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46572

查看

457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sjj

313#
发表于 2013-8-10 08:05:53 | 只看该作者
坦白讲,你的观点很少有论据的。那个最优美和精练的讲法,你下去转了一圈。上来还是说最。关于这个最的的讲 ...
Jwang 发表于 2013-8-9 09:58


我还是在等待王版的论据或论证,否则也是空讲。


使用道具 TOP

314#
发表于 2013-8-10 09:1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3-8-10 09:26 编辑
坦白讲,你的观点很少有论据的。那个最优美和精练的讲法,你下去转了一圈。上来还是说最。关于这个最的的讲 ...
Jwang 发表于 2013-8-9 09:58


每个人都有偏见,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问题,都很难去偏个角度观察一下。譬如说,三字经,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文献,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启蒙价值,但这篇是用三言写成的,类似还有弟子规等。这就中国语言的精炼。

王版,我们要讲证据,不能信口开河,你去别的地方找找,有没有类似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并流传至今依然起着作用的文献,外国语言也使用三个字的?

点评

我先把你引叶先生的东西,我认为有实质性的东西先讲  发表于 2013-8-10 09:32

使用道具 TOP

315#
发表于 2013-8-10 09:29: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3-8-10 09:44 编辑

这个帖有个好处,就是让我重温一些有关诗的内容和韵律的概念。下面我所说有的,有些是我抄录些英语诗的韵律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中文诗的韵律来对比,这样做主要是让大家了解英文诗的韵律不象你想象的这么简单。有的我不同意叶先生的讲法,这里我不清楚原文,故无法判断Alma在多大程度上正确地引用了原文,但我就这些字面上表达的观点来讲。这里我都是在讲中国的古诗词。

中国文字的优美之处,除了本身从象形文字演化至表意字,使得每个字不仅形体优雅,而且汉字本身具有表意性。汉字另外一个重大特色是每个字单一的形体,而且单一的声音。这个特点导致汉语必须组织和配合起来,才能够形成声调的变化与顿挫的节奏。这与英语完全不同。

这里和英语不同并不表明汉语的优越。英语不是象形文字,但英语中有很多象声词。它的发音是和这个词的意思有关。有的是直接表其含义,有的是间接地以声表意的。汉语是单音节,而英语可以是一词多音节的。对于英语的音节,可从下面四方面来讲。

1,色彩。这音节的色彩可强化诗要表达的意义。比如这下面的英语诗,

It was a lover and his lass,
With a hey, and a ho, and a hey nonino,
That o’er the green corn-field did pass
In the spring time, the only pretty ring time,
When birds do sing, hey ding a ding, ding;
Sweet lovers love the spring.

这里的spring,ring, ding中的iŋ音构成这诗欢乐的气氛。英语中音节的色彩是很丰富的。音节的色彩形成可由共鸣,粗糙(harshness),突发声后突停止的声,口齿或呼吸声导致。

2,重音。英语是重音节的的语言。英语中很多词都是多音节。这样强调了一个音节的发音就会影响到诗的韵律。英语不象中文的四声调,它是通过重音来表达韵律的运动。

3,长短。英语的音节有不同的长度。这样形成了韵律的快慢。

4,音高。音节也有其不同的频率,这如同音乐。

汉语中,一个字是单音节,它必须和上下文结合起才有一种韵律的起伏,但它没有英文中词的音节的长短。汉语是四声调,英语是重音节。从音高来说,英语的频率范围要比汉语宽,汉语是通过四声调来变化音节的频率的。

从音节来讲,汉语和英语不同。在这点上,汉语是否优越于英语?我看得不出这种结论。

使用道具 TOP

316#
发表于 2013-8-10 09:34: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3-8-10 09:40 编辑

关于最优美这件事情,首先从汉字构形来说,这里,我还要加一个最字,唯一,再刺激王版一下下

汉字从甲骨文算起有3500年历史,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是世界上唯一的有着日渐严密构形系统的文字。也就是从美学角度来看,她不仅仅是线条构成,而且还是图形系统,更是表意系统。这就是汉字的美,天下无双。

使用道具 TOP

317#
发表于 2013-8-10 11:18: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3-8-10 11:30 编辑


四声与平仄
四声是中国汉字的重大特征,也就是说汉字本身就有调,然后加上格律诗在声调上注重平仄搭配,通过声调的交替变化自然形成声音之美,也是音乐之美。中国人注意到汉语的声调,并将其用于诗歌,是从南北朝的齐梁时代开始的。




我对这段对汉语的描述并没有太大的异议。前面我说过,汉语是四声调,而英语中是重音节。我这里要要举个英语诗中重音节中的运用来说明英语诗中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现来看这英文诗。下面共四段。

第一段.
That time of year thou may’stin me behold
When yellow leaves, or none,or few, do hang
Upon those boughs which shakeagainst the cold.

第二段,
The Assyrian came down likethe wolf on the fold,
And his cohorts were gleamingin purple and gold;
And the sheen of their spearswas like stars on the sea.

第三段,
Straight mine eye hath caughtnew pleasures
Whilst the landscape round itmeasures:
Russet lawns and fallows gray,
Where the nibbling flocks dostray.

第四段,
Down in the valleys theshadows are thickening;
Stars coming on and the lightsof the houses . . .

下面我来看这四段中的重音节的模式。


上图中的/是表明重音节,圆点是弱音节。在第一段中,我们可看到这是一弱一重的模式。再看第三段,



这重音模式正好是和第一段相反,它是一重一弱的模式。再看第二段,


这变成了二弱一重的模式。然后看第四段,



这是一重二弱的模式,这正好和第二段相反。这里我为了便于理解,我用中文安排一下。这诗的重音节的模式为,

第一段,
弱重弱重弱重弱重弱重

第二段,
弱弱重弱弱重弱弱重弱弱重

第三段,(和第一段相反)
重弱重弱重弱重弱重弱

第四段,(和第二段相反)
重弱弱重弱弱重弱弱重弱弱

现在我来看中国古诗里的七律。

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到了这点,看懂的人一定会觉很有趣。英语诗和汉语诗的声调模式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我们再把上述的英语中的音节的理论用进来,或把汉语中平声,仄声的内含引入,这两种语言都可形成千变万化的韵律。

哪个语言优越?我得不出结论。

在英文诗中重音节并不是那么一成不变的,而汉语中的格式就死板的多。这就引出了Alma引的第五点。

且听下回分解,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一三,二四每段第二句往下就对仗不上了吧?糙呗,工整不下去了呗~~~  发表于 2013-8-11 02:12

使用道具 TOP

318#
发表于 2013-8-10 13:00: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3-8-10 17:16 编辑
回复
铜豌豆是什么意思?他最有名的散曲不就是描写自己的青楼生涯吗?
当然关汉卿自铸伟词,别开生面, ...
wangziyuang 发表于 2013-8-8 14:24

宝贝儿,棒槌了吧!知道情色与色情的区别吗?知道爱情与情色的区别吗?
人古代那“青楼”可不是后来的“窑子”、“妓院”这类纯卖淫嫖娼的泄欲场所,那是大雅真情之所。
“青楼”独门别院,里头只一位色艺双绝的当世奇女子;
候的是真才子、大名士、盖世英豪;
讲的是诗文才学谈吐气度;
玩儿的是郎情妾意才子佳人海誓山盟;
上了身儿你得带人走。
光带着钱权兽欲的门儿都不让你进,趁早儿自己玩儿蛋去~~~
杜十娘、李香君那叫烈女,鱼玄机那叫才女,董小宛那叫侠女,陈圆圆那叫倾国倾城。。。。。!!!
BTW: 您以为堂堂边关大帅吴三桂眼皮子那么浅,为一卖淫女就不惜引清兵入关呐? 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人那是为了自己的知己爱人!


所谓“铜豌豆”者,说白了就是“老子他妈有的是才情,有的是精气神儿......可老子宁许青楼,不给予官家”,正所谓“文青翘楚,浪子班头(~这段儿洋文全歇菜吧? )”——关爷牛逼!!!







使用道具 TOP

319#
发表于 2013-8-10 13:19: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3-8-10 16:28 编辑
本来上面立意还蛮好。语言总是有语义分歧的问题,只是多少罢了。结果举个例子自己打自己耳光。Ready,Fire是 ...
Jwang 发表于 2013-8-9 12:15


一张嘴又露怯了吧?有点最起码的军事常识好吗?
天下谁家军演时候,会由拖靶机机师向海面舰艇射击官兵直接下达“Fire”口令啊???!!!

“Fire”口令是在接到拖靶机就位口令后,由舰上火控指挥官下达给火力操作手的。

正是舰上火控指挥官将“READY”理解为“靶机已完全就位”的意思,而拖靶机机师下达的实际是“预备”的意思,结果舰上火控指挥立即下达了“Fire”口令,把走在靶机前面的拖靶机给轰了~~~

这回清楚了吗?到底谁在自打耳光呢?以后说话能客气点儿吗?

使用道具 TOP

320#
发表于 2013-8-10 15:07: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3-8-10 22:31 编辑
回复

“手底下功夫不灵,用啥语言也是白搭。”您老早说嘛。看来有时候文言文也不灵啊。至于莎翁和老曹孰 ...
wangziyuang 发表于 2013-8-8 14:18

什么叫“有时候文言文也不灵”啊?你这理解力真够意思,这种时候什么文也不灵好吗!

《西厢记》、《牡丹亭》中是有对男女房事的直接描写,前者写意,后者更香艳些;所以后来曹公才有“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惊芳心”(红楼梦,第23回目)一说。但这两出戏的主题本身写的就是男欢女爱,房事情色描写完全不背离剧情,深层次思想目的性也很明确——是奔着挑礼教大旗去的。

莎翁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他老人家那大多属于低级趣味的无厘头色情,绝大部分性双关语与主题、立意、思想性根本扯不上什么关系,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伦敦那帮下流坯子现场哄笑喊个好儿。来来来,上眼了您嘞——

HAMLET: Lady, shall I lie in your lap?(王子此时坐在痴情女子脚边,说这话时,半侧过脸朝冲观众挤挤眼,观众大笑起來。)

OPHELIA: No, my lord.

HAMLET: I mean, my head upon your lap?(王子再次朝观众挤挤眼,于是包廂里有人大吹口哨,剧场中间拿着「站票」的市井登徒们更兴奋得跺脚怪叫。)

注:lap,“大腿”与“女性私处”双关;head, “头”与“龟头”双关。

...

OPHELIA: You are merry, my lord.(此时,剧场里楼上楼下老少爷们儿已经全都乐翻了...)
这句话台面上的意思是“您真可爱,殿下”,然而merry在当时意同horny,言外之意是“您搞得老娘好爽啊,殿下”。



敢问《哈姆莱特》这部沉重的悲剧,为何非要从头到尾时不时引得登徒子们放浪的狂笑不可啊?!——葛大爷讲话“...有必要吗?!”。
《赵氏孤儿》要是动不动也来这一套,尔待怎讲?

类似的情形大量充斥于几乎所有莎剧,真感兴趣详见前述Pauline Kiernan专著,BBC有个莎翁文献记录片也专门说过,俺就不搬运了。


使用道具 TOP

321#
发表于 2013-8-10 20:4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3-8-10 21:00 编辑
一张嘴又露怯了吧?有点最起码的军事常识好吗?
天下谁家军演时候,会由拖靶机机师向海面舰艇射击官兵 ...
bodyheat 发表于 2013-8-10 13:19

这个Ready一词的词义在英文中是非常清楚的不可能产生歧义的。这里产生的结果是由于这些台湾兵对英语不熟悉,即下面三种情况

1,对这英文Ready的內含理解不准。但这和Ready的词是无关系的。就如你对老外讲中文谢谢,人家听不慬,这不等于谢谢这个中文词有歧义。

2,发指令的英语读的不准。

3,听指令的听英文听的不准。

或许其他的miscommunication的原因。

总之,这不是语言的歧义,这是对英语的不熟悉而造成的。



点评

ready,单独使用为“预备”;但也可以是get to ready(已准备好)的缩略语。  发表于 2013-8-10 22:40

使用道具 TOP

322#
发表于 2013-8-10 22:1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angziyuang 于 2013-8-10 22:56 编辑

回复 bodyheat 的帖子

您厉害,您不棒槌。不过听上去这青楼原来是古代版的“非诚勿扰”啊。妓女还都从一而终?原来中国古代的“烈女”,“才女”,“侠女”多有妓女?实在受教了,您这算意淫吗?

那关汉卿上了这么多年的“非诚勿扰”,不知牵手几回?不知道养不养得起?您不会回答是柏拉图式恋爱吧?

使用道具 TOP

323#
发表于 2013-8-10 22:2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bodyheat 的帖子


真没看出来我所引的《牡丹亭》里的那些“生殖器”不是为了现场哄笑喊个好儿的,而是奔着挑礼教大旗去的。

哈姆雷特装疯,说几句疯话无伤大雅吧,也比《牡丹亭》含蓄。有无必要,没资格评论。而且就算如您所说,能在粗俗中寓深意,正体现莎翁的厉害。我也认为《牡丹亭》里的插科打诨很好啊,至少贴近生活。个人始终认为《红楼梦》有点装。

您所引的观点和例子好像在报纸上读过,您能另外再举下例吗?也别远了,就《麦考白》可以吗?最近正好读过卞之琳的译本。   

使用道具 TOP

324#
发表于 2013-8-11 00:18: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3-8-11 00:19 编辑
回复

您厉害,您不棒槌。不过听上去这青楼原来是古代版的“非诚勿扰”啊。妓女还都从一而终?原来中国古 ...
wangziyuang 发表于 2013-8-10 22:13

这青楼还真与妓院有一定的区别。妓院是满足一些人类本能需求的地方,是低级的。而青楼呢,还真是古代版的"非诚勿扰“,起源于魏晋,自儒家独尊后,那些个读四书五经的人失去了自由和爱(春秋可是个性爱很自由的时代,所以不需要青楼),要知道那时候是没有自由恋爱之说的,都是包办婚姻,而且每天要遵守一整套儒家的礼教,哪怕在床上也是例行周公之礼。所以对他们来说,青楼就成了最美好的地方。而青楼的女子也不是随随便便拉来一个,除了买来、自己沦落的,很多是有来头的(即大户人家家道中落或罪臣官宦名门之后)。而且那些个女子,拿今儿的话来说,首先得有气质、有品味,还得有技艺,琴棋书画精通,容貌反而为次,当然也不能难看。反正那时最有文化的女人就是青楼里的大名女了,因为她们服务的对象都是士阶层那一拨,有文化素养才能对他们的胃口。也可说是今天的高级社交场合,说好听点有点类似于艺术沙龙。那些个女子也是一座院子只住一人,像公主一样被供着,她可以与你打情骂俏也可以轰你出去,因为外面有大量排着队的王孙公子,甚至还有皇上。就算是你宋徽宗也需等到凌晨四点才见到李师师,人家也只给你弹了小曲就回去了。高级的嫖客们来到高级妓院,追求的主要是一种文化的享受,旗楼赛诗、打茶围、弹琴鉴画,很多根本没有性爱服务。

所以说一部唐宋文学的发展史,同时也是青楼文化的繁荣史,那些个大名士如果没有青楼的滋润和自由,说不定还没有那么多奔放的诗篇,那么多奔放的思想。唐代四大女诗人,其中两位就是青楼女,鱼玄机与薛涛。“易求无价宝,只求有情郎”,有如此情怀的青楼女,多烈女也是不为奇的。古有李香君、柳如是,今有小凤仙。当然这青楼到了清末就完全没落了,到了民国就变成了交际花制度,像陈白露。


点评

巴黎那个“茶花女”其实也就一陈白露这种货色,给中国古典青楼女提鞋都不配。  发表于 2013-8-11 01:29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4 06:06, Processed in 0.078224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