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9765

查看

5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lsh133

25#
发表于 2012-11-27 17:43:56 | 只看该作者
网上有本书“血的神话”,好象没卖的。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2-11-27 22:32:39 | 只看该作者
长篇历史实录《血的神话:公元1967年湖南道县文革大屠杀纪实》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2-11-28 10:17: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2-11-28 12:59 编辑

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爱上读书是接触古典音乐之后。
一本《音乐欣赏十五讲》(肖复兴著)买了两年多,楞看不进去。喜欢上古典音乐之后,竟然仔细读完,有的章节还反复读。随后,又搜罗了一堆音乐方面的书:音乐家传记、音乐史、乐评等等。音乐方面的电子书、纸书大约300本,慢慢啃,乐在其中!
最近读的是一套爱乐人丛书,一套四册,淡绿色的封皮,清新淡雅的文字,大多成文于2000年前。既可以帮助自己开阔古典音乐作品视野,也可以“窥探”和分享别人的听乐心情,呵呵~

很喜欢这套散文,主要讲述古典音乐和生活感悟,其中一本是肖复兴的《只为聆听而存在》,封皮实际是淡绿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2-11-28 23:03: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11-28 23:27 编辑

正在看《九二派 -- “新士大夫”企业家的商道和理想》

1992年的前后,一批体制内的知识精英,有感于市场经济的魅力,纷纷下海。他们是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水者。在市场经济草创的年代,在规则的缺席下,“92派”企业家,尽管奇招频出但仍心怀书生报国的“士大夫”情怀。上有柳传志等势大力沉的商业教父,下有马云等资本雄厚的IT枭雄,“92派”注定是过渡的一代。维护社会诚信的公正,追求经济环境可持续好转,20年来“92派”在经济人身份外,努力地扮演着公共生活中的其他社会角色,虽然距离理想遥远,但不悔当初选择。“92派”一词最早由嘉德拍卖公司创始人、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首创。

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偶然的,天时、地利、人和,在好运好时机的前提下,没有准备或者对事物的掌控能力不足,认知能力不够,机遇也是把握不住的,所以这帮企业家的成功也是必然的。“中国当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弃官从商”的现象在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一次历史机遇。这帮有准备的企业家创造了一段历史,而且这段历史在未来也不可能被复制。

南巡是因,"92派"是果。这本书让我对“50后”有了个全新的认识。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2-11-28 23:51:49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看《银河系漫游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太好玩了。Douglas Adams想象力真丰富,而且说话巨有道理。

使用道具 TOP

xjh

30#
发表于 2012-11-29 13:58:18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看《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和《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借用评论“他能把严谨、精深的学术内容,阐释得举重若轻,又能叙述得深入浅出。”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2-11-30 14:33: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angziyuang 于 2012-11-30 14:34 编辑

读书是第一爱好,就是口味很杂,最近在看《逃避自由》,《菊花与刀》,《薄伽梵歌》,《论语新解》,《路吉阿诺斯对话集》,《大乘佛教》(舍尔巴茨基),《十力语要》,《包法利夫人》等,都不错。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2-12-7 21:50:07 | 只看该作者



刚刚读完毛姆叔叔的《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毒舌”毛姆总结了他的人生大智慧。

毛姆叔叔果真是人性最好的医师,他说“教养的唯一用途就是让人堂而皇之地说废话”。并且他自己承认“曾经为一些无价值的东西作出牺牲,因为我没有承受痛苦的勇气。”所以他尤为痛恶的不是人的软弱,而是人的怯懦。
  
读毛姆的小说,不会感到无聊、困倦、疲乏,而是淡淡地紧张、释怀和喜悦。不过这种淡淡非乏力,而是蕴藉着人性的瑰玮和丰赡。毛姆从不将人性做空泛的夸张与提升,只是他用故事的形式给人性划出一块块切片,然后说,你看,人性就是这个样子。
  
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938年,64岁的毛姆,伤感来日不多,一辈子都在观察人性书写人性的的他终于感到厌倦,于是丢出一份毛氏人性报告《总结》。毛姆显然是感觉到了可以从心所欲的年龄了,而对他来说,所谓从心所欲,无非就是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虽为《总结》,其实是无标题的碎语闲谈,颇有英式随笔的从容与闲散。从文学创作、读书心得、生活琐事再到旅游见解、生命体悟皆有涉及,更像是一本随口而来的“毛语录”。对于一个文学家来说,说一句话并非难事,但要把话说得漂亮才是任务,就算是说错也要错的让人过目不忘。毛姆之所以如此敢说,完全是因为他对人这个东西多年的精练观察。毛姆在游记《客厅里的绅士》中有这么一句话:“人类,他们的心地处在正确的位置,但他们的脑袋完全是个不称职的器官。”毒舌毛姆对于普遍人性的虚伪性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地讽刺。
  
对于文学史的大师们,毛姆更是一点也不留情面。他说斯威科夫是完美的,然而完美得容易让人乏味。高尔基论才华很平庸,尤其是他的形而上学,益显浅薄,如果说他有才华的话,那才华只是来自他的出身......那些我们奉之为神明的文学家们,在他看来,不过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透过层层叠叠的作品可以直捣每位作家的心灵底片。
  
即使是那些过去年代的伟人,毛姆也觉得最高的敬意就是:不以敬畏之心去面对他们,这样才是真正地做到“他们对我们而言还是活生生的”。毛姆说:“我们不是从自己的苦难,而是从他人的苦难中才学会了顺从。”他认为苦难不一定会使人变得高贵,相反还会使人变得自私、猥琐和狭隘。然而到了老年,毛姆的心态让我感动,他说:“老年人从人类自我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最终自由了。
  
关于生活,关于生活之美;关于人性,关于人性之原始,毛姆明确地说:“每个人的行为都该符合其天性和职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2-12-7 21:54:33 | 只看该作者

PS: 读毛姆《总结》相关书摘

*写作者的座右铭必须是:能删则删,删了再删,直达观众注意力的顶点。

*教养的唯一用途就是让人堂而皇之地说废话。

*靠跟朋友说你认识名人来获取声望,只能证明你自己微不足道。

*我们作家必须研究的还是普通人。

*普通人才是作家更为肥沃的土壤。

*伟人通常是始终如一的,而小人物则是各种对立矛盾的集合体。

*我通过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发言时感到更自在。

*人不会在立下遗嘱后马上死去,立遗嘱是以防万一。

*一个人所能确定的事情是很少的。

*数年后我才明白,写作是一门精巧的艺术,要经过辛苦努力才能获得。

*我为自己词汇的贫乏感到吃惊,于是带着纸笔去大英博物馆,记下奇珍异宝的名字、古旧珐琅的拜占庭式颜色、织物给肉体带来的感受,然后精心构想一些句子把这些都放进去。我很幸运,没找到什么机会用这些材料;它们还躺在那本旧笔记本中,为想写废话的人预备着。

*正如我在想象中所看到的那样,我的书看起来将像一封特别长的电报,出于节约的考虑,其中对清楚地表情达意没有必要的词均被省去了。

*故意的晦涩还有一种另外的形式,它以贵族式的唯我独尊伪饰自己。

*没有什么能比莎士比亚的散文更活泼、直接和生动的了;但必须记住的是,那是对话,是写来让人说的。

*我猜如果一个人思维混乱,那么他写作的方式也是混乱的;如果一个人脾性多变,则他的文章也就会充满奇幻;如果他具有由手头丰富的材料所唤起的迅疾的理解力,则除非他有超强的自控力,否则他的纸面上将满是明喻和暗喻。

*对散文家来说,形式就是汽车底盘,没有了它汽车也就不存在了。

*当你意识到秃顶要比戴着一顶卷曲的假发不知要好上多少倍时,这个险还是值得冒的。

*我情愿一个作家很世俗,也不希望他矫揉造作;因为生活就是世俗的,作家追求的就是生活。

*可能所有的新闻都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客观且隐去个性。

*肉体沉浸于愉悦之中时,精神常常最为自由。肉体所能感知的最强烈的快感是性交的快感。

*大多数人过着变化莫测的命运所掌控的随遇而安的生活。

*我曾经为一些无价值的东西做出牺牲,因为我没有承受痛苦的勇气。

*年轻的时候我特别没有宽容心。

*使我没有耐心的不是人的软弱,而是人的怯懦。对不负责任、见风使舵的人我不留任何余地。

*我们会尽力原谅自己,却无法原谅发生在别人身上同样的罪过。

*一旦人们开始检视自己曾有的想法,他们是否还好意思厚着脸皮去谴责别人。

*有人曾说我愤世嫉俗,有人则指控我把人写得比他们本来更糟。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把很多作家漠视的某些特征凸显出来。

*别人待你好,你应该表示感谢;待你不好,也要镇定自若。

*我曾认识一些能够做出自我牺牲的恶棍,性情温柔的窃贼,还有认为有所值乃关系荣誉之要事的妓女。我所能做出的唯一解释就是每个人都本能地坚信自己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享有特权,以至于尽管这种想法对他人而言可能并不正确,他却还是觉得自己所做的对自己来说,如果不是自然且正确的话,那也至少是可以原谅的。

*我从没见过始终如一的人。

*我知道苦难无法使人更高贵,反而使人更卑微。它使人自私、猥琐、狭隘、猜忌。它把人们注意力吸引在细小的事情上面。它没有使人超越人本身,却使人称不上真正的人,我曾残忍地写道,我们不是从自己的苦难,而是从他人的苦难中才学会了顺从。

*在我看来,很多作家根本不观察生活,而只是从他们幻想的很多形象当中,依现有的样子创造出他们的人物来。他们就像是根据对古董的记忆绘出图案的绘图员,从来不试着去画活生生的模特。他们充其量也只能给心中的幻想以似是而非的形状而已。

*正常是你只能极少发现的情形。正常是个理想。

*如果他没有重大的缺点的话,或许他也就没有了不起的品质了。

*没有人会想到,守财奴也会浮华,也会贪吃;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更少有人想到,他还是个诚实、正直的人,对公务有无私的热情,对艺术有真诚的热爱。

*我猜想,是人类天生先入为主地把人看作是同质的。

*四十年来,我一直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研究人性,却还是发现人是无法理解的。

*我不想在令人厌烦的人身上花太多时间,但同时我又不想在有趣的人身上花太多时间。我发现社交令人疲累。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2-12-12 17:18: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和.静.怡.真 于 2012-12-12 17:32 编辑

随缘

周末天晴,温暖怡人。答应了小孩要给他买毛笔架子。轻车熟路,很快就办完了。还有点牵挂,去看看书摊,看缘分为我安排了些什么。

对于书籍,没有刚出来工作那段日子,专注于专业书方面。现在是怡然泰然的心态,触动了某一根神经,就毫不犹豫的拿下。书是流动的能量,意在渡人。我看重书的内容,前提是正版书,是否为精装或新旧,没有过于执着。我喜欢在书上画来画去,写读书笔记。所以,旧书更符合我。老板是个豁爽老头,认得我,健谈。他说,除了那些与书画有关系的书是进货外,其它都是他收的旧书,所以他的书从来不固定的,随缘吧。

这一次,最吸引我眼球的是一套3本精装本的《资治通鉴》,白话文版。书的前主人买回来应该是没有看过,也不爱惜,小强产卵在边上,得清洁一下;还有《易经》白话文版,《诗经》读本,于丹读《论语》,后面有《论语》的全文。我知道,有人对于丹有微词,但是我觉得她大大的推广了国学,虽没有听过她任何的讲座,我想了解一下她对《论语》的解读。那就都拿下,普通老百姓的平凡日子,花小小钱,得到一点微薄的心灵上的乐趣。平淡,随缘。

闲余,除了专业书以外,看书往往是不为什么而看书,太太常笑我在"念经"。让内心的宁静流入书中,内心清澈而透明,书也仿佛不是物体,而是透明而无形的。。。很享受这份内心的清明和宁静。不经常达到这样心静如水的心境,得不断的尝试,倒是经常看得到自己的脑袋里的意念如过江之鲫。任生活的急流雾绕云缠,当与书兄有缘相遇之时,我都希望书中风景独秀尘嚣外。

我们都是大自然的一种形式,都逃不出循环和无常的规律。拥有的,往往是当下的一刹缘分。过了就变化了。人身,书,流水,心境,本质上是一样的,逝者如斯。抱一颗随缘之心,生命之流会通畅一点。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2-12-12 18:5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和.静.怡.真 的帖子
和兄有机会的话,找一下钱穆的《论语新解》(三联书店),很不错的。
周易的话我有一本黄寿祺的《周易译注》好像也还行。
古籍的话版本还是很要紧的。

   

点评

感谢推荐!我一定去找钱老的《论语新解》。对国学仅处于很感兴趣的门外,所以先“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易经》我有老线装本原著,看不懂。先搞白华文,看懂再说。致命的是感觉每天自己用书上的时间比较少。  发表于 2012-12-13 08:54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2-12-12 21:34: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天趁京东搞活动大捞了一把,与友曰:读书是读书,买书是买书!
😄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5 08:31, Processed in 0.036749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