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8259

查看

5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BJMA

25#
发表于 2013-5-1 16:18:14 | 只看该作者
立体声现场录音的唱片,听不出现场感,就很成问题了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3-5-1 16:30:55 | 只看该作者
多听不同种类的音乐,特别是现场录音,训练好耳朵吧
牛仔 发表于 2013-5-1 15:38


如此说来,牛仔大师的耳朵应该已经训练好了吧?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3-5-1 16:36:18 | 只看该作者
如此说来,牛仔大师的耳朵应该已经训练好了吧?
BJMA 发表于 2013-5-1 16:30

努力中。起码不会说现场录音听不到现场感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3-5-1 17:0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JMA 于 2013-5-1 17:03 编辑
努力中。起码不会说现场录音听不到现场感
牛仔 发表于 2013-5-1 16:36


哈哈,牛大师谦虚......
我是这么认为的:音乐的表达是多样的,比如世界几大音乐厅的声音也是各有千秋。
如果刚在A音乐厅听完节目马上到B音乐厅,可能要过一会儿才能适应这里的声音。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3-5-1 18:26:0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牛大师谦虚......
我是这么认为的:音乐的表达是多样的,比如世界几大音乐厅的声音也是各有千秋 ...
BJMA 发表于 2013-5-1 17:01


错对一体,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啊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3-5-3 19:09:48 | 只看该作者
经常看到大家讨论有关晶体管声和负反馈的问题,偶然看到这个文章,虽然显得不太专业,但表达通俗易懂,转载至此和大家分享。
晶体管声的元凶“瞬态互调失真”
瞬态互调失真(Transient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亦称TIM失真。TIM测量方法则迟至70年代才公开发表。记得1981年音响界人士云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专门讨论它。由于瞬态互调失真与负反馈密切相关,所以在讨论瞬态互调失真时就需要先从负反馈说起。
负反馈
Negative Feedback)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技术领域,简单而实用的控制技术,负反馈本来是属于控制技术中的闭环控制(Close Loop Control)系统的一个环节,但因为应用广泛,所以常常被用作闭环控制的代名词。负反馈实际上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规律,举例来说,当我们驾驶汽车的时候,如果发现汽车偏离得驶路线,我们就会向相反方向扭动方向盘,使汽车驶回正确路线。在这里我们的眼睛就是充当负反馈通道的作用,负责把输出值(汽车得驶方向)回馈给挖掘器(大脑) ,然后控制器将输出值和设定值(正确方向)互相比较(相减),然后根据比较后的误差,发出修正讯号(扭方向盘)去纠正。由此可见,负反馈的作用是将输出值倒相(变为负数),随后将之回馈至输入端,和设定值相减,得出误差讯号,然后控制器就会根据误差大小作出修正。
失真
在电子放大线路中,由于零件的非线性、对称性、温度的变化,噪音的干扰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使信号在被放大的同时,无可避免地被加入各种各样的失真,而负反馈则能有效地降低这些失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放大器在放大一个正弦波讯号时,由于零件的非线性、对称性、温度的变化会使输出有明显失真。通过负反馈,将失真的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减去失真。因为是输出与输入相减,虽然稳定了增益,但是放大量也大幅度减小。如果要使输出讯号被放大到足够的强度,放大器的放大率(增益)便要加大,所幸的是这并非难事,尤其是晶体管机。如果我们将负反馈量加大,使输出讯号降低到和输入讯号电平相同的程度,即完全没有放大,这种放大器线路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缓冲放大器(Buffer Amplifier)。虽然讯号没有被放大,但因为放大器一般都是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所以缓冲放大器常被用作阻抗匹配之用。
互调失真
既然负反馈能有效地降低失真,但为什么又会引起瞬态互调失真呢?原来问题出在时间上,其中又以晶体管机最为严重。和真空管相比,晶体管有坚固耐用,体积小,重量轻放大率高等优点,其缺点是工作特性不稳定,易受温度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失真甚至失控。解决办法之一是采用高达50至60dB左右的深度负反馈。反正晶体管的放大率很高,牺牲一些无所谓,由于采用了大深度的负反馈,大幅度减少了失真,所以晶体管机很容易获得高超的技术规格。不过麻烦也就因此而起,为了减少由深度负反馈所引起的高频寄生振荡,晶体管放大器一般要在前置推动级晶体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加入一个小电容,使高频段的相位稍为滞后,称为滞后价或称分补价,可是无论电容如何细小,总需要一定时间来充电,当输入讯号含有速度很高的瞬态脉冲时,小电容来不及充电,也就是说在这一刹那线路是处于没有负反馈状态。由于输入讯号没有和负回输讯号相减,造成讯号过强,这些过强讯号会使放大线路瞬时过载(Overload)。因为晶体管机负反馈量大,讯号过强程度更高,常常达到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结果使输出讯号削波(Clipping)。这就是瞬态互调失真,因为在晶体管线路最多出现,所以也被称为“原子粒”声或晶体管声。
顺带一提的是,这种负反馈时间延迟问题在工业控制系统中也常常遇到,称为纯延迟(Dead Time)问题,其起因绝大部份是因为感应器(Sensor)安装位置太远。例如在一个恒温热水器中,温度探测被安装在远离发热顺的位置,结果是当探测器感应到水温足够时,在发热器附近的水温早就已经过热了。这样的控制结果必然是水温在过热和过冷之间大幅摆动,称为控制超调(Overshoot)或系统振荡。纯延迟至今仍然是困扰自动控制技术的一大难题,有关解决方法的论文由五十年代至今少说也有上千篇,但始终找不到一个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办法。
虽然负反馈出现时间延迟不好对付,但要解决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可以干脆不让它出现,或即使其出现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破坏,方法有多种,例如只用小量大环路负反馈,这样即命名出现负反馈时间延迟,输入讯号也不至于过强。所减少的负反馈量则由只跨越1个放大级的局部负反馈代替,,局部负反馈路径短,时间快,不易诱发瞬态互调失真。真空管工作稳定,不一定要用大深度负反馈抑制失真,况且其失真多数是人耳爱听的偶次谐波失真所以胆机没有一般所谓的“原子粒”声。至于其他用于线路设计上防范瞬态互调失真的方法,因涉及较多枯燥的理论,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除了在线路设计上防范瞬态互调失真外,发烧友还可以采取另一项措施去减少瞬态互调失真,那就是尽量利用各种屏蔽和滤波措施去减少各种高频干扰讯号进入放大器,虽然这些讯号有许多是属于人耳听不见的射频干扰,但因为其频率很高,极易诱发瞬态互调失真,令输入级过载,使音乐讯号得不到正常的放大。
性能
负反馈方式的设置对功放性能影响很大。一般功放电路负反馈取自输出端。电流放大级产生的失真靠大环路负反馈来改善。这种反馈方式往往使功放在客观上失真度指标是改善了,而主观听感上却不尽人意。末级产生的失真通过负反馈输入前级,再通过前级放大后对其进行补偿与调整,这种补偿与调整必然是滞后的,势必使系统瞬态响应速度降低,易于诱发瞬态互调(TIM)失真,并使高频信号产生失真与相移,在听感上表现为生硬的“晶体管声”。另外,扬声器产生的反电动势和音箱线感应的射频干扰也通过信号产生“污染”,影响了音质的纯正。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3-5-3 19:47:25 | 只看该作者
MA兄好:信号线接地是怎么回事?如何测量?谢谢!
MJL988 发表于 2013-4-30 19:08


MJL998兄:
信号线的地指信号线的地线或屏蔽层,用万用表电阻1欧档测量头尾两端即可,正常显示一般为零点几欧姆。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3-5-3 20:17: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JMA 于 2013-5-3 20:44 编辑
人耳的掩蔽效应,是听觉最基本的常识,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实际有多种情况,说起来比较复杂,重要的不是我们 ...
舒存 发表于 2013-5-1 09:52

舒存兄,您说的很有道理,但我们说的不是一码事哦。
音响系统(包括环境)的表现是综合性的,尚无一个绝对的标准,只能界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比如各频段的混响时间)。
当适应了某个系统的声音后,再去听另外一个同样也在合理范围内的系统,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反之,适应了新系统的声音后再回头听原有的系统,照样需要适应时间。
有些朋友听了一耳朵某系统,总共几分钟不到,即下了判决书,我认为这样可能会缺少公正。
当然,有些有明显缺陷的系统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适应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3-5-4 00:18: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JMA 于 2013-5-4 03:25 编辑

有谁能谈谈这个?




如果有人说下图中所有水平和垂直的线都是直线,您肯定不信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3-5-3 21:19:44 | 只看该作者
天天与音响打交道,经常能碰到一些奇闻妙事,有时也有些突发奇想,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共同探讨,碰到什么 ...
BJMA 发表于 2013-4-30 14:12


这样讲来,器材降级了,适应一段时间就OK了?呵呵...反正我的耳朵是适应不了的.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3-5-3 21:40:39 | 只看该作者
这样讲来,器材降级了,适应一段时间就OK了?呵呵...反正我的耳朵是适应不了的.
rock 发表于 2013-5-3 21:19

哈哈,也误会了不是.......
都是不错的系统,或同级别的系统,声音是有差别的。
比如听惯了马克,突然听柏林,就得需要适应一下。
再比如同样是小证据,放在您家听和放在我家听,声音也不一样,也需要适应一下。
总不能搬到我家后,您听了一耳朵,发现声音不一样了,立马下判决书:小证据不好...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3-5-3 22:5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直言不讳 于 2013-5-3 22:53 编辑

楼主讲到问题我也经常遇到,记得第一次是12年前,当时帮朋友买回一台全新的Creek 53se  Cd机,那晚放的第一张碟子是孟庭苇的xrcd,声音很是清爽顺滑飘逸,两首歌过后,朋友摁暂停,接了个电话,讲完后又接着播放,但是声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显变差了,低音没了弹跳,高频变暗发散没了延伸,人声木纳发闷,清纯的孟庭苇变成了染病在身的中年妇人。当时大家都以为是那首歌录音如此,又跳回刚才播放的那两首,但第一次播放时清爽顺滑飘逸的声音也不见了!!!
电源污染?器材或碟片被导磁?不得而知,只是该碟机声音再也没有了当时刚买回来时那通透轻逸的感觉!
之后经常碰到这类莫名其妙的事情,就不一一例举了。

点评

这种事情我也碰到过很多次......  发表于 2013-5-4 01:06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9-29 21:28, Processed in 0.067017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