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3-1-22 22:44 编辑
3.《乐记》——春秋至西汉时期儒家音乐理论的经典著作。 ①内容: a.音乐是服务于社会的。音乐是服务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工具。强调了音乐与人类社会伦理关系和对统治者歌功颂德。 b.音乐评价标准的问题:强调“尽善尽美”是音乐的评价标准,认为作品要有好的内容和形式。大力提倡“德音”、“和乐”,反对靡靡之音。作品内容必须服务于社会。 c.音乐的教化作用:“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成了进行教化最有力的工具。“乐”是对人的心灵有巨大感染力量。 ①
意义: a.继承和发展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音乐美学理论,反映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音乐美学体系。可以说是中国儒家关于“礼乐”的一个总结。 b.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始终被历代统治者或士大夫们视为正统的音乐思想而加以推崇和宣扬。 c.是我国先秦时期音乐美学思想的总结,在中国美学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4.大司乐——西周时期我国最早的宫廷音乐教育机构。 ①职责: a.演出职能:包括宴飨之乐与祭祀之乐。 b.教育职能:对象为奴隶主贵族弟子,如世子和国子。授课内容包括乐德、乐语、乐舞。 ②大司乐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大司乐”。 4.“八音”分类法 ①内容:指春秋时期乐器制作的八种材料 a.金:编钟等青铜器。 b.石:编磬(玉石)。 c.土:埙。 d.革:鼓类。 e.丝:琴类。 f.木:宫廷祭祀用的打击乐器。有箎、柷、敔。 g.匏:笙、竽、箜。 h.竹:笙、箫。 ②意义:世界上第一部乐器分类法。标志春秋时期我国吹乐、打击乐、弦乐已初步形成。映衬出我国先秦音乐发展的辉煌,对增强音乐艺术表现力起到积极作用,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呈现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5.曾侯乙墓编钟 ①1978年在湖北随县擂鼓敦的“曾侯乙墓”出土了由65枚钟组成的巨大编钟。 ②特征: a.整套编钟制作精美,音质良好,发音相当准确,并可以旋宫转调。 b.编钟继承了西周以来编钟的传统音列并又有所发展,音域达到了5个八度,且几半音基本俱全,可演奏完整的五声、六声、七声音阶的乐曲。 ③意义: a.编钟每件钟的钟体上都镌有错金篆体铭文,它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我国先秦乐律学的本来面目,有助于我们对传统乐律的再认识,弥补了我国在古代乐律记载方面的不足。 b.曾侯乙墓编钟的发现,显示了我国奴隶社会音乐的发达和乐器制造技术方面的成就。 曾侯乙编钟的三次敲响
第一次奏响:1978年。1978年8月1日。建军节。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是日下午,历史上的第一场,曾侯乙编钟原件演奏音乐会在驻随炮师某部礼堂举行。这是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重新向世人发出它那雄浑而又浪漫的千古绝响。 第二次奏响:1984年。1984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各国驻华大使演奏了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和创作曲目《楚商》以及《欢乐颂》等中外名曲。 第三次奏响:1997年。1997年,著名音乐人谭盾为庆祝香港回归创作大型交响乐《天·地·人》时,由国家特批再次敲响了编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