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段好帖;在家里用hifi系统重放交响音乐有两个困难,第一,足够的高大的经过处理的空间,第二,足够的金钱.回到器材的问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中频段偏薄,不够厚度,这个缺陷对于古典音乐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目前困扰我们的问题是,功放的设计一直在变化,仅仅是变化而不是进步,从整体上来说,而最终发出声音的喇叭单元,却是退化.喇叭的灵敏度降低带来的后果,造成对功率无休止的需求.
现代单元缩小口径,不断改变材质,第一目的,只是减少生产成本.当然并非否定科技进步,高音单元方面上应该承认现代的要超过旧的.低音呢?在细长的喇叭箱子装上4只18cm单元?还不如一只30cm或者36cm的大口径单元,前提是空间能够容纳得下.
现代单元,尤其是17-24cm的低音单元,对功率的要求简直是敲诈,更快速,更紧张更激烈的单元对于古典音乐播放意义不大,古典音乐需求气氛上有效的规模感,这只能从28cm或者以上的单元来得到.细节要靠中音和高音的配合.
那么为什么我们见到如此之多的高音,却很难见到新近的38cm,哪怕是30cm的低音呢?除了越来越年轻化,装饰化的市场,还是成本,生产一对30cm低音的成本要超过生产3对3cm钻石高音的成本.这就是市场化,商业化的后果.
最后想说的是,对于hifi不要听任何人的说法或者推荐,人和人在音乐方面的要求是如此的不同,以至于坚持认为他自己的ipod加耳机要好于HIFI音响,或者是永远也争论不完的谁家的声音更好听.声音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所以你要做的事情是亲自去听,亲自去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