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20521

查看

7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jogo

25#
发表于 2014-11-20 12:59:17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一个好的音响设计师其素质在分配上讲50%要在电子技术上过硬,其次要对声学具备素养,就是要个正确的对声音的判断,30%。再次要对音乐有所修养,20%。一个音响设计师不听现场是个缺斤的设计师。不听现场怎么建立正确的音色判断?

我最近一直在DlY唱臂,深刻领会到音响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做出个具有良好循轨能力的臂并不难,难的是要做个带有很少音染的臂。这和臂的构造,材料的运用和搭配都有关,故这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不能单凭测试数据。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4-11-20 16:47:55 | 只看该作者
一件产品要有团队的协力完成,擅长做指标的做指标,擅长校声的校声,一人之力无法企及,看看国内的机器外型,都缺乏工业美术设计。一件作品不光要有内涵,还要有外在的艺术气质。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4-11-20 18:19: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ogo 于 2014-11-23 10:47 编辑

百线那个帖子里面提到的威马和fumac的解码,都是用9018的芯片,Fumac甚至在色影无忌论坛声称他的解码“唯一的缺点就是贵”,那晚的对比,且不说和CH这等对比,就是同场的威马,都是9018的芯片都比fumac的好,甚至连另外一台PCM63pk的老芯片解码都比不过。

fumac的解码声音发木,音场狭窄,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变化的微动态对比无从谈起,后来换了fuamc的全套包括前后级,另外接上实价近5w的晶彩绝对梦幻电源线上去进补,有提高,但是缺点依然老样子,播放什么类型的音乐都一个模样,有人说有中频厚实有模拟味,我觉得这是牺牲了动态和细节换来的,类似电子管就要老化挂掉的没强弱对比播什么都滑滑蒙蒙的那种声音,。。。fumac号称自己是仪器级的器材,在同场对比下,很残酷的垫底。

威马的也是9018的芯片,高频很有活生感,音场明显比fumac的开扬大气,但是缺点就是低频量感和下潜不行,另外三频不够流畅连贯。

个人听感,仅供参考。

由那晚的听感所想到的,hifi器材真的不能纯粹当作一台纯粹电子仪器设备来设计生产的,没有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没有一个好的最后校声,很难去想象会有什么样的受众接受。

PS,我为什么选择士必超的机器,当我看到士必超的设计师同时是RR唱片公司的录音监制的信息时,就下了这个决心。

点评

我也崇拜Spectral,曾经的3000+2000+30+360,可惜解码故障率太高,只好忍痛割爱,目前是30+360。可惜国内对这个品牌的认知度不高,而Spectral又不善于宣传和推广。  发表于 2014-11-21 13:45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4-11-20 19:02:37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那四个字:心到手到!
心有而力不足,那只能叫架构设计,需要电子、电声音频工程师的协助;
手力足心未到,依旧只是装配电工,产品只能算无音乐本真还原的电器!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4-11-20 21:49:02 | 只看该作者
不管使用何种芯片,最后的模拟输出部分才是声音好坏的关键,各家有各家的声色和调声密技,别人模仿不出来的

点评

同感!  发表于 2014-11-23 10:56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4-11-21 02:51: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直言不讳 于 2014-11-21 02:53 编辑

回复 壮家汉 的帖子
壮兄的这个说法我又不太认同,特别是DIY 。所谓"师"多"法"乱也!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4-11-21 07:46:28 | 只看该作者
解码器设计是连贯数字与模拟的设计。数字部分的设计技术含量相对较大,而模拟部分不是光靠技术就能搞好的。优秀的数字部分有了同样优秀的模拟部分作保证,DAC才会有好声。

一个设计师如果没有大量和长期的前后级设计功底, 尽管他的数字技术有多么的牛逼,都很难想像他的解码会出好声。 反过来也一样。比如牛逼的ARC, 它的电子管前后级在发烧界算是一个比较有口碑的牌子, 可是它却没有象自家的前后级那样强大且有声望的DAC产品。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4-11-21 08:57:53 | 只看该作者
百线那个帖子里面提到的威马和fumac的解码,都是用9018的芯片,Fumac甚至在色影无忌论坛声称他的解码“唯一 ...
jogo 发表于 2014-11-20 18:19


hifi器材想靠吹是吹不出来的

点评

看了色影无忌的描述、然后听实物,真的反差太多了!但如果是初哥也没有比较,必定给那些天花乱坠的文字给震住了,好在广州的烧友都有各种档次的解码器可比较,也有听过许多高档解码的经历,皇帝的新衣故事也听多了!  发表于 2014-11-23 11:08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4-11-21 12:2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直言不讳 的帖子

仅就国内的状况而言,一个科班出身的设计师,能把器材指标做得很高,信噪比做得很好,但声音调校呢,他不一定行,所以得有一个对声音有高层次理解、会校声的人和他合作。反过来呢,一个校声高手,他不一定是科班出身,要他摆弄电脑进行设计、排版、仿真之类的,他不一定在行,甚至于什么什么指标的含义是什么他也不一定清楚。所以要搞成出完成度很高的作品,还是要分工的,至少机器外观、结构设计等等,要一个音响设计师独立并具体地去完成,我认为是没必要的。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4-11-21 13:23:40 | 只看该作者
国内80年代就提出过了, 一支音质评价队伍至关重要。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4-11-21 15:25:57 | 只看该作者
模拟放大电路和电源对解码声音的影响比芯片技术的影响要大很多。

点评

完全正确,模拟放大设计和调声是极其重要,临门一脚也  发表于 2014-11-21 22:19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4-11-21 16:24: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CL123 于 2014-11-21 16:25 编辑
点评

sc90v 发短消息 发表于 2 小时前
我也崇拜Spectral,曾经的3000+2000+30+360,可惜解码故障率太高,只好忍痛割爱,目前是30+360。可惜国内对这个品牌的认知度不高,而Spectral又不善于宣传和推广。

老兄既然是Spectral迷,不如先尝尝Spectral SDR 4000SL CD机这只大螃蟹的滋味啦如果不是怕发热量太大,我也想上Spectral DMA 400RS后级呢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18:20, Processed in 0.034397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