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7766

查看

4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自文

25#
发表于 2010-4-10 15:42:13 | 只看该作者
一点都不劳民伤财,比起现在广州改造道路两边的路缘石基来说,这钱花的还算值的。现在广州道路两旁的刚搞没两年水泥石基统统都换成800多元一条的花岗岩石基,有的连内街内巷都换上,不知道是不是市政府里有人在开石场?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0-4-10 16:54:37 | 只看该作者
是国家的进步还是劳民伤财?
shinelb 发表于 2010-4-10 15:09


动辄可以投上三四十亿搞形象工程这是中国特色,没什么奇怪的。奇怪的是政府绝不会花这么多钱去扶持大型的交响乐团和歌剧团,因为建筑是看得见的。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0-4-10 16:58:47 | 只看该作者
据我所知,四川交响乐团那帮人里面好多常年根本不练琴,呵呵,练了也没用,因为每年也就年终有那么两三场音乐会罢了。就这样的“超业余”水准怎么能指望将来所谓的“成都歌剧院”靠这班人马来支撑呢?!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0-4-10 17:56:21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楼主拍的相片,感觉字:漂亮!希望音效也一样漂亮!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0-4-12 00:37:37 | 只看该作者
舒存兄,当晚我是在楼下A区第六排,基本是直达声,效果真是非常让人非常兴奋。中场休息,山顶下来的朋友也反映非常好。就我感觉鲜活,饱满,悦耳这几要素都有了。准备买张正场的《图兰多》380.00的票,上山顶听听。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0-4-12 00:42:07 | 只看该作者
广州还是比较幸运,有个广交在,每年有2个音乐季,有一到2场大牌名乐团演出,票价也比较亲民。歌剧院是由北京一家公司投标包下了,纯商业运作,各走各的路线。我们也多个选择。


据我所知,四川交响乐团那帮人里面好多常年根本不练琴,呵呵,练了也没用,因为每年也就年终有那么两三场音乐会罢了。就这样的“超业余”水准怎么能指望将来所谓的“成都歌剧院”靠这班人马来支撑呢?!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4-10 16:58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0-4-12 13:33:4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谷歌搜索到的相关信息

(广州歌剧院)声学设计全球首创

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核心部分俗称“大石头和小石头”:“大砾石”是1800座的大剧场和录音棚、艺术展览厅,面积约为36400平方米;观众席分三层,一层1200座,二、三层各300座;第6、7、8排为贵宾位。“小砾石”是400座的多功能剧场,面积约7400平方米。其他配套建筑约占26100平方米。负责舞台机械及灯光音响设计的团队,为国家大剧院原班人马。内部声学设计则根据马歇尔大师的独特研究采用“双手环抱”式看台,此项设计为全球首创。

从示意图来看,广州歌剧院的观众厅采用多边形设计,乐池为“倒八字形”,有利于增加台上演员和乐池演奏者的沟通。所谓“双手环抱”,是指观众席看台两侧的延伸部分和楼座挑台交错重叠,从舞台角度看来,犹如迎面伸来的两只手臂。据介绍,此种设计的优势在于内墙的形状和角度,有利于提供侧向反射声,同时避免回声的干扰,从而使得混响音色既优美又清晰。

中国是世界上正兴建剧院最多的国家,但声学是由国际声学大师设计的,目前仅有国家大剧院和广州歌剧院。广州歌剧院是由全球顶级声学大师,迄今唯一活跃在声学界,并且是声学界最高奖“塞宾奖”得主——马歇尔设计。马歇尔已经75岁了,为了这个项目先后4次前来广州。“双手环抱”式看台,这是马歇尔一个20多年的创想,应用在歌剧院也是全球首次。广州歌剧院不规则的形状,正好让它有了用武之地。

广州歌剧院设计师扎哈,是一位来自伊拉克的女人。出生于巴格达,阿拉伯血统刚劲热烈,童年接受伊斯兰文化教育背景。在伦敦生活了20年未有一件作品在英国问世。直到2004年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策建筑奖。她获奖同时并创下两个记录:该奖创立25年以来唯一位获此殊荣获奖的女建筑师、最年轻的获奖者。建筑界的两位库哈斯、矶崎薪对扎哈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扎哈•哈迪德事务所留在广州的设计师都是华人,四位大陆留学生,两位来自香港。

这座现代化歌剧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经营管理。广州歌剧院的开幕演出将在5月举行。陈凯歌导演、洛林·马泽尔执棒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作为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在广州歌剧院亮相。5月6——9日  晚上8点,主要演员:Iréne Theorin、Anna Shafajinskaia、Sylvie Valayre、Alexia Voulgaridou、Cristina Gallardo-Domas、Calaf、Francesco Hong、田浩江等。

广州歌剧院2010年度演出容量将近200场次,计划接待艺术团体120多个,演出时长有望达到8个月。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0-4-12 13:37:57 | 只看该作者
干脆“极品人生”开辟一个团体订票通道,列出重要演出场次,集体订票,增取得到最优惠票价。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0-4-12 13:43:52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则消息:

参加广州歌剧院这次开张演出的,都是广州本土的歌剧人才。包括艺术总监、广州歌剧学会名誉会长邓韵,以及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崔峥嵘,还有吴哲铭、陈晓、吴国玲、杨岩、郑诗锜等。另外,广州歌剧学会歌剧合唱团、广州天河少儿合唱团、广州天翎女子合唱组合将参与合唱部分的表演,演员超过百人。

4月9日首先登上广州歌剧院舞台的《为了公主“图兰朵”》,是一场大型的歌剧合唱交响音乐会,广州歌剧学会和珠影乐团曾在今年初献演。

从前面自文提供的节目单上看,第一位独唱就是邓韵。如果她现在都一直在广州,大概是老了,也只能离开大都会了。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0-4-12 14:13:45 | 只看该作者
舒存兄,当晚我是在楼下A区第六排,基本是直达声,效果真是非常让人非常兴奋。中场休息,山顶下来的朋友也反映非常好。就我感觉鲜活,饱满,悦耳这几要素都有了。准备买张正场的《图兰多》380.00的票,上山顶听听。
自文 发表于 2010-4-12 00:37



早期反射声是非常重要!只有直达声是无法听歌剧(歌声)、更无法听音乐的(乐声)。这个概念非常重要。音响的最大误区,是因为语声与电声的密切关联性,结果把说话声(语声)传播的概念无限延伸到了乐声和歌声。

一个音乐演绎场所的建声好坏,可以简单做个判断。一个是钢琴的延音如何,另一个是,如果特定人群对每个区域的听感,都认为相差不是非常大,就是一个很成功的设计。

按网上介绍,老兄的席位是广州歌剧院的贵宾席,似乎是定义为最好的座位?不知道池座总共有几排?从座位的排数来说,现在的贵宾席距离台口,是否太近了一些?如果这是最好的座位,从一般情况来说,建声方面多少还是让人有存疑的。当然,广州歌剧院尝试了一种新的结构。

另外,自文兄是否能介绍一下内部结构?还有,是否注意到内部选用的材料?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0-4-13 00:12:55 | 只看该作者
专家们认为是后几排更好,内部材料主要是一种高密度石膏板复合材料,造价
3K几一平米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0-4-13 13:25:43 | 只看该作者
自文兄,有机会也带兄弟一起去,可否?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5-2-16 22:59, Processed in 0.032590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