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04181

查看

1018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433#
发表于 2014-9-20 21:42:0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老关从欧洲回来了。今天早上电话聊了一个多小时,晚上又是一个多小时。似乎时间总不够用,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交流和分享。但主要是老人家在侃侃而谈。

       我真是庆幸,一生里能够遇到像老关这样的几位“仙”人。不至于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并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沉沦。

       由于每天长时间的行政工作,加之自身的懒惰,很久没有做那种“有意义的阅读”了。虽然阅读这件事本不该功利,但此前那种不断产生共鸣而胸口紧跳甚至浑身起鸡皮疙瘩的那种阅读似乎已成永久的记忆了。而没有阅读相伴,听音乐的时间价值便不及往昔之什一。音乐真要堕落成音响和旋律了。

        听老关这两个多小时的“说书”,便如同读了一本极有价值的书,而且因为有交流与互动,能够压缩双方都已了解的背景介绍,直入主题,用更多的时间讨论不熟悉的事情,效能是极高的。

       明天又要出差,今晚随手抽出一张古尔达的贝多芬最后三首奏鸣曲。古尔达的演奏,我不全然喜欢,但贝多芬实在是太强大了,应了施纳贝尔那句话,贝多芬总比演奏出来的要多得多。

       随着音乐的流淌,回味老关所讲,感慨良多,那三首奏鸣曲也特别贴切此时的心境。老关的话还由他老人家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和平台上讲出来吧,他是会讲的,我没有资格代劳。

      贝多芬之后,放一张New York Philharmonic 在Bernstein指挥下演奏的马勒第一交响曲。为什么要放这张?下星期才能讲。有的梦想说破就不灵了。

使用道具 TOP

434#
发表于 2014-9-29 00:23: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9-29 05:25 编辑

      今天回到北京。上次提到的马勒第一,其实是一个小小的发愿。在纽约的同事帮忙订了23日纽约爱乐的音乐会票,曲目中包含马一。但出差的日程不是自己完全能够掌握得了的,所以出发前听上两个乐章,算是祈祷一下,但愿当天晚上没有公干,能够听到Alan Gilbert棒下的NYPO。

      结果23日晚上公事结束后,我和同事一路狂奔,躲开奥巴马车队的封路,也不敢在高峰时段打的,两人步行半个多小时赶到林肯中心Avery Fischer Hall,拿到票走进满满当当的音乐厅时,已是Alan开始向观众解说上半场作品的时分。初秋的纽约天高云淡,但哥俩儿都冒了一身轻汗。

      上次到纽约,已是17年前的事了。那是第一次出国,看到纽约街头奇形怪状的路人,心中还颇为忐忑呢,哪像今日之浑不论、没皮没脸。大苹果似乎没啥太多的变化,仍旧一番闹哄哄、乱糟糟的样子。但这里似乎是和香港一样,需要安心呆一段时间才能体会出它的好来。头天下午原本计划去大都会看看,因为上次去时间太短,只看了油画的部分,这回要补看一下有关中国的藏品。但是工作没有做完,只得放弃了。赶在日落前换上运动鞋,用一个小时沿着中央公园的跑步线绕了一圈,也算洗洗肺吧。所以,这第二天晚上的音乐会是无论如何不能错过了。

      上半场是当代作品,一位生于60年代日裔美籍女作曲家的单簧管协奏曲。因为听不懂,也不好评论,只能说给了正在倒时差的我一点困盹的机会。实际上到了下半场,我还是十分十分的困倦,马一第一乐章的后半段就睁不开眼了,第二乐章则完全断片,只到第三乐章才逐渐恢复,第四乐章便完全清醒地从头听到尾。本不当如此暴殄天物,但是困这玩艺儿是没法阻挡和抵御的。前两天邀星兄在欧洲也是听马一时睡着了,真是有趣的巧合。

      第一次现场听NYPO,座位稍远了些,精神也不够集中,所以不好猛然下什么判断。因为演奏的是马一,所以总体上感觉非常地凌厉,在Alan的调度下各个肯节把握得非常准确。音色上不属于温暖型,但也没柏林爱乐那么光耀和辉煌,弦乐部分很齐整,变化迅疾,管乐则漂亮极了,有时候比较高地飘在弦乐之上。偶尔能听出点Big Band的劲儿来,也许只是心理暗示。指挥生于1967年,现在正当年,而且是乐团的“红二代”,父母都在乐团工作过,他自己成长在上西区,对乐团、对纽约再熟悉不过了。

      场内也仍是以白发帮为主,看到好几位驻着各式拐杖的老人家。但最后的standing ovation气势还是很足,叫好声响成一片。出场时所见最能代表纽约的风格了,有我们这样西装革履的,有比较随意穿着便装的,还有着晚礼服的男士伴着长裙着地的女士。街边那对年轻人真是精神,女士的露肩灰色长裙美极了,两人身材、相貌、衣着都令人赏心悦目。两人等了一下,抬头打了辆的士。我和同事也打了辆车,司机是个印度人,这次没怎么交谈,不像上次和那位黑人老哥聊得很high,或说他聊得很high。

      纽约,纽约,两天的勾留已是收获满满,要多久才会让我留连忘返。。。。。。


使用道具 TOP

435#
发表于 2014-9-29 21:19: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9-29 22:23 编辑

       听剩下那半张马一。CBS典型的录音风格,就是十分近场,听者仿佛坐在前五排以内。这张伯恩斯坦棒下的纽约爱乐,从录制至今已经41年,但与前几天听到的现场,风格上似乎相距并不大,只不过录音棚里的东西总比现场要冷静一些。

      从录音上说,各声部细节交待得很清楚,有的时候过于清楚了,以至于分离度有点大。合奏高潮的冲击力就没法和现场比了。动态被压缩是交响乐录音的宿命。

使用道具 TOP

436#
发表于 2014-9-29 23:08:17 | 只看该作者
已经很久未去听现场了,太麻烦。手里的名盘听着还是方便多了。

使用道具 TOP

437#
发表于 2014-10-1 00:36: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10-1 00:41 编辑

      十一长假前,第一个自由的夜晚!真是幸福啊!



      用Steely Dan当伴奏音乐似乎有些不恭,但为了后面七天省心,还是放着他的AJA,拖着我的地板,擦净了狗狗的口水和爪印。



      台湾的苏友瑞极力推崇EMI FRANCE上世纪70年代的录音,这张齐夫拉父子合作的李斯特需要放大些音量,才能得到一个正确的音场比例。钢琴声并不突出,整体效果却是现场感十足,钢琴被动态张扬的乐队包裹着。老齐的节奏还是极富收放感,直到终曲时还是一路高歌、昂扬前进。



      红银标的格鲁米欧和哈斯基尔从不让人失望,这次一张碟正反两面是第7和第10。格氏稳稳当当地,没什么夸张表现,倒是哈氏有时颇为灵俐。胆机经过前两张碟的长煲,进入了状态,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美极了,在眼前悠悠地唱着。这就联想不到什么斗争啊,奋斗啊,矛盾啊,胜利啊,诸如此类。贝多芬不过是开口讲了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吧。



      快到子夜仍舍不得睡,有美好音乐的秋夜,明早可以赖床的秋夜,是一年中难得的良宵。就让老罗的大提琴再唱一回熟悉的舒柏特吧。似乎录音电平有些低,加大音量后,老罗沉实、丰厚、多变的色彩迸发了出来,在静静地夜里恣肆地挥洒着。布里顿则显得轻灵多了,在老罗身后随和地衬托着。就这样,国庆日悄然到来了。真是幸福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38#
发表于 2014-10-1 19:09: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10-1 19:25 编辑

回复 williamhoo 的帖子

也许是因为我的器材不够好,回放马勒、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瓦格纳等动态极大的交响乐,总也达不到现场的效果。到气势如虹、排山倒海的段落,录音回放大多缩水不少,虽然音场能够得到完整的表现,但与前面一些弱奏段落相比,似乎听者位置一下子退后了十几、二十排。

如果现场座位不够好,从音效上来说就难有保障,但可以从气氛上多少获得些补偿。演奏家们聚精会神、合力共建音乐殿堂的氛围还是很能打动人的。
但像莫扎特、海顿的作品,各个音乐段落响度差别不那么大,听录音有时倒比现场还过瘾。



今天听的这张莫扎特交响曲,DG的录音出奇的温暖、丰厚,FRICSAY的指挥端庄、雅致又流畅,各声部交待得很清楚,整体融合感也不差,听来十分享受。很多年前听过第41交响曲的现场,现在印象已经模糊了,只记得管乐非常透亮,定音鼓点特别清晰。这一点,今天的录音还差口气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39#
发表于 2014-10-3 23:53:01 | 只看该作者
      普罗科菲耶夫,不是很熟悉,经常对他有些怪异的旋律和调性变化不大适应。他的歌剧《战争与和平》是部宏篇巨制,更是从未谋耳。
      天津大剧院上演《战争与和平》,殊为不易。由于所需演员人数众多,要动用我军青年小战士们充实舞台,扮演没有台词和唱段的法军。有表演、有合唱的俄军当然留给了俄方合唱团。



      我们上演这部著名的爱国歌剧,庆祝国庆65周年,十分应景。俄国人来我国演出这部歌剧,大唱保家卫国、击溃敌人,也很贴合他们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面对的局面。

      单说音乐。普氏据说被官方要求多采用俄罗斯民谣曲调,但他自已更喜欢咏叙调,结果是,虽然他做出了妥协,使得剧中有若干完整的咏叹调,但绝大多数唱段还是像瓦格纳的作品一样,源源不断地融入了叙事进程,而且曲调极难把握,也没什么反复,听众根本不可能跟着哼唱。

      尽管如此,还是能分辨出若干主要的动机,及其在剧中前后的重现。安德烈、娜塔莎、库图佐夫的几段咏叹调也非常符合人物性格和故事环境,十分感人。然而当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几段在“战争”部分的大合唱。听到这些大合唱,不得不敬佩普罗科菲耶夫,他用前人从未用过的旋律和配器营造出一个极为宏大的音乐场景,释放出巨大的音乐动能。同威尔弟的歌唱性、瓦格纳的神秘气氛、普契尼的华丽色彩完全不同。庄严且沉郁,黑暗但有力,狂野又圣洁。所以赢得掌声和许多喝采。



      演出历时四个小时,来去天津花了四个小时,但还是十分开心尽兴。唯一的遗憾是又没能吃到地道的煎饼果子。意外的收获是在歌剧厅旁边的小店里买到一张可遇不可求的黑胶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40#
发表于 2014-10-5 08:1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10-5 20:33 编辑

      假期中终于得到半日闲空,拜访在使用LS3/5A的乐友,以及对发挥35A特色积累多年经验的器材前辈。

      爱音乐的人在听到音响等级的差别后,没有办法逃离所谓“发烧”的诱惑,因为大家都明后“音的素质决定乐的表现”这个道理,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系统更好地展现出音乐的本质。但大多爱乐者对电子技术一知半解,而且用可测量的、标准化的科学数据去分析和解释关乎人类情感的、概念模糊的音乐表现,更是一件令人头疼不已的事。因此“以耳收声”成为大多数爱乐人愿意接受的判断原则,而不必太过纠结技术指标和电学原理。

      对于音乐的本质是什么,则会有极为不同的理解。这和每个人接触音乐的机缘、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后天修为有联系。世界发展到今天,能够放到“音乐”这个概念里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某一类音乐所必须的表现手法和音响特征极有可能成为另一类音乐所看轻甚至反对的。这就造成一个结果,即每个爱乐人对自己系统声音的特性多多少少会有些不同的要求。甚至一个人在不同生命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要求。

      好在目前音响系统种类繁多,而且声音特色或说音响艺术特征千变万化,能够给声音取向各异的爱乐者提供很多可行的选择。“条条大路通罗马”。在音乐回放系统的世界里,因为有太多的罗马,因此就有了成倍多的通往罗马之路。这里面有的确能通向万神殿,给予听者终极的听觉和乐感的享受,但需要行旅者矢志不渝,坚持到底,不断探索新知,纠正偏差。有的则根本就走不通,或者达到目的地要走过许多弯路。

     35A赫赫威名,大烧、老烧都十分推崇,曾是我十分期许的音响系统构件。而且注定今后十几年还要漂泊良久,有一对便于携带、性能优异的音箱,便能走遍天涯不舍美声。无奈此前几次简短的接触都未留下深刻印象,两次出国旅居期间亚洲和欧洲玩音响的朋友都没有怎么搭理这对小家伙。大概中国人有独特的审美倾向,35A之平和中庸内敛均衡更讨中国人耳朵喜欢吧。

      这次往听,年兄的35A应该说玩到极尽了吧。本身Rogers之15欧金牌就是同类中之佼佼,DIY之胆机功放造价已是数倍于音箱,尤其难得的是古董西电元器件之可遇不可求。音源的设置是非常独特的,照例还是要为年兄保留些私密,不多讲了。整体的声音是令人惊讶的,中正、圆润、松弛,立体感强,像真度高,音场清晰,最重要的是乐感丰富,吸引人,禁得住长时间聆听。总体上音场线是在音箱线稍往后去的,因此容易营造舞台感,最适合听古典音乐、爵士、轻松的流行乐等等。

      年兄的听音环境还不是特意为35A打造的,如果限制在25平米左右,适当地加大房间阻尼,细心地调整音箱位置和皇帝位及座位高度,最终效果应该能再上层楼。

      这对35A的表现,证明其超值的音乐表现力,也证实了我此前一个想法。在合理大小的空间内,针对特定类别和风格的音乐,35A有能力达到音响系统表现力的某个极致。但这个极致一定是有限制条件的。而限制条件以外的东西一定是选择35A、喜欢35A的人所不大在乎的。

      比如包裹感,音波的震动感(不只是低频),音场的高度和宏大感,诸如此类。换句话说,35A的音乐是给人远观、静观的,是把听者慢慢揪向音箱线而不是猛窜出来拥抱听者的,即使音乐情感的表达能使人心灵震颤,物理上讲听者与演奏者之间还是有距离的。

      如果需要把交响乐队搬回家,又不满足于在二楼三排中间位置聆听的效果,非得要坐到楼下8排1号去,恐怕还得求助于那些上百万元的巨无霸系统。

      如要35A伴我走天涯,得付出好大的辛苦,经济上的和体力上的。一旦了解到它的终极实力,便一定不会满足半吊子的表现,而要让它展现终极实力,系统上游的代价实在是太大,而且是无法便携的。况且有了上游那样的潜能,有没有比35A更能展现系统综合实力的音箱选择呢,我不得而知。

     由此想到,音响系统优胜的判断标准,最终是音乐。音乐优胜的判断标准,最终是文化素养。文化优胜的判断标准,最终是信仰。谁能给人一个坚定的信仰,谁便能最终获胜。因为我们相信35A表现的声音是正确的、是美好的,我们才认定35A是好音箱。如果我们相信我们的梦是正确的、美好的,而且我们的朋友和敌人都这样认为,那么我们最终必将胜利。


使用道具 TOP

441#
发表于 2014-10-6 00:34: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10-6 00:37 编辑

   Lipatti's rendering of Bach's "Jesus, Joy of Man's desiring" was repeatedly admired, both on CD and by online audio clip.


   But tonight it was captured surprisingly touching and enchanting when played from a Columbia's 10-inch FC mono lp. The vocal part in the original cantata 147, which was played as incessant marching chords, was gloriously intoned and profoundly expressive, a powerful sound that was previously unheard on any other audio media.

   The supporting triplets flow forward in steady pace and soothing peace, so soft and delicate and a bit dark-hued that makes one wonder how Dinu managed to create such big contrast between two melodic lines on the same keyboard. Technique aside, the quality of such singing piano sound makes this transcription by Myra Hess no less religious than the eulogizing psalm presented by choir voices.

   Never underestimate vinyls. They are aesthetic magics if we treat them properly and in good faith.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42#
发表于 2014-10-6 16:56: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10-6 17:55 编辑




      富特文格勒1944年12月19日(16至20日)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这个录音后来成为著名的“乌拉尼亚英雄“。但是据网上富氏爱好者所编目录看,其他多家公司也先后发行了该录音的LP和CD,且为数不少。上面两图中左边那张(正反面)是苏联Melodiya公司1992年出品(当年苏联解体了!),标明是1944年12月16日录制,制版者名叫Badenyan,编辑名叫Grunberg。右边那张是意大利小厂出品,标明是转录VOX公司(实际上Turnabout公司发行,后被VOX收购)的编号录音,但文字说明却写成是柏林爱乐,应该是一个乌龙吧。音效上来说,Melodiya比VOX转录的画面更清晰,动态更大。作为一个70年前的战时录音,能达到这样的音效真是令人赞叹,同时倍感幸运。
      关于这个录音,有太多的评论和解说了。今天第一次聆听Melodiya的录音,只能说除了感受到富氏战时录音特有的紧张感和略带夸张的戏剧性外,比如有时后一乐句在前一乐句未终了时抢拍进入,从而造成一浪追赶一浪、令人喘不过气的感觉,或是在有定音鼓的乐句前逐渐加速、使鼓声迸发的冲击力更加突出逼人等等,还特别感受到富氏在这部交响曲中营造的宏大气象以及声部的轻重变化,从而发现他对于贝多芬音乐及其代表的德意志文化充满自信和乐观,而不像他在指挥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时表现出的忧虑和激动。由于这张录音效果较佳,捕捉到了低音提琴的轰鸣和维也纳爱乐大厅的回响,使乐曲听上去气势恢宏,灿烂壮丽,呈现出壮士赴死之慷慨从容的古希腊悲剧气慨,而不是呼天抢地、自怨自艾的悲伶哀嚎。

      PS:感谢M兄上面的点评。希望能给这版卓越的录音一些更加精专的评论,毕竟我的版本知识和背景信息都十分有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43#
发表于 2014-10-7 17:53: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10-8 05:19 编辑

      1942年6月21日富特文格勒指挥柏林爱乐演奏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同样是被苏联人抢走的战时录音,同样是Melodiya上世纪90年代再版的黑胶,头版的“火炬碟”价格奇高了。

      难怪欧美乐友如此珍惜这批战时录音,真是德国浪漫主义经典作品的经典诠释。而且录音效果之好,使人不只通常那样仅从单声道唱片上听结构和线条,甚至连音色和动态变化都清晰可闻。

      第一乐章在富氏一贯的变速中取得惊人的流畅,比常听的小克莱伯更有一气呵成之感,而且激悦和menacing的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heartbeat! heartbeat! breathe! breathe! 不知不觉地跟着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就是老富的本事!72年前他干的事啊!

      第二乐章又是情绪对比的经典,柔美之处放得极为舒缓,紧张之处还是用加速造势,弦乐的高潮洪流涌过,而且第二次再现时明显加重大提和贝司的音量,速度放慢,成为一首面向悬崖外青灰大海的悲歌。自从三年前现场听扬颂斯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之后,再也没有如此地感动过。72年前的老富!

      第三、第四乐章仍旧一路狂飚突进的气势。有几段定音鼓擂得山响,很难想象现场究竟是什么感觉,但这个单声道录音居然捕捉到了那份舍我其谁的冲击力。对老富艺术风格有很多的论述,但哪里可以找到音乐内行的著述,从技术角度分析一下老富是用何许手段达到他希望的效果。那样听录音就更有目的性,感触也会更深。


使用道具 TOP

444#
发表于 2014-10-12 20:13:08 | 只看该作者
南根兄说的何等之好“ 在音乐中虚度一生,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幸福。。。。。。
    人生充满变数和吊诡,在欲望和名利的漩涡中,音乐犹如一根巨大的浮木,是喘息、休整乃至生存最后的指望。”使我感悟之中产生了极大共鸣,学习了!

点评

兄承让. 相互学习, 请多指点.  发表于 2014-10-13 09:50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8 04:21, Processed in 0.030285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