次黄渤开拍《疯狂的赛车2》,建议他把故事发生的地点移到蓉城,教授友情客串一下?

点评

这哥们肯定跟我登对,哈哈哈!  发表于 2016-10-7 00:03

使用道具 TOP

310#
发表于 2016-10-6 23:12:23 | 只看该作者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6-10-6 21:41
昨晚就看见涂爷的跟帖了,太晚了,现在答复一下:现场和真实是俺的基点和参照系,仅此而已,否则咱不全都 ...

阿卡多的现场与唱片都亲历过、听过,两者的长短自然心中有数。

现场的个性、共性是最基本的常识,毋庸置疑,兄前述的观点客观理性,不仅十分难得,而且引起共鸣,当然,月光兄提出的疑问同样没啥不妥,甚至十分有意义,之所以首先跟月光兄的贴,主要怕产生歧义,果不其然,哈哈……

使用道具 TOP

311#
发表于 2016-10-6 23:33: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32168 于 2016-10-7 00:34 编辑

涂爷又忘了我前述的“现场概念”了,你的问题这世界上没人能纠缠得清楚,所以我早规避了。月光族的的三点没回答也是这原因,因为俺都抽象归纳了共性了,没啥好在扯的。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 小时前



有啥好扯的,可惜某几个(人)有关月光兄贴子的点评、跟贴让人迷惑,呵呵。

点评

nba有点小坏小坏地,拆解字谜不厚道。  发表于 2016-10-7 00:32

使用道具 TOP

312#
发表于 2016-10-7 00:22: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6-10-7 00:33 编辑
32168 发表于 2016-10-6 23:12
阿卡多的现场与唱片都亲历过、听过,两者的长短自然心中有数。

现场的个性、共性是最基本的常识,毋庸 ...


就为了能准确地感受小提琴现场的音色质感和琴腔共鸣,有意搞的3排一号的黄金位,这位置几乎就是直达声。老实说,那种高密度又松弛非凡,厚润又带养分的细节,任何喇叭也没辙。一边听一边搜索记忆,也许两个月前咱俩东莞听的那巨无霸有点那意思,出此之外其他的最多只能小意思。

点评

西安音乐厅的声效如何?只有直达声的小提琴好听吗?  发表于 2016-10-7 00:27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1 02:03, Processed in 0.089279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