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44462

查看

23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甲米

37#
发表于 2012-10-12 19:18:5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据史料记载中国用蚕丝织造衣物已有近5000年历史.中国的丝绸很早就享誉海外,受到中亚、西亚和欧洲人的喜爱.
在历史上外国商人来往于东西方之间贩运中国生产的丝绸,逐渐形成了沟通欧亚大陆和"丝绸之路".
后来中国的养蚕技术传到了西方,大约在4世纪时传到了中亚、西亚.6世纪传到了东罗马人建立的拜占庭帝国.关于养蚕技术西传的经过历来说法不一.
古代中国的养蚕技术对外严格保密,因而其西传过程也染上一些神秘色彩.据拜占庭历史学家普洛科庇阿斯在《查士丁尼战史》中记载,有几个印度和尚在6世纪时来到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当时波斯商人以高价在那里出售丝绸,居间牟取暴利.这些印度和尚向查士丁尼皇帝献策,说他们有办法让拜占庭不再向波斯和其他国家购买丝绸.他们曾在一个叫赛林达(大约是新疆一带)的地方住了很久,发现产丝的是一种虫,丝从虫的口中吐出.
要从该国带走虫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可能把虫产的卵带来孵化.查士丁尼答应事后重赏他们.后来印度和尚果然取来虫卵,依法孵化,得到许多虫,以桑叶喂养,于是拜占庭境内能养蚕缫丝.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则波斯人为查士丁尼取来蚕种的史料.7世纪时另一位拜占庭历史学家梯俄方内斯记载,皇帝召见曾在中国住过的波斯人,他们答应为查士丁尼寻找蚕种.他们绕道南高加索地区去中国,过了两年,大约在553或554年左右,带着蚕种返回拜占庭.蚕种是藏在空心手杖中带来的.在他们的指导下,拜占庭成功地养出了蚕,并结出了蚕茧.至此,拜占庭帝国首次使用在西方生长的蚕所吐的丝作为纺织丝绸的原料.在英国历史学家吉本所著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中也记述了与此相同的故事.
对这两则蚕种西传的史料,历来都有学者表示怀疑.蚕卵放在空心手杖中藏一年多,这在养蚕技术上是说不通的.中国学者雷海宗从另一方面对这些史料持否定态度.他在《世界史上一些论断和概念的商榷》一文中认为,"中国向来对养蚕法没有保守过秘密,日本和所有远东国家的养蚕技术,都传自中国.至于拜占庭在6世纪中期如何由中国学得此术,在当时中国并未注意及此,也无人主动地向外传播养蚕法.少数人编造这样一个故事,一方面是故意地神秘其说,以便抬高蚕桑的地位,另一方面是贼喊捉贼,这是他们自己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的无意反射,因为他们学得养蚕术后,立即定为国家的秘密,禁止外传,以便拜占庭政府可以垄断.欧洲的历史学家不加思索地传播了一千四百年."
与养蚕技术西传有关的还有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在今天新疆的和田(旧称于阗)古代有一个叫瞿萨旦那的国家.该国向东国(中国)求取蚕种,但是东国国王秘而不赐,还严令边关禁止蚕桑种子出口.
于是,瞿萨旦那王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以卑言厚礼向东国公主求婚,获得了允准.迎娶公主时,瞿萨旦那王告诉迎娶公主的专使说,你告诉东国公主,我国没有丝棉,她可以把蚕桑种子带来,将来为自己做衣服.公主听了专使的话,就秘密地弄了一些蚕桑种子,放在自己的帽子里.到了边关,官员虽然仔细搜查,但始终不敢检查公主的帽子.蚕桑种子就这样到了瞿萨旦那,当地人开始养蚕.刚开始时,桑叶不够,蚕还要吃些杂树叶子,但不几年就桑树成林,蚕宝遍地.公主还刻石为制,严令保护蚕桑,不许损伤.
这个故事还见之于藏文的《于阗日记》.这本书把东国称为中国,娶公主者是于阗王尉迟舍耶.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于阗丹丹乌里克遗址中挖到一块古代画板.画板上共画了4个人,中央绘着一个盛装的贵妇,头戴高冕;右侧画着一个人拿着一台纺车;左侧地上放着一个盛满蚕茧的篮子,有一个侍女,手指着贵妇的高冕.这块画块上画的就是玄奘所记东国公主秘密带蚕茧种子过关的故事.从内地向新疆传播蚕桑是养蚕技术西传的第一站.
至于养蚕技术到底是如何传到西方的,至今仍未有定论.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2-10-12 20:30:22 | 只看该作者
木有啊,
雨MM可能有吧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2-10-13 11:55:3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据史料记载中国用蚕丝织造衣物已有近5000年历史.中国的丝绸很早就享誉海外,受到 ...
甲米 发表于 2012-10-12 19:18
甲米兄原创吗?如果是就太牛了!


点评

可惜不是。  发表于 2012-10-13 12:55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2-10-13 12:58:2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诚实也是一种美德。兄台的知识面也很广。

点评

小时候家里养蚕的  发表于 2012-10-13 13:02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2-10-14 15:47:54 | 只看该作者

甲米 发表于 昨天 21:35 删除
常说欧洲在罗马帝国灭亡后是蛮旅统治时期,原有文明大幅衰退,进入长期的黑暗之中。我对这个所谓的黑暗时期一直不解,能介绍一本相关的书籍吗?


如果要一本单一的关于此方面的书,我还真一时想不出来,不过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西方哲学史》,伯特兰·罗素 。我有一直在看的,但是没有一气呵成,因为消化不了,会断断续续地读,当学一门学课一样。另外,我也收了丹尼尔的《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这是一本关于西方科学史的书,都是当要具书用的。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讨论西方哲学史的著作。其叙述年代从希腊文明的兴起一直到现代的逻辑分析哲学。全名是《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写作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故在这部哲学史中,罗素特别对他认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辟专章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比如在此书中他专门分章讨论了雅典和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犹太人的宗教发展、黑暗时期的罗马教皇制、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及一些通常被认为与哲学并无太大关联的人物如拜伦等。罗素还特别强调了哲学家们是由其特定的时代所造成的这一基本观点,并特别注意各种思想之间的历史的关联。通地此书不仅可以对西方主要的哲学家及其思想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还可以了解西方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事件、人物、发展阶段及其与特定的哲学之间的关联。


转部份《西方哲学史》文摘:黑暗时期中的罗马教皇制

从大格雷高裏到赛尔维斯特二世的四百年间,教皇制经历了许多次惊人的变迁。 它曾不时隶属於希腊的诸皇帝; 或有时隶属於西方的诸皇帝;并在其他时期更隶属於当地的罗马贵族:虽然如此, 公元八世纪和九世纪中,一些精明强乾的教皇却乘机建立了教皇权力的传统。从公元60 0年起到1000年这一段时期,对於了解中世纪教会,以及它与国家的关系方面具有极其重 要的意义。

教皇摆脱希腊皇帝获得了独立,这与其归功於他们自己的努力,毋宁归功於伦巴底 人的武力––当然,教皇们对此是不存任何感谢之意的。希腊教会在很大程度上一直隶 属於皇帝,皇帝认为既有资格决定信仰问题,又有任免主教以至大主教的权限。修道僧 也曾努力争取摆脱皇帝而独立,为此他们曾不时地站在教皇的一方。君士坦丁堡的大主 教们,虽然情愿归顺於皇帝,但他们却绝不承认自己在任何程度上隶属於教皇的权力之 下。皇帝为了抵抗意大利境内的蛮族,不时需要教皇的援助,这时他对教皇的态度恒比 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对教皇的态度还要友好。

拜占庭被伦巴底人战败以後,教皇们深恐自己亦将被这些强悍的蛮族所徵服是不无 理由的。他们借著与法兰克人结盟而解除了这一畏惧。当时法兰克人在查理曼领导下已 徵服了意大利和德意志。这一同盟产生了神圣罗马帝国,––该帝国曾有一个以教皇和 皇帝之间的协调为前提的宪章。加洛林王朝迅速地衰颓了。教皇首先从其衰颓中获得了 利益,公元九世纪末叶,尼古拉一世将教皇的权力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时国内普遍 的无政府状态导致了罗马贵族的实际独立,公元十世纪时,他们控制了罗马教廷并带来 了极其不幸的结局。教廷及一般教会,如何通过一次伟大的改革运动,从而摆脱了对封 建贵族的隶属即将成为後面一章中的主题。

公元七世纪时,罗马仍处於诸皇帝的武力统治之下,那时的教皇们若不顺从即须遭 难。有些教皇,例如;霍诺留斯竟至顺从了异端观点;另外一些教皇,如:马丁一世终 因反抗而遭到皇帝的囚禁。公元685年到752年间的大多数教皇均系叙利亚人或希腊人。 由於伦巴底人越来越多地兼并了意大利,拜占庭的势力遂日趋於衰颓。皇帝伊扫利安人 列奥,於公元726年颁布了圣像破除令,对此不仅整个西方,就连东方的大多数人士也都 认为是异端。教皇们强烈地和卓有成效地反对了这一禁令;公元787年在女皇伊琳(最初 为摄政者)治下,东罗马帝国废弃了圣像破除令异端。然而,与此同时西方发生的一些 事件,却永远终止了拜占庭对罗马教廷的控制。

大约在公元751年,伦巴底人攻陷了拜占庭意大利的首都拉温那。这事虽使教皇遭到 伦巴底人的极大威胁,但也使他们脱离了对希腊皇帝全面的隶属关系。诸教皇由於一些 原因更多地喜欢希腊人,而不喜欢伦巴底人。首先,诸皇帝的权力是合法的,而蛮族的 国王若非为皇帝所册封,是被看做篡位者的;其次,希腊人是文明开化的;其三,伦巴 底人是民族主义者,而教会则仍保持其罗马的国际主义。其四,伦巴底人曾为阿利乌斯 教派,在他们改宗以後,他们仍旧带著某些令人厌烦的气味。

公元739年伦巴底人在国王留特普兰领导下企图徵服罗马,但遭到求援於法兰克人的 教皇格雷高裏三世的强烈反抗。克洛维斯的後裔,墨洛温王朝的国王们已经失去法兰克王国中的一切实权;国家大 权操於大宰相手中。当时的大宰相,查理˙马特尔是个非常精明强乾的人,他和英国国 王徵服者威廉一样,也是个庶子。公元732年,他在图尔的决定性战役中打败了摩尔人, 为基督教世界拯救了法兰西。罗马教会为此本来应该感谢他,但他出於财政上的需要竟 而攫取了教会的一些地产,因此降低了教会对他的功绩的评价。但他和格雷高裏三世於 公元741年相继逝世,而他的後继者丕平,则使教会方面感到十分满意。公元754年教皇 司提反三世为了逃避伦巴底人曾越过阿尔卑斯山往访丕平,并缔结了一项证明对双方皆 极为有利的协定。教皇需要军事保护,而丕平则需要只有教皇才能赐予之物:正式承认 他代替墨洛温王朝最後一个君主,取得国王的合法称号。为了答谢,丕平把拉温那和过 去拜占庭总督在意大利的全部辖区赠给了教皇。由於这项馈赠无从期待君士坦丁堡当局 的承认,所以这就意味著同东罗马帝国在政治上的分离。

假如历代教皇隶属於希腊历代的皇帝,天主教会的发展将要迥然有所不同。在东方 教会中,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从未获得摆脱俗界当局的独立,或有如教皇所获得的那种 高於其他教士们的优越性。起初所有主教均被视为平等,而东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一直 固持著这种见解。尤其在亚历山大裏亚、安提阿和耶路撒冷诸城中尚有其他东方的大主 教,但在西方教皇却是唯一的大主教(然而自从回教徒入侵以後这一事实已经失去了它 的意义)。在西方––东方并不如此––俗人自从数世纪以来就大部分是文盲,这就给 予西方教会以东方所没有的方便。罗马的声誉凌驾於东方任何城市之上,因为罗马兼有 帝国的传统,又有彼得、保罗殉道,以及彼得曾是第一任教皇等传说。皇帝的威望或适 足与教皇的威望相颉颃,但却没有一个西方的君主能够这样作。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们 往往缺乏实权;此外皇帝的即位尚有待於教皇给予加冕。由於这些原因,教皇从拜占庭 统治下获得解放一事,对於教会之独立於世俗王国,对於决定性地建立教皇政治用以管 理西方教会乃是必不可缺的。

在这一时期裏有过一些极其重要的文件,例如:“君士坦丁的赠予”和伪教令集, 我们无须涉及伪教令集,但必须叙述一些有关“君士坦丁的赠予”的事项。为了给丕平 的馈赠披上一个古老的合法外衣,教士们伪造了一个文件,把它说成是君士坦丁皇帝颁 布的一项教令,大意说,当他创建新罗马时,他曾将旧罗马以及其所有的西方领土赠给 了教皇。作为教皇世俗权力基础的这项馈赠竟被以後中世纪的人们信以为真。文艺复兴 时公元1439年它才为罗伦佐˙瓦拉斥为赝品。他曾写了一本“论拉丁语言幽雅”的书, 而这种幽雅自然是八世纪作品所缺乏的。在他发表了这本驳斥“君士坦丁的赠予”的书 和他的另一起赞美伊壁鸠鲁的论文之後,奇怪的是,他竟被当代热爱拉丁文风胜於教会 的教皇尼古拉五世任命为教廷秘书。虽说教皇对教会的领地的管辖权是以那项伪托的赠 予为依据,然而尼古拉五世却并未提议放弃教会所辖的领地。

一个有名文件的内容曾为C·戴利勒˙伯恩斯概述如下:

在概述了尼西亚信条,亚当的堕落和基督的诞生之後,君士坦丁说他患了麻疯病, 由於多方就医无效因而前往求助於“朱比特神殿的祭司们。”他们建议他杀死一些婴儿, 并在婴儿的血中沐浴,但由於婴儿母亲们的眼泪,他乃放还了她们。当夜,彼得和保罗 向他显现,对他说塞尔维斯特教皇正隐居於苏拉克特的洞穴裏,他会治好他的。於是他 便来到了苏拉克特,这时“万国教皇”告诉他彼得和保罗不是神,而是使徒;并拿出他 们的画像给他看,他认出这两个人正是上次显现时的人物,并在他所有的州长面前承认 了这事。於是教皇塞尔维斯特指定他穿著马毛衫进行一段时期的赎罪;然後给他施了洗 礼。这时他看到有手从天上触及他。於是他的麻疯病被治好了,并自此放弃了偶像崇拜。 以後,他和他所有的州长们、元老院贵族以及全体罗马人民考虑最好将最高权力让给罗 马的彼得教廷,并使其凌驾於安提阿、亚历山大裏亚、耶路撒冷以及君士坦丁堡之上。 然後他在拉特兰宫内建立了一所教堂。他把皇冠、三重冠和皇袍赐给了教皇。他把三重 冠戴在教皇头上,并替教皇牵著马韁。他“把罗马,以及西方所有的省、县和意大利城 市让给赛尔维斯特和他的後继者;永久作为罗马教会的管辖区”;然後,他迁到东方, “因为在天上皇帝已经设置了主教权位和基督教首脑的地方,世俗的皇帝已不配再去掌 权了”。
伦巴底人并不顺从丕平和教皇,但他们却在屡次战争中为法兰克人所战败。公元77 4年丕平的儿子查理曼终於进驻了意大利,彻底击败了伦巴底人,自认为他们的国王,然 後占领了罗马,并在此确认了丕平的赠予。当时的教皇哈德理安和列奥三世发觉在各方 面促进查理曼的计划是对他们有利的。查理曼徵服了德意志的大部地方,以强烈的迫害 手段使撒克逊人改信了基督教并於最後独自恢复了西方帝国,在公元800年的圣诞节由教皇加冕即皇帝位。

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在中世纪理论方面划了一个时代,但在中世纪实践方面却远 非如此。中世纪是一个特别热中於法权虚构的时代,当时的虚构主张前罗马帝国的西部 地区˙在˙法˙律˙上仍隶属於君士坦丁堡的皇帝,而皇帝是被认为˙合˙法权威的唯 一源泉。法权虚构的大师查理曼曾主张:帝国的皇位尚无人继承,因为统治东方的伊琳 (她自称皇帝而不称女皇)是个篡位者,因为女人是不能做皇帝的。查理从教皇那裏为 自己的主张找到了合法根据。因而教皇与皇帝从最初就有过一种奇妙的倚存关系。无论 是谁,若不经罗马教皇加冕就不能做皇帝;另一方面,数世纪以来每一代强力的皇帝都 主张有任免教皇的权限。中世纪法权的理论有赖於皇帝与教皇双方的决定;双方虽都为 这种倚存关系而感到苦恼,但历时数世纪之久一直无法避免。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发生摩 擦,这种摩擦时而有利於一方,时而有利於另一方。公元十三世纪裏双方的斗争终於达 到无从和解的地步。教皇虽获得了胜利,但不久以後却失去了道德上的权威。教皇和神 圣罗马帝国皇帝二者并存了几个世纪,教皇一直延续到现在;皇帝则延续到拿破仑时代 为止。然而,所建立起来的关於双方各自权力的精致的中世纪理论,却在十五世纪时即 失去了效力。这理论所主张的基督教世界的统一,在世俗方面被法兰西、西班牙以及英 吉利等君主国的强权所摧毁;在宗教方面则为宗教改革所摧毁。

关於查理大帝和其随从的性格,盖哈特˙泽裏格博士曾概括叙述如下:

在查理的宫廷裏展开了波澜壮阔的生活。我们在那裏既能看到豪华与天才,也能看 到不道德的行为。查理一向不注意那些招致在他周围的人们。他本人并非一个模范人物, 因而对於自己所喜欢的人或认为有用的人都能许以最大的自由。他虽被称为“神圣的皇 帝”,但他的生活却显不出什麼神圣。阿鲁昆就曾这样称呼查理,并赞扬皇帝美丽的女 儿罗楚德是一位娴淑的女性,尽管她和梅因的罗得利克伯爵陈仓暗渡,生过一个男孩。 查理离不开他的女儿们,他不允许他们结婚,因此,不能不使他得到这样的後果。另外 一个女儿蓓尔塔和圣裏其耶修道院虔诚的院长安吉尔伯特之间生过了两个男孩。事实上 查理的宫廷是个恣情纵欲的生活中心。

查理曼是个精力充沛的蛮人,在政治方面与教会结成同盟,但他却不关心个人的虔 诚。他既不会读又不能写,但他却掀起了一次文艺复兴。他在生活上是放荡不羁的,同 时又过分溺爱自己的女儿。但他却不遗馀力地勗勉臣民过圣洁的生活。他和他的父亲丕 平一样曾巧使传教士的热诚为自己在德意志扩张势力,并设法使教皇服从他的命令。教 皇们都心满意足地听从他的命令,因为当时的罗马已成为一个蛮族的都市,如果没有外 界的保护教皇自身的安全是毫无保障的,而且历次教皇的选举也早已变成了混乱的派系 斗争。公元779年,地方的敌对者逮捕了教皇,把他投入监狱,并威胁要刺瞎他的眼睛。 查理在世时似将开始一个新秩序,但他死後却除去一套理论以外什麼也没有遗留下来。

教会所得的利益,特别是教廷所获得的利益,比西罗马帝国所得的利益更为稳固。 在教皇大格雷高裏三令五申下的一个修道僧团体劝化英格兰改信了基督教,因此英格兰 比那些有主教、但习惯於地方自治的国家,对罗马更为恭顺。德意志的改宗主要是英格 兰传教士圣鲍尼法斯(公元680–754)的功绩。他是个英格兰人,曾是查理˙马特尔和 丕平的朋友,并且全面效忠於教皇。鲍尼法斯在德意志建立了许多修道院。他的朋友圣 戈勒在瑞士建立了一所名为圣戈勒的修道院。根据某些权威者所述,鲍尼法斯曾按《列 王纪上卷》中的仪式为国王丕平举行过涂油式。

圣鲍尼法斯的原籍是德汶州,受教育於爱克塞特和温彻斯特。他於公元716年去弗利 西亚,但不久即返回。公元717年他去到罗马。并於公元719年被教皇格雷高裏二世派往 德意志去劝化德意志人改教,以及对爱尔兰传教士的影响进行斗争(可以追忆的是:爱 尔兰传教士曾对复活节的日期和削发的形式犯了错误)。他在取得相当成就之後,於公 元722年回到罗马,在罗马被格雷高裏二世任命为主教,并宣誓服从教皇。教皇给了他一 封致查理˙马特尔的信,并任命他在劝化异教徒改教的使命之外,去镇压异教徒。公元 732年他被提升为大主教;公元738年他到罗马作了第三次访问。公元741年教皇札卡理阿 斯任命他为教皇使节并命令他去改革法兰克的教会。他建立了弗勒达修道院,并为这修 道院制订了一套比边奈狄克特教团还要严格的规章。然後他和撒尔兹堡的一名爱尔兰籍 主教,维吉尔发生了一场争论。维吉尔虽曾主张在我们的世界以外尚有其他世界,但也 是一位被正式列入圣籍的人物。公元754年鲍尼法斯和他一同回到弗利吉亚後遭到异教徒 的屠杀。德意志基督教之所以成为教皇派,而不成为爱尔兰派,主要是由於他的功绩英格兰的一些修道院,特别是在约克州的那些修道院,在当代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罗马统治期间的不列颠文明早已荡然无存,由基督教传教士所导入的新文明几乎全部集 中於全面直接仰赖罗马的边奈狄克特派修道院。可敬的毕德是贾罗地方的一个修道僧。 他的学生埃克伯特,约克的首任大主教,建立了一所教育过阿鲁昆的教会附属学校。

阿鲁昆在当代的文化中是一重要人物。公元780年他於前往罗马途中,在帕尔玛谒见 了查理曼。皇帝雇他教法兰克人拉丁语,和教育皇帝的家属。他在查理曼的宫廷裏度过 了大部分生涯,从事教育与建立学校。晚年他当了图尔的圣马丁修道院院长。他著了一 些书,包括一本用韵文写的约克教会史。皇帝虽然没受过教育,却深信教化之功,他暂 时缓和了黑暗时代中的黑暗。但他在这方面的工作却为时很短。约克州的文化逐渐为丹 麦人所毁灭,法兰西的文化也遭到诺曼人的破坏。撒拉森人袭击了意大利南部,攻克了 西西裏,并甚而於公元846年袭击了罗马。总而言之,在西方基督教世界裏公元十世纪堪 称一最黑暗的时代;因为公元九世纪曾受到英吉利一些僧侣,以及约翰˙司各脱这一杰 出人物的拯救。

关於後者,我即将作一较详的介绍。

查理曼死後加洛林王朝的衰颓以及查理曼帝国的分裂,首先为教廷带来了利益。教 皇尼古拉一世(公元858–867)曾把教皇的权力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和东西两罗马 帝国的皇帝们;和法兰西秃头王查理;和洛林王罗塔二世;以及几乎全体基督教国家的 主教们发生过争执;然而在几乎从所有的争执中他都取得了胜利。许多地区的僧侣早已 依附於地方诸侯,於是他便著手扭转这种局面。他的两大争端是关於罗塔二世的离婚事 件,和关於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伊格纳修斯的非法罢免事件。贯穿整个中世纪时期教会的 势力,经常乾预皇室的离婚问题。国王都是些刚愎自用的人,他们认为婚姻的不可解除 是一项只限於臣民的教规。然而只有教会能缔结神圣的婚姻,假如教会公布某项婚姻无 效,那末就很可能引起王位继承纷争或王朝战争。因此教会在反对皇家离婚事件和非法 婚姻事件中占有极其有力的地位。在英格兰,教会在亨利八世治下丧失了这种地位,但 在爱德华八世治下又恢复了这种地位。

当罗塔二世申请离婚时,他获得了本国僧侣的同意。但教皇尼古拉却撤掉了默认这 事的主教们,并全面拒绝承认该王的离婚申请。罗塔的兄弟皇帝路易二世为此曾进军罗 马试图恫吓教皇;但终因迷信性恐惧的增长而撤退。於是教皇的意志终於获得了胜利。

伊格纳修斯大主教的事件是饶有兴趣的,这事说明教皇在东方依然可以主张自己的 权力。伊格纳修斯因交恶於摄政王巴尔达斯而被免去大主教的职位;弗修斯乞今本为一 俗界人士,却被提升为大主教,拜占庭政府请求教皇批准这件事。

教皇派遣了两位使节前往调查;他们到达君士坦丁堡之後,因受到恫吓,竟而同意 了既成事实。这件事曾在教皇前隐瞒了一段时期,但当教皇得悉这件事後,他便采取了断然的措施并在罗马召集了一次宗教会议来讨论这个问题;他免去了一名使节的主教职务,同 时又罢免了授予弗修斯圣职的叙拉古的大主教;他咒逐弗修斯;斥革所有经弗修斯受予 圣职的人,同时并恢复了因反对弗修斯而被革职的人的职位。皇帝米凯尔三世为此十分 恼怒,他给教皇写了一封忿懑的信,但教皇却回答说:“国王兼任祭司,皇帝兼任教皇 的日子已成过去,基督教已把这两重职务分开了,基督徒皇帝关於永生问题需要教皇, 但教皇除去在有关属世的事务方面是不需要皇帝的。”弗修斯和皇帝为了报复也召集了 一个宗教会议,会上将教皇破门并宣布罗马教会为异端。过了不久,皇帝米凯尔三世遭 到暗杀,他的继承者巴歇尔恢复了伊格纳修斯的职位,并在这件事上公开地承认了教皇 的权限。这一胜利发生於尼古拉死後不久,而又几乎完全归功於宫廷革命的暴发。伊格 纳修斯死後,弗修斯重新当了大主教,从而扩大了东方教会和西方教会间的裂痕。因此, 假如从长远著想,尼古拉在这件事上的政策不能说是胜利的。

尼古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於主教们比强加於国王们更为困难。大主教们认为自己是 非常伟大的人物,他们是不肯驯服於一个教会的君主的。然而尼古拉却主张主教的存在 主要归功於教皇,当他在世时,他总算大致上成功地普及了这种见解。在这些世纪裏, 有过主教应该如何任命的重大疑问,主教们原先是由忠实的信徒从主教区城市中用口头 选举出来的;其次也经常为附近教区主教们的宗教会议所选出;但也有时为国王或教皇 所选任。主教们可因重大理由得从撤换,但他们究竟应该受到教皇,还是地方性宗教会 议的裁判则是不明确的。所有这些不明确之点恒使得这样一种职位的权能有赖於各该职 位负责人的毅力和机敏。尼古拉把教皇的权力扩张到当时可及的最大限度;但在他後继 者的统治下,这种权力重新陷入了一个低潮。

公元十世纪时教廷完全被置於地方性罗马贵族的统治下。这时关於教皇的选举问题 还没有既定的制度;教皇的选任有时仰赖群众的拥戴;有时仰赖皇帝们或国王们,有时 就象在公元十世纪中一样仰赖罗马市的地方掌权者。这时,罗马和教皇大格雷高裏在世 时有所不同,罗马已不是一个文明的城市了。这裏不时发生派系战争;一些豪门望族又 不时通过暴力和贪污的联合手段攫取统治权。西欧的紊乱和衰颓在此时已达到使全体基 督教国家几乎濒於毁灭的程度。皇帝和法兰西国王已无法制止在其境内名义上仍为其诸 侯的一些封建主所制造的无政府状态。匈牙利人袭击了意大利北部,诺曼底人入侵法兰 西海岸,直到公元911年将诺曼底地方划归他们,他们才以此作为交换条件皈依了基督教。 然而意大利和法兰西南部最大的危险却来自撒拉森人,他们既不接受基督教,也不尊重 教会。大约在九世纪末叶,他们徵服了全部西西裏;并定居於那不勒斯附近的嘎裏戈裏 阿诺河畔;他们破坏了蒙特˙卡西诺及其他大型修道院;他们在普罗望斯海岸有一块殖 民地,并从那裏劫掠了意大利和阿尔卑斯山谷地带,遮断了罗马与北方的交通。

撒拉森人对意大利的徵服为东罗马帝国所阻止,东罗马帝国於公元915年战败了嘎裏 戈裏阿诺的撒拉森人。但其国势却不能象查士丁尼徵服罗马时那样,足以统治罗马。教 皇的职位在将近一百年的岁月中竟变作了罗马贵族阶级或塔斯苛拉姆诸侯的赏赐物,公 元十世纪初最有权力的罗马人是“元老院议员”狄奥斐拉克特和他的女儿玛柔霞,教皇 的职位,几乎为该家所世袭。玛柔霞不但相继有好几个丈夫,而且还有无数的情夫。她 将其中的一个情夫提升为教皇号称塞尔玖斯二世(公元904–911)。她俩的儿子是教皇 约翰十一世(公元931–936);她的孙子是约翰十二世(955–964),他在十六岁时便 当了教皇,“他使得教皇的坠落达於底极,由於其荒淫的生活和奢靡的酒宴,不久便使 拉特兰宫成为世人注目之的了。”玛柔霞可能成为女教皇朱安(PopeJoan)传说的根源。

这一时期的教皇们当然丧失了以前诸教皇在东方所具有的一切势力。他们失去了教 皇尼古拉一世对阿尔卑斯山以北主教们行之有效的统治权。各地的宗教会议对教皇声明 了全面独立,但它们对专制君主和封建领主们却保持不了独立。主教们日益为世俗封建 领主所同化。“因而,教会本身也象世俗社会那样,成为同一无政府状态的牺牲;各式 各样的邪恶毫无止境地蔓延著;一些稍事关心宗教及关心拯救信徒灵魂的僧侣无不为当 前普遍的颓废而悲叹,於是他们便引导著忠实信徒去注视那世界末日的景象和最後的审 判。”

过去有人曾认为当时流行著一种恐怖,就是说,当时的人害怕公元一千年将成为世 界末日的年份。然而,这种想法却是错误的。因为自从圣保罗以来,基督徒就一直相信 世界末日的临近,而他们却依然如故地进行其日常的工作。

为了方便起见,公元一千年不妨被认为是西欧文明衰退达於极点的年份。从这以後 开始了一直延续到公元1914的文化上升运动。开始时,这进步主要须归功於修道僧的改 革。在修道僧教团以外的大部分僧侣早已变得暴戾、败坏和世俗化了;由於虔诚信徒布 施而来的财富与权势腐化了这些僧侣,这种事情甚至在修道僧教团中也屡见不鲜,但每 当道德力有所衰颓的时候,一些改革家必以新的热忱,使其重新振奋起来。

公元一千年之所以成为一个历史转折点还有另外一项原因。大约在此时期,回教徒 和北方的蛮族至少停止了对西欧的征战。哥特人、伦巴底人、匈牙利人和诺曼人相继入 侵;各部族相继改信了基督教,但每一部族都削弱了文明的传统。西方帝国分裂为许多 蛮族王国;诸国王对他们的臣属丧失了统治权;从而呈现了一种具有经常大小不同规模 战事的普遍无政府状态。最後所有强悍的北方徵服者部族都改信了基督教,并定居於各 地。诺曼人是最後期的侵入者,他们特别显示了文明的才智,他们从撒拉森人那裏夺回 了西西裏,从而保卫意大利不受回教徒的威胁。他们把丹麦人从罗马帝国中分裂出去的 大块英格兰领土重新纳入罗马的版图。当他们一旦定居於诺曼底之後,立即允许了法兰 西的复兴,并对它给予了实质的帮助。

我们用“黑暗时期”这一词汇来概括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这一段时期意味著我们过分著重了西欧。这一时期,适值中国的唐朝,也就是中国诗的鼎盛时期,同时在其他 许多方面也是一个最为出色的时期。从印度到西班牙,盛行著伊斯兰教光辉的文明。这 时举凡基督教世界的损失不但不意味著世界文明的损失,而且正好是恰恰相反。当时没 有人能想象西欧在武力与文化方面会在以後跃居於支配地位。对於我们来说好象只有西 欧文明才是文明,但这却是一种狭隘的见解。我们西欧文明中大部分文化内容是来自地 中海东岸,来自希腊人和犹太人的。论及武力:西欧占优势的时期起自布匿战争到罗马 的衰亡––约为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後400年间的六个世纪。此後在武功方面便再没有任 何一个西欧国家能与中国、日本或回教国家相提并论了。

自从文艺复兴以来,我们的优越性一部分须归功於科学和科学技术,一部分须归功 於在中世纪裏慢慢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从事物的性质方面来看,这种优越性,是没有 理由持续下去的。俄国、中国和日本,在当前的大战中显示了很大军事力量。所有这些 国家都把西方国家的技术和东方的意识形态––拜占庭、儒教或神道的意识形态结合在 一起。印度如果获得解放,也将贡献出另一东方的因素。假如文明继续下去,在未来的 几个世纪裏,文明必将呈现文艺复兴从来从来未有的多样性。有一种比政治的帝国主义 还要难於克服的文化帝国主义。西罗马帝国灭亡许久以後––甚至到宗教改革为止–– 所有欧洲文化都还保留著一抹罗马帝国主义色彩。现在的文化,对我们来说,是具有一 种西欧帝国主义气味的。在当前的大战之後,假如我们打算在世界上生活得更舒适,那 末我们就必须在思想中不仅承认亚洲在政治方面的平等也要承认亚洲在文化方面的平等。 我不知道,这种事将要引起什麼变化,但是我确信,这些变化将具有极其深刻和极其重 要的意义。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2-10-14 15:52:11 | 只看该作者

对中世纪欧洲及“黑暗时期”的几点认识(转载)

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  作者:张钦楠

我对中世纪欧洲的基本认识,可归纳为三个问题:
一, 中世纪欧洲与它的前身(西罗马帝国)相比,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二,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主义有没有给我们现代留下什么重大的遗产?
三, 西方人“反封建”反的是什么?

对第一个问题:

西方许多学者贬低中世纪欧洲的社会, 其主要理由有:(一),大一统的罗马帝国被许多小国家所取代,相互间战争不断,给人们带来了痛苦;(二),文化教育事业处与停滞不前的状态,到处是文盲,包括查理曼大皇帝在内;(三),自给型小农经济占主要地位,商业萎缩,道路败坏,经济发展停步不前;等等。

许多西方史学家并不承认历史的规律性。在他们看来,历史不过是许多史实的堆垒,有前进,也有倒退,其中偶然性要大于必然性。此外,他们评价历史时代,往往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例如,在他们看来,古典希腊最宝贵的遗产是城邦民主,而古罗马的主要遗产则是它的法律体系。这是西方文明两大基石。在中世纪欧洲,二者即使有,也比不上前者。因此,在他们眼中,“黑暗时期”的长短固然可多划或少划一些,但总的说来,中世纪欧洲比起古希腊和罗马,是一个倒退,直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始,人类才重见阳光。

这种观点,已被许多其他西方学者所否定。然而,在我阅读的文献中,这方面论说最精彩的,是恩格斯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所陈述的史实和观点。

恩格斯指出,在西罗马帝国的后期,“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大庄园经济,已不再有利可图;而在当时它却是大规模农业的唯一可能的形式。现在小规模经营又成为唯一有利的耕作形式了。”

这种“小规模经营”之所以得到生存发展,是与它们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的。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导致许多日耳曼族人的小国家、小领主的取代,他们相互进行战争,使农民(即使是在罗马帝国崩溃后得到“自由”的农民)不得不寻求领主的“保护”,并为之交出土地、提供劳役,而沦为“维莱因”式的农奴。恩格斯说,“德意志(即日耳曼)人确实重新使欧洲有了生气。……日耳曼时期的国家破坏过程……以采邑制度和保护关系(依附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为封建制度而告终,而人口也有了……巨大的增长,以至能够完好无恙地经受了不到二百年后的十字军远征的大流血”。

所以,尽管我们从现代的眼光可以鄙视那种小农经济的落后,但是,它在当时却是进步的。事实上,人类的进步是逐渐加速的。原始社会的历史是以万年计的,奴隶社会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社会(按最长的估计)是一千年,资本主义(从工业革命到现在)也有了三百年以上,应当说这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加速的过程。局部的倒退和曲折是存在的,但总的流向是前进的。说人类的历史停滞了几百年或一千年之久,是没有根据的。

对第二个问题,我们又可以引述恩格斯的话:

“不论这四百年(指西罗马帝国崩溃到法兰克帝国的兴起之间的欧洲封建制度成型的时期)看起来多么像白白度过,可是留下了一个重大的成果,这就是一些现代的民族,亦即西欧人为了未来的历史而实现的新的形成和新的组合。”

中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是历代罗马教皇与国王们的较量。教庭的理想(梦想)是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由教庭控制的“人间帝国”,并为此目的发动了七次十字军远征,但终究归于失败。一些程度不同实行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兴起,并通过革命或改良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开拓了条件,这是中世纪欧洲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

从哲学思想来说,中世纪欧洲虽然以天主教的经院哲学为主导,但是在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下,它从浓厚的神秘主义逐步转向理性主义,而且,即使是它的神秘主义成份,也给注入了人文主义的精神。这一点,在但丁的《神曲》中最为明显,他描写自己如何经历了地狱的恐怖,终于通过爱得到了新生。他的作品,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同时需要提一下的,是他的《神曲》,是以意大利文写的,打破了拉丁文的统治。
在美术方面,中世纪欧洲集中了建筑、绘画和雕塑的艺术,创缔了罗马风和哥特等艺术风格,与东罗马的拜占廷艺术和伊斯兰文化,共同构成了人类创造中最光辉的一章。哥特建筑很有些像但丁的作品,它的内部幽暗,既产生了脱离尘世的感受,也带有“原罪”造成的精神压力和神秘主义的色彩;然而,它的结构却引用了高超的技术手法,挺拔向上,反映了人们对达到理想天国的期望。今天我们去参观像巴黎圣母院这样的大教堂,仍然可以勾引起各种泛思,有时比文艺复兴的一些作品更有力量。

在生产技术上,农田耕种从二轮制改为三轮制,由牛拉犁改为马拉犁,以及一些工业城市如弗兰德斯的纺织业等,为工业革命奠立了基础。
在这里还要提出两条欧洲封建主义的特点:

一是议会制的产生和成长。许多史书都把它的起源归诸“野蛮”的日耳曼族人。这些“野蛮”族在部落及氏族时期就有召集首领们开会集体讨论,决定问题的传统。恩格斯讲到德意志(日耳曼)人时,称赞“他们的个人才能和勇敢,他们的爱好自由,以及把一切公共的事情看作自己的事情的民主本能,……是罗马人所丧失的一切。”他还引述了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的一段话:“管理上的民主改革,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代更高的阶段……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的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

在很多人的思想中,“民主”是古希腊的创造, 却不知道,作为限制君权的议会民主, 却是中世纪封建主义的欧洲的创造。
二是重商主义的问题。与中国历代朝廷的重农轻商不同,中世纪欧洲的国王们虽然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但对待商业却没有像中国那样地禁止和遏制。像君士坦丁堡、威尼斯、弗兰德斯等,都是中世纪欧洲的重要商业中心。为了发展商业,造船业也相当发达(早在西罗马帝国时期,北欧的维京族——史书上的海盗——就是航海专家),不然,哥伦布也到不了美洲。

第三个问题是:“反封建”反什么?

有意思的是,我在互联网上居然看到了一份法国大革命中(1789年8月)国民大会通过的一项废除封建主义的法令(摘要)。当时法王还没有被推翻,法令中还宣布他是“法国自由的恢复者”。法令宣布“完全地废除封建制度”,废除除议会通过的税款以外的任何征费,废除领地法院,另行规定地租,废除教会征费,任何人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打猎,废除私人鸽子笼等。以为用一纸发令,就可以废除存在千年的制度,也未免太天真了。

事实上,欧洲一些“民族国家”,如法王路易十四在他的统治时期,就已经实行了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一条基本的措施就是废除封建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拥有的世袭的政治权利(这一点,中国从秦始皇开始就做到了)。因此在许多西方史籍中,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时代之间,还插入了一个“君主专制”或“民族国家专制” 的时期。 君主专制一方面削弱了地方贵族的势力,但又走上了极权,残酷镇压人民。 因此, 法国大革命就有了双重使命,既推翻国王的中央专制,同时也废除贵族和教会在封建制下取得的一切权利。 欧洲资本主义革命“反封建” 的主题就是废除封建割据,废除封建特权。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2-10-14 16:00:56 | 只看该作者
正在听林兆明的‘东周列国志’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2-10-14 16:12:28 | 只看该作者
‘未有神仙不读书’‘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都是劝读,科技、做欧美的徒弟不过分,文化、欧美日做我们的孙都不如,点解现在都是月亮外国的圆。

点评

哈哈,还是念经兄经典!  发表于 2012-10-15 00:42
04兄,空气透明度的角度出发,至少现如今你我所在的区域基本不可能比西方的月亮圆。至于为啥,解析力低了。  发表于 2012-10-15 00:19
世间只有一个月亮,不存在哪里的圆,只有看的人角度不同!  发表于 2012-10-14 16:14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2-10-14 16:12:47 | 只看该作者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丹尼尔    文摘整理:(便于有兴趣的同学阅读)


中世纪——教会神父——黑暗时期——欧洲的改造——阿拉伯学派——欧洲学术的复兴——十三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罗吉尔·培根——经院哲学的衰落

  中世纪

  不久以前;“中世纪”一词还是指自古代文化衰落到意大利文艺复兴一千年的整个漫长时间。但近来人们怀着新的兴趣对十三、十四世纪的历史、艺术和宗教进行研究的结果,使我们清楚认识到那时已有一种新文明出现,因而现在人们往往把“中世纪”一词只用于指“黑暗时期”以后文艺复兴以前的四百年间。

  可是,在科学历史家看来,原来的历史分期法也有它的优点。西欧的“黑暗时期”正好与有些不久便被阿拉伯人征服的亚洲国家学术异常兴盛的开始期同时。波斯与阿拉伯学派的学说原来都是以希腊古籍的译本为依据,但后来它对于自然科学也有可观的贡献。欧洲从阿拉伯人学到不少的东两,阿拉伯的学术在公元800至1100年间达到了它的兴盛期。但那时以后科学的活动主要是在欧洲。十三世纪由于希腊古籍的完整版本,特别是亚里斯多德的著作重新发现,知识领域里有了很大的进展。不过一直要等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才开始用批判的眼光去检查希腊哲学,或用新的实验方法去寻找自己的道路。因此,1100年以后的时期,象以前的黑暗时期一样,在科学史家看来,只是一个预备时期。这两个时期是同一整体的两个部分,不妨合拢来看,虽然在政治、文学或艺术的历史学家看来,它们是不同而可以分开的。因此,对我们而言,“中世纪”仍有其原来的意义——由古代学术衰落到文艺复兴时期学术兴起的一千年;这是人类由希腊思想和罗马统治的高峰降落下来,再沿着现代知识的斜坡挣扎上去所经过的一个阴谷。在宗教以及政治与社会结构方面,我们和刚才脱离的中世纪还很接近,但在科学方面,反而更接近于古代。我们透过雾气迷漫的山谷去看过去,感觉远处峰峦比近处地面更加清晰。

  教会神父

  要明了中世纪的欧洲在自然知识方面不能有所进步的原因,我们必须探讨中世纪思想的发展。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早期神父们按照犹太经典、希腊哲学以及祭仪宗教和它们背后的原始仪式建立起来的基督教神学与伦理学的一般轮廓。其次,我们必须探索以后每一个时代里这些教义为了与异教或异端斗争而发生的种种变化。这样,我们才会了解为什么教父的基督教和中世纪早期的基督教,在精神上对于世俗学问采取仇视态度,为什么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为什么自然科学不复存在于世上。

  早期的希腊哲学坦率地建立在对可见世界的观察基础上面。到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手中,哲学的探讨更进一层,从现象问题追究到背后的实在,从自然哲学走到一种带有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倾向的形而上学。“希腊人的心灵被自己的创造迷住了”。在柏拉图看来,外界的事实,无论是自然界的、人生的和历史的,只有为心灵所领会时才成为实在。这些事实的意义必然在于这些事实的与心灵的首尾一致的概念体系相吻合的那一方面,因为只有这样,事实才能为心灵所思考,也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存在。凡不能想象的,老实说也都是不可能的。

  这样一种哲学,显然不能促进对于自然或历史的正确而无偏颇的观察。宇宙的结构必须与柏拉图的哲学的理念相适合;历史本质上只是增加论证的生动性和提供实例的一种工具。

  亚里斯多德对于观察自然界比柏拉图感兴趣,但是即令就亚里斯多德来说,他的力量也是用在形而上学与逻辑学方面多,用在科学方面少;而在科学方面又是用在生物学方面多,用在物理学方面少。他首创逻辑学这门学科,而在生物学上无论如何表现了客观的观察方法。他的物理学不象德谟克利特的那样客观,是在原子及真空中寻找事物的终极本性。在亚里斯多德看来,用来解释自然界的概念必然是物质、本质、物体、形式、数量、质量——这些范畴都是为了按照人的心灵固有的观念去表达人们对于世界的直接的感官知觉而制订出来的。在黑暗时期开始的时候,亚里斯多德的著作的不完善的撮要,是当时可以得到的希腊资料中最科学的,他的影响虽然不小,但慢慢地也就不再具有支配力量了。到六世纪他的著作已不时行,此后七百年间,所遗留下来的,差不多只有别人给他的逻辑学所作的注释。

  斯多噶派的哲学,通过马可·奥里略的著作为我们一部分人所熟知。它对于罗马人的心理特别合适,在估计教父派神学家所利用的不同的思想潮流时,对斯多噶派的哲学不能加以忽视。在斯多噶派看来,中心的实在是人的意志。形而上学和自然知识,只有在为斯多噶派的哲学服务,即作为生活与行为的指针时,才有其重要性。斯多噶主义基本上是一种伦理哲学,它使物理科学离开正确的观察,以便与道德的成见相适合。

  由柏拉图创始的思想学派,到新柏拉图派,升到更加超理性的高峰。他们的哲学是后来的异教的最后产物。从亚历山大里亚的普罗提诺(Plotinus,卒于270年)的时代到波菲利(Porphyry,卒于300年)及杨布利柯(Iamblichus,卒于330年左右),哲学越来越远离物理与实验,越来越接近神秘的观念。普罗提诺纯粹生活在“为偶尔的狂喜所温暖的形而上学”的领域之中,在他看来,只有对于“绝对”的超理性的默想才是最高的善。在波菲利的著作中,尤其是在杨布利柯的著作中,这些神秘的见解进入实际的生活,而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又使巫术与邪术更加为人们所轻信。灵魂需要神、天使与魔鬼的帮助;神灵本质上是不可思议的,而巫术是达到神灵的途径。因此新柏拉图主义奖励而且吸收流行在一个衰颓时期的一切民间的迷信,巫术和占星术的一切发展,以及一切追求苦行的病态渴望。一位新柏拉图派传记家笔下的杨布利柯的生活里充满了奇迹,正如阿散纳修斯(Athanasius)的圣安东尼(Saint Anthony)传记一样。

  这种神秘的哲学气氛包含有东方信仰的潮流,如袄教(Mithra-ism)与摩尼教(Manichaeism)。后者主张一种二元论,认为有善恶两种力量,注定要一再重新出现。袄教与基督教争霸于罗马帝国。它是从波斯传来的一种祭仪宗教;以前我们讲过,在希腊化时代,当人典时期快结束,而奥林匹斯神话衰退之时,这一类祭仪宗教就取代了这个美丽的信仰。关于这些祭仪宗教,我们还知道得远远不够完备。它们的教仪有奥义传授和通神等秘密仪式;它们的信仰通过每一宗派特有的神的传说来表达,这些传说一般人信以为真,有教育的人则以为不过是生死秘奥的象征。在这些教仪与传说的背后,有原始的自然崇拜——崇拜日神、崇拜月神和表演一年季节循环的戏剧,以资庆祝:在夏季,大自然生意盎然,在冬季,自然界陷于死亡状态,每年新春,自然界又欢乐地复活过来。

  现代人类学进一步揭示了构成祭仪宗教基础的原始观念与其仪式的起源。这些仪式渊源于更原始的仪式,而更原始的仪式则基于这样一种观念:人们可以用交感巫术或妖术去强迫自然就范。这样的教仪及由此发展而来的仪式,比任何宗教教义的确定体系都早,而且更加持久。我们可以看出:在公元后最初几个世纪内,除在文学中出现的正式宗教和哲学之外,还有这些更原始的巫术仪式与信仰的又深又广的暗流存在。从这些仪式里可以找到奥义传授,牺牲献祭,与通神等观念,这些观念在祭仪宗教中,以及后来的某些基督教教义中、特别是天主教的弥撒仪式理论中,又以更复杂的形式出现。这些原始的仪式和较为发达的祭仪宗教对于基督教起源的影响,一向是历史家与神学家讨论的问题。这种讨论随着每一代掌握的知识而有所不同。

  圣保罗(Saint Paul)拯救了基督教,使它没有变成一个注定要很快消灭的犹太教教派,并且把它当做一个世界性宗教来加以宣传。在这个宗教生长起来和传布开来的时候,它和希腊哲学发生接触,早期教会的神父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把这个哲学与基督教义结合起来。

  最先从事这一工作的是沃里根(Origen,约185-约254年),他公开宣布古代学术,特别是亚历山大里亚的科学,与基督信仰是一致的,在争取有教育和有知识的人信教方面,他比任何人尽力都多。当时教义尚未固定,后代人不惜抛弃生命为之奋斗的不同的见解,在他的著作中,还和平地共处着。

  沃里根最根本的主张是上帝的永恒不变。这个主张牵涉到逻各斯(Logos)与世界的永恒不灭,以及灵魂的“预先存在”。这。样就把基督教的历史方面的重要性减少了,从而也就可以用比较批判的态度去检查旧约和新约,而且可以采取一个比后来正统观点较为自由的观点。但是沃里根的神学越来越得不着人们的承认,终于在553年君士坦丁堡的宗教会议上遭到遣责。

  在拉丁神父中,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354-430年)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最深远而且最长久;他的《仟悔录》(Confes-sions)和《上帝之城》(City of God)是基督教的两大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他先属摩尼教派,后来是新柏拉图派,最后才成为基督教徒。他把柏拉图哲学与保罗《使徒行传》的学说结合起来,形成基督教对知识的第一次大综合的基础;这一综合,在中世纪后期亚里斯多德与托马斯·阿奎那支配一切的时代,还作为另一派思想暗地里依然存在着。他的论争,正如圣阿散纳修斯的论争一样,说明天主教的教义是怎样由辩论而形成的,并且说明我们的信条不但是信仰的陈述,而且是“战胜异端和异教的凯歌”。正如吉朋(Gibbon)所说:“异端的名号总是安在少数派头上”。

  新柏拉图主义与早期基督教神学同时成长,相互作用——事实上两方都责斥对方抄袭。基督教象新柏拉图主义一样,有一个根本假定:灵魂是宇宙的终极的实在;在教父时代,基督教更接受了新柏拉图派的超理性态度。在早期神父的著作中,最高级的超理性主义对于上帝的爱与对于复活的基督的理解,一步一步下降,最后就变成了同异教群众及新柏拉图派哲学家的信仰已经没有什么区别的最低级的迷信。早期的新柏拉图源异教徒普罗提诺和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对于占卜与巫术并不重视,拉丁神父希波利塔斯(Hippolytus)对于异教的巫术与占星术的愚蠢也加以揭发。但六十年以后,波菲利与杨布利柯,再后数百年,基督教会活动家杰罗姆(Jerome)与格雷哥里(Gregory)都热中于妖魔灵怪的事迹。

  象征主义在新柏拉图主义中已经出现,神父们为了把《旧约》和《新约》加以调和,并把两者同当时流行的思想流派加以调和,又把象征主义加以推广与发展。《圣经》中的或自然界中的一切如果与每一神父所诠释的基督教义相合,就作为事实接受,凡是不合的就只承认它仅仅有象征的意义。

  最后,要了解教父的心理,并由此以了解中世纪人的心理,我们必须明了基督教关于罪恶的观念所带来的压倒一切的动机,那就是对于天堂怀抱希望,对于地狱怀抱着恐惧,盼望通过神与人之间的中保在天堂里得救,避免地狱火焰的惩罚。

  异教世界自己也已丧失信心。人类已经远远离开希腊人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和严肃的罗马人在家庭与国家里的快乐生活。祭仪宗教把东方的思想带到欧洲。人们开始更加依赖权威;他们感觉到不安,对于他们在现世和来世的平安发生恍惚的恐惧。这种情形常出现于历史的各时期之中。甚至在基督降世以前,在巴勒斯坦与犹太教影响存在的其他地方,人人就都期待着天国和末日裁判的灾难来临。这个观念使使徒时代基督教的信仰大半成了一个来世论问题,使基督教的生活规则变成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伦理,只不过是光荣的第二次降临前的短期的准备。也许在教父时代,世界末日已经向未来推远了一点;但最后裁判的日子仍是很近,每一个人都以为死亡是通到神秘的隔世和可怖的阴界的有效门户。暗影笼罩着古代国家的文明,更大的暗影笼罩着人类的精神,差不多使基督宣传的希望与和解的福音光辉都晦暗了。

  由于有这样一种人生观和这样一种死亡的前景,无怪乎神父们都对世俗的知识本身,毫不感觉兴趣。圣安布罗斯(Saint Ambro-se)说;“讨论地球的性质与位置,并不能帮助我们实现对于来世所怀的希望。”基督教思想开始敌视世俗学术,把世俗学术和基督徒决心要战胜的异教看做是一回事。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一个分馆在390年间被德奥菲罗斯主教加以毁灭,一般说来愚昧变成大家恭维的德性。当基督教成为人民的宗教后,这种态度变得更加残酷。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所产生的这一结果:415年,希帕西亚(Hypatia)被杀害,她是天文学家塞翁(Theon)的女儿,也是亚历山大里亚最后一位数学家,可是竞被基督教暴徒异常残忍地加以杀害,而这个暴行据说是西里耳(Cyril)教长所主谋的。

  朱利安皇帝(Emperor Julian,331-363年)企图复兴异教徒的宗教与哲学,但雅典的最后一位大哲学家是普罗克拉斯(Proc-lus,411-485年),他把新柏拉图主义加以最后的综合,而且使它具有了“传给中世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时所具有的那个形式”。普罗克拉斯成了基督教与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之间的桥梁。他也部分地造成并促进了中世纪的神秘主义。

  虚心地探究自然的愿望与力量渐渐地消失了。自然科学在希腊人那里消融在形而上学里,在罗马的斯多噶派那里,变成支持人类意志的道德所必需的条件。同样在早期基督教的气氛里,自然知识也只有在它是一种启发的工具,可以证明教会的教义与圣经的章节的时候,才被重视。批判的能力不复存在,凡是与神父们所解释的圣经不违背的,人们都相信。当代的自然历史知识可以拿公元二世纪编纂的《生理论》(Physioloyus)或《动物论》(Bestiary)作为代表。这些书的题材与内容公开宣布是根据教义上的考虑决定的,最初都是借用动物世界的形象虚构的基督教寓言。例如,书中庄重地说,小狮出生时是死的,到第三天它们用眼呼吸,因而苏醒过来,这样来象征我们的救主,即扰大(Judah)之狮的复活。

  按照他们对于历史和传记的看法,异教历史学家总是随时准备改变历史记载以迁就修词,于是教会的作者就更加变本加厉。在他们的手里,历史成了基督教护教论的一个分支,至于早期中世纪文学的特殊形式,圣徒的传记,那不过是一个启迪的平具。无论什么传说,只要符合于作者心目中的他的题材的神圣性,他都毫不迟疑地加以接受。

  教父神学的力量,由于得到教会组织的支持,而愈加强大。到了帝国接受基督教时,这个组织便依靠正在衰退但仍然占有优势的罗马传统力量,成为不可抵御的了。罗马帝国虽然亡了,它的灵魂仍在天主教会中活着,后者不但继承了前者的组织结构,并且承袭了大一统主义(universalist)的理想。罗马主教觉得要取得世界大主教的位置和逐渐加强统一的纪律,比以前不知要容易多少倍,因为就是野蛮民族也得尊仰罗马为他们的首都、他们的圣城,并奉凯撒为他们的半神化的君主。从哲学上说,天主教会是希腊化文明的最后成就;从政治和组织上说,它是专制的罗马帝国的后裔与承继者。

  黑暗时期

  当古代文明的夕阳斜辉消逝在第六、七世纪的黑夜中的时候,欧洲的学术情况就是这样。后来的几个时代在新晨的微光中所回顾的理想的性质就是这样。那时,他以为他们所回顾的是一个比较光明的日子,这个日子的光荣的中午的顶峰就是上帝假手他的儿子而给予世人的最高启示,这个日子的光辉的黄昏则由教会的神父们秉承神意写作的著作照亮。无怪乎新时代的人把经过黑暗时期传到他们手中的东西都当作超自然的法典,而不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它。

  古代学术残存于第七世纪的西方的唯一痕迹,只有博埃修斯(Boethius)的著作。他出身于罗马贵族,于524年被人处死。经过长期争论之后,现在大家好象承认他是基督教徒,甚至是殉道者。不管这些,他的确是代表古代哲学精神嫡传的最后一人。他著有亚里斯多德与柏拉图哲学的纲要和注释,并根据希腊人的著作,写成叙述所谓四学,即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四个数学部门的专著。这些手册在中世纪时采用为学校教本,事实上,中世纪初期有关亚里斯多德的知识,几乎完全是由博埃修斯的注释得来的。

  博埃修斯传的作者斯特沃特搏士,给了我以下一段记载:
  博埃修斯是罗马人当中的最后一人,但从他对于科学分类所提供的材料看,他也是经院哲学家的最早一人。他主张将知识均匀地分配到自然科学、数学与神学中去,后来的人一致采用,最后托马斯·阿奎那不但接受而且为之辩护。他给人下的定义是“自然界里有理性的个体”,这个定义在经院哲学时期结束以前,一直为人遵奉。

  在博埃修斯和比他年轻的同时人卡西多拉斯(Cassiodorus)以后,古典的精神便不存在了。柏拉图在雅典建立的哲学学校,这时教授一种神秘的、半基督教的新柏拉图主义,于529年为查士丁尼皇帝(Bmperor Justinian)所封闭,一半由于是要毁灭异教哲学学说的最后残余,一半是要防止官立基督教学校遇到竞争。

  但拜占庭帝国在西欧蛮族最猖撅的时代,维持了一个文明的背景。它的军队把意大利的哥特人赶走了,它的律师在查士丁尼学院把罗马法订为法典。建立在斯多喝学派原则基础上的罗马法提供了一个理性秩序的理想,这个理想经过混乱时期保存下来,帮助形成了罗马帝国继承者大一统主义的法典,后来并帮助形成了经院哲学的知识综合。此外,从古典时代经过拜占庭遗留下来的知识,即令在衰微的时候,也如火炬一样照耀于欧洲的黑暗中,照亮了走向西方学术复兴的道路。这一线光明还没有完全熄灭,西方学术复兴就已经开始了。

  不过,在这个当儿,西方与过去的断绝是极其彻底的,并不限于作为文明力量的希腊和作为世界强国的罗马的灭亡。不但作为政治国家和社会组织的雅典与罗马毁灭了,就是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希腊民族,法律家与行政官的罗马民族,也不复存在了。

  人们把罗马衰败的开始,归咎于种种原因。一个重要而常被人忽现的原因,据历史家艾利生(Alison)研究,是由于货币缺乏,而造成的经济紊乱。西班牙与希腊的金银旷开始枯竭,罗马国库中收藏的贵金属可以造为货币的,在奥古斯都时代,估计约值三亿八千万英镑,到了查士丁尼时代已减少到八千万英镑。虽然货币时常贬色,但我们仍然可以断定国内的物价下跌不已,换言之,用货物与劳务来衡量,金钱的价值则属上升,而缩减通货时期的各种恶劣影响也就必然随之而来了。生产性的农业与工业成为无利可图的事业,捐税到了不可忍耐的程度;由不受货币紊乱影响的国家,如埃及与利比亚输入的货物大大增加,而罗马的土地遂至无人耕种,正如英国的土地在1873至1900年及1921至1928年由于同样的原因而致荒芜一样。

  土地既不耕种,城乡的沟道又复失修,于是大片地带竟因疟疾猖撅而不堪居住;高尚与能干的血统的出生率的降低,加上不断的战争与外国人——古罗马人中间——的管理,大概不但使每一代的许多最优秀的人死于非命,而且使优者亡而劣者存,因而使国民的平均品质降低。通常所说的明显的军事原因和其他原因无疑与灾难有很大关系,但是经济的混乱与外族的骚扰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北方民族推翻罗马,与其说是野蛮人摧毁了文明,倒不如说是把已经败灭倾颓的废墟打扫清楚,让将来的新的大厦好建筑起来。

  一个新的文明须从混乱中演化出来;具有一定理想和明确特性的民族必须从信奉大一统主义的腐败帝国的多种多样的种族中发展出来;而这些民族也必须先在社会秩序的改造以及文化特质的判定和专业化方面有很大进展,然后才能成为新的科学和科学哲学萌芽和成长的适当温床。

  在欧洲的某些地方,通过黑暗时期的朦胧阴影,我们可以看见知识的小草挣扎出现于阳光之中。意大利的大城市中,可能有些世俗的学校经过动荡与混乱,还继续维持着。但修道院的兴起,使人们第一次有可能过稳定安闲的生活,因而唯有在寺院中才能找到学术新生的最早的征象。

  由于福音故事的性质,教会的神父们不能象蔑视或无现其他世俗知识一样蔑视医术。救治病人是基督教的义务,而医学也就成了复兴最早的一门学科。寺院医学起初是巫术,里面稍微混杂一点儿古代的科学。第六世纪时本笃会教士(Benedictines)开始研究希波克拉底与盖伦著作的纲要,他们渐渐把这些著作里的知识传播到西方去。僧侣也是实际的农夫,他们也保存了一点农业知识。

  佩斯东海湾那不勒斯南面萨勒诺(Salerno)城的学校是最早的非宗教的新学术发源地。从这个中心发出了许多根据希波克拉底与盖沦的著作编纂的书籍。第九世纪时萨勒诺的医生已很有名;到十一世纪时,他们开始读阿拉伯书籍的译本;他们的学校一直兴盛到十二世纪才由普及于欧洲的阿拉伯医学所代替。由于萨勒诺先是希腊的殖民地,后来又是罗马的疗养场,而且在意大利南部希腊医学的传统始终没有完全中断,所以在这里,古代学术与现代学术的直通桥梁也可能始终没有中断。

  欧洲的改造

  不过,我们还应该指出,距离罗马较远的地方,也是表现出明确的新精神最早的地方。从富有诗意的爱尔兰传说开始的爱尔兰、苏格兰及英格兰北部的文学与艺术,由于吸收了基督教的教义,得到迅速的进展。靠了威利布罗德(Willibrord)与博尼费(Boniface)等传教士的热忱,这一文化连同它的一些世俗学问被传到南方。北方的这一发展在盎格鲁-萨克逊僧人贾罗的比德(Bede of Jarrow,673-735年)的著作中达到顶点。他把当时西欧所有的知识都收纳在他的著作之内。他的科学主要根据普林尼的《自然历史》(Natural History),可是也加了一些他自己的贡献,例如对于潮汐的观察。他处在两派之间,一边是博埃修斯、卡西多拉斯、格雷哥里及塞维尔的伊西多尔(Isidore of Seville)等,受到古典派或教父派学术直接影响的拉丁注释家,另一边是查理大帝所设立的教会学院的学者们。后一派的领袖是约克的阿尔昆(Alcuin of York)。他对于克服把世俗学术与神圣宗教对立起来的流行观念颇有贡献,并且把古典知识的传统带到中古时代。比德用拉丁语著述,主要是为僧侣著述,但150年后文化大大扩大,阿尔弗烈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849-901年)亲自或命人把许多拉丁书籍译成盎格鲁萨克逊的语言,于是拉丁文学的影响就进入本地的语言中。

  那时中古时代的欧洲逐渐粗具规模。罗马化的高卢人与蹂躏罗马各省的强悍的条顿部落互相混合,而逐渐形成各个民族国家。从来不曾看见罗马鹰徽的、或者罗马人撤退了的北方各地,创造了自己的文化,甚至自己的文学,罗马理想与罗马文明对于它们不过是外界的和外来的影响而已。

  阿拉伯学派

  当欧洲学术处在极低潮的时候,在君士坦丁71堡东罗马帝国宫庭中,在叙利亚至波斯海湾的国家中,却保存了不少来源于希腊、罗马与犹太的混合文化。最早的一个中心是荣迪沙帕尔(Jundi-shapur)的波斯学校,它在489年成了景教派基督徒的避难所,在529年柏拉图学园被封、新柏拉图派离开雅典后又成为新柏拉图派的避难所。在这里翻译了希腊的书籍,尤其是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的著作,使希腊哲学与印度、叙利亚、波斯的哲学相接触,还促进了一个医学学派的成长。虽然处在比较孤立的状况中,这个学派还是一直存在到第十世纪。

  在620至650年间,在穆罕默德的鼓舞下,阿拉伯人征服了阿拉伯、叙利亚、波斯、埃及等地。一百五十年后,最著名的阿拔斯王朝哈里发诃伦-阿尔-拉西德(Harun-al-Rashid)奖励翻译希腊作家的著作,因而帮助促成了阿拉伯学术大时代的开始。起初进步很迟缓,因为必须创立一些适于表达哲学和科学思想的新名词与文章结构,使之融合在叙利亚与阿拉伯的语言之中。阿拉伯人和处在阿拉伯人势力下的民族的任务,与中世纪后期欧洲学术复兴时代一样,第一是要发现隐藏起来且被忘记的希腊知识的宝藏;第二要把他们所发现的宝藏融合在他们自己的语言与文化里面,最后再加上他们自己的贡献。

  穆罕默德死后两百年内,伊斯兰教的神学活动极为活跃。伊壁鸠鲁的原子体系和芝诺的疑难所引起的时间空间问题,刺激了穆斯林人的思想,而印度佛教的原子论对他们也不无影响。

  根据可兰经,安拉(Allah)创造而且主持世界,在安拉的绝对存在中,世界只有第二性的存在。这个正统的观点,后来被新柏拉图派和亚里斯多德派的希腊哲学及另一伊斯兰思想学派所修改。后者把新柏拉图派的无尽的存在环链及亚里斯多德的宇宙观念,加入到穆罕默德原来的片面泛神论之中。于是得到一个补充的观点,即反过来,宇宙便是神。第三伊斯兰思想学派用正统的穆罕默德的术语解释自然,得到一个时间的理论,这个时间理论即使不是从印度佛教的原子哲学得来的,也和它类似。宇宙由完全相同的原子构成,安拉则随时重新加以创造。空间也是原子的结构,时间由不可分的无数“此时”所组成。物性是偶有性,属于原子,原子为安拉所创造与重新创造。如果安拉不时时重新创造,宇宙将如梦一样消逝。物质仅由安拉的连续的意志而存在,人不过是动画般的自动器。这样,伊壁鸠鲁的貌似无神的体系,就一变而为高度的一神教。

  在这些具有神学意义的题材之外,显然人们还有一种好奇心,想研究神学家认为不具有永恒性或实在性的大自然。当基督教国家的科学正在衰落时,伊斯兰教国家的科学却蓬勃发展起来,至八世纪后半期时,领导的地位已确定地由欧洲移到近东了。到了九世纪时,阿拉伯的医学学校因为研究盖伦著作的译本而得到进步,在炼金术所依据的原始化学方面有了显著的新成就。

  最早的实用化学,一方面与生活技术(如冶金)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制药有关。古典时代,希腊人关于物质本性的见解,以及关于原子和基本元素的观念,离开观察与实验太远,无法归入化学之中。一世纪亚历山大里亚的炼金家可以说是最早认识到和探讨化学问题的人。但那时以后,工作就陷于停顿,六百年后阿拉伯人才重新拾起他们的工作。

  由于误解亚历山大里亚的技术的起源,后来的炼金家为自己树立了两大目标,而这两个目标都是不能实现的——一是要把贱金属变为黄金。一是要炼成能医一切疾病的“仙丹”。他们的钻研当然非失败不可,不过他们却因此得到许多可靠的化学知识,并发现了许多有用的药品。

  阿拉伯的炼金家从两个来源得到他们的初步知识:一是上面说过的波斯学派,一是亚历山大里亚希腊人的著作,一半经过叙利亚人的传授,一半得自直接的问泽。说阿拉伯话的民族研究炼金术有七百年的历史,他们的工作中心先在伊拉克,后在西班牙。在他们的手里炼金术发展成为化学,又由他们那里发展成为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化学,主要是经过西班牙的摩尔人。在有些阿拉伯著作家和他们的欧洲门徒由炼金术进步到化学的时候,另外一些人由于不能了解亚历山大里亚炼金家的专门知识和哲学观点不能吸取比较新颖、比较科学的观点,便在自己的工作中堕落到贪得无厌地追求黄金和玩弄或自欺欺人的巫术的地步。

  最著名的阿拉伯炼金家及化学家是阿布-穆萨-札比尔-伊本-哈扬(Abu-Musa-Jabir-ibn-Haiyan)他约在776年间享有盛名。后来有许多著作以拉丁语出版,据说是一位名叫“杰伯尔”(Geber)的时代不明、身世不明的人所写的。有人认为“杰伯尔”也就是札比尔。不过,这些著作的起源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拜特洛(Berthelot)于1893年,研究了一些阿拉伯原稿的新译本之后,断定札比尔的成就比杰伯尔要少得多。但霍姆亚德(Holmyard)与萨尔顿说,从还没有翻译过来的阿拉伯著作看来,札比尔是一位比拜特洛设想的要高明得多的化学家。他好象制造过(用现代术语讲)碳酸铅,并且由砷和锑的硫化物中分析出砷与锑;他叙述了金属的提炼,钢的制造,布与皮的染色,以及蒸馏醋而得到醋酸的方法。他认为当时所知的六种金属所以不同是由于所含的硫和汞的比例不同。但是,在对他的全部阿拉伯语著作加以批判的研究,并与拉丁语的“杰伯尔”著作加以比较之前,札比尔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易确定的。

  在化学史上,把硫(即火)与汞(即水)看做是基本元素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这一观念似乎是由于发现硫与汞化合而成鲜明的红色硫化物而产生的。由于银是白色的,金是黄色的,红色必定是用比金更贵重、更根本的东西制成的。硫与汞之外,后来又加上食盐来代表土或固体。食盐、硫与汞为物体的基本元素的学说,代替恩培多克勒和亚里斯多德的四元素说,一直流行到波义耳在1661年发表《怀疑的化学家》(Sceptical Chymist)一书的时候。

  科学性的化学的重要性日益增长,这表现在九世纪开始的一场关于炼金术的真正价值的辩论上。那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Elements)与托勒密的天文著作,也翻译成阿拉伯语了,后者的巨著,因而得到《至大论》(AImagest)这个阿拉伯名称。希腊的几何学与天文学于是传到穆斯林世界。印度的数字也许是先由希腊人发明,然后传入印度,再以早期的形式传给阿拉伯人,他们又修改为所谓古巴尔(Ghubar)字体,与我们现今所用的字体更为相近。当时穆斯林人贸易很广,因此这些方便的数字,被世界认为是阿拉伯数字,经过几个世纪之后便代替了累赘的罗马数字。在拉丁语中最早使用这个新数字体系的例子,似乎是976年间在西班牙写成的一部手稿,但零位记号的普遍使用是更往后的事情。

  当时,有些阿拉伯著作家为了推广自己的著作,就把自己的著作假托是希腊人的著作。譬如阿拉伯人或叙利亚人编纂的一部关于民间传说与巫术的文集,名叫《秘密的秘密》(secretum Secreto-rum),在中世纪的欧洲十分流行,当时就他称是亚里斯多德著作的译本。817年左右,埃德萨的约布(Job of Edessa)根据在巴格达讲授的材料,写了一部关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百科词典。这部词典的叙利亚语的版本最近由明加纳(Mingana)加以编辑并翻译过来。

  托勒密著作的翻译也推动了穆斯林天文学家。穆罕默德·阿尔-巴塔尼(Muhammad al-Batani,约850年)在安提沃奇(Antioch)天文台,重新计算了春秋二分点的岁差,并制成一套新的天文表。他的工作由不像他那样有名的学者们继续下去。在公元1000年左右,三角学有了进步。伊本·荣尼斯(Ibn Junis)或尤纳斯(Yunus)在开罗对日月食进行观测,并加以记录。他可算是最大的穆斯林天文学家。他的工作得到埃及国王阿尔0哈金(al-Hakim)的鼓励。阿尔-哈金还在开罗设立学院。

  阿拉伯科学的古典时期可以说在第十世纪,从波斯人阿布·巴克·阿尔-腊济(Abu Bakr al-Razi)的工作开始的。此人在欧洲也被称为布巴卡尔(Bubachar)或腊泽斯(Rhazes)。他在巴格达行过医,编辑过许多百科全书性的教科书,其中有一本著名的著作讨论麻疹与天花。他被认为是伊斯兰最伟大的医生,事实上也是中世纪全世界的最伟大的医生。他把化学应用到医学上来,并使用了流体静力天秤来测量物体的比重。

  最杰出的穆斯林物理学家是伊本-阿尔-黑森(Ibn-al-Hai-tham,965-1020年)。他在埃及阿尔-哈金统治下工作过。他的主要工作是在光学方面,在实验方法上有很大的改进。他使用球面和抛物面返光镜,并研究了球面象差,透镜的放大率与大气的折射。他增进了有关眼球和视觉过程的知识,并用有力的数学方法解决了几何光学的问题。他的著作的拉丁语译本,通过罗吉尔·培根与刻卜勒,对于西方科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有一位医学家和哲学家名叫伊本·西那(Ibn Sina)即阿维森纳(Avicen-na,980-1037年)。他是布哈拉(Bokhara)城人,访问过中央亚细亚各国的宫廷,希望得到一个安定的位置,来发展他的天才,并进行他的文学与科学的工作,但没有成功。他对当时所知的科学都有著述。据萨尔顿说,他不相信炼金术可使金属突变,他以为这种变化有其根本的原因,不是改变颜色所能成功的。他的《医典》(Canon)或医学纲要是“古代和穆斯林全部知识的总汇”,是阿拉伯文化的最高成就之一。后来这部书成了欧洲各大学的医学教科书,直到1650年,卢万(Louvai)与蒙特佩里耶(Montpellier)的学校还在用它,而且据说至今仍是穆斯林国家的主要医学典籍。

  他的一位同代人阿尔-比路尼(al-Biruni),名声没有他大,但智慧并不比他小。他是哲学家、天文学家及地理学家,生于973至1048年间。他进行过大地测量,他所测定的经纬度达到相当准确程度。他测量过一些宝石的比重,用水在通路中自求其水平的原理来解释天然泉及喷水井。他对于印度的某些部分和人民有极清楚的叙述,并且写了一篇中世纪最好的关于印度数字的论著。

  这时阿拉伯语已经公认为研究学术的经典语言,所以凡是用阿拉伯语写成的东西都是权威的,正如早期(和后来)时代的希腊语著作一样。最初把阿拉伯书籍有系统地翻译成拉丁语的是非洲人康斯坦太因(Constantine)。他在蒙特卡西诺寺(Monte Cassino)工作,从1060年直到1087年死去之时。他游历过萨勒诺,他的工作对于萨勒诺学校有很大影响,在这里和其他地方,由于他的鼓舞,拉丁国家才吸收了阿拉伯人的学术。

  可是这时阿拉伯学术的最高潮已经过去了。第十一世纪时,出现了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Omar Khayyam)的重要代数著作,和阿尔-加扎利(al-Ghazzali)的神学著作。他为伊斯兰教所做的哲学与综合工作,正如托马斯·阿奎那为基督教所做的哲学和综合工作一样。但在这个世纪将近结束时,阿拉伯与穆斯林的学术就开始衰退,此后科学活动便主要是在欧洲了。

  从政治方面看,由于伊斯兰王公将领的内争,由于原来出过很多总督、军人及行政官员的有才干的阿拉伯高贵世家渐次解体与毁灭,因而不可能再有安定的阿拉伯帝国出现。辽远的省份一个一个地脱离这个软弱、衰老、多种族的帝国,而恢复原有的民族性和政治独立。

  穆罕默德征服的最远的省份是西班牙,阿拉伯文明、犹太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交流的最好的成果正是在那里表现出来。在418至711年的三个世纪之间,一个西哥特国在西班牙建立起来,并由其京城上鲁斯(Toulouse)维持法律与秩序。原来在狄托(Titus)治下由巴勒斯坦放逐到西班牙的那些塞法迪姆犹太人(SephardimJews)保存了亚历山大里亚学术的传统,聚集财富,并保持与东方交通畅通无阻。在711年伊斯兰教征服西班牙后情况仍然是如此。只要他们的优越地位不受反对,阿拉伯人对于思想是宽容的,因此许多学校得以成立,可是这不是由于一般人民的拥护,而是由于有自由思想或心胸宽大的统治者的偶然的和反覆无常的眷顾。

  西班牙-阿拉伯哲学发展的过程,与一百年后基督教学校所走的过程大致相同。他们同样想把本国的神圣文献与希腊哲学的学说加以调和;神学家们亦复有类似的派别竞争,一派依靠理性与理性的结论,一派信赖神的启示或神秘的宗教经验,两派都否认人的理性在宗教问题上的效用。

  正统的穆斯林经院哲学及其理性的哲理神学,主要是在巴格达活动的波斯人阿尔-加扎利创立的。同样的见解也流行于西班牙,但西班牙-阿拉伯思想学派的真正名声,应归功于1126年出生订于科多瓦(Cordova)的阿维罗伊(Averroes)的工作。虽然他对亚里斯多德的学说极其尊崇,但把一种新观念注入到宗教与哲学的关系中去。据他看来,宗教不是可以归结为命题和教条体系的知识的一个分支,而是一种人的内向的力量,同“实证的”或实验的科学是不同的。神学是两者的混合。他认为对两者来说,神学都是祸害的根源,一方面它造成了宗教与哲学不相容的错误印象,另一方面也用一种假科学败坏了宗教。

  这样,阿维罗伊的学说与正统的基督教神学发生严重冲突,是不足为奇的。但尽管有人反对,特别是重要的多明我(Dominican)思想学派反对,他的语言却能打动愿意听他的人。到了十三世纪阿维罗伊就成了意大利南部、巴黎、牛津等大学公认的权威,照罗吉尔·培根与邓斯·司各脱(Duns Scotus)的意见,他可以同亚里斯多德并列为实证科学的大师。

  那个时代的另一位重要的科多瓦人是迈蒙尼德(Maimonides,1135-1204年)。他是犹太医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与哲学家。他的主要工作是建立可与阿尔-加扎利的伊斯兰经院哲学以及后来由托马斯·阿奎那完成的基督教经院哲学相比拟的犹太经院哲学体系。迈蒙尼德想把犹太神学与希腊哲学,特别是与亚里斯多德的哲学调和起来。他的著作在中肚纪后期有很大的影响。那时他的信徒把他的见解任意加以引伸,甚至以为圣经中叙述的全部历史都是象征性的,这种学说自然要引起争论。

  欧洲学术的复兴

  欧洲接受了并且慢慢地吸收了阿拉伯知识,因此,在欧洲,研究学术的工具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九、十世纪时,就已经出现了知识的复兴。当时君士坦丁七世提倡学术与艺术,并且命人编纂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以君士坦丁堡为基地,靠了基辅公爵弗拉基米尔的不断劝诱,把俄罗斯也变成了基督教国,在十世纪末,直接导源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俄罗斯艺术也出现了。因为有了这个拜占庭的文艺复兴,许多希腊的手稿才被人复制并保存下来。

  我们说过,从很早的时候,在萨勒诺已经有了一个世俗学问的研究中心,特别是医学研究中心,而在北欧方面,查理大帝与阿尔弗烈德大帝对于学者的奖励,也使一般学术的发展得到推动。盖尔贝特(Gerbert)是法国博学的教育家与数学家,972至999年间,他在兰斯(Rheims)等地教书,公元999年,被选为教皇,改名西尔维斯特二世(Sylvester Ⅱ)。在他的著作中,他讲到印度数字,算盘(一种简易的计算机)和星盘(一个有刻度的金属圆盘,上面有一个臂绕中心旋转,可用以测量天顶距)。十世纪早期,阿拉伯学术已经传播到列日(Liege)和洛林(Lorraine)等其他城市,再由这里传到法国、德国与英国。1180年左右,在赫尔福德的罗吉尔(Roger of Hereford)的领导下,出现了一个阿拉伯学术的中心。

  教育需要的增加,使寺院和教堂的学校不足以应付不断增加的要求,于是新的世俗学校开始建立,而终于形成现代大学。1000年左右,法律的研究已经在波伦亚(Bologna)恢复,到了十二世纪,法律学校之外,又加上医学和哲学学校。起初外国学生为了对付本地人的歧视并互相保护起见,成立了学生会或“大学”(Universitas),后来这种组织又推广到本地或外国的全体学生中去。这些学生会自己聘请他们的教师,就是后来的波伦亚大学也仍然是学生的大学,因为它的管理权还操在学生手里。

  另一方面,在第十二世纪的头十年,一些教师们在巴黎成立了一所辩论术学校,不久那个城市的教师组织Universitas,就成为北欧及英国大多数大学的组织模型。因此,牛津与剑侨两大学的管理权总是操主教师手里,与波伦亚大学的管理权操在学生手里不同,不过在苏格兰,大学校长还是由选举产生,这是学生管理权的残存的痕迹。

  早在加洛林王朝(Carolingian)时代,学校的课程已经订定为初等三科,即文法、修词与辩论,都和词有关,和高等四科,即音乐、算术、几何学与天文学,这四科无论如何被认为是研究物的。音乐包含有一种半神秘性的数的理论,几何学只有欧几里得的一系列命题,而无证明,算术与天文学受到重视,主要因为它们教人怎样计算复活节的日期。这一切都是研究神圣的神学的准备。在整个中世纪,这种分科方法对于各门学术要素都是适用的,后来,由于人们对哲学产生更大兴趣,又添上了哲学一科,但这也只不过是逻辑辩论术的一门高级课程而已。

  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之间关于“理式”或“共相”(universals)的老争论,再度出现在波菲利的著作与博埃修斯的注释中,因此到了中世纪的头脑中便成为分类的问题了。我们何以能分类呢?个体是唯一的实在,而类或共相(一般的概念)只是心灵的概念或名称,象唯名论所主张的那样呢,还是它们有相当独立的实在性,在感官对象中并依附于感官对象,作为对象的本质而存在,象亚里斯多德所指示的那样呢?或者再从另一方面说,理念或共相真象柏拉图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后来叫唯实论)中所说的那样,脱离现象或个别事物有其独立的存在和实在吗?举一例而言,德谟克利特与苏格拉底究竟是真实的人还是只是一个名称呢?还是人是有自己的实在性的一个种类,在这里或那里得着某些形式,而成为德谟克利特或苏格拉底,即真正实体——人类——的偶有性呢?我们究竟应该随着柏拉图说“共相在物先”(universalia ante rem)还是应该随着亚里斯多德说“共相在物里”(universalia in re),或者随着唯名论者说“共相在物后”(universalia post rem)呢?

  我们的科学头脑,更接近阿基米得而不喜欢亚里斯多德或柏拉图,觉得这场争论又愚蠢又讨厌。但要发掘埋藏很久直到文艺复兴才萌芽的现代科学的种子,却不能不对这场论战加以研究。就它对于认识论的影响来说,即令在希腊人看来,它也是很重要的,中世纪的人也终于在这里找着了基督教义的全部问题,唯一的困难是决定大肆实行迫害的正统派究竟要站在哪一方面。

  第九世纪里,沃里根的门徒伊里吉纳(Erigena)或约翰·斯科特(John Scot)创立了一个神秘的学说,其基本的意见认为神是唯一的实在。这个学说是中古时代(与教父时期相对而言)基督教信仰与希腊哲学(这里指新柏拉图派的哲学)的第一次大综合。在伊里吉纳看来,真哲学就是真宗教,真宗教也就是真哲学。理性引导人到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又与正当解释的圣经相吻合。伊里吉纳是实在论者,但他的唯实论把柏拉图的观点与亚里斯多德的观点溶合在一起,唯实论与唯名论的争论只是到后来才趋于激烈。十一世纪时批判的推理应用于神学,双方的争执点才开始明朗化。唯名论出现在土尔的柏朗加里斯(Berengarius of Tours,999-1088年)的著作里,他批判了化体(transubstantiation)理论,说我们要改变面包与酒的本质,就必然要相应地改变其形与味等偶有性。唯名论也出现在洛色林(Roscellinus,卒于约1125年)的著作中。他主张只有个体是实在的,因而达到三位一体的三神论观念。这就立刻促使敌对的唯实论轮廓更加鲜明,尤其是在查姆伯的威廉(Williamof Champeaux)与坎特布里的安瑟伦(Anselm of Canterbury)的著作中,并使唯实论成为正统观点,流行了几百年。

  但是唯实论固有的困难,引起许多不同的派别;学校内狂热地进行着无休止的辩论,经院辩论家在哲学的尖锐交锋中斗争了两百年。法国布尔塔尼人阿伯拉尔(Abelard,1079-1142年)攻击他的先生查姆伯的威廉并把他的学说修改成为接近唯名论的一种学说,但是他的唯名论不象洛色林的那样始终一致。在阿伯拉尔的哲学中,三位一体的教义成了一神的三个方面的观念。阿伯拉尔已经有摆脱中世纪思想习以为常的教条框框的征象。他说了一些富有意义的话,如“怀疑是研究的道路”,“研究才能达到真理”,“要信仰须先了解”,这些话很可以拿来和教父哲学家德尔图良(Tertullian)的“正因其荒谬而信仰”(credo quia impossibile),及安瑟伦的“为求知而信仰”(credo ut intellgam)相比较。阿伯拉尔受到圣伯纳德(Saint Bernard)的谴责,后者极端仇视世俗的智慧,且尽力培养教会对于异端的疑忌。但有一个时期,思辨的精神也消耗尽净了,从十二世纪中叶,逻辑与哲学辩论开始沉寂,一直沉寂了五十年,现在人们又对古典文献发生了暂时的兴趣,这种兴趣是以萨利斯伯里的约翰(John of Salisbury)及设在沙特尔(Chartres)的他的学校为中心的。

  中世纪人的哲学讨论,至今仍然使某些现代的形而上学家感到浓厚的兴趣;他们对于物质宇宙的一般观念,在我们看来,实在奇怪、不实在而且混乱。大体说来,他们对于自然事件、道德真理和精神经验是不加分别的。终极的实在无疑地包含着这三方面,但历史告诉我们,无论如何,自然事件应当单独加以观察,如果我们要想更加认识它们相互间的关系的话。

  中世纪的心理迷恋于假想的大小两种宇宙的类比,一方面是神性,即天文学上的宇宙结构,另一方面是人体,即解剖学、生理学与心理学上的人身结构。他们通常以为有一个活的灵魂,即“奴斯”(vous)或新柏拉图主义的世界精神,贯注在并维系着整个宇宙,这个灵魂又为神所渗透与控制。因此,原始的物质,即死与分解的元素,也在神控制之下。

  大宇宙和小宇宙的观念是在柏拉图的《蒂迈欧篇》中提出的,还可上溯到阿尔克莫与毕达哥拉斯派,但是有些中世纪的著作家归之于赫米斯(Hermes)。这是一位很可怀疑的亚历山大里亚人物。许多炼金术的著作里提到他,也许他就是古埃及神梼特。这个理论还以简单的形式出现在塞维尔的伊西多尔与炼金家“杰伯尔”的书中。后来更由土尔的伯纳德·西尔维斯特里(Bernard Sylves-tris of Tours,约1150年)与宾根(Bingen)的修道院院长希德加尔(Hildegard,约1170年)加以发展。在中世纪的艺术品中经常可以看见这个观念的寓言式的表现。

  在仅仅描绘大宇宙的其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见如下的画面。地球是中央的球体,其中的四元素原来本是谐和而有秩序的,自亚当堕落以后便凌乱了。地球周围有充满空气、以太和火的几层同心圈,这些圈里有恒星、太阳与行星,被四种天风挟持着运行,这四种天风又与地上的四种元素和人身中的四种体液有关,天堂是火层以外最高的苍穹,地狱在我们脚下的地球之内。

  大宇宙和小宇宙基本上相似的概念,流行于整个中世纪。经过文艺复兴而仍存在,及至现代还出现在文学里。宇宙是由同心的球或圈层构成的观念,在中世纪已发展成古典的了;在但丁的幻像里达到了它的顶点。哥白尼摧毁了它的理性基础,但没有铲除民间的传说。就在现今,我们还可以在各阶级的愚昧民众中流行的某些历书的封面上,看见从古代世界和中世纪这些混乱的想象中得来的图画。

  在犹太神智学,即所谓卡巴拉(Caballa)的学说里,也可以找到大致相同的观念,这个学说自称发扬了上帝启示亚当的秘传真理,并且靠了传说传给后代,以后对基督教也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对中世纪的庞杂繁复的占星术、炼金术、巫术与神智学大杂脸,连十分之一也无法叙述;这些不但使我们难于理解,甚且使我们不能卒读。这些观念本质上是中世纪心理的特点,有了这些观念,他们才感觉安适。但是我们不要忘记,科学思想在当时既很少见,而且同一般人的心理也格格不入。几棵疏落的科学树苗,必须在始终阻遏生机的旷野密菁中生长,而不是家有些科学历史家所想象的那样在开阔而有益于康健的愚昧草原中生长。一块农地如果几年不加耕种,即仍成为草莽,在思想的园地里也不乏同样的危险情况。费了科学家三百年的劳动,才得清除草秽,成为熟土;但毁灭很小一部分人口,便足以毁灭科学的知识,使我们回到差不多普遍信仰巫术、妖术和占星术的局面中去。

  十三世纪

  黑暗时期的学术任务是把濒于灭绝的古代学术尽可能地挽救出来,以后几个世纪的任务则是熟习与吸收所重新发现的学术。中世纪初期在学术方面的主要成就,是把拉丁纲要的作者所保存下来的残存古代古典知识与早期教父们依照新柏拉图主义诠释的基督教信仰融合为一。我们可以看到,自九世纪以来,这个过程就在进行,可以说从那时起,中世纪的建设时期就开始了。

  到十二世纪时,从过去得来的双重遗产已经由中世纪的思想界加以考察、清理、吸收与改造了。此后哲学性的神学工作就暂时停顿下来,可是这个时期里,把古典书籍当做文学来欣赏的现象却达到了极点。比较高深的亚里斯多德著作,没有一部是完整的,因此没有一部科学书籍落到当时学者手中,来打扰他们偏重于文学的观点;这些学者所以留心典籍,本来只是一种治学的别径,或者只是为了更便于了解圣经的语言和神父的著作。虽然亚里斯多德的著作,经过各家注释未尝没有间接的影响,但当时流行的神学态度仍然是柏拉图派或新柏拉图与奥古斯丁派的态度,是唯心主义的和神秘的,而不是理性的和哲学的。

  但在十三世纪时,人们的观点就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与当时随着托体僧的出现而产生的人道运动是同时发生的,而且或许还是有关联的。为了满足人们追求世俗知识的不断增长的要求,希腊书籍翻译成拉丁语,起初是从阿拉伯语转译,后来直接由希腊语译出。全部情况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因为我们对于阿拉伯科学文献——即使是现存的那一部分科学文献——的知识还是很片段的,要正确地指出什么是阿拉伯人增加到希腊科学上去的,还不可能。

  由阿拉伯语到拉丁语的翻译工作,在西班牙最是活跃。这里自1125至1280年有一系列的翻译家针对许多题目孜孜不倦地工作着。“由于他们的工作,我们才得到亚里斯多德、托勒密、欧几里得和希腊医学家阿维森纳与阿维罗伊以及阿拉伯天文学家与数学家的著作,还有一大堆占星术书籍,显然还有不少的炼金术的书籍。”

  在重要性上次于西班牙的是意大利南部与西西里。在这些地方,有不少著作从阿拉伯语和希腊语翻译过来,这是因为这些地方与君士坦丁堡有外交和商务的关系,而且居住有一些阿拉伯人和希腊人的缘故。从这个来源得到了一些医学书籍,一本地理著作与地图以及托勒密的《光学》。亚里斯多德的《动物学》、《形而上学》与《物理学》及1200年以后在西方出现的许多次要书籍,其来源则属于许多散居各处的或不知名的译者。

  那时科学文献的通用语言是阿拉伯语,从阿拉伯语译出的书籍,即使作者是希腊人,也见重于当时。当时,说阿拉伯话的民族以及杂居其间的犹太人对于科学感到真正的兴趣,中世纪欧洲正是由于同伊斯兰教国家接触。才从早期的观点过渡到一个比较富于理性主义的心理习惯。

  最大的变化是在重新发现亚里斯多德著作的时候发生的。1200至1225年间,亚里斯多德的全集被发现了,并且翻译成拉丁语;与其他希腊著作一样,起先是从阿拉伯语译出,后来才直接由希腊语译出。在后一翻译工作中,最出色的一个学者是格罗塞特(Robert Grosseteste)。他是牛津的校任,林肯区的主教,著有讨论彗星与其成因的论文。他邀请希腊人到英国来,并输入希腊书籍,而他的门徒、方济各会修士罗吉尔·培根则写了一部希腊语法。他们的目的不在于文学,而在于神学与哲学,他们想要把圣经和亚里斯多德原著语言的锁钥打开。

  这些新知识不久便对当时的争论发生了影响。唯实论仍然存在,但不如从前彻底了,而且稍微离开了柏拉图主义。人们认识到,经过亚里斯多德修改后的唯实论,可以用心理学的术语来加以表述,使其接近于唯名论。但在比较大的问题上,亚里斯多德却为中世纪思想界展开一个新的思想世界。他的一般观点不但更加富于理性,而且更科学,与历来充当古代哲学的主要代表的新柏拉图主义大有差别。他的知识领域,无论在哲学方面或自然科学方面,都比当时所知道的宽广得多。要吸收这些新材料并且使其合于中世纪的基督教思想,是一件很不容易的工作,而且在从事这个工作时也不能没有疑惧。人们已经深信教会作为天启的接受者与解释者,在学术上是至高无上的,而代表世俗学问的神秘的新柏拉图主义则是与天启相符合的。因此,要接受新发现的亚里斯多德的著作以及这些著作里包含的科学的或准科学的知识,并且把这些知识与基督教教义调和起来,在学术上需要真正大胆的努力,在最初研究亚里斯多德的时候一时发生惊慌,是不足怪的。起初,亚里斯多德的著作,是经过阿拉伯的途径传到西方的。在这个途径中,他的哲学和阿维罗伊派的倾向混合起来,结果成了神秘的异端。1209年巴黎的大主教管区会议禁止亚里斯多德的著作,后来,又再一次加以禁止。但是,1225年,巴黎大学就正式把亚里斯多德的著作列到必读书籍的目录里去。

  在这个时期里解释亚里斯多德的最主要的学者是多明我会修士科隆的大阿尔伯特(Albertus Magnus of Cologne,1206-1280年)。他也是中世纪里最富有科学思想的一人。他把亚里斯多德、阿拉伯和犹太诸要素组成一个整体,其中包括了当时的天文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与医学各种知识。在这一工作中,阿尔伯特本人与其同时代的植物学家鲁菲纳斯(Rufinus)等人作出了肯定的贡献。

  当时流行的思想倾向可以从阿尔伯特教授亚里斯多德的胚胎学以后发生的情况看出来。亚里斯多德认为一个生物的成胎,母体给它以质,父体给它以形。中世纪的心理注重事物的价值,因而断定男质特别贵重,后来竟形成一种神学的胚胎学,于是灵魂何时进入胎里,就成了具有头等重要性的问题。

  阿尔伯特的工作,一方面表现出他同他的同时代的青年人牛津的方济各会修士们、格罗塞特斯与培根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直接引导他的有名的门徒圣托马斯·阿奎那形成更有系统的哲学。虽然阿奎那的头脑不象阿尔伯特那样富于科学精神,可是在哲学史及科学起源方面他却十分重要。他继承阿尔伯特的工作,把当时知识的宝藏,不管是神圣的还是世俗的,加以理性的解释,因而激起人们对于知识的兴趣,并使人们感觉宇宙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阿尔伯特与阿奎那共同促成了一场思想革命,特别是宗教思想的革命。从柏拉图经过新柏拉图主义到奥古斯丁,人们一向认为人是思想着的灵魂与活着的肉体的混合物,其中两者各自形成一个完整的实体。上帝在每个灵魂里植上一些天赋的观念,其中便有神的观念。这种体系很容易同个人灵魂不死,人们可以直接认识上帝等基督教教义调和起来。

  但是,亚里斯多德对于人和认识的问题,提出一种完全不同的理论。肉体或灵魂单独都不能是一个完整的实体,人只能看做是两者的复合体。观念也不是天赋的,而是按照几个不证自明的原则(如因果原则),根据感官材料建立起来的。对于上帝的认识,不是天赋的,必须通过理性的与辛苦的推理方能达到。亚里斯多德的体系,虽然在解释宗教问题的时候有种种困难,可是对于外部世界却作出了比较好的解释,因此阿尔伯特与阿奎那接受了它,托马斯更是勇敢地和巧妙地起来把它与基督教教义加以调和。

  不过,亚里斯多德的哲学,虽然同柏拉图的哲学比起来要合乎科学一些,可是与文艺复兴时代的新知识仍然是抵触的,因此当他的著作被人接受、成为权威的时候,它们就在许多年代中阻挡了科学思想从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因为学院的世俗学术和罗马教会双方所以都对现代科学的初期发展抱着突出的仇现态度,主要是由于圣托马斯的亚里斯多德主义的缘故。

  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是阿奎农(Aquinum)伯爵的儿子,1225年左右生于意大利南部。十八岁时他加入多明我会为修士。他在科隆从阿尔伯特求学,在巴黎和罗马教过书,辛劳一生,死于1274年,只活了四十九岁。

  他的两大著作:《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ae)与《箴俗哲学大全》(Summa Philsophica contra Gentiles)是为了向无知者阐明基督教知识而写的。他认为知识有两个来源:一是基督教信仰的神秘,由圣经、神父及教会的传说传递下来,一是人类理性所推出的真理——这不是个人的难免有误的理性,而是自然真理的泉源,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就是它的主要的解说者。决不能把这两个源头对立起来,因为它们都从一个源头——神——那里出来。因此哲学与神学必然是可以相容的,一部《神学大全》应该包括一切知识;就连神的存在也可以用推理来加以证明。但是在这里,托马斯·阿奎那就和他的前人分手了。伊里吉纳和安瑟伦在比较神秘的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下,要想证明三位一体及化身等最高的神秘。但托马斯在亚里斯多德与其阿拉伯注释家的影响下,认为这些神秘不能用理性去证明,虽然它们可用理性去检察和领悟。因而这些教义从此脱离哲学的神学的领域,而转入信仰范围之内去了。

  在他的一切工作中,阿奎那的兴趣都属于理智方面。任何由神创造而具有理性的人,其完全的幸福都在于运用其智慧来默念神。信仰与启示乃是对真理的命题与表述的信念。如果我们以为经院哲学及后来由它产生的正统的罗马神学反对或轻视人的理性,那就完全错了。那是早期的态度,例如安瑟伦就害怕当代唯名论者使用他们的理性。但后期的经院派并不贬低理性。相反地,他们认为人的理性原是为了解和检验神与自然而形成的。他们自称要对整个存在的体系给予理性的说明,只不过在我们看来他们的前提有问题罢了。

  阿奎那的体系是按照亚里斯多德的逻辑学与科学建立起来的。他的逻辑学,通过它的纲要早已为人熟习。在人们对知识尝试进行理性的综合的时候,他的逻辑学的影响就更深远了。在三段论法基础上,逻辑学可以根据公认的前提,提供严格的证明。这方法自然使人们觉得知识的来源,一方面是直觉的公理,另一方面是权威,即天主教会的权威。这个方法很不适于引导人们或指导人们用实验方法去研究自然。

  阿奎那还从亚里斯多德和当时的基督教义那里接受了一种假设,说人是万物的中心与目的,世界可以按照人的感觉和人的心理来描绘。这一切都是亚里斯多德的物理学使然,因为物理学是他的科学中最弱的一门学科。德谟克利特早在现代物理学的见解形成之前就惊人地预言说:“按照通常说法,有甜有苦,有热有冷。按照通常说法,有色彩。其实,只有原子与虚空。”这一理论是与现代客观物理学相符合的。它要透过浅薄的感觉,发现与人无关的自然界的法则。但是,我们知道,亚里斯多德却摒弃了这一切,拒绝了原子的概念。在他看来,物体并不象德谟克利特所说的那样,是许多原子的集合体,或者象我们所了解的那样,是有质量、惯性及其他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理的特性的东西。物体是一个主体或实体,具有归入某些范畴的特性。首先它是本质,“这不是指一个主体具有的,而是指一切其他东西都具有的东西”;例如人、面包、石头;不过,亚里斯多德在这里所说的并不是一种具体的东西,而是一种本质性质。其次它有重、热、白等特性;还有不那末重要的是,它存在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这些都属偶有性,比起本质来,没有那样根本的意义,不过在一定的瞬刻内,却都是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十九世纪看来,这一切都好象是无益的,差不多是无意义的,虽然我们可以把这一切说法改造成为一种比较具有现代气味的形态。但十九世纪或二十世纪的观点在中世纪的人看来也是同样地奇怪,而他们的心理态度,是产生了重大历史后果的。如果重是一种和轻相反的自然特性的话,我们就很容易了解亚里斯多德怎样达到天然位置的学说,按照这个学说,重的下沉,轻的上浮,所以物体愈重,下坠愈速。在这一点上,经院派同史特芬和伽利略发生了争执。不但如此,由于亚里斯多德把物体的根本性的本质与现象、偶有性或种区别开来,在中世纪的人看来,化体理论——1215年以来的一个信条——也就显得很自然了。即令在神秘的新柏拉图主义已经被理性的亚里斯多德派的托马斯主义代替了的时候,中世纪的人仍然这样想。

  阿奎那接受了托勒密的天文学。值得注意的是他把它仅当做一个工作假设——“这不是证明,而是假设”。但是,圣托马斯的警惕却被人忽略了,而地球中心说竟成了托马斯派哲学的一部分。人既然是创造万物的目的,地球使该是宇宙的中心,围绕它旋转的有充满气、以太与火(“世界的火焰墙”)的同心圈,这些圈载着太阳、恒星与行星运行。中世纪的末日审判画说明这种见解怎样自然而然地引导人们想象出这样一个景象:天堂在苍穹的上面,地狱在土地的下面。人们是在基督教教义与亚里斯多德哲学所提供的前提之内,细致而巧妙地制订出这个体系的,只要我们接受这些前提,这个体系就是一个没有矛盾、令人信服的整体。

  亚里斯多德的世界永恒说,因为同上帝在时间中创造世界的教义不调和而遭到阿奎那的挨斥,但在其他方面,阿奎那对于亚里斯多德的科学,就连细节也设法使之与当时的神学相符合。亚里斯多德认为凡是运动都需要不断地施加力量。从这一见解中阿奎那推出了一些与当时神学相符合的结论,例如说“天体被有智慧的本质所推动。”这些推论既然被视为业经证明,前提也就更加可靠了,于是全部自然知识就和神学结合成为一个坚固的大厦;在这个大厦中,各部分是互相依赖的,所以对于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或科学的攻击,便是对于基督教义的攻击。

  在托马斯派的哲学中,肉体和心灵同为实在,但它们中间并没有笛卡尔首先加以表述,在后来的年代为人们所十分熟悉的那种鲜明的对立。阿奎那根本没有想到去研究现代形而上学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如这两个表面上无法比较的实体之间的关系,或与此有关的问题:人的心灵为什么有可能认识自然。那时还不需要这种分析;四个世纪以后,才产生这种需要,因为当时伽利略已经从动力学的观点证明亚里斯多德的物质及其特性的概念,必须由运动中的物质的观念来代替,偶有性如色、声、味等,并不是物质固有的特性,而仅仅是接受者心中的感觉。十三世纪时这些还是不可理解的观念,其中所包含的困难当然也是毫无意义的。

  经院哲学在托马斯·阿奎那手里达到了最高的水平。这种哲学深入人心牢固而持久。文艺复兴之后残存的经院哲学家是反对新的实验科学的,但是,他们的学说的彻底唯理论却造成了产生近代科学的学术气氛。就某种意义而言,科学是对这种唯理论的反抗;科学诉诸无情的事实,不管这些事实是否与预定的理性体系相合。但是,这种唯理论却有一个必要的假设作基础,那就是,自然是有规律的、整一的。怀德海博士指出:不可抵抗的命运的观念——希腊悲剧的中心题材——经过斯多噶哲学,传给了罗马法。罗马法就建立在那种哲学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虽然在罗马灭亡后出现了无政府状态,法律秩序的观念还是始终存在着,罗马教会也保持了帝国统治的大一统主义传统。经院派的哲学唯理论,从一个普遍而有秩序的思想体系中产生出来,又适合于这个体系,且为科学预备了这个信念:“每一细节事件,都可以和以前的事件有着极其确定的互相关联,成为普遍原则的例证。如果没有这个信念,科学家的难以置信的勤劳将没有什么希望。”“在经院哲学被抛弃以后,一个无价的习惯仍然存在着,那就是寻觅一个确切的点,寻得以后便固执不舍。伽利略得力于亚里斯多德的地方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多……他的清晰的头脑和分析能力都是从亚里斯多德那里得来的。”“今天存在的科学想象力的开山宗师是古代雅典的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Sophocles)与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在他们想象中无情冷酷的命运,把一个悲剧事件逼迫到不可避免的结局。这种想象力就是科学所具有的想象力。”

  罗吉尔·培根

  十三世纪既出现了经院哲学大师托马斯·阿奎那的成功的、受人称赞的工作,也出现了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的悲惨的一生。根据留传下来的记录,在中世纪的欧洲,罗吉尔·培根是在精神上接近他以前的伟大的阿拉伯人或他以后的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家的唯一人物。他一生的悲剧,一半是内心的悲剧,一半外在的悲剧;一半是由于当时学术环境中他的思想方法的必然局限性所致,一半是由于教会权威对他的迫害所致。

  罗吉尔·培根在1210年左右生于英国伊尔彻斯特(Ilchester)附近的索默塞特(Somerset)沼泽地区。他好象出生于有地位和有钱财的家庭。他在牛津学习,受过两个安格鲁人(Anglians)的影响,一是数学家亚当·马什(Adam Marsh),一是牛津大学校长、后来任林肯郡主教的罗伯特·格罗塞特(Robert Grosseteste)。培根说,“只有一个人知道科学,那就是林肯郡的主教”;他又说,“在我们的时代,前任林肯郡主教罗伯特爵士和修士亚当·马尔什,可以说是无所不知”。

  在英国或在西欧,格罗塞特看来是从东方邀请希腊人来教希腊古文的第一人,那时这种文字在君士坦丁堡仍然为人阅读。培根也同样认识到研究亚里斯多德原著与《新约》的语言的重要性,因而编辑了一部希腊语法。他经常不断地说:当代博士们不懂原文是他们在神学与哲学上失败的原因。他指出神父们怎样改动他们的译文,以符合于当时的偏见,又怎样因为粗疏无知和篡改原作,——尤其是多明我会修士——以致使原著变质。这是现代的翻译批评的先声。值得指出的是,培根本人是方济各会的修士。

  但培根高出于同时代的哲学家,事实上还高出于整个中世纪欧洲哲学家的地方在于,他清晰了解只有实验方法才能给科学以确实性。这是心理态度的一次革命性的改变,只有在详细研究了当代的其他著作之后才能领会这种革命性改变的意义。培根博览群书,无书不读,包括阿拉伯书籍(或许是拉丁译本)和希腊书籍,但他并不是从圣经、神父、阿拉伯人或亚里斯多德那里把自然知识的事实与推论拿过来就算完事,而是谆谆地告戒世人:证明前人说法的唯一方法只有观察与实验。在这里,他的理论又成为另一位更有名的培根的理论的先声。这人便是三百五十年以后英国的国务大臣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他好象利用了他的前辈罗吉尔的某些见解。他对于人之常情的错误的原因的分析尤为明显。罗吉尔认为错误的原因有四,即对权威的过度崇拜、习惯、偏见与对知识的自负:这个分析与弗兰西斯的四偶像十分相似,因而决不可能是巧合。

  虽然他在著作中竭力主张观察和实验,罗吉尔本人除了在光学方面外,好象没有做过很多实验;他在光学实验上费了很多钱,但是他所取得的结果似乎是很少的。他在巴黎住了几年,得了博士学位之后仍回到牛津。但他的工作渐渐引起别人的怀疑,不久他就被送回巴黎,显然是为了让他的修会对他严加看管,并且禁止他写作或传布他的理论。但就在这时候,他平生的机会到来了。

  一位开明的法律家、战士和政治家,名叫吉·德·富克(Guy deFoulques)的,对于培根在巴黎的工作发生了兴趣。他后来被举为教皇,改名克力门四世(Clement Ⅳ)。培根写信给他,克力门不顾教长的禁令与教团的章程,立即答应了他的正式请求,命令这个小僧侣把他的研究成果写出来。不知什么缘故,教皇还命令他保守秘密。这就增加了罗吉尔的困难。他既是托钵僧,自然没有钱,但是他向朋友借贷,凑足了购买写作材料的费用,经过十五或十八个月,他就在1267年送了三部书给克力门:一部叫《大著作》(Opus Ma-jus),详述他全部见解,一部叫《小著作》(Opus Minor)是一种概要,一部叫《第三著作》(Opus Tertium),是因为怕前两部遗失而补送的。我们了解培根的工作主要是靠了这几部著作,虽然还有一些著作,但始终是手稿。

  克力门不久就死了,培根既没有人保护,就在1277年被原任方济各会会督、后为教皇尼古拉斯四世(NicholasⅣ)的阿斯科里的杰罗姆(Jerome of Ascoli)处以监禁之刑,而且不许申诉。大概,直到1292年尼古拉斯死后,培根才获得释放。那年他写了一本小册子名《神学概要》(Compendium Theologiae),从此以后,就再没有这位伟大修士的消息了。

  培根虽然具有比较进步的眼光,他的心理态度大半还是中世纪的。一个人不管愿意不愿意,总是当代思想界大军的一分子,他只可能比这支大军的行列走得稍微远一点。培根自然也以为宇宙周围绕有充满恒星的天球,大地则居于宇宙中心。他接受了圣经的绝对权威——如果圣经的真正原本可以重新找到的话——和当时基督教的武断神学的整个体系。尤其有害的成见是:他虽然在其他方面猛烈地攻击经院哲学,但是却赞同经院哲学的这样一个见解:一切科学与哲学的目的,都是为了解释与装饰至高无上的神学。在他的著作中随处可见的一部分混乱和矛盾就是由此产生的。这种混乱和矛盾总是和走在他的时代前面,甚至走在以后三百年前面的创见和远见混杂在一起。他虽然竭力挣扎,但总不能摆脱中世纪的心理习惯。

  培根的卓见之一就是,他认识到学习数学不论作为一种教育训练或作为其他科学的基础都是十分重要的。那时已有从阿拉伯语译出的数学论著。里面常常有一些把数学应用到占星术上的例子。占星术是宿命论或决定论的一种形式,和基督教的自由意志论是不相容的,而且研究数学与占星术的大半是伊斯兰教徒及犹太人;因此这两种学科都得到恶名,被人同“黑术”联系起来。但是培根凭着他的自信的勇气,宣布数学与光学(他叫透视学)是其他学术的基础。他说这两种科学是林肯郡的罗伯特所了解的。数学的表格与仪器虽然费用多而且容易毁坏,却是必要的。他指出当时历法有误差,每130年便多一天。他把当时知道的世界各国详细加以叙述,估计了世界的大小,赞成大地是球状的学说。他在这一点上影响了哥伦布。

  他对于光似乎特别感到兴趣,也许由于他学习了阿拉伯物理学家伊本-阿尔-黑森的著作的拉丁译本的缘故。培根叙述了光的反射定律和一般的折射现象。他懂得反射镜、透镜并且谈到望远镜,虽然他似乎并没有制造过一部望远镜。他提出一种红的理论,作为归纳推理的一个例子。他批评了当时医生的谬误。

  他叙述了许多机械的发明,有些是他实际见过的,有些是未来可能发明出来的,如机械推进的车船与飞行的机器等。他谈到了魔术镜、取火镜、火药、希腊火、磁石、人造金、点金石等,——这里面有事实、有预言、有道听途说,应有尽有。在《炼金术之镜》(Mirrorof Alchemy)一文里,他仍保持着亚历山大里亚派的学说,认为凡物都向提高方面努力。他说:“自然不断地走向完善——那就是黄金。”

  我们在对培根工作加以评价时决不能忘记,如果教皇克力门不命令他写出书来,他的名声只好依靠民间关于他的魔术的传说了。毫无疑问,培根之外也还有别人感到同样的兴趣,只可惜没有留下直接的痕迹罢了。就是在培根自己的著作中,也可以找到这种人的工作的反映。他说,“当今只有两位很好的数学家,即伦敦的约翰先生与皮卡人马汉-丘里亚的彼得先生”。培根讨论实验时又提到了彼得先生。

  他说,有一种科学,比其他科学都完善,要证明其他科学,就需要它,那便是实验科学;实验科学胜过各种依靠论证的科学,因为无论推理如何有力,这些科学都不可能提供确定性,除非有实验证明它们的结论。只有实验科学才能决定自然可以造成什么效果、人工可以造成什么效果、欺骗可以造成什么效果。只有它才能告诉我们怎样去判断魔术家的愚妄,正如逻辑可以用来检验论证一样。这种实验方法,除了彼得先生之外无人懂得,他真可以称得起是实验大师,但他不愿发表他的工作成果,也不在乎由此得来的名誉与财富(也许还有危险)。

  不管培根所说的这些虚幻人物是不是实有其人,有一件事情是明白的:培根自己在精神上是一位科学家和一位科学的哲学家。他出世过早,常常不自觉地和自己狭窄的眼界的局限性发生冲突,正象他常常和他一再公开加以抨击的外界障碍发生冲突一样,他是实验时代的真正先锋,索默塞特、牛津与英国有了他是很可以自豪的。

  经院哲学的衰落

  罗吉尔·培根对于阿奎那的经院哲学的批评,从现代观点看,虽然是正确的,但和当时存在的时代精神却有些格格不入,所以不能发生多少影响。

  对于经院哲学的更富于摧毁性的攻击是哲学界的攻击。这场攻击开始于十三世纪的末期。邓斯·司各脱(Duns Scotus,约1265-I308年)在伦敦与巴黎教过书,他扩大了连阿奎那也认为是理性所不能说明的神学地盘。他把主要的基督教义都建立在神的独断意志的基础上,并且认为自由意志是人的基本属性,地位远在理性之上。这是反抗经院哲学所追求的哲学与宗教的融合的开始。当时人本以为托马斯·阿奎那已经最后确凿无误地完成了这种融合。但是,这时,二元论又复活了,虽然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不完备的,不能令人满意的,但是要想使哲学从“神学的婢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致可以自由地与实验结合,而产生科学,这却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十三世纪之末与十四世纪之初,托马斯派与司各脱派平分了哲学与神学的天下,同时在文学方面,一个反抗权威桎梏的运动,也在意大利出现了。

  邓斯·司各脱所开始的过程,到威廉·奥卡姆(William of Oc-earn,卒于1347年)的著作中有了更大进展。这位萨里(Surrey)人否认神学教义可以用理性证明,并举出许多教会教义是不合理的。他攻击教皇是至高无上的极端理论,并领导方济各会修士反抗教皇约翰二十二世。他因为著文为这一行动辩护而被指为异端,受到裁判,监禁于法国阿维尼翁(Avignon)。后来他逃出监狱,求巴瓦里亚的路易皇帝(Louis of Bavaria)保护,并帮助这位君主与教皇长久争辩。

  这一真理的双重性的原则——一方面凭借信仰接受教会的教义,另一方面凭借理性研究哲学问题——是与唯名论的复活有密切关系的。唯名论相信个体是唯一的实在,并且认为普遍性的观念只不过是名称或心理概念而已;这种见解的主要倡导者是巴黎的让·布里丹(Jean Buridan,约在1350年)。唯实论派为了从普遍中导出个别,总是在一个又一个抽象观念中绕圈子。对这种把问题复杂化的做法,奥卡姆用他的有名的警句——所谓“奥卡姆的剃刀”——加以批判:“不要增加超过需要的实体”。这是现代人反对不必要的假设的先声。由于唯名论的复活,人们就对直接感官知觉的对象重视起来,这种精神打破了人们对抽象观念的信仰,因而最后也就促进了直接的观察与实验,促进了归纳研究。

  这种新唯名论遭到教会的反对与禁制,巴黎大学谴责了奥卡姆的著作,直到1473年还企图强迫推行唯实论。但唯名论以不可抵抗之势传布开来,几年以后阻力使绝迹了。大学校长、教会主教都成了唯名论者,马丁·路德的学说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奥卡姆的著作中得来的。最后,罗马才回到修改后的亚里斯多德的唯实论,1879年,教皇列奥十三世(Le ⅩⅠⅠⅠ)下了一道通谕,重新规定圣托马斯·阿奎那的学说是法定的罗马哲学。

  尽管这样,奥卡姆的工作仍然标志着经院哲学独霸中世纪的局面的结束。从此以后,哲学就更可以自由地进行探讨,不一定非要达到神学预定的结论不可了,同时宗教也暂时脱离了唯理论,可以来发展它那些同样重要的情感和神秘方面了。因此在十四、十五世纪就出现一种新神秘主义(特别在德国)和许多类型的宗教经验。这些宗教经验至今仍然为人们所知,而且是有价值的。

  另外一位帮助推翻经院哲学的著名教士,是库萨的尼古拉(Nicholas of Cusa,1401-1464年)主教。他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只不过是猜测而已,虽然人们可以凭神秘的直觉去领会神,而神也囊括了一切存在物。尼古拉由此形成的见解后来成为一种泛神论,而为布鲁诺(Bruno)所采纳。不管他对于知识的看法怎样,尼古拉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却有显著的贡献。他用天平证明生长着的植物从空气里吸取了一些有重量的东西。他提议改良历法,认真地尝试把圆化为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并且抛弃了托勒密体系,拥护地球自转的理论,成为哥白尼的先驱。尼古拉、布鲁诺与天文学家诺瓦腊(Novara)都认为运动是相对的,只有数才是绝对的,这样也就在哲学方面,为哥白尼铺平了道路。威尼斯的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年)在亚洲内陆的旅行,也增进了地理知识。

  中世纪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以人文主义、艺术、实际的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开始为其特有的光荣的文艺复兴的道路扫清了,经院哲学的时代过去了,历史展开了新的一页。

  在科学历史学家眼中,中世纪是现代的摇篮。阿拉伯学派保存了希腊学术,而且对于自然界的知识有不少独创性的贡献。在阿拉伯与西欧,实用技术慢慢地兴起,只是对一般的思想还没有什么影响。从十二世纪以后才有人进行蒸馏,在1300年左右才出现了用于制造眼镜和其他用途的凸透镜(主要在威尼斯),两百年后才有凹透镜。工业制出了化学试剂,如硫酸与硝酸。但是有系统的实验却没有什么进步,可以说,在罗吉尔·培根提出实验科学以前,西方学术界本来并没有自己的实验科学。后来又出了几位数学家。著名的有斯杯因谢德(Richard Swineshead,活动于1350年)与霍耳布鲁克(John Holbrook,卒于1437年)。但研究欧洲中世纪思想时最有趣的一件事,是追溯不断变化的人类心理态度怎样从一种似乎不可能产生科学的状态,转到另外一个状态,以致使得科学自然而然地从哲学的环境里产生出来。

  经院哲学的代表人采取了解释者的态度;创造性的实验研究是与他们的观念不相合的。可是他们理性的唯知主义,不但保持了而且还加强了逻辑分析的精神,他们关于神与世界是人可了解的假设,也使得西欧聪明才智之士产生一了一种即使是不自觉的也是十分可贵的信心,即相信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和一致的;没有这种信心,就不会有人去进行科学研究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一旦摆脱了经院哲学权威的桎梏,就吸取了经院哲学的方法给与他们的教训。他们本着自然是一致和可以了解的信念,开始进行观察,用归纳的方法形成假设以便解释他们的观察结果,然后又用逻辑的推理演绎出推论,再用实验去加以检验。经院哲学训练了他们,结果反而叫这些人把它摧毁。

  从某种意义说,我们只谈到了基督教中世纪最坏的一面:在科学研究所必需的特殊思想领域方面,中世纪是最虚弱的。我们只是大略地考察了一下欧洲各个国家怎样在中世纪形成和巩固。我们没有谈到中世纪在文学和艺术上惊人的成就。《罗兰之歌》在我们看来不过是文化民族化的一个迹象;后来的骑士浪漫文学我们根本没有提到。但丁的《神曲》,除了把托马斯·阿奎那的观念秘藏在诗句里之外,对我们是没有多少意义的。教堂建筑的光辉成就,在我们不过是建筑技术进步的例证。就是中世纪的宗教,虽然在哲学方面和我们关系比较接近,在本质上也与我们的研究漠不相干。中世纪宗教对于救世主上帝的信仰,它对全体人类崇敬热爱的精神以及它给受苦人群带来的得救的福音,都不在我们的考察范围内。我们碰见了那个猜疑的裁判官圣伯纳德,但阿西西的圣方济各(Saint Francis of Assist),那位可爱、欢乐、单纯的人物,却不见于我们的篇页。


PS:上面的这些,我把它定义为如隔夜的面包,生硬而难吃,但却能够填肚,所以一点一点啃,总有一天会把它啃完的。

点评

多谢雨MM提供那么丰富的面包,够我啃好久了,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12-10-14 21:35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2-10-14 16:33:52 | 只看该作者
甲米 发表于 昨天 21:29 删除
问世间情为何物?

这个问题个人定义为是自古以来无解的问题。古人云:“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中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有罗密欧与茱丽叶,当下的我们不会感性的为情生死相随,但至少我会为一个懂我的眼神而深藏于心,不敢说永久,但至少是一辈子。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2-10-14 17:13:58 | 只看该作者
英雄到老皆归佛,就连写‘谏迎佛骨书’的唐宋第一人韩愈,后生时“拜死人骨头干什么?”临老却参禅。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韩愈的侄就是八仙之一韩湘子也来点化未果!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2-10-14 23:37:56 | 只看该作者
‘未有神仙不读书’‘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都是劝读,科技、做欧美的徒弟 ...
pa04 发表于 2012-10-14 16:12



  人家欧美日的月亮确实很圆,之所以这么说,因为人家的厉害根本不在于仅仅坚持自有文化,而在于对所有文化的包容和兼长并蓄。想想美国有上千种宗教并存,政府的,民间的各种文化研究机构多如牛毛,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世界各种文化,人家早已进行研究并多有社会应用。据说,德国80%的家庭拥有《道德经》,而国内有多高比例?还有很多纯属装点门面的。要知道西方人一般是不太在乎门面的,人家哪认真劲儿,是真研究。反观国内,自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听从董仲舒主张独尊儒术。。。。,两千年多年间,自己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却一直受到压制甚至被故意曲解,统治者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宁肯压制和曲解文化,以至于至今几乎无人完全读懂《道德经》,而私有制和民主制度实际上就是老子“无为之治”的典范!传统文化早已被自己弄残,您说,中国的月亮还圆吗?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2 15:14, Processed in 0.038652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