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OBO 于 2013-7-12 01:44 编辑
已经另外开帖讨论了,因为想和低频等其他环节一起表述. 投影篇还远未完成,同时开工吧. 欢迎批评指正.
从音响里面看世界之
---从低频里面看世界之
----低频驻波篇.
物理学上的驻波和音响的驻波,是正在和以后将努力思考的地方.暂时考虑到这些.请批正.
物理学上的驻波如以上朋友 的百度 结果.
谈音响的驻波,首先咱们明确易明确的事情. 音响里面的 "驻波",先说听感上的表现 : 就是在房间某个地方,低频轰隆隆一团响. 无可否认,这个地方就是过多低频能量的积聚. 所以,本人认为, 反而音响中的驻波,用低频能量在小范围的快速积聚不能释放,以及听感上的轰隆声(之前想到一个词儿更加准确些,一时忘了),这样描述,更加确切.
无论哪个频段的低频,都是借助完整的从弱到强从强到弱的波形传播的. 依据去年本人Google 的搜索加上个人消化结果, 至去年为止,尚无人捕捉到完整的声音波形,因为难以捕捉,故尚无人知道声音的波形是什么样子 . 记得仿佛是南加州大学物理实验室使用类似 衍射 的原理, 捕捉并推理到声音的波形 :犹如球状的蛛网, 从中心呈球状向西面传播. 可以肯定的是, 1,不是平面传播,是空间立体传播. 2,是规则波形,有从波谷到波峰 并从波峰到波谷的完整波形.
如果低音炮的解析力 控制力够好, 信号从弱到强从强到弱展现的都很好 . 怎么说呢? 信号来的时候,在信号从弱变强的过程中, 低音炮的盆边的振动也是从弱到强, 那么低音炮周围的空气是一点点被推动,不是被猛地一把推出去,能量释放均匀不容易堆积,所以, 相对就不容易有驻波; 若低音部分解析力控制力不好, 信号来的时候,弱之信号没有解析到, 强的信号解析一下子到来, 低音的盆被猛地推出去, 像一盆水一样,不是一点点倒掉而是猛地泼出去,会回溅你一身,这样自然容易有驻波. 控制力和解析力是息息相关的, 解析力不好,控制力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反之亦然,二者都是相关表现,非因果关系. 解析力 控制力不好的炮,盆收回去的时候, 从最高位一下子到最低位,就易拍边. 低音单元运动的过程,各位烧友可以有更多描述阐述,无论怎么分析,都不能脱离低音单元振动之由若到强 由强到弱的渐变过程.
低频波段应该集中了音箱的大部分能量. 这里说到驻波,很多烧友" 引经据典" 把物理中的驻波套用到低频上来,说两列方向相反幅度相同的两列波叠加, 想说声波在房间的某个地方走不动了.我个人认为,音响中的驻波,用的仅仅是名义上的驻波而已,如上所述, 低频能量在某个地方急剧积聚,听感上是轰隆隆一团, 和物理上的驻波应该是8杆子打不着. 另外,系统里面,您到那里去找方向相反幅度相同的波? 按照这个物理学理论,放单声道音乐时, 左右音箱中间岂不是全是驻波? 事实上,驻波容易出现的地方是在墙角这些低频能量不能被快速吸收 反而被多重反射 能量容易积聚的地方,和物理讲的 驻波 真没有任何关系,如同什么信息爆炸这个不严谨的说法一样, 名同而义不同.
接着来.
另外的角度. 从专业吸声来看.,专业吸声处理实现的原理很简单, 就是把声能转化成机械能或者热能. 房间两侧的吸声板,里面是空腔, 空腔的大小和针对要处理频段的声音的1/4波长有关系, 这些频段的声波到达吸声墙的时候, 都要被转换成机械能或者热能.
以上是一个能量转换的例子. 任何能量的转换,都违背不了能量守恒定律.
拿一台低音炮对着墙角狂轰, 释放的声音的能量不能被快速吸收或者转换, 结果就要在墙角这里累积,当然能量快速积聚到一定程度, 听感上就轰隆隆的,极其不舒服. 如果低音炮的能量是被有序释放的, 驻波的强度就低,如果是被猛地释放的, 驻波的强度就高. 所以,很容易就知道, 空间越大,越不容易有驻波; 低音炮 低音箱体越远离死角,驻波越不容易发生. 还有一个强烈的因素,就是低音炮本身的素质.
声音固然有玄学的成分,这玄学过多的是指听感; 但是音响的器材脱离不了科学的范畴.器材的问题尚要借助科学的方法分析. 依照能量守恒定律,得知能量最不容易被吸收或者转换的声音频段就越容易发生驻波. 反而知道极低频率,反而不容易有驻波,因为频率越低, 波长越长,波长越长,穿越物体的能力越强. 20Hz 的波长有 17 米, 按照能量的整幅就是1/4波长算, 有 4米多,一般墙体都拦不住; 40hz 的 1/4 波长也有 两米多, 也没有问题. 真正 20 30 40 hz 等这些频率,人的听感或者体感(因为极低频率往往不是听到的而是身体感受到的) 反而比较舒服. 所以,另外一个结论就是, 下潜很好的低音炮,也不容易有驻波. 20 30 40 等这些极低频段的声音的能量得以均匀分布,听感上并不强烈, 迪吧里面 80hz 以下的声音都是削掉的,能量感反而更强. 打在心口窝上面的低频,反而是频率偏高的频率; 真正的低频,就应该贴着地面走,卷库管,连座椅都震动的.
综上所述,空间越小 容积越小 越 密闭的空间反而容易发生驻波; 当然我们也知道,那些真正具有高解析力 控制力 的低音炮不容易有驻波; 当然我们也知道音圈大的低音炮不容易有驻波; 当然我们也知道,下潜好的低音炮不容易驻波;当然好的低音炮对于摆位要求真的不高,只要别正对墙角,因为低频的传播的能力很强.
另外, 前天我的 ID在 199 还没有被封的时候,正和一位烧友谈论此问题. 有另外烧友说到低音炮导致门窗乱抖的事情,其实这不是驻波, 这是能量的转换. 在相对密闭的房间中, 低频能量当然易从门窗的缝隙中得以释放, 释放能量的声波带动或引起门窗共振,所以这个现象是共振,不是驻波.
补充两个可能明白也可能迷糊的为题:1,两个鼓,为何大鼓比小鼓低频下潜低? 我自己想到的就有有多种形象的解释. 1a 当然, 当敲鼓的时候 ,从鼓的底部到顶部的质点一起参与振动,大鼓参与振动的质点更多,质点越多,组合成的波形就越长 波长越长, ,频率就越低; 1b当然, 直径越小的鼓,形变恢复的快, 大鼓,形变恢复的慢,当然小鼓频率高了; 1c 当然,您想,一块大石头扔到水里, 引起振动的水面的波形比小石头的波形大的多, 就如鼓面一样,一个道理 ......... 2, 为什么低音单元越大,低频越强 ? 为什么低频的能量最强 ? 这个就和鼓是一个道理了. 不过低音单元是音圈带着盆振动, 鼓是被棒槌敲的而已. 所以当然了,2a, 低频单元越大,同时间参与振动的质点越多,质点越多, 共同组成的波形越长,波形越长,频率越低;,2b, 质点越多,当然能量越强; 盆越大, 质点更多, 振动的幅度更大,当然波更长,能量越强了. 所以这个音圈就如棒槌一样,肯定是越大越好啊.
再注: 另外,需要回忆的中学物理基础.任何振动,都是从中心向四周传播的, 振动中能量的传播,是以质点带动相邻质点振动的形式进行的 .所以,当低音单元或者鼓振动的时候, 能量从中心的质点向四周的质点传播. 所以,低频单元的振动特性越接近音乐现场低频乐器的特性,低频就越好听. 你想想, 现场的发低频的乐器例如大提琴,不是金属的吧, 大提琴就是木头振动发生,所以,纸质的低频单元加木音箱,好听. 如果听金属摇滚乐,我猜是金属音箱好听. 再者, 低音单元的盆振动幅度过大过小,都是失真. 所以, 从录音到碟片中记录的低频信号分贝大小 ,到音源解码,到 前级 后级放大的过程,一直到低音单元振动, 都极有讲究.低音炮一般都有音量衰减,不就是让您调这个东西的吗? 倘若一只15寸低音单元最大振动幅度是正负10, 一个30hz信号过来,应该到8就结束再往回走,若此时您调的音量过强,让单元振到9再回,那么就是失真; 振到7就往回走了,就是下潜不够. 若是振到 10了才到 60hz,也是下潜不够. 如果大提琴轻轻擦了一下,本来低音单元需要振到1刚好, 结果低音单元根本就没有振起来,就是解析力不够......等等,自己想吧,不罗嗦了.
又想到一点,按照物理学 驻波理论, 当低频驻波的时候, 即使降低 低音炮的音量, 驻波也是无法消除的,因为两列波的特性仍然是振幅相同 方向相反,不过同时振幅降低,不过最终 驻波强度降低 ; 而如果,音响的驻波不完全是物理驻波,驻波只是一个某小空间内积聚的低频能量到达一个临界点以后的表现 , 当您把低音炮音量关小驻波就消失,如果是这样,就能有力说明低频驻波适合物理驻波不相称的. 我自己没有试验过,各位可以试验, 不过,您得先确定那就是驻波,不要把共振当成驻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