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32483

查看

45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burt5177

397#
发表于 2013-1-23 18:24:01 | 只看该作者
环球唱片曾策划了一套名为“20/21”系列专辑,包括了布列兹、格拉斯、梅西安、利盖蒂诺等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音乐大师中,仅有两位东方人入选,一位是日本作曲家武满彻,另一位即韩国女作曲家陈银淑。

女作曲家陈银淑(Unsuk Chin)1961年出生于韩国首尔,先在韩国首尔大学学习作曲,后赴德国汉堡师从利盖蒂(Ligeti),她的创作颇为严谨,有几分像她的恩师利盖蒂的作风。2004年陈银淑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为她赢得“格文美作曲大奖”(Grawemeyer Award)。

此曲于2002 年由薇薇安·哈格纳担任独奏,长野健指挥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举行世界首演,2004 年在布拉宾斯指挥下,与 BBC 交响乐团举行英国首演。之后,“藏头诗与词的游戏”(Acrostic-Wordplay),乐队与电子仪器的《Xi》,钢琴、打击乐器与乐队的双协奏曲等一系列作品进一步确立了她在当代音乐界的地位。陈银淑的主要作品有:女高音与室内乐队《Acrostic-Wordplay》(1991/93),《小提琴协奏曲》(2001),为钢琴、打击乐与室内乐队而作的《双协奏曲》。
这张CD上的另外一首作品Rocana,作曲家本人则对自己这部这样解释,“Rocana”标题为梵语,意为“光明普照”。音乐着重表现光束的特征——它的变形、折射、反射以及波动。虽然基本采用标准编制,但也做了一些新的尝试,运用各种配器组合、节奏型的展开以及泛音和微分音的相互交替使用,获得音色的转换与变化,光与色嬉戏般的效果。她认为,对于听众来说,“音乐终归还是聆听时候的自然感受”。
陈银淑和已故韩国作曲大师尹伊桑所不同的是,在她的音乐中找不到太多韩国的音乐元素,而更多地体现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她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荣获2004年Grawemeyer Award大奖,歌剧《爱丽丝漫游奇境记》(Alice in Wonderland)2007年在德国慕尼黑进行世界首演,众多的室内乐也在国际音乐舞台频繁上演。


陈银淑获格文美大奖后(20W美元)在国内作曲教授当中引起很大轰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98#
发表于 2013-1-23 18:48:54 | 只看该作者
乌斯特沃尔斯卡亚——一位几乎被遗忘的作曲家
乌斯特沃尔斯卡亚是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弟子,同时也保持着谨慎的亲密关系,她的作品不同于所有风格流派,在极度的孤单中她创造了自己的风格作品,这些作品不属于任何宗教,他们像原是一样呐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99#
发表于 2013-1-25 11:29:33 | 只看该作者
淘宝还真不错,居然让我找到了Saariaho的乐队作品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00#
发表于 2013-1-27 22:01:47 | 只看该作者
武满徹
武满徹是对中国专业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们影响最大的亚洲作曲家。也是国际乐坛享有极高声望的亚洲作曲家之一。他一生中创作了数百首作品,题材广泛,有管弦乐、室内乐、电影配乐、舞剧、钢琴独奏等。他受德彪西和梅西安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后者。早期作品受国际先锋派影响,同时又受日本古典文化即东方古典美学的影响。国内外研究武满徹的人很多,主要作品有《安魂曲》、《地平线上的多里亚》、《十一月的阶梯》、《星群》、《鸟儿飞落到星状的院庭》、《秋庭乐·一具》 、《仅有的路》,以及不少电影音乐和室内乐作品。其中《安魂曲》是受西方作曲技法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了解武满徹,先从这部作品入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听武满徹的作品,最好先对日本的文化,特别是绘画有所了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01#
发表于 2013-1-27 22:06:12 | 只看该作者
刚订购了陈银淑的小提琴协奏曲和布列兹的全套钢琴作品,要春节后才能听到了

使用道具 TOP

402#
发表于 2013-1-27 22:34:40 | 只看该作者
刚订购了陈银淑的小提琴协奏曲和布列兹的全套钢琴作品,要春节后才能听到了
甲米 发表于 2013-1-27 22:06

布列兹的钢琴奏鸣曲挺难的。


使用道具 TOP

403#
发表于 2013-1-28 16:01:11 | 只看该作者
Saariaho已经驾到,开始聆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04#
发表于 2013-1-30 15:10:55 | 只看该作者
简约音乐(minimal music)
形容简约派最常用的文字就是简约不简单
简约音乐是用最简单的材料和手段来构造作品,而彻底抛弃西方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发展过程中所聚集的一切繁复厚重的东西。这种音乐出现在60年代后期的美国,后来发展到欧洲。其特征是在有调性的音乐基础上,作无休止的重复,通常自始至终保持同一节奏型,在有限的几个音上作微小的变化,将音乐的运动和发展原则降到最低限度。如赖利的合奏曲《在C音》中的高声部不断反复八分音符的C音,这种音乐其寓意是表述在平淡沉闷的音乐表象背后,隐藏着极为激进的音乐理念。
代表人物及作品:赖利(Terry Riley)的《在C音上》,施托克豪森的《心境》,莱奇(Steve Reich)的《为18位音乐家而作的音乐》、格拉斯(Philip Glass)的歌剧《爱因斯坦在海滩上》和约翰亚当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05#
发表于 2013-1-30 18:38:10 | 只看该作者
拼贴音乐
拼贴(collage)一词来自视觉艺术中,是指把不同的材料物,如报纸、布块、牛皮纸等粘贴在一起,形成一件艺术品。20世纪70年代前后,这种艺术形式被引入到音乐领域中,即把完全不同的作曲家、流派和风格等音乐粘合在一起,使其作品中引用的材料的时空跨度和对比度等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如将格里哥利圣咏、巴赫的赋格和当代爵士等音乐拼贴在一起,就是拼贴音乐。这种音乐通过解构和重组对传统音乐进行新的解释,建立起新的意义。
代表作曲家及作品:美国音乐家克拉姆的《远古童声》和《四个月亮之夜》,德国音乐家齐默尔曼的歌剧《士兵们》,俄罗斯音乐家施尼特凯(Alfred Schnittke,1934-)《第三弦乐四重奏》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06#
发表于 2013-2-2 12:29:56 | 只看该作者
乔治•里盖蒂(Gyorgy Ligeti)访谈

采访时间:1986年11月5日 纽约
采访人:指挥家理查•杜法罗(Richard Dufallo)
选自杜法罗于1989年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符轨迹——杜法罗与作曲家们交谈》(Trackings: Composers speak with Dufallo)

里盖蒂1986年到访纽约,是为了出席当年他获颁格劳梅耶作曲奖(Grawemeyer Award)的庆典,届时一场音乐会将演奏他的《钢琴练习曲》和《小提琴、圆号与钢琴三重奏》。当我抵达他下榻的广场酒店套房时,他正倚坐在床沿。我们时间不多,一个小时后,他就要赶去艺术文学院。当时为下午三点。

杜:你认为自己的“音乐遗传密码”是什么?我对此很感兴趣。拿美国来说,科普兰、卡特、皮斯通都觉得有必要去巴黎师从布朗热。在本地,库塞维茨基演出推广新音乐,影响深远,塑造了某种“音乐遗传密码”。在欧洲,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梅西安及其门徒形成的诸多中心。你来自匈牙利,能谈谈你的“音乐遗传密码”么?

里:我来自匈牙利,学于布达佩斯,要说起伟大的匈牙利作曲家,过去和现在都是巴托克。所以我起步时,主要受巴托克影响。但很快,我觉得要搞些完全不同的东西出来,那是五十年代早期,在布达佩斯。匈牙利是个共产党国家,完全闭目塞听••••••今天情况好多了••••••五十年代,我对西方同龄人一无所知,从不知道有布列兹、施托克豪森、凯奇那些人的存在。那是希特勒和斯大林统治的年代••••••现代音乐,现代艺术是绝对被封杀的。至于维也纳第二乐派••••••我们只知道他们的名字,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从没听过他们的音乐。我听过一点斯特拉文斯基,《火鸟》、《彼得鲁什卡》。曾通过广播听过一次《春之祭》,杂波干扰很厉害,印象不深,也没有机会接触总谱。那真是四面碰壁的绝境。对了,巴托克其实也是被禁的••••••我指那些主要作品。他初期的作品没有问题,但《第一四重奏》以后就不行了,几首晚期作品还有回旋余地,如《第三钢琴协奏曲》、《乐队协奏曲》,可是《为弦乐、打击乐和钟琴所写的音乐》就无法上演,尽管人人知道它是脱胎于前者。

杜:因为它不符合官方教条。

里:是的,它太现代了。你很清楚肖斯塔科维奇在苏联遇到的麻烦。

杜:如今,关于中欧的政治观重新出现在捷克作家瓦克拉夫•哈维尔(Vaclav Havel)、匈牙利作家乔治•康拉德(Gyorgy Konrad)、波兰作家亚当•米什尼克(Adam Michnik)的笔下,你对这种观念感兴趣吗?或者就像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一篇随笔里表达的,《中欧的悲剧》?

里:我很喜欢读昆德拉,可惜没有见过他本人。他书中探讨有关流亡者的问题,我都很赞同,我与昆德拉这类流亡者有深刻的内在一致。但是“中欧”这个观念,你要知道••••••过去这指古老的奥匈王朝,它早已不复存在,虽说还留有不少蛛丝马迹。你当然可以称之为“中欧”,也可以拒绝••••••它不过是一种怀旧罢了。希特勒和斯大林把它毁了。还是回头谈谈我的“遗传密码”吧,起码它一开始是很清楚的,巴托克。但后来我成长了,想作一种具有“静态感”的音乐,我的观念也变了••••••从1956年之后的三十年里,我的变化真是太多了。

杜:允许我和你一起梳理一下吧。

里:好的。早期是巴托克,一丁点儿斯特拉文斯基,其他就没了。

杜:你能回想一下巴托克这个人吗?

里:我从未见过他。学生时期我就熟悉他的音乐。你知道巴托克一直在匈牙利呆到1940年,然后再流亡去了美国。

杜:是的,45年他在那里逝世。

里:但在40年,他就极其仇视纳粹,他不是被迫流亡的。犹太人不得不逃,巴托克不属于这种情况。他不是犹太人,但他十分憎恶希特勒。他和独裁政权不共戴天,无法继续留在匈牙利。至于我现在对巴托克音乐的想法么?年轻时,我认为他属于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匈牙利人都这么想,现在我不这么认为。巴托克第一,科达伊第二,人人都可以排在他们后面。如今以我来看,像斯特拉文斯基这样的作曲家远为重要。

杜:我记得读过一些讲你从匈牙利流亡的文章,写得很有戏剧味道。

里:那不是流亡!是逃亡,徒步逃出来的!

杜:你最后是到了科隆。

里:1956年12月,在匈牙利革命被镇压后,我先逃到维也纳,在那里接到了赫伯特•埃莫特(Herbert Eimert)邀请,让我去科隆。可我不得不等待德国签证下来,1957年1月头上,我到了科隆。

杜:你在科隆不仅见了埃莫特,还有施托克豪森。

里:是啊,这太重要了,是我生命的第二春,从科隆开始••••••在布达佩斯,我对电子音乐一无所知,仅仅有所耳闻。最终在革命期间,我通过电台听了一些。此前,一切外来事物都被阻隔,革命爆发期间,阻隔不复存在。1956年12月7日,苏联军队与匈牙利人在城中激战,幸亏电台还收得清楚。我听到电台首次播送《少年之歌》(Gesang der Jünglinge)。施托克豪森与我已有书信往来。他给我写信,我给他回了一封,这是早些时候的事,所以他不知道我听过这首曲子了。两个月后,我人已经在科隆了。在决定逃离匈牙利的那一刻,我就清楚自己要去科隆,那儿是电子音乐的中心。对我而言,电子音乐远远重于序列主义的概念,对后者我还不了解,仅在书上看到过,但我认为电子音乐是未来的媒介,我想全身心地拥抱它。在两年半时间了,我努力学习电子音乐,写了一些作品。

杜:你在那里写出了《发声法》(Artikulation)。

里:《发声法》以及较早写的一首《滑音》(Glissandi),接着是第三部作品••••••那时我偏爱法语标题,所以它被冠以《电子作品第三号》(Pièce électronique Nr.3)••••••后来我遇到了问题,录音室总归有局限,我醒悟到“电子”并不对我的胃口。

杜:你能谈谈当时主要的音乐活动吗?特别在欧洲,人们的态度,举例说,对于规则、对于形式、对于林林总总的观念,我以为通过序列主义的思维,所有这些都历经了全面的考量。你感觉自己从这些四处弥漫的多样观点中吸取了些什么营养?

里:这种音乐思维十分明确,又十分难解,结构极为复杂。早在匈牙利时,我就偏爱明确的结构,但那时我并不知道序列技法,还从未写过序列音乐。我把布列兹的《结构Ia》(Structure Ia)彻底分析了一遍,因为那是我的兴趣所在。随后我给《规则》(Die Reihe)写了一篇文章,那是我在1957年到科隆后做的第一件正事。无论是电子录音室还是序列音乐,我都想彻底了解其中的技法。所以我着手分析布列兹的作品。原本我想拿《无主之锤》(Le Marteau sans maître)开刀,但很快我有了自知之明,它复杂了,我没法吃透。我要一首能彻底弄明白的曲子,布列兹的《结构Ia》大概是他唯一一首具备该条件的样本了。曲子里的一切都经过理性筹划。从序列音乐中,我学到了某种结构上的思维,但并不充分。我不是指它的方法,也许我从中摸到了规律,自认为一直保持到今天。我的结构感很好,同时也不放弃情感和诗意,希望如此吧。可我从没有适应过老派序列主义的结构,如布列兹和施托克豪森的一些曲子。我之所以说“老派序列主义”,是因为后来施托克豪森和布列兹都多少偏离了正统的序列主义。至于其他路子,譬如泽纳基斯那一套,我也敬而远之,他把音乐建筑在一定的运算法则和数学公式上。我对数学兴趣很浓,班诺瓦•门德尔布洛(Benoit Mandelbrot)那套奇妙的“不规则碎片形”(fractals)令我神往。例如我试图••••••不仅试图,我业已着手发展出一套并不直接依赖数学的音乐形式,但多少受到这种“有机发展”的影响,也许接近了门德尔布洛的运算法则。总之,我对数学虽然有兴趣,但从不直接或严格地运用于音乐。一向如此••••••首先考虑音乐,其次才是结构。想象力是第一位的,如果你愿意,还有情感。我对画谜、感知迷惑(paradoxes of perception)这类玩意很着迷,你会在我音乐的建构元素中找到这类结构的生长和变形,但它们始终受情感元素支配。

杜:在欧洲和美洲,序列主义的思想让不少年轻作曲家感到幻灭,他们明白了,序列主义曾一度被认为就是这个世纪的道路,但这种想法再也走不通了。

里:从未走通过。

杜:布列兹最近在一篇文章中这么写道:“两个月来,采用序列主义的作曲家只有我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里:如果连他也这么说,情况就是这样了。

杜:虽说有这种幻灭感,但作曲家还是能通过整体地学习序列主义,发现兴趣点并运用于心。对序列主义的研究是二十世纪音乐的重要成就,你同意吗?你难道不会从梅西安那里获得某些启发吗?特别是他的《时值与力度的模式》(Modes de valeurs et d’intensités)。

里:没错没错,这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不过,今天我觉得自己已经远远抛开了这种思维,以及整个序列实验。我也在做音乐实验,但却是另一种特别的实验态度,这种态度里的一切都直接和约翰•凯奇相连••••••我对六十年代头上的一些序列实验的确曾非常感兴趣••••••而现在,我自己已经远远抛开了那一切。

杜:当时的一些争议焦点围绕着“确定性”和“非确定性”。

里:对我来说,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的问题••••••它们都作废了。不光是今天,也许在这二十年里,已经失去了意义。

杜:对你而言,以积极姿态所写的转折之作,是你的管弦乐作品。我曾指挥过,譬如《大气层》(Atmosphères)。

里:第一首应该是《幽灵》(Apparitions),你了解这曲子吗?

杜:我了解。也许你可以称之为一个告别之作,它很接近我们现在谈论的年代。

里:是的。其实关于“静态”音乐的想法我早在布达佩斯时就有了:音乐可以建构在一个复杂的网络上,譬如复调网络。我甚至记得这个想法第一次抓住我的确切时间••••••那是1950年,可当时什么也没有写下来,我可以想象,但不知道如何去写。第一首纯“静态”的曲子是《幻象》(Visions),作于1956年夏天,布达佩斯。而后是《幽灵》第一乐章,前首曲子的第三个变体。第一个变体是56年冠以《幻象》标题的版本,第二个变体诞生于57年,在科隆和维也纳,标题为《幽灵》,第一乐章是相同的,但在科隆那时受了布列兹、施托克豪森、科尼西(Koenig),卡格尔等人的影响之后,曲子变得更老到成熟了。最后是第三版的《幽灵》。我采用法语标题,英语里这个词的内涵不同,让人想到鬼魂,而法语就很明确。第一乐章完成于1958年,次年写完第二乐章,60年演出,它就是写于那个时期。顺便提一句,很有意思,有人也在那时与我不谋而合,他是弗雷德里希•采尔哈(Friedrich Cerha)••••••

杜:是的••••••我认识他。

里:那你应该也知道的••••••我记得事实上,在他的《镜子》(Spiegel)和《乐章》(Mouvements)之前,采尔哈所写第一首“静态”风格的作品是《饰带》(Fasce),这首作品杀青很晚,其实早在五十年代后期就动笔了。

杜:我正想要提这一点,很高兴你先说了。当我在1975年首演《饰带》时,也在思索你提到的那两件作品。事实看来就是如此,他首先有了草稿和类似构思,但完成得比较晚。你和采尔哈是怎么不谋而合的?

里:我刚才向你提到过,在56和57年,我已完成了《幽灵》的初稿。第一乐章截稿于58年,堪称第一首完整的“静态”音乐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我认识了采尔哈,也了解了他的音乐,是一些早期作品,如一些为钢琴和小提琴写的音乐,后来是作于1956至57年间的《脆弱关系》(Relazioni fragili),为羽管键琴和室内乐团而作,外加无词人声(vocalise)。我们是好朋友,但我并不知道他那阵在忙什么。一天,我去拜访他,他给我看《饰带》的初稿。我第一个反应是:“你在写我的音乐!”其实,当时我们一定是想到一块去了。还有,我今天才知道,贾钦托•谢尔西(Giacinto Scelsi)那时也在做同样的探索,从1959年起,他写出了《四段单音曲》(Quattro pezzi su una nota),这是我此前不了解的。从某个角度看,他的手法的我后来也运用了••••••构想一个音,从一个单音开始,就像我的《在远方》(Lontano)和《大提琴协奏曲》••••••谢尔西早在五十年代晚期就这么用了。所以,那时的气氛中一定有种共通的想法。

杜:的确有很多类似的事情。你刚才提到一个单音,从它加以扩展;有段时间人们在争论究竟是谁率先写出了“滑音音簇”(glissandi-cluster)。

里:是泽纳基斯。

杜:我也认为是泽纳基斯。施托克豪森想要把功劳算在他头上,但我认为是泽纳基斯。

里:我可以一清二楚地回答说是泽纳基斯,他的《停顿之后》(Metastasis),作于1953至54年。施托克豪森紧随其后,但晚了。我后来也运用这一手法。我们应该把首功记在泽纳基斯身上。

使用道具 TOP

407#
发表于 2013-2-2 12:32:18 | 只看该作者
匈牙利作曲家乔治•里盖蒂1986年访谈录的第二部分。

里:我写完《幽灵》后,也认为自己搞了个大发明,全部弦乐组,你瞧,总谱包含63组系统。当时我压根不知道有《停顿之后》,大约在1960-61年,我才接触到。大家想到一块儿去了。如果要选出第一人,那就是泽纳基斯,他首先写出“滑音”,发明了概念,我指的是“音群”(sound masses),而不是“静态音乐”。

杜:我还可以举出更早的。听听查尔斯•艾夫斯的音乐。当然,环境大不一样,但他的《假日交响曲》,特别是《七月四日》里就出现了“滑音音簇”,还有《第四交响曲》。这些作品写于1909年至1916年间!

里:我得说,艾夫斯给了我巨大的震撼,可在1962-63年前,我根本没听过他的音乐,只知其名。我听的第一个录音是斯托科夫斯基指挥的《第四交响曲》••••••那是我首次接触艾夫斯的音乐,大概是六十年代早期。很快我听了他的其他作品,《七月四日》,《纪念日》和《新英格兰三地》。过去我未受他影响,可之后,他成了第一位的,还可以算上考埃尔(Henry Cowell),也许还有凯奇的音簇。

杜:没错,凯奇和瓦雷兹。音簇概念当作一种音乐“噪音”。

里:我此时的音乐,像五十年代末的《幽灵》和《大气》和噪音观念可没什么关系。回到你提过的“音乐遗传密码”上来吧,我是喜欢瓦雷兹,还喜欢很多作曲家。但瓦雷兹没有直接影响到我,凯奇也没有。我的概念可不是音簇,我甚至不太喜欢用这个字眼。我的概念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复调网络••••••我称之为“微复调”(micro-polyphony),因为它是一个时时变化着的网络,从《幽灵》开始,其织体的内部结构就如乐思那样重要。从这个角度看,它不像艾夫斯,也非凯奇和泽纳基斯,截然不同的东西,倒有点接近采尔哈。

杜:这就是我们在谈的••••••很像采尔哈,真是奇妙!

里:和谢尔西也挺接近的,我是八十年代才发现了他。但我认为谁第一个吃螃蟹并不重要。当读到关于豪尔(Josef Hauer 奥地利作曲家,1919年独立地发明十二音体系)和勋伯格的争论,他们都吵着说自己才是第一个发明十二音体系的人,我不由哈哈大笑,真是太蠢了。这无法确定。勋伯格居然还去起诉托马斯•曼,因为托马斯•曼在《浮士德博士》里没提他的名字。荒唐可笑!

杜:没错,这就是我们正在谈的,重新抓住当年令大家不约而同想到的东西,小结一下你的观点吧。

里:我往自己的遗传密码里添了点玩意儿。我刚才谈到我去了科隆,施托克豪森与布列兹的冲击,对当年科隆与达姆施塔特录音棚内的作曲家们来说,秩序的概念至关重要。有个人对我意义尤其重大,戈特弗里德•米盖尔•科尼西(Gottfried Michael Koenig),他不走运,名气不大。他教了我很多电子音乐的技术••••••我学会如何在录音棚里工作,就得益于他。他写过一个电子音乐作品《埃萨伊》(Essai),你了解这曲子吗?

杜:我只见过标题,从没听过。

里:拿他的谱子来说,你哪怕边听音乐边读谱,也看不懂,因为谱子上只有一系列指示如何演奏的数字。他写于1957年,创作的时候我在录音室内,像个学徒工。他的思维是很正统的序列派,不过走的路很特别。后来我直接从施托克豪森那里学了不少东西。他待我很好,我到科隆的头六周,就住在他的公寓里,每天我们都有交流。那时他还算不上个“伟人”。如今我可不太乐意和他一同起居了。当初他可是和蔼得无以复加,乐于助人。在音乐上,我也受益良多,57年我住在他那里时,他正在写《群》(Gruppen),我得以密切关注。你和他熟吗?

杜:我第一次见他是1963年,他来布法罗参于《时段》(Momente)的美国首演。后来是1971年,我指挥海牙市民乐团(Redisentie Orchestra)在海牙和巴黎演出了《正方》(Carrè),施托克豪森也来了。还有一次是1972年在伦敦,我指挥BBC交响乐团。巴黎演出后,他的谈吐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里:你指挥过《正方》?那首曲子妙极了!我参加了这首曲子的汉堡首演,还有卡赫尔、马克夫斯基(Markowski)、吉伦(Michael Gielen),以及施托克豪森本人。那么你是了解他的••••••他会很和蔼,但也是个“大人物”。

杜:令人生畏。

里:一个精神偶像(guru),我可不喜欢偶像。我说实话,哪怕到今天,我个人对施托克豪森其人还是好恶参半。我喜爱尊敬他的音乐,但有保留。不过当初学到他的思路,他如何工作,对我很重要,影响也很大。

杜:他总爱用“调和”(mediate)某物来形容他的手段。他似乎断定世上没有东西是不可“调和”的,只要你把它放入某种对立关系中,并理解对立两方的差异。

里:这在古波斯宗教中是常理,“光明与黑暗”的冲突,二元论宗教思想都是如此。这仅仅是一条思路。你同样可以把万物设想为一个统一体,整体考虑的思路。你还可以用简化的思路,不管是哪一种••••••其实都帮助不大。所有这些意识形态上的图解模式都是空话。我不想探讨施托克豪森的哲学,仅仅想告诉你,我从他那里学到的东西不是这个层面上的,而是音乐学徒期最直接的层面——实践层面。他写下《群》的最后几个音符时,我就在他身边,那也许是他最主要的作品。接着我参加了许多次排练,准备1958年首演。首演《群》之后,又是《正方》的首演,那么多事件都和施托克豪森相关,对我意义重大。如今,我觉得较为接近布列兹,而在当时,另一批人则更吸引我••••••施托克豪森、科尼西、卡赫尔、还有伊万杰利斯蒂(Evangelisti),知道他的人不多••••••完全是一个小社会。施托克豪森端坐在云雾中,像个半人半神,后来他彻底变成一个神,我们都是臣民。

杜:你刚才提到了布列兹。有种看法认为他身上有条线索,综合了韦伯恩••••••

里:与德彪西••••••

杜:是的,德彪西与梅西安。你觉得这种综合观点如何?

里:不怎么样。不要二元论,不要综合,不要分析。我痛恨所有冒牌哲学的过度简化。我痛恨所有意识形态。我有的是音乐想象力和创意,当然不是懵懵懂懂地去写作。我想象着音乐的声响,非常实在真切。我用内耳去倾听。然后再去寻找某一个体系,一个结构。结构对我很重要,但我明白,它是第二位的,绝不是首要的。我从来不搞什么哲学名堂,也不弄音乐之外的玩意儿。

杜:可以谈谈你现在的音乐吗?

里:我告诉了你某些影响我的事情,某些方面。在七十年代末,也许是八十年代头上,我经历了一步步蜕变,开始弄些相当新鲜的东西,写了不少曲子,比我的早期作品来,知道人还真是不多••••••我还是原来那个作曲家,但音乐形式的概念变了;“封闭”(closed)的音乐形式和“开放”(open)的音乐形式相对应。我过去一向是“封闭”形式的坚定党羽。音乐不是日常生活,它是人工的,人造制品,是“封闭”的。它被精心建构而成,虽然不缺诗意,但结构很重要••••••复杂、老到,绝非“极简”,而是“极繁”!我过去这么认为,现在依然坚持己见。但有些东西改变了,因为我不想老是重复自己。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感受到一个深刻的危机。这个危机部分来自个人原因,我病了;部分来自音乐风格。林林总总关于什么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的讨论。就像你在纽约这地方可以发现“商业区”和“住宅区”的区分••••••我自己身上也有“商业区”和“住宅区”。最终我现在写的音乐,既不是“现代”,也不是“后现代”,而是别有洞天。如《为圆号、小提琴和钢琴而写的三重奏》(1982)、《钢琴练习曲》(1983),下周会在此地首演;还有两周前在格拉茨演出的《钢琴协奏曲》(1985-86),另外有一组合唱组曲,都代表了我新的音乐想法。

杜:你提到了危机,它是怎么爆发的?

里:那一类我们谈到的现代音乐都是从科隆和达姆施塔特开始的,我觉察到它们对我来说已经作废了,我要做我自己••••••我一定要变。同时,我对后现代主义,无论是建筑上的还是音乐上的,都没有好感。我也不想退回到调性音乐和表现主义,以及那些冠以“新”(neo)帽子的逆流,如今到处都是。我要寻找到自己的道路,最后,我找到了。我不再写“静态”音乐了••••••不写了。我找到了一种节奏与和声上的可能性,相当复杂与新颖,既不是调性音乐,也不是无调性音乐。《六首钢琴练习曲》大概是最典型的了。

杜:我能列举一下他们的标题吗?一,《无序》(Désorder);二,《开放弦》(Cordes vides);三,《滞键》(Touches bloquées);四,《花奏》(Fanfares);五,《彩虹》(Arc-en-ciel);六,《华沙之秋》(Automne á Varsovie)。你认为这些练习曲采用了新的节奏打击观念。你以往的节奏打击观念开始于叠置不同密度的节奏格式,譬如1962年的《为一百个节拍器而作的交响音诗》(Poéme symphonique for 100 metronomes);而后又发展出一种你叫做“错觉节奏”(illusionary rhythm)的观念。你能解释几句吗?

里:好的。譬如1968年为羽管键琴写的《连续》(Continuum),演奏家弹快速、连续的音,但作为特定音产生的振荡频率结果,我们起先感知的那个较慢的节奏型,他不弹出来也能听见。这个创意在1976年为双钢琴写的《纪念碑》(Monument)中更进一步,两位钢琴家演奏同样的乐句,一个弹两拍子,一个弹三拍子。两个相对简单的乐句叠置起来,通过相似音的混合以及复杂扭曲的声部,达成了一种全新的整体节奏模式。这就是我称之为“错觉节奏”的典型样式。后来在八十年代,我首次听到了康伦•南卡罗(Conlon Nancarrow)的音乐,我一下子就迷上了。他写的复合节奏音乐(polyrhythmic music)具有微米般复杂的节奏,我被震住了。南卡罗显然得自于布鲁斯与爵士,美国的音乐传统,和我的音乐背景相去甚远。(你可以把我叫做“中欧人”!)不过我感觉,南卡罗所关注的音乐意念的核心和我很相近。我感兴趣的是复合节奏,同步进行的不同速度,我在南卡罗为机械钢琴所作的不凡音乐中也听到了相似之处,这促使我去探索许多道路和手段,能让“现场”的演奏者也能表演类似的复杂音乐。我自问,有没有这种可能性,譬如一位演奏家,就算是钢琴家吧,能同时演奏不同的速度?从另一方面看,我也受到了查尔斯•艾夫斯的影响,他总在考虑音乐的种种不同层面。

杜:拼贴?是吗?

里:还称不上拼贴。七十年代,在我的歌剧《大死亡》(Le Grand Macabre)中,有拼贴的元素。我新创的音乐不该被理解为“艾夫斯式”的不同层面的叠加。相反,同一类声音的融合才是最关键的。它更偏向南卡罗的方向,但其本质上又与之不同。

杜:你认为在节奏研究和叠加这个相对更广泛的领域里,欧洲作曲家中有没有先行者?

里:当然有了。舒曼和肖邦就写过依靠节拍的三对二节奏(hemiola)。三对二节奏来自于六拍子在度量上的两可局面,它可均分为三组两拍子,也可分为两组三拍子,究其根源,是中世纪音乐晚期的量化记谱。在这个独特的领域中,我加入了第二种独立的思维方法••••••撒哈拉以南非洲音乐中可叠加律动的原则。

杜:你能确切说明是哪种非洲音乐的影响吗?

里:尤其明显的是非洲中部的复调音乐,例如班达(Banda)复调音乐,二十至二十五人组成一支乐队。我听过以色列音乐学家希姆哈•阿罗姆(Simha Arom)录制的一个录音,其律动之游移复杂,令我吃惊。当然,这类音乐里没有欧洲人所谓的节拍的概念,但你能觉察到两种独立的节奏层面。基础层含有一个快速的律动,你无法确切数出来,但能感觉到;上面一个层面有时是均匀律动,但更多是不同时值的不均匀律动模式,但总有一个多重的基本律动。这样的音乐听上去是没有节拍的,我们不能视之为“含混不清”。它没有重音,只有一片平稳流动的律动。你在我的音乐里听不到对非洲音乐的引用,但在我的节奏与律动模式思维里,非洲音乐的相关原则是决定性的。

杜:成果呢?

里:一项本质上全新的发现往往是结合了两种先前为人所知、但却彼此独立的领域。我的个案是结合两类独特的音乐思维方法,欧洲的三对二节奏和非洲的叠加律动原则。我将两者合二为一,发展出一套方法,使得钢琴家可同时演奏多个不同速度,一个很快的共同律动作为公分母。只要你仔细辨听,就可以跟得上不同的速度。这套方法是空前的,以前存在的任何一种音乐里都没有。

杜:除开将两种不同音乐思维合二为一的影响之外,你前面还提到曾渴望发展出某种音乐形式,能体现“有机发展”的概念。

里:是的。有关发展生长、有关音乐形式的衍生,是我兴趣的焦点,远离了“遗传密码”的概念。不管怎么变,在我的音乐里你找不到类似“科学”或“数学”的东西。只有一个依靠诗意和情感想象力的结构统一体。有两种音乐之外的影响,我可以谈一谈:其一,我对人工智能很有兴趣,例如语言的不同层面。我很关注这个领域,极其钟爱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Douglas Hofstadter)的著作;第二个音乐之外的影响和有机发展的概念有关,来自几何学中的新领域——不规则碎片形,多半归功于班诺瓦•门德尔布洛,前面我已经提过他。我对复杂的花饰也是兴趣浓厚,如阿尔罕布拉宫的伊斯兰花饰,中世纪的爱尔兰艺术,凯尔斯福音饰本(Book of Kells)。不规则碎片形就是最为复杂的花饰。我想在自己的音乐中也追随这些完美的榜样。

杜:我知道你急着要去艺术文学院,不过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年轻时,究竟是什么引导你投身音乐?

里:哦••••••没什么。其实我自己也弄不清。父母可不希望我干这行,尤其是父亲••••••他们不让我学乐器,我到了十四岁才说:“我现在要学钢琴!”家里压根没钢琴,我只能每天去外头练琴。我曾想当一个科学家,去学物理,但后来转向了音乐。这不是我的主观决定,而是一系列意外的后果。(完)


使用道具 TOP

408#
发表于 2013-2-2 13:06:13 | 只看该作者
匈牙利作曲家乔治•里盖蒂1986年访谈录的第二部分。

里:我写完《幽灵》后,也认为自己搞了个大发明 ...
甲米 发表于 2013-2-2 12:32

几年前在网上读过这段对话挺有收获的。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3 09:07, Processed in 0.035471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