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3834

查看

93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385#
发表于 2016-10-9 20:37:05 | 只看该作者


       DECCA模拟时代的录音风格,同楼上DG数码录音,差别很大。聆听效果极不相同。

       DECCA定位是中、近场,乐器组活生感强,单件乐器质感突出,声音冲击力强,低音相对凝聚而有力,听上去令人兴奋。缺点是整体感稍弱,注意力容易被乐器发声吸引。基本上是音乐厅6排以前的效果。

       DG定位中、远场,空间感强,堂音丰富,听上去是20排以后的感觉,声音没那么刺激,所以整体感好,听者对作品流转方向更容易把握。并不强调每件、每组乐器的实体感,可能录协奏曲时主奏乐器不会那么突出,听起来没那么“过瘾”。

点评

那就是录音工业黄金时代几大唱片公司录音美学价值取向的不同使然。  发表于 2016-10-9 20:43

使用道具 TOP

386#
发表于 2016-10-9 21:39:33 | 只看该作者
大M兄跟得好快

时差和高原反应还未完全恢复,归程两段,用时超过24小时,精疲力尽。旅途上节奏很快,很多事来不及细琢磨,点到为止。前天还在雪峰平湖之间,风和日丽,千里沃野,但阳光辣刺,草劲地黄。这会儿坐在音箱前,灯光柔淡,乐声缭绕,恍惚隔世。

接着行前听内弗。西贝柳斯。插页上说,这是她首次同乐队录音,也是乐队指挥苏斯金德首次发行国际录音。1945年应该还是78转唱片期间,因此录音要分节。两节录音期之间有一个半小时,别人休息,内弗接着苦练,以至于录音结束后好脖子和下巴上都磨出血来。

内弗、维克斯同为女性,风格差异明显。内弗十分精准,节奏平稳,维克斯更富弹性,情绪上有更多冲动的地方。前些天听的那位西特考夫斯基情绪上更冲。可能是因为单声道的原因,两位女士的琴声都很饱满、温暖。内弗更遒劲些。

演绎这曲子,两种风格都不错。一是把包括主奏和乐队的声音,都搞得冷峻些、黑暗些,指喻北欧斯堪第纳维亚之风物个性。海菲茨、穆洛娃、库伦肯普夫的版本有这个味道。又一是主奏与乐队保持色差,这样在冰冷辽阔的乐队背景下突出人之存在与情怀。奥伊斯特拉赫诸多录音中,罗津德斯特文斯基指挥那版属于这种对比反衬效果。

十几年前就买来CD听。差异肯定是有的。关键是感染力。大小提琴,如果想有感染力,听上去要慢,容得演奏者在音符中做出解释。油滑水滚,并不是好效果。

想不到,这个录音的母带居然找不到了。EMI ABBAY ROAD录音室居然没有存档?李格的后人干什么吃的。这版黑胶唱片是从虫胶碟上扒下来的,从技术上看,真是了不起的大手笔。


使用道具 TOP

387#
发表于 2016-10-9 22:06:24 | 只看该作者
补上面:

这套唱片号称录音全集,其实后来又挖掘出部分内弗的现场录音,包括她遇难前一个月在音乐会上录制的贝小协,弥足珍贵。

点评

根据目前不完全记录和我收藏的录音文献,内弗留下4种勃拉姆斯小协录音,但西贝柳斯竟然只有这一次。我喜爱她的勃拉姆斯更甚于西小协。  发表于 2016-10-9 22:42

使用道具 TOP

388#
发表于 2016-10-9 22:34:38 | 只看该作者


波里亚金,奥尔的学生。

http://www.xtqzf.com/11698.html

幸亏苏联时代有他不少录音,也陆续转成33转唱片和CD。不然会像托沙-塞德尔那样,历史名气大,录音却难找。CD不见踪影,78转总还是有些麻烦。

看来,受体制庇护或是完全投身市场,各有好处。

使用道具 TOP

389#
发表于 2016-10-9 23:08:43 | 只看该作者
"根据目前不完全记录和我收藏的录音文献,内弗留下4种勃拉姆斯小协录音,但西贝柳斯竟然只有这一次。我喜爱她的勃拉姆斯更甚于西小协。"

还是大M兄研究得深。内弗的西小协在众多竞争对手面前,整体上确实不占优,自身特色也不十分突出。她的声音丰满,揉弦细腻,动态和速度变化控制有度,没有听到她有过出离迸发的瞬间。这样一种技术特征,能把西小协表现到这个境界,已经算是不小的成就,如果可以,也算是一种诠释路线。勃小协记不清了,听后再议。

点评

艾达.韩德尔西小也很牛呀!女士技巧与发音里最舒服的就属她了,内芙模仿男性化痕迹比较重,玛尔茨弓子太沉、压弦太死。  发表于 2016-10-10 00:06

使用道具 TOP

390#
发表于 2016-10-9 23:56: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6-10-10 00:46 编辑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档案室至今仍保存着当年奥尔和格拉祖诺夫为学生考评的小册子。历史上只有三位学生的期末测评时名字边上被奥尔只简单明了地标注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就是1910年的波利亚金、第二个是传说中的齐采妮娅.甘津女士、最后一个是1914学年的雅沙.海菲茨同学。

格拉祖诺夫老师评语是“全面符合艺术性要求的演奏。绝妙的技术,令人销魂的音色,细腻的分句在表达中体现出独特气质与深切情感,艺术上已全面成熟。”

按老早以前苏联音乐界的看法是,海大爷属于技术“高蹈派”头号,波利亚金属于个性“自然流”头牌。

突然还想起米哈伊尔.瓦依曼来。以前苏联人讲话,虽然莫斯科是奥伊斯特拉赫的,但莫斯科音乐学院是属于柯冈的,然而列宁格勒及其音乐学院则全是瓦依曼的。讲个瓦大师的段子,瓦依曼太太与他刚结婚时发现一到饭桌上瓦大师常常吃着吃着就开始怔怔地发呆,于是就好奇问道“米沙,你干嘛呢?”~“哦,正练琴呢。”。

BTW:瓦伊曼在诠释贝小奏和贝小协时比大卫更有想法。

使用道具 TOP

391#
发表于 2016-10-10 09:02:15 | 只看该作者
几位兄台的发言都有很大信息量,可以想象平时对音乐的执着和努力。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论坛交流也促进我们去学习。论坛上大家那些精辟的言论,不是来自“神侃”和“信口开河”,而是来自平时对音乐的热爱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一个对音乐再有天赋的人,如果不去学习,不去努力,也不可能进步。对音乐,尤其古典音乐,天赋很重要,但努力和热情也非常重要。要提高音乐的水平,平时要多听,也要多看书,多学习。

使用道具 TOP

392#
发表于 2016-10-10 20:45:29 | 只看该作者


       聆听内弗的勃拉姆斯,证实了昨天的猜测。这位身高肩宽的法国大姑娘,倒底还是没逃出上帝造物之手。尽管很多评论说她具有男子气慨,尽管从力量和掌控度上讲她确实不输给男性小提琴家,但是音乐一出来仍然无法掩盖其女人本性。整体表现如潺潺流水、蜿蜒小溪,纵有湍流疾行,也不过是山涧平瀑,并不具有大江奔涌、浪拍堤岸的气势。

       声音,是一个重要的标志。男人在演奏勃拉姆斯协奏曲时,可能会允许一些“破”,尤其是在大笔划段落上和在快板乐段。并不是“破”音,而是琴弦上的一些粗砺感。伴着节奏和音符时长上的一些不规划夸张。内弗总体上没有“破”的地方。

       当然,对比郑京和,德维托,甚至哈恩黛尔,内弗的力量是非常饱满、干脆的,但她并没有放弃细腻和柔情,在慢板段落中,她表现得如此杰出。

       以前听CD,对于这个录音里内弗的声音特色没有察觉。更多注意力放在她果断坚定的句型上了。现在不仅是听黑胶唱片, 而且是刚刚从半个现场回来,对于声音自身的感受更加强烈。因此,只有

使用道具 TOP

393#
发表于 2016-10-10 21:27:17 | 只看该作者
断片了,在内弗进入肖松以后,不知不觉睡着了



       咱家领导也听了很长时间音乐,而且有自己的品评标准,有自己的趣味偏好。家里音乐软硬体的建构过程,领导每次都默默批准。也许是默默忍受吧

       上文说到,前两天在外面过生日。今天领导给补了个礼物,一对RCA的2A3。虽然型号是早就选好的,但心里还是十分感激。老夫老妻不会多说什么。人生致此,无憾矣。

点评

岂止无憾!  发表于 2016-10-10 22:37

使用道具 TOP

394#
发表于 2016-10-10 22:52:24 | 只看该作者
       这对RCA并不是什么尖货,双环双屏,圆环标,VT-95。比起单屏、吊灯丝、黑霉屏,会有一定差距。

       不管老关的拥趸们如何维护跟机管的效果和性价比,实践证明,RCA之2A3的神话确有其是,还是胜出跟机管许多。以前163博客上那位考拉先生试的、说的都对,一点儿都不蒙人。拎壶冲老哥在立体声论坛上的长贴也毫无虚枉。

       所谓音乐性,真是难以用语言描绘。比如说,画面更加生动,怎么才能说清楚呢?呼吸感,节奏感、韵律感,用什么通感描述才好?

       有些变化可以用语言来定义。低频更沉了一些,如果不是提前听Lio兄的话,用硬木块把箱底垫高一点,就真可能驻波泛滥了。

       像真度嘛,可以说一下。因为有几次都以为是LP大人在旁边说话,但实际上是苏姗娜的宣叙调刚开始张嘴。

       从来不知道所谓高频飘逸是什么意思,如果说人声、管弦乐器听上去更加自然,这能否说明高频表现更好了呢?那种尖尖的小提琴E弦嘶叫应该并不符合高频好的说法。

       煲几天再说。

      

点评

RCA的2A3和5U4都是低频浑厚型,要是用一个几百元的天梭(高频延伸好、通透、声音细致)5u4来搭那就好了,曾经跟贵3倍的贵族复刻274B对比,秒了274B。  发表于 2016-10-11 07:57
呵呵,还是换了。高频的飘逸感是在音箱后上方的流动结像感,音乐意境很大一部分就靠好的高频来营造,有些音乐的气质,比如:空灵、天空海阔等,必须有好的高频为基础!  发表于 2016-10-11 07:33

使用道具 TOP

395#
发表于 2016-10-11 09:32: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6-10-11 09:38 编辑

Lio兄,您的指导,言听计从。每次改动都有进步,实在是佩服。




天梭5U4和RCA价格相近,已经下单从广东发货。听感日后再报告。

没想到老关这架MA1还有这么多可以折腾的地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石兄言重啦。按照经验来说,在不换器材的基础上很难再有当初处理避震时的提升了,只能在各个小地方获得点点滴滴的提升,方法太多、路也很漫长,偶尔来一次也有乐趣的。  发表于 2016-10-11 10:22

使用道具 TOP

396#
发表于 2016-10-11 21:08:22 | 只看该作者


       前些日子在前来参加北京音乐音响展的成都许先生店里买下上面这张碟。

       罗斯这位大提琴家可以说中有名气,上师格罗兹曼,下传哈雷尔、马友友,自己的不少录音上了各类录音推荐名册。但无论如何,今天看来,他的名气赶不上老一辈的卡萨尔斯、福尔曼、皮亚蒂科斯基、罗斯特罗波维奇、沙夫兰等人,也不如他的后辈马友友、麦斯基叫得响,甚至在中国可能不及王健。

       他的德沃夏克听下来中规中矩,并不过份煽情,但仍然属于抒情一派,总体上旋律线条舒展悠长,舞蹈段落也不过分跳动或俏皮。

       哥伦比亚1965年的录音,声音强劲有力,空气感稍差,乐器棱角分明。可能是因为新换的2A3功率管,声音有些偏硬。大提琴和弦乐在音量大时略带金属味儿。

       总体说来,这是一张从演绎到音效都属于中等偏上的录音,似乎可以放在可有可无之列。

       想起那天在许先生店里,不少生客希望许先生推荐一些值得收藏的唱片。可能多数人的心态是,一定要拿到经典录音才算赚了,既使不看唱片本身的升值效益,从艺术欣赏方面看也是收益最大化。 拿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来说,老罗和卡拉扬那张有可能人手一张,再下来要选卡萨尔斯、富尼埃、皮亚蒂科斯基、马友友等人。虽然这些唱片有名,但不像大公司头版 那么有收藏的经济价值。

       老罗本人有多次录音,因年代差距而风味略有不同。现在朋友们热炒的Anja Thauer演奏也很出色。老牌的托特里埃、让德隆、霍尔舍、斯塔克、雅尼古是不能够忘却的。捷克本土的萨德罗、舒科罗技术上不赢不输,但有自己的忧郁野气。还有卡萨多、涅索娃等等。

       几乎每一位大提琴家都会录制这首经典曲目。这首曲子也应了施纳贝尔讲贝多芬的那句话,意思是说,作品永远比演奏更深刻、更丰富。

       那么经典版本是不是首选版本?是不是唯一版本?绝对不是。这些有中等名气及以上的演奏家和录音都有他们不可缺失的存在价值。对于听乐者理解作品、欣赏作品来说,每一个“非经典”录音都是一个侧面,都是对乐曲的一篇个性描述,都是挖掘乐曲内涵的一把金铲子。而且由一个非经典版本开始接触一部作品,能够有助于感受经典版本的优秀特质。何况很多“经典”版本实际上是“特色”版本,表现了演奏家极强的个体特征,与作品契合得好的,令人激动不已。与作品性格不和的,会沦为名气很大的“异类”诠释。

       从音效角度讲,同样道理。不可能所有的录音均属上乘。但很多“一般”录音是能够保证一定水平的展示效果的。也许它们就是绿叶,让人们听得“红花”录音时不禁下巴掉下来。

       继续听,继续煲。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0-6 22:33, Processed in 0.050865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